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歸家之路
關燈
小
中
大
,患上了老年癡呆症,語言能力喪失,終日坐在一把木椅上,他唯一會說的兩個字就是:回家。
他的遺願是将自己的骨灰灑在老家的麥地裡。
兩岸通航後,有一次,同鄉聚會,一個探親的老兵從大陸歸來,帶來了三公斤泥土。
許多老兵臉上的神情顯得緊張,大家像小學生一樣規矩地坐在一起,沒有人說話,甚至沒有人大聲喘氣。
他們如同參加一個莊重的儀式,每人分得一勺泥土。
有的老兵将泥土視為珍寶,鎖在保險櫃裡;有的老兵把泥土放在茶壺裡,喝掉了。
故土難離,也許,他們此生再也無法踏上家鄉的土地。
為了紀念抗日戰争勝利六十七周年,經過兩岸有關部門協商,一批國軍遠征軍老兵被邀請前來大陸參加活動。
當初的青春少年,如今的遲暮老人,這些遠征軍老兵參加紀念活動的時候,途徑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火車站,候車室的人三三兩兩,有出門打工的農民,有求學的學子,有出門旅遊的夫婦,有出差的公務員。
接待者打出了橫幅——“歡迎遠征軍回家!”,當一群風塵仆仆白發蒼蒼的老兵出現的時候,不知道從候車室哪個角落傳來了掌聲,掌聲最初很孤單,随後,所有人都站起來,面帶微笑,全部鼓起掌來! 老兵的表情甚至略顯害羞,老兵的白發是真正的榮耀。
何為國也是其中的一員,這次被邀請訪問大陸,使他堅定了回大陸定居的決心。
歸家時,還未踏上故土,他就蹲下痛哭起來。
時光改變了他的模樣,也帶走了大陸的親人,當初的家早已沒有了。
他挑着擔子,出門的時候還是青春年少,回來的時候已是蒼蒼暮年。
他這一生,孤苦飄零,猶如蒲公英。
何為國在陵園工作的時候,有些台灣老兵的骨灰無處安放,隻好委托他埋在這裡。
那些台灣老兵在大陸的的家也已經不在了,有的甚至根本找不到所在的村子。
這個孤獨的老人時常喃喃自語,精神恍惚,他會發呆好長時間,對着落葉說: 爹,娘,弟弟,還有我的戰友們,你們都在下面等着我。
附近拍攝現場的那些穿日本兵服裝的演員,還有隐隐傳來的炮火,使得老兵精神錯亂,舊病複發。
往日的心靈創傷無法磨滅,他的記憶重返抗日戰争時期,這種錯亂的精神狀态讓他誤認為自己還在戰場上。
他殺死了一名無辜的人,制作弓箭潛伏在炮樓外,射傷了另一名說日本話的演員。
最後,他搶到一把手槍,躲進了山洞,做最後的抵抗。
當時,大胡子導演想要拍下圍捕老兵的場面,但是遭到了武警官兵的驅趕。
陳處長說:你冒充記者呢,搗什麼亂。
大胡子導演說:這麼多人都抓不到一個人,真是夠笨的。
你們是不是想一直在洞口守着,讓那老兵餓得受不了跑出來,然後抓他。
不過我看那山洞裡可能有蝸牛,青蛙,蛇什麼的,老兵在裡面躲個把月沒問題。
兩名武警沒收了大胡子導演的攝像機,駕着他的胳膊往山下走。
大胡子導演說:等等,我有個辦法,能讓老兵出來。
陳處長問道:什麼辦法。
大胡子導演說:我們劇組有個特型演員,長的很像孫立人,這老兵不是孫立人的部下嗎,可以讓孫立人穿上舊軍服,命令他出來接受訓令,隻要從山洞裡出來,你們上去就抓。
當時形勢危急,何為國手中有槍,又在暗處,為了避免傷亡,武警官兵沒有選擇進入山洞強行抓捕。
大胡子導演提供的這個辦法盡管有些荒唐,但是有必要嘗試一下。
特型演員很快就換上了服裝到達了現場,站在山洞前喊話,要求何為國放下武器,走出山洞。
山洞裡一片沉默,過了許久,裡面傳來一句話:口令? 口令是一種軍事暗号,用來識别敵我。
特型演員無奈的攤開手,誰也無法知道何為國的記憶處在抗日戰争中的哪一場戰役裡,當時那場戰役的軍事口令和回令是什麼。
誘捕的方案失敗了。
天黑下來,一隊武警攜帶夜視裝備悄悄潛入山洞,打算突襲抓捕,但是遭到了何為國老人的頑強阻擊,為了避免無謂的傷亡,武警官兵選擇了及時撤退。
接下來,經過研究讨論,指揮部提出四種方案:第一,水淹,向洞内灌水淹死兇犯;第二,煙熏,但無法得知洞内是否有氣孔;第三,爆破,但山洞久攻不下,無法安放炸藥;第四,火攻。
場面僵持不下,指揮部選擇了第四種方案。
兩輛油罐車被緊急調用,使用油泵通過輸油管道将汽油、柴油灌入洞内。
武警官兵向洞内一共注入了一千五百公斤汽油,然後将洞口的包圍圈擴散到安全位置,最終使用火焰噴射器點燃了山洞裡的汽油。
此時,已經是天明時分,轟的一聲巨響,洞口噴出了烈焰…… 待到火焰熄滅,武警進洞搜尋,找到一具燒焦的屍體,經過法醫鑒定,正是何為國老人。
法醫說:他并不是被燒死的,而是開槍自殺。
這個老兵的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
他的遺願是将自己的骨灰灑在老家的麥地裡。
兩岸通航後,有一次,同鄉聚會,一個探親的老兵從大陸歸來,帶來了三公斤泥土。
許多老兵臉上的神情顯得緊張,大家像小學生一樣規矩地坐在一起,沒有人說話,甚至沒有人大聲喘氣。
他們如同參加一個莊重的儀式,每人分得一勺泥土。
有的老兵将泥土視為珍寶,鎖在保險櫃裡;有的老兵把泥土放在茶壺裡,喝掉了。
故土難離,也許,他們此生再也無法踏上家鄉的土地。
為了紀念抗日戰争勝利六十七周年,經過兩岸有關部門協商,一批國軍遠征軍老兵被邀請前來大陸參加活動。
當初的青春少年,如今的遲暮老人,這些遠征軍老兵參加紀念活動的時候,途徑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火車站,候車室的人三三兩兩,有出門打工的農民,有求學的學子,有出門旅遊的夫婦,有出差的公務員。
接待者打出了橫幅——“歡迎遠征軍回家!”,當一群風塵仆仆白發蒼蒼的老兵出現的時候,不知道從候車室哪個角落傳來了掌聲,掌聲最初很孤單,随後,所有人都站起來,面帶微笑,全部鼓起掌來! 老兵的表情甚至略顯害羞,老兵的白發是真正的榮耀。
何為國也是其中的一員,這次被邀請訪問大陸,使他堅定了回大陸定居的決心。
歸家時,還未踏上故土,他就蹲下痛哭起來。
時光改變了他的模樣,也帶走了大陸的親人,當初的家早已沒有了。
他挑着擔子,出門的時候還是青春年少,回來的時候已是蒼蒼暮年。
他這一生,孤苦飄零,猶如蒲公英。
何為國在陵園工作的時候,有些台灣老兵的骨灰無處安放,隻好委托他埋在這裡。
那些台灣老兵在大陸的的家也已經不在了,有的甚至根本找不到所在的村子。
這個孤獨的老人時常喃喃自語,精神恍惚,他會發呆好長時間,對着落葉說: 爹,娘,弟弟,還有我的戰友們,你們都在下面等着我。
附近拍攝現場的那些穿日本兵服裝的演員,還有隐隐傳來的炮火,使得老兵精神錯亂,舊病複發。
往日的心靈創傷無法磨滅,他的記憶重返抗日戰争時期,這種錯亂的精神狀态讓他誤認為自己還在戰場上。
他殺死了一名無辜的人,制作弓箭潛伏在炮樓外,射傷了另一名說日本話的演員。
最後,他搶到一把手槍,躲進了山洞,做最後的抵抗。
當時,大胡子導演想要拍下圍捕老兵的場面,但是遭到了武警官兵的驅趕。
陳處長說:你冒充記者呢,搗什麼亂。
大胡子導演說:這麼多人都抓不到一個人,真是夠笨的。
你們是不是想一直在洞口守着,讓那老兵餓得受不了跑出來,然後抓他。
不過我看那山洞裡可能有蝸牛,青蛙,蛇什麼的,老兵在裡面躲個把月沒問題。
兩名武警沒收了大胡子導演的攝像機,駕着他的胳膊往山下走。
大胡子導演說:等等,我有個辦法,能讓老兵出來。
陳處長問道:什麼辦法。
大胡子導演說:我們劇組有個特型演員,長的很像孫立人,這老兵不是孫立人的部下嗎,可以讓孫立人穿上舊軍服,命令他出來接受訓令,隻要從山洞裡出來,你們上去就抓。
當時形勢危急,何為國手中有槍,又在暗處,為了避免傷亡,武警官兵沒有選擇進入山洞強行抓捕。
大胡子導演提供的這個辦法盡管有些荒唐,但是有必要嘗試一下。
特型演員很快就換上了服裝到達了現場,站在山洞前喊話,要求何為國放下武器,走出山洞。
山洞裡一片沉默,過了許久,裡面傳來一句話:口令? 口令是一種軍事暗号,用來識别敵我。
特型演員無奈的攤開手,誰也無法知道何為國的記憶處在抗日戰争中的哪一場戰役裡,當時那場戰役的軍事口令和回令是什麼。
誘捕的方案失敗了。
天黑下來,一隊武警攜帶夜視裝備悄悄潛入山洞,打算突襲抓捕,但是遭到了何為國老人的頑強阻擊,為了避免無謂的傷亡,武警官兵選擇了及時撤退。
接下來,經過研究讨論,指揮部提出四種方案:第一,水淹,向洞内灌水淹死兇犯;第二,煙熏,但無法得知洞内是否有氣孔;第三,爆破,但山洞久攻不下,無法安放炸藥;第四,火攻。
場面僵持不下,指揮部選擇了第四種方案。
兩輛油罐車被緊急調用,使用油泵通過輸油管道将汽油、柴油灌入洞内。
武警官兵向洞内一共注入了一千五百公斤汽油,然後将洞口的包圍圈擴散到安全位置,最終使用火焰噴射器點燃了山洞裡的汽油。
此時,已經是天明時分,轟的一聲巨響,洞口噴出了烈焰…… 待到火焰熄滅,武警進洞搜尋,找到一具燒焦的屍體,經過法醫鑒定,正是何為國老人。
法醫說:他并不是被燒死的,而是開槍自殺。
這個老兵的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