第十四章 瓦格第人

關燈
端這塊有益健康的地方。

    ” 大部分形如蜂箱狀、由綠色植物建成的茅屋都開着門。

    婦女們正在埋頭收拾着她們簡陋的家。

    孩子的數量很多,最小的還在媽媽懷裡吃奶。

    至于男人們,他們有的在樹枝間采摘果子,有的則順着階梯而下忙着他們的日常工作。

    一些人帶回了野味,另一些人則用壇子裝滿了河水。

     “聽不懂這些人講話可真讓人惱火!……”馬克斯·于貝爾說,“我們永遠也不能和他們交談,而且也不能确切地了解他們的名字……不,我既沒看見當地有圖書館,也沒看到孩子們的學校!” 卡米他們聽裡—瑪依講話時夾帶着土著詞語,于是,卡米就試着用最常用的詞彙與小家夥交談。

     可是,看上去聰明伶俐的裡—瑪依卻一點兒也沒聽懂。

    然而,當他躺在木筏上時,他的确曾經當着約翰·科特和馬克斯·于貝爾的面“恩加拉”這個詞。

    而且,朗加還肯定地說,他曾經從裡—瑪依的爸爸口中得知村落的名字是恩加拉,酋長名叫姆塞羅—塔拉—塔拉。

     一小時之後,卡米和同伴們走到了村子盡頭。

    這裡建有一所非常莊嚴的茅屋。

    茅屋建在一棵巨大的邦巴克斯樹的枝杈間,屋前安有蘆葦栅欄,屋頂掩映在樹葉叢中。

     是不是像非洲、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上大部分未開化的部落一樣,這所茅屋也是一座王宮、聖殿或是廟宇呢?…… 現在正是向裡—瑪依打聽一些更确切消息的好機會。

    于是,約翰·科特扶着小家夥的肩膀讓他面對着茅屋,對他說: “姆塞羅—塔拉—塔拉?……” 小家夥點了一下頭做為回答。

     看來,瓦格第人的酋長、恩加拉村的首領正是住在這裡。

     馬克斯·于貝爾也沒打聲招呼便徑直向那所小茅屋。

     小家夥露出很害怕的神情,馬克斯·于貝爾停下了腳步。

     不一會兒,馬克斯·于貝爾又要繼續往前走,他重複了好幾遍“姆塞羅—塔拉—塔拉”這個名字。

     可是,正當馬克斯·于貝爾快要走到茅屋門口時,小家夥跑到他跟前阻止了他。

     難道不允許人們接近這座“王宮”嗎?…… 是的,此時兩個瓦格第哨兵站起身來,揮舞着手中的武器——一把用鐵樹木材制成的斧子和一根原始人使用的标槍,阻擋他們往裡走。

     “瞧!”馬克斯·于貝爾叫了起來,“這裡和其他地方一樣,烏班吉河這片大森林與文明世界的首都沒什麼區别,呆在王宮前的隻是近衛騎兵隊、禦用軍……可是,這位半人半猴的酋長宮殿算什麼呀!” “這有什麼可奇怪的,我親愛的馬克斯?……” “那好,”馬克斯·于貝爾又說道,“既然我們不能見這位君主,那麼,我們就通過信件來請求他接見我們……” “可是,”約翰·科特反駁道,“雖然這些原始人會說話,可我猜他們既不會讀書也不會寫字!……他們比蘇丹和剛果的那些土著,如方德人、希魯人、易卡人、穆布圖人還不開化,他們好像還沒達到想着要送孩子去學校這樣的高明程度……” “這個我也料到了,約翰。

    那麼,我們該怎麼用信件與那些我們不懂其語言的人溝通呢?……” “還是讓這個小家夥帶着我們走吧,”卡米說。

     “你認不出他父母的小茅屋嗎?……”約翰·科特問朗加。

     “認不出,我的朋友約翰,”朗加回答,“可是……沒錯……裡—瑪依肯定要帶我們去他父母那兒……我們得跟着他。

    ” 于是,朗加走近小家夥,他伸出手指着左邊問道: “恩高拉……恩高拉?……” 不用說,這次小家夥聽懂了,他使勁點點頭。

     “這說明,”約翰·科特觀察後說,“人類表示否定與肯定的動作是自發的而且是相同的……這再一次證明這些原始人與人類非常相象……” 幾分鐘之後,這幾個參觀者來到一處蔭涼更多的地方,這裡大樹茂盛的枝葉交錯地搭在一起。

     裡—瑪依停在一所幹淨整潔的小茅屋前。

    茅屋頂是用“昂絲苔”樹的寬大葉子做成的,這片大森林裡長有很多這樣的香蕉樹。

    卡米就曾用這種樹的葉子在木筏上蓋了個防雨篷。

    茅屋的牆壁是用粘土堆起來的。

    此時,茅屋門正開着,大家了過去。

     小家夥用手指着這所茅屋,朗加認了出來。

     “就是這兒,”朗加說。

     屋裡隻有一間房。

    最靠裡面的是用幹草鋪成的床,這張床更換起來很方便。

    屋子的一個角落裡有幾塊當作壁爐用的石頭,那裡正燃燒着木柴。

    他們全部的器皿就隻有兩、三個葫蘆、一個盛滿水的泥碗和兩個土罐。

    這些原始人還沒開始用叉子,他們仍然用手抓飯吃。

    茅屋裡有許多固定在牆壁上的木闆,上面放着水果、樹根、一塊熟肉以及供下一頓吃的六隻拔了毛的小鳥。

    另外,還有一些挂在結實的樹刺上的樹皮等材料。

     當卡米和他的同伴們走入茅屋時,一對瓦格第夫婦站了起來。

     “恩高拉!……恩高拉!……羅—瑪依……拉—瑪依!”小家夥叫道。

     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