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3月19日一整天
關燈
小
中
大
句表達自己的思想呢?……
①布魯門巴赫(1752—1840):德國醫生和博物學家。
常被稱為體質人類學之父。
他曾提出最早的一項人種分類法。
根據顱骨大小,他将人類分為5大種系:高加索人、蒙古人、馬來亞人、埃塞俄比亞人和亞美利加人。
——譯者注 令人遺憾的是,它的雙眼沒有睜開,否則從它的眼睛裡,他們就可以發現閃爍着其思想光芒、能夠反映出無數感情的目光了。
可是,它的眼皮一直都緊閉着,一點兒也沒有要睜開的迹象…… 約翰·科特還是俯身靠近這個小家夥,等着聽他可能會說出的單詞或發出的喊聲,他扶起小家夥的頭,但并沒有把它弄醒。
約翰·科特驚奇地看到有一根飾帶繞在它的小脖子上。
約翰·科特抽出這條絲綢編織的飾帶,以便抓住飾帶的打結處。
突然,他說: “一枚徽章!……” “一枚徽章?……”馬克斯·于貝爾問道。
約翰·科特解開飾帶。
是的!這是一塊鎳質徽章,像一個蘇①那麼大,一面刻着名 字,另一面刻着圖案。
名字是“莊森”,而圖案則是這位醫生的肖像。
“是他!……”馬克斯·于貝爾叫了起來,“這小家夥竟然戴着這位德國醫生的徽章!我們已經找到了他的空籠子! 由于莊森醫生曾經将許多徽章贈剛果人,因此若在喀麥隆地區發現這樣的徽章,倒并不值得大驚小怪。
可是,一枚這樣的徽章卻被精心地系在了烏班吉這片大森林中這個奇特的居民脖子上…… “這可真奇了,”馬克斯·于貝爾說,“除非是這些半人半猴的家夥從醫生的籠子裡偷出了這枚徽章……” “卡米?……”約翰·科特叫道。
約翰叫來卡米是為了告訴他這些奇怪的事情,并想聽聽他對此事的看法。
然而,與此同時,約翰卻到卡米在叫: “馬克斯先生……約翰先生!……” “兩個年輕人走出防雨篷來到卡米身邊。
“聽!”卡米說。
在下遊500米處,河水突然折向右邊流去,這個河彎處又出現了一片蓊郁茂盛的樹叢。
大家豎起耳朵,在這個方向,他們聽到了一陣持續而又沉悶的低吼聲,這聲音一點兒也不像反刍動物的哞哞叫聲,也不像其他動物的嚎叫聲。
随着木筏向這邊靠近,這種喧嚣聲也越來越大…… “這聲音很可疑……”約翰·科特說。
“我聽不出這是什麼動物發出的……”馬克斯·于貝爾也。
“也許那裡有瀑布或湍流?……”卡米着,“風從南邊吹來,我感覺到空氣都是濕的!” 卡米沒有弄錯。
河面上有一股水汽,這肯定是由于水流的強烈波動才産生的。
此時,馬克斯·于貝爾和約翰·科特有可能暫時忘記了朗加和他的小家夥,因為如果河面上有障礙物、如果航行被中斷的話,那麼情況将是相當緊急的。
木筏快速地漂流着,越過拐彎處,他們就能搞清遠處這喧嚣聲的原因了。
①蘇:法國輔币名,今相當于1/20法郎,即5生丁。
——譯者注 繞過河彎處,情況證實了卡米的擔憂。
在大約100托瓦茲遠的地方,一片發黑的岩石構成了一道堤壩攔在兩岸之間,隻有在這道堤壩的中間才有縫隙,水流從中急速流過并濺起陣陣白浪。
這道天然堤壩兩邊的水流撞擊着岩石,在某些地方,水流甚至翻騰着躍過岩石。
在這個地方,中間是湍流,而在兩邊則是瀑布。
如果木筏不能靠岸,如果他們不能将木筏牢固地停在岸邊,那麼,木筏要麼就有可能被水流帶到這裡并撞到這道堤壩上,要麼木筏就會傾翻在湍流中。
每個人都保持鎮靜。
水流速度越來越快,他們一秒鐘也不能耽擱。
“靠岸……靠岸!”卡米喊道。
那時正是6點半鐘,天空霧氣重重,天色昏暗,根本辨不清周圍的景物。
本來就困難重重,而碰上這樣的天氣,更是難上加難,靠岸很是費勁。
卡米沒能将木筏劃到岸邊。
他沒有足夠的氣力。
馬克斯·于貝爾過來幫他一把,希望能戰勝一直将木筏推向堤壩中部的水流。
他們兩人一起用力,取得了一些進展。
如果當時搖橹沒有折斷的話,他們是有可能劃出激流的。
“在被卷入湍流之前,我們要準備好跳到岩石上去……”卡米命令道。
“别無選擇!”約翰·科特說。
到動靜,朗加也離開了防雨篷。
他看了看,明白了眼前的危 險。
他沒有首先想到自己,而是先想到了那個小家夥。
他走過去 将它抱在懷裡,跪在木筏後部。
一分鐘過後,木筏又被湍流卷進去了。
也許木筏不會撞到提壩上?也許木筏不會翻到水裡就能繼續順流而下?…… 可是,不幸還是發生了。
這條不堪一擊的木筏猛烈地撞到了左邊的一塊岩石上,它終于報廢了。
卡米和他的同伴們将子彈盒、武器、器皿等都扔到了岩石上,可他們自己卻沒能跳到上面去…… 當木筏被撞碎時,大家都掉到了激流中。
木筏的殘骸消失在下遊呼嘯的水流中。
常被稱為體質人類學之父。
他曾提出最早的一項人種分類法。
根據顱骨大小,他将人類分為5大種系:高加索人、蒙古人、馬來亞人、埃塞俄比亞人和亞美利加人。
——譯者注 令人遺憾的是,它的雙眼沒有睜開,否則從它的眼睛裡,他們就可以發現閃爍着其思想光芒、能夠反映出無數感情的目光了。
可是,它的眼皮一直都緊閉着,一點兒也沒有要睜開的迹象…… 約翰·科特還是俯身靠近這個小家夥,等着聽他可能會說出的單詞或發出的喊聲,他扶起小家夥的頭,但并沒有把它弄醒。
約翰·科特驚奇地看到有一根飾帶繞在它的小脖子上。
約翰·科特抽出這條絲綢編織的飾帶,以便抓住飾帶的打結處。
突然,他說: “一枚徽章!……” “一枚徽章?……”馬克斯·于貝爾問道。
約翰·科特解開飾帶。
是的!這是一塊鎳質徽章,像一個蘇①那麼大,一面刻着名 字,另一面刻着圖案。
名字是“莊森”,而圖案則是這位醫生的肖像。
“是他!……”馬克斯·于貝爾叫了起來,“這小家夥竟然戴着這位德國醫生的徽章!我們已經找到了他的空籠子! 由于莊森醫生曾經将許多徽章贈剛果人,因此若在喀麥隆地區發現這樣的徽章,倒并不值得大驚小怪。
可是,一枚這樣的徽章卻被精心地系在了烏班吉這片大森林中這個奇特的居民脖子上…… “這可真奇了,”馬克斯·于貝爾說,“除非是這些半人半猴的家夥從醫生的籠子裡偷出了這枚徽章……” “卡米?……”約翰·科特叫道。
約翰叫來卡米是為了告訴他這些奇怪的事情,并想聽聽他對此事的看法。
然而,與此同時,約翰卻到卡米在叫: “馬克斯先生……約翰先生!……” “兩個年輕人走出防雨篷來到卡米身邊。
“聽!”卡米說。
在下遊500米處,河水突然折向右邊流去,這個河彎處又出現了一片蓊郁茂盛的樹叢。
大家豎起耳朵,在這個方向,他們聽到了一陣持續而又沉悶的低吼聲,這聲音一點兒也不像反刍動物的哞哞叫聲,也不像其他動物的嚎叫聲。
随着木筏向這邊靠近,這種喧嚣聲也越來越大…… “這聲音很可疑……”約翰·科特說。
“我聽不出這是什麼動物發出的……”馬克斯·于貝爾也。
“也許那裡有瀑布或湍流?……”卡米着,“風從南邊吹來,我感覺到空氣都是濕的!” 卡米沒有弄錯。
河面上有一股水汽,這肯定是由于水流的強烈波動才産生的。
此時,馬克斯·于貝爾和約翰·科特有可能暫時忘記了朗加和他的小家夥,因為如果河面上有障礙物、如果航行被中斷的話,那麼情況将是相當緊急的。
木筏快速地漂流着,越過拐彎處,他們就能搞清遠處這喧嚣聲的原因了。
①蘇:法國輔币名,今相當于1/20法郎,即5生丁。
——譯者注 繞過河彎處,情況證實了卡米的擔憂。
在大約100托瓦茲遠的地方,一片發黑的岩石構成了一道堤壩攔在兩岸之間,隻有在這道堤壩的中間才有縫隙,水流從中急速流過并濺起陣陣白浪。
這道天然堤壩兩邊的水流撞擊着岩石,在某些地方,水流甚至翻騰着躍過岩石。
在這個地方,中間是湍流,而在兩邊則是瀑布。
如果木筏不能靠岸,如果他們不能将木筏牢固地停在岸邊,那麼,木筏要麼就有可能被水流帶到這裡并撞到這道堤壩上,要麼木筏就會傾翻在湍流中。
每個人都保持鎮靜。
水流速度越來越快,他們一秒鐘也不能耽擱。
“靠岸……靠岸!”卡米喊道。
那時正是6點半鐘,天空霧氣重重,天色昏暗,根本辨不清周圍的景物。
本來就困難重重,而碰上這樣的天氣,更是難上加難,靠岸很是費勁。
卡米沒能将木筏劃到岸邊。
他沒有足夠的氣力。
馬克斯·于貝爾過來幫他一把,希望能戰勝一直将木筏推向堤壩中部的水流。
他們兩人一起用力,取得了一些進展。
如果當時搖橹沒有折斷的話,他們是有可能劃出激流的。
“在被卷入湍流之前,我們要準備好跳到岩石上去……”卡米命令道。
“别無選擇!”約翰·科特說。
到動靜,朗加也離開了防雨篷。
他看了看,明白了眼前的危 險。
他沒有首先想到自己,而是先想到了那個小家夥。
他走過去 将它抱在懷裡,跪在木筏後部。
一分鐘過後,木筏又被湍流卷進去了。
也許木筏不會撞到提壩上?也許木筏不會翻到水裡就能繼續順流而下?…… 可是,不幸還是發生了。
這條不堪一擊的木筏猛烈地撞到了左邊的一塊岩石上,它終于報廢了。
卡米和他的同伴們将子彈盒、武器、器皿等都扔到了岩石上,可他們自己卻沒能跳到上面去…… 當木筏被撞碎時,大家都掉到了激流中。
木筏的殘骸消失在下遊呼嘯的水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