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在莊森河上
關燈
小
中
大
現在是3月16日清晨6點半鐘,木筏離開高地航行在莊森河上。
天剛蒙蒙亮。
太陽很快便升起了,一陣強風吹動着白雲飄過遠方天際。
雨停了,然而天空卻一直是陰沉沉的。
卡米和他的同伴們可沒有什麼值得抱怨的事,他們将要順流而下的這條河流一般都在陽光的直照射之下。
木筏呈橢圓形,隻有7到8法尺寬,約有12法尺長,恰好能容下4個人以及他們攜帶的物品。
這些物品數量極少,隻有一鐵盒子彈、槍支(包括三支卡賓槍)、一個金屬水壺、一口鍋和一隻茶杯。
至于那三把手槍,由于其口徑比卡賓槍的口徑要小,根據約翰·科特和馬克斯·于貝爾口袋裡剩下的子彈計算,他們隻能打上二十多下便不能用了。
不過,在抵達烏班吉河兩岸之前,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幾個獵手是不會缺少子彈的。
在木筏前部精心鋪好的土層上,他們碼放了一堆幹木,以便卡米在休息時間生火用。
他們還用一塊薄木闆做了一支搖橹固定在木筏後部,用來劃木筏或者用它來使木筏保持航行在水流的方向上。
兩岸之間的距離約有50多米,水流速度大約為每小時1公裡。
按照這個速度,木筏隻要航行20到30天就能完成400多公裡的航程到達烏班吉河。
這個速度與他們在森林中行走的平均速度幾乎一樣,但是相比來說,他們需要花費的力氣卻少多了。
至于在順莊森河而下的航程中會遇到什麼障礙,這個大家都不得而知。
一開始大家隻是注意到,這是一條深不見底且迂回曲折的河流。
他們必須仔細地注意水流。
如果碰到瀑布或急流,卡米會見機行事的。
直到中午休息時,航行一直都很順利。
多虧身手敏捷的卡米用結實的胳膊搖橹掌握航向,木筏才能在航行過程中避開了陡峭河岸邊那一次次的漩渦。
約翰·科特站在木筏前部,旁邊靠着他的卡賓槍,他盯着岸上,看看是否可以打些獵物。
他想給大家更換一下食譜。
若是某隻動物或飛禽進入他的射程範圍,那麼它們肯定會在劫難逃。
将近9點半鐘的時候,一顆子彈打中了一隻非洲産的大羚羊,這種羚羊常出沒于河岸兩邊。
“打得漂亮!”馬克斯·于貝爾說。
“如果我們不能上岸捉住它的話,那也是白打……”約翰·科特說。
“這用不了多少時間,”卡米說。
卡米将木筏搖到岸邊,這隻非洲大羚羊就倒在岸上的一片小沙灘上。
卡米把它撕碎,留下有用的部分留待以後食用。
在這期間,盡管馬克斯·于貝爾隻有一些非常簡單的漁具,可他還是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釣魚天才。
他隻有兩根在醫生家裡找到的線頭。
至于釣魚鈎,他用刺槐的刺和幾塊肉做成魚餌。
河面上的那些魚會咬鈎嗎?…… 馬克斯·于貝爾蹲在木筏左舷,朗加極有興趣地蹲在他的右邊看他釣魚。
我們得承認:莊森河裡的那些白斑狗魚既貪婪又愚蠢,其中的一條迫不及待地吞下了魚餌。
馬克斯·于貝爾欣喜若狂——沒錯,就是這個詞——然後他像當地土著捕捉河馬那樣敏捷地将它拖了回來。
這條魚得有八到九斤重,不用說,木筏上的乘客是不會等到第2天才享用這頓美餐的。
中午休息時,他們飽餐了一頓烤羚羊肉和白斑狗魚。
這條魚被吃得精光,最後隻剩下了幾根魚刺。
晚飯,他們還會用上好的羚羊肉做上一鍋好湯。
由于這湯得要幾個小時才能做成,于是,卡米便在木筏前端點燃了篝火,并将鍋架在上面。
這之後,木筏繼續航行一直到晚上才停歇下來。
整個下午他們連一條魚也沒釣到。
将近晚上6點鐘時,卡米将木筏停在了一片狹窄多石的沙灘旁邊。
這片沙灘籠罩在一棵“克拉巴”種的桉樹蔭下。
他選擇這裡作過夜地是非常合适的。
不錯,這裡的石頭縫中有許多軟體的雙殼動物。
這些動物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食用,它們大大豐富了晚上的餐桌。
當然,要是再就上三、四塊餅幹和一小撮鹽那就再好不過了。
夜幕即将降臨,卡米擔心木筏偏航,因而他将木筏停靠在岸邊。
有時,莊森河上會漂浮着一些非常粗壯的樹幹,若是撞
天剛蒙蒙亮。
太陽很快便升起了,一陣強風吹動着白雲飄過遠方天際。
雨停了,然而天空卻一直是陰沉沉的。
卡米和他的同伴們可沒有什麼值得抱怨的事,他們将要順流而下的這條河流一般都在陽光的直照射之下。
木筏呈橢圓形,隻有7到8法尺寬,約有12法尺長,恰好能容下4個人以及他們攜帶的物品。
這些物品數量極少,隻有一鐵盒子彈、槍支(包括三支卡賓槍)、一個金屬水壺、一口鍋和一隻茶杯。
至于那三把手槍,由于其口徑比卡賓槍的口徑要小,根據約翰·科特和馬克斯·于貝爾口袋裡剩下的子彈計算,他們隻能打上二十多下便不能用了。
不過,在抵達烏班吉河兩岸之前,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幾個獵手是不會缺少子彈的。
在木筏前部精心鋪好的土層上,他們碼放了一堆幹木,以便卡米在休息時間生火用。
他們還用一塊薄木闆做了一支搖橹固定在木筏後部,用來劃木筏或者用它來使木筏保持航行在水流的方向上。
兩岸之間的距離約有50多米,水流速度大約為每小時1公裡。
按照這個速度,木筏隻要航行20到30天就能完成400多公裡的航程到達烏班吉河。
這個速度與他們在森林中行走的平均速度幾乎一樣,但是相比來說,他們需要花費的力氣卻少多了。
至于在順莊森河而下的航程中會遇到什麼障礙,這個大家都不得而知。
一開始大家隻是注意到,這是一條深不見底且迂回曲折的河流。
他們必須仔細地注意水流。
如果碰到瀑布或急流,卡米會見機行事的。
直到中午休息時,航行一直都很順利。
多虧身手敏捷的卡米用結實的胳膊搖橹掌握航向,木筏才能在航行過程中避開了陡峭河岸邊那一次次的漩渦。
約翰·科特站在木筏前部,旁邊靠着他的卡賓槍,他盯着岸上,看看是否可以打些獵物。
他想給大家更換一下食譜。
若是某隻動物或飛禽進入他的射程範圍,那麼它們肯定會在劫難逃。
将近9點半鐘的時候,一顆子彈打中了一隻非洲産的大羚羊,這種羚羊常出沒于河岸兩邊。
“打得漂亮!”馬克斯·于貝爾說。
“如果我們不能上岸捉住它的話,那也是白打……”約翰·科特說。
“這用不了多少時間,”卡米說。
卡米将木筏搖到岸邊,這隻非洲大羚羊就倒在岸上的一片小沙灘上。
卡米把它撕碎,留下有用的部分留待以後食用。
在這期間,盡管馬克斯·于貝爾隻有一些非常簡單的漁具,可他還是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釣魚天才。
他隻有兩根在醫生家裡找到的線頭。
至于釣魚鈎,他用刺槐的刺和幾塊肉做成魚餌。
河面上的那些魚會咬鈎嗎?…… 馬克斯·于貝爾蹲在木筏左舷,朗加極有興趣地蹲在他的右邊看他釣魚。
我們得承認:莊森河裡的那些白斑狗魚既貪婪又愚蠢,其中的一條迫不及待地吞下了魚餌。
馬克斯·于貝爾欣喜若狂——沒錯,就是這個詞——然後他像當地土著捕捉河馬那樣敏捷地将它拖了回來。
這條魚得有八到九斤重,不用說,木筏上的乘客是不會等到第2天才享用這頓美餐的。
中午休息時,他們飽餐了一頓烤羚羊肉和白斑狗魚。
這條魚被吃得精光,最後隻剩下了幾根魚刺。
晚飯,他們還會用上好的羚羊肉做上一鍋好湯。
由于這湯得要幾個小時才能做成,于是,卡米便在木筏前端點燃了篝火,并将鍋架在上面。
這之後,木筏繼續航行一直到晚上才停歇下來。
整個下午他們連一條魚也沒釣到。
将近晚上6點鐘時,卡米将木筏停在了一片狹窄多石的沙灘旁邊。
這片沙灘籠罩在一棵“克拉巴”種的桉樹蔭下。
他選擇這裡作過夜地是非常合适的。
不錯,這裡的石頭縫中有許多軟體的雙殼動物。
這些動物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食用,它們大大豐富了晚上的餐桌。
當然,要是再就上三、四塊餅幹和一小撮鹽那就再好不過了。
夜幕即将降臨,卡米擔心木筏偏航,因而他将木筏停靠在岸邊。
有時,莊森河上會漂浮着一些非常粗壯的樹幹,若是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