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待做決定,主意已定
關燈
小
中
大
此時已近午夜了。
還要在黑暗中度過6個小時。
6個小時的恐懼與危險!……這一點在卡米和同伴們躲進這片不可穿越的森林之後便注定了。
雖說卡米帶着大家來到這個安全地帶,可是,他們卻面臨着另外一個危險。
在深更半夜,那些火苗不會竄到森林邊緣來嗎?……大樹那高高的枝葉上不是有解釋不清的亮光嗎?……難道我們不應該懷疑有一些土著在這裡宿營嗎?……難道不應擔心會面臨一次毫無可能抵禦的進攻嗎?…… “咱們得警惕些,”當卡米一喘過氣來,當馬克斯·于貝爾和約翰·科特剛剛能夠回答他的時候,卡米說道。
“警惕些,”約翰·科特重複着,“我們要準備好擊退一次進攻!……那些遊牧部落肯定就在不遠處……他們就在這片森林邊緣做夜間休息,這裡有篝火的餘燼,還有火星……” 沒錯,在5、6步遠處的一棵樹下,木炭仍在燃燒,發出微紅的光亮。
馬克斯·于貝爾站起身,扛着卡賓槍進入矮林中。
焦慮不安的卡米和約翰·科特準備在必要時随時幫他一把。
馬克斯·于貝爾隻離開了3、4分鐘。
他沒發現什麼可疑之處,也沒有聽到任何會有馬上進攻的動靜。
“現在,森林的這塊地方沒有人,”他說,“可以确定,那些土著離開了這裡……” “也許他們到大象後也躲了起來,”約翰·科特觀察後說道。
“有可能,因為當北邊一響起象群的吼聲時,”卡米說,“我和馬克斯先生剛才看到的那些火光就熄滅了。
這是出于謹慎還是由于害怕?……可能這些人覺得躲在樹後安全些……我不能做出更好的解釋……” “這的确很令人費解,”馬克斯·于貝爾接着說道,“黑夜不易做出解釋。
等到天亮再說吧。
我得承認,我堅持不住了……我很困……” “這會兒可不該睡覺,我親愛的馬克斯,”約翰·科特說。
“不會碰到更糟糕的事了,我親愛的約翰,我的瞌睡蟲可不聽你的,它命令我……晚安!明天見!” 幾秒鐘之後,馬克斯·于貝爾躺在一棵樹下沉入了夢鄉。
“你也躺到他身邊去睡吧,朗加,”約翰·科特說,“我和卡米會一直守到天亮。
” “我一個人就夠了,約翰先生,”卡米說,“守夜是我的習慣,我建議您效仿您的朋友也睡一會兒。
” 我們可以相信卡米,他不會松懈一分鐘的。
朗加蜷縮在馬克斯·于貝爾身旁。
約翰·科特呢,他想堅持。
他與卡米攀談了一刻鐘。
他們談起了不幸的于爾達克斯,卡米已經跟随他好長時間了,在這次探險中,大家都非常欣賞他的優點。
“不幸的人,”卡米重複着,“他看到自己被那些膽小的搬運工抛棄、偷盜便慌了……” “可憐的人!”約翰·科特自言自語。
這是他所說的最後四個字。
他太累了,隻一會兒功夫,他便躺在草地上睡着了。
卡米一個人警惕地睜大眼睛、豎着耳朵監聽着細微的動靜。
他手握卡賓槍在漆黑的夜色中巡視,有時,他還站起身來以便更好地檢查地面的矮林深處,或是準備在有必要進行自衛還擊時随時叫醒他的同伴們。
就這樣,卡米一直堅守着,直到第一線曙光出現。
僅僅通過幾筆刻劃,讀者大概已經能夠發現馬克斯·于貝爾和約翰·科特兩個好朋友之間的性格差異了。
約翰·科特不僅非常嚴肅而且也非常實際,這是新英格蘭人慣有的優點。
他出生在波士頓,雖然從籍貫上來講他是北方人,可是,在他身上所體現的盡是北方人的優點。
他對地理學和人類學問題都非常感興趣,而對人種的研究則更着迷。
除了以上優點,他還非常勇敢,而且能夠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
馬克斯·于貝爾這個巴黎人,是出于偶然才來到這片遙遠的地區的。
他在才智與心地方面都不遜色于約翰·科特。
但是,由于他不是一個非常實際的人,所以我們說他是一首詩,而約翰·科特則更像一篇散文。
他的個性使其自然而然要追求特别。
因此,我們應該注意到,如果他那個小心謹慎的朋友不提醒他,那麼,為了滿足自己天生愛幻想的本能,他是可以做出一些令人遺憾的魯莽事的。
自打他們從利伯維爾出發時起,就幸虧有約翰·科特不斷地提醒他。
利伯維爾是法屬剛果的首都。
該城建于1849年,位于加蓬港灣的左岸,目前有居民1500到1600人。
殖民地的統治者在此居住,除了他本人的住宅之外,這裡别無其他象樣的建築。
整個城市由醫院、傳教士駐地、煤場、商店、工地等工業與商業區構成。
在距離首都3公裡處有座格拉斯村,這裡有許多德國、英國及美國的駐外辦事處。
5、6年前,馬克斯·于貝爾和約翰·科特正是在這裡相識并結下深厚友誼的。
他們的家庭在格拉斯美國辦事處享有優惠待遇兩個人都身居要職。
這個機構有很多财富,它從事象牙、花生油
還要在黑暗中度過6個小時。
6個小時的恐懼與危險!……這一點在卡米和同伴們躲進這片不可穿越的森林之後便注定了。
雖說卡米帶着大家來到這個安全地帶,可是,他們卻面臨着另外一個危險。
在深更半夜,那些火苗不會竄到森林邊緣來嗎?……大樹那高高的枝葉上不是有解釋不清的亮光嗎?……難道我們不應該懷疑有一些土著在這裡宿營嗎?……難道不應擔心會面臨一次毫無可能抵禦的進攻嗎?…… “咱們得警惕些,”當卡米一喘過氣來,當馬克斯·于貝爾和約翰·科特剛剛能夠回答他的時候,卡米說道。
“警惕些,”約翰·科特重複着,“我們要準備好擊退一次進攻!……那些遊牧部落肯定就在不遠處……他們就在這片森林邊緣做夜間休息,這裡有篝火的餘燼,還有火星……” 沒錯,在5、6步遠處的一棵樹下,木炭仍在燃燒,發出微紅的光亮。
馬克斯·于貝爾站起身,扛着卡賓槍進入矮林中。
焦慮不安的卡米和約翰·科特準備在必要時随時幫他一把。
馬克斯·于貝爾隻離開了3、4分鐘。
他沒發現什麼可疑之處,也沒有聽到任何會有馬上進攻的動靜。
“現在,森林的這塊地方沒有人,”他說,“可以确定,那些土著離開了這裡……” “也許他們到大象後也躲了起來,”約翰·科特觀察後說道。
“有可能,因為當北邊一響起象群的吼聲時,”卡米說,“我和馬克斯先生剛才看到的那些火光就熄滅了。
這是出于謹慎還是由于害怕?……可能這些人覺得躲在樹後安全些……我不能做出更好的解釋……” “這的确很令人費解,”馬克斯·于貝爾接着說道,“黑夜不易做出解釋。
等到天亮再說吧。
我得承認,我堅持不住了……我很困……” “這會兒可不該睡覺,我親愛的馬克斯,”約翰·科特說。
“不會碰到更糟糕的事了,我親愛的約翰,我的瞌睡蟲可不聽你的,它命令我……晚安!明天見!” 幾秒鐘之後,馬克斯·于貝爾躺在一棵樹下沉入了夢鄉。
“你也躺到他身邊去睡吧,朗加,”約翰·科特說,“我和卡米會一直守到天亮。
” “我一個人就夠了,約翰先生,”卡米說,“守夜是我的習慣,我建議您效仿您的朋友也睡一會兒。
” 我們可以相信卡米,他不會松懈一分鐘的。
朗加蜷縮在馬克斯·于貝爾身旁。
約翰·科特呢,他想堅持。
他與卡米攀談了一刻鐘。
他們談起了不幸的于爾達克斯,卡米已經跟随他好長時間了,在這次探險中,大家都非常欣賞他的優點。
“不幸的人,”卡米重複着,“他看到自己被那些膽小的搬運工抛棄、偷盜便慌了……” “可憐的人!”約翰·科特自言自語。
這是他所說的最後四個字。
他太累了,隻一會兒功夫,他便躺在草地上睡着了。
卡米一個人警惕地睜大眼睛、豎着耳朵監聽着細微的動靜。
他手握卡賓槍在漆黑的夜色中巡視,有時,他還站起身來以便更好地檢查地面的矮林深處,或是準備在有必要進行自衛還擊時随時叫醒他的同伴們。
就這樣,卡米一直堅守着,直到第一線曙光出現。
僅僅通過幾筆刻劃,讀者大概已經能夠發現馬克斯·于貝爾和約翰·科特兩個好朋友之間的性格差異了。
約翰·科特不僅非常嚴肅而且也非常實際,這是新英格蘭人慣有的優點。
他出生在波士頓,雖然從籍貫上來講他是北方人,可是,在他身上所體現的盡是北方人的優點。
他對地理學和人類學問題都非常感興趣,而對人種的研究則更着迷。
除了以上優點,他還非常勇敢,而且能夠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
馬克斯·于貝爾這個巴黎人,是出于偶然才來到這片遙遠的地區的。
他在才智與心地方面都不遜色于約翰·科特。
但是,由于他不是一個非常實際的人,所以我們說他是一首詩,而約翰·科特則更像一篇散文。
他的個性使其自然而然要追求特别。
因此,我們應該注意到,如果他那個小心謹慎的朋友不提醒他,那麼,為了滿足自己天生愛幻想的本能,他是可以做出一些令人遺憾的魯莽事的。
自打他們從利伯維爾出發時起,就幸虧有約翰·科特不斷地提醒他。
利伯維爾是法屬剛果的首都。
該城建于1849年,位于加蓬港灣的左岸,目前有居民1500到1600人。
殖民地的統治者在此居住,除了他本人的住宅之外,這裡别無其他象樣的建築。
整個城市由醫院、傳教士駐地、煤場、商店、工地等工業與商業區構成。
在距離首都3公裡處有座格拉斯村,這裡有許多德國、英國及美國的駐外辦事處。
5、6年前,馬克斯·于貝爾和約翰·科特正是在這裡相識并結下深厚友誼的。
他們的家庭在格拉斯美國辦事處享有優惠待遇兩個人都身居要職。
這個機構有很多财富,它從事象牙、花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