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空中村落

關燈
第二天醒來時,卡米和他的夥伴們驚奇地發現,這裡比大森林的其他地方還要幽暗。

    現在是白天了嗎?……他們不知道。

    不管怎樣,那道60小時以來一直引導他們前行的亮光卻沒有再出現看來,他們有必要等它重新亮起來再繼續前行。

     約翰·科特觀察到——他和他的同伴們根據某些情況得出以下這個結論: “值得一提的是,”他說,“今天早上根本沒有篝火,而且在我們睡着時,也沒有人把我們每天需要的東西拿過來……” “這真是遺憾,”馬克斯·于貝爾着說,“我們什麼也沒有了 ……” “也許,”卡米接過來說,“這表明我們已經到了……” “到哪兒了?……”約翰·科特問。

     “到達人家要把我們帶到的地方,我親愛的約翰!” 這等于沒有回答,但這卻是一種更明确的說法…… 另外,他們還注意到:雖然大森林更幽暗了,可這裡聽起來卻并不甯靜。

    他們聽到一種亂哄哄的喧嚣聲,就好像空中的飛機發出的嗡嗡聲一樣,這種聲音來自樹冠。

    卡米、馬克斯·于貝爾和約翰·科特擡頭看時,他們隐隐約約地發現離地面大概100法尺的地方,好像有一個寬大的天花闆。

     在這個高度肯定長着無數密密交錯在一起的枝叉,由于沒有縫隙,陽光甚至不能從中透進來。

    即使是小茅屋的屋頂也不會如此不透光。

    這就是為什麼大樹下如此幽暗的原因。

     他們3個人這天夜裡宿營的地方和以往很不相同。

    這裡再也沒有那些擋在路上的交錯纏繞的荊刺叢和紮人的“斯茲布斯”植物了。

     這裡的草叢幾乎與地面相平,反刍動物根本不可能在這裡吃草。

    我們不妨将這裡想象成一片既無雨水澆灌又無溪水滋潤的草地。

     間距20到30法尺的大樹好像一座巨大建築物的支柱,樹冠聽覆蓋的面積約有數千平方米。

     這裡有非洲産的假挪威槭,樹幹由無數根莖杆組成;有樹身勻稱、樹根巨大、高于其他大樹的邦巴克斯樹,有非常容易辨認的猴面包樹,其根部形狀宛若南瓜,樹身周長約為20到30米,枝叉呈垂柳狀;還有樹身有分叉的“杜恩”棕榈樹;樹幹上有許多突起的“德爾布”棕榈樹;吉貝樹的樹心是空的,宛如一個個岩洞,甚至可以容納一個人倦縮在裡面;桃花心木的樹幹直徑為1.5米,人們可以将它掏空作成15到18米長、載重量為3到4噸的小船;另外還有巨大的龍血樹和羊蹄甲,這種羊蹄甲在其他地區隻是一種普通的豆科灌木,而這裡長的卻是這個家族中的擎天巨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些高達幾百法尺的大樹頂端該是如何一番勃勃生機的景象啊! 一個小時過去了,卡米不停地注意着各個方向,用目光搜尋着那道作為向導的亮光……為什麼他不再跟随這位陌生的向導了呢?……不錯,他的直覺和他所觀察到的現象告訴他:他們一直在可東走。

    可是,烏班吉河并不在這個方向,這不是回去的道路……那麼,這道奇怪的亮光要把他們帶到什麼地方呢?…… 既然亮光不再出現,那該怎麼辦呢?……離開此地嗎?……去哪兒呢?……留在這兒嗎?……在路上吃點東西嗎?……他們又饑又渴…… “不,”約翰·科特說,“我們不得不走,我思量着咱們是不是馬上就出發……” “朝哪個方向走呢?……”馬克斯·于貝爾問。

     這正是問題所在,怎樣才能找到出路呢?…… “不管怎樣,”約翰·科特不耐煩地繼續說,“據我所知,我們的腳可沒長在這裡!……在這些大樹之間行走還是有可能的,而且天氣還沒暗到不能走路的地步……” “吧!……”卡米下了命令。

     3個人在半公裡見方的土地上偵察了一番。

    踩在他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仍是荊棘全無,仍然鋪着那塊幹燥的“地毯”,就好像地面上方有一個既擋雨又遮光的屋頂一樣。

    四周都是相同的樹木,但是他們隻能看到最低處的那些樹枝。

    他們也一直都聽到那種好像來自頭頂上方的亂哄哄的喧器聲,但他們一直都搞不清這種聲音到底源自何處。

     森林的這片地區真的是荒無人煙嗎?……不是,卡米好幾次都相信自己看到了樹枝間晃動的影子。

    難道這是幻覺嗎?……也許他想得太多了。

    最後,在徒勞地尋找了半個小時之後,他和他的同伴們在一棵羊蹄甲樹下坐了下來。

     他們的眼睛已經開始習慣這裡的黑暗。

    不過,現在這裡不像剛才那樣黑了。

    由于有太陽,樹下顯得稍微亮些。

    他們已經可以辨認出20步距離以内的景物了。

     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