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旗袍研究

關燈
,我立刻想起梁彩霞。

    在了解她受藏鏡鬼襲擊的經過時,吳威曾提及她并不知道藏鏡鬼傳說。

    可她是梁村人,不知道流傳于王村的傳說也是情理之中。

     我道出心中所想,換來的卻是老大又一次白眼:“如果這是個近年無人提及的傳說,如果這姓梁的是個三步不出閨門的大姑娘,那才叫‘情理之中’!你不想想姓梁的做什麼買賣,她可是在菜市場裡賣凍肉,跟三姑六婆侃大山是她工作的一部分。

    去年學生跑進防空洞時,就有人提起藏鏡鬼,你認為她有可能沒聽過嗎?” “你的意思是,梁彩霞刻意隐瞞自己知道這個傳說。

    ”我開始明白他的意思。

     “你啊,該每天按時吃腦殘片。

    ”老大又再無情地打擊我,“姓梁的不是刻意隐瞞,而是丈夫說錯了,她隻好将錯就錯。

    其實這隻不過是個小漏洞,對大局沒有決定性的影響,如果她及時糾正丈夫的錯誤,誰也不會在意這段小插曲。

    可是,她因為一時心虛,不但沒有糾正丈夫的錯誤,反而繼續丈夫的謊言,這難免令人懷疑她的遇襲經曆是否屬實。

    ” 老大在這個微不足道的細節上大造文章,令我感到不解,因為他的推測隻建立在一個不确定的因素上。

    我們不能單憑這個不确定的因素,便斷定梁彩霞撒謊。

     我道出中心所想,老大不屑地答道:“别把我跟你歸到一類去,我辦案可不是靠瞎猜。

    ”說罷,緩緩伸出第二根胖指頭,“第二個漏洞出現在她描述的藏鏡鬼身上。

    ” 我仔細地回憶梁彩霞描述的每一個細節,并沒察覺異常之處。

    她所說的藏鏡鬼,跟我們遇見的吻合,也許一些主觀上的感覺略有差異,但關鍵特征卻完全一緻。

     在聽取我的回答後,老大抛出一個奇怪的問題:“你知道什麼叫旗袍嗎?”我回以不解的眼神,他向我揚了揚手說:“先把你知道的說出來。

    ” 我沒好氣地答道:“老大,我又不是剛從鄉下過來,你總不會以為我連旗袍也沒見過吧?随便進一家像樣的茶樓,就能找到三幾個穿着旗袍的知客,我有可能沒見過旗袍嗎?” (“知客”乃粵式茶樓中,專門在入口處迎賓,及指導賓客就坐的服務員,通常會以旗袍為制服。

    ) 老大點點頭:“那你給我說說旗袍是什麼樣子。

    ” 我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是啥,隻好如實說出印象中旗袍的模樣:“說簡單一點,旗袍就是一件緊身的連衣裙。

    因為裙擺較窄,所以兩側開叉,以方便行動。

    ” “這兩側的叉口,通常會開的什麼地方?” 又是一個奇怪的問題,我越來越搞不懂他的想法,隻好繼續如實回答:“那得看場所,茶樓知客的制服,一般隻會開在膝蓋較上的位置。

    而夜總會那些媽媽桑所穿旗袍,會把大腿也露出來。

    ” “那藏鏡鬼的旗袍呢?”老大這個問題讓我一時語塞。

     雖然已跟藏鏡鬼數度次交,但我還真沒見過她的下半身。

    她每次都是在窗戶或鏡子裡現身,我隻能看見她的臉或者上半身,從沒見過她的腰部以下的位置,當然也不知道旗袍的叉口開在哪裡。

    我甚至曾經懷疑她是否有腳,因為根據坊間傳說鬼魅是沒有腳的。

     我把這個細節告訴老大後,他便像隻狐狸似的,露出狡黠的笑容:“你從來沒見過她的腳,但姓梁的卻說自己被她踹得人仰馬翻。

    ” 雖然這個細節令人生疑,但老大以此認定梁彩霞撒謊,未免過于武斷。

    對于我的質疑,老大似乎早已料到,解釋道:“你之所以懷疑我的判斷,是因為你對旗袍的認識隻局限于現代。

    ” “旗袍還分現代和古代嗎?”我不解問道。

     “有空就多讀書!”老大白了我一眼後繼續解釋:“旗袍是滿族的服式,因為滿人别稱旗人,所以稱之為旗袍。

    辮子戲裡那些皇後、格格所穿的華麗袍子,才是旗袍原本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