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幻影複活
關燈
小
中
大
,左手抓着小笛子,右手輕輕地推開了天台的門。
樓頂天台上耀眼的光,讓他一下子睜不開眼睛。
片刻之後,他才看清了這塊空曠的地方。
風吹了起來,男孩的頭發高高地豎起,遠處幾十棟高層建築讓他有些目暈。
一個白衣服的小女孩——小彌看到她了。
她就坐在天台一角的水塔邊上,靜靜地望着遠方。
看不清她的臉,隻有那身白色的長裙被風掠起。
小彌緩緩地向她走去,最後坐到了小女孩的身邊。
他們并排坐在一起遙望天空。
身後高高的水塔,正看着這兩個小孩的背影。
天台上靜得出奇,除了風聲。
忽然,小女孩把頭轉向小彌,輕聲地說:“你好。
” 門鈴按了很久,始終都沒有動靜。
池翠隐隐有些不安,她迅即掏出了鑰匙把門打開,急步邁進。
房間裡就如墳墓般沉寂,小彌不見了。
池翠的臉色立刻變得刷白,她想起了早上看到的那些尋人啟事。
瞬間,她感到眼前掠過了許多張印在電線杆上的臉。
耳邊仿佛又響起了小彌的聲音:“媽媽,我會失蹤嗎?” 不,你不會的。
池翠突然想起了蘇醒,便立刻給他打了一個電話。
“喂。
”是蘇醒的聲音。
“蘇醒,小彌在你那裡嗎?” 電話那頭的蘇醒先是一愣,然後明白過來了:“你是池翠?小彌不在我這裡,發生什麼事了?” “他又不見了。
”池翠有些絕望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先别慌,小彌會不會又到天台上去了?” “我不知道。
”她已經亂了方寸。
蘇醒想了想說:“池翠,我現在就過來。
你先到天台上去看看,好嗎?” “好的。
” “我這就過來,再見。
” 挂了電話以後,池翠連門都沒鎖,就往樓上跑。
她再也不管這昏暗的樓道裡,究竟有沒有傳說中的鬼孩子,現在她隻想着小彌,為了兒子她可以做一切。
雖然她很想跑快,但腳步卻越來越沉重,整棟大樓裡都充滿了她的聲音,變成海潮般的回聲,在大樓的每一個角落裡回蕩着。
每走上一層樓面,她都要大聲呼喚小彌的名字,但是響應她的始終隻有自己的回聲。
當跑到六樓的時候,池翠已經渾身出汗了,她仰起頭,看到天台的門微微打開着,一線天光照射進她的眼睛裡。
池翠走上了天台。
風一下子就吹亂了她的頭發,半張臉都被雜亂的發絲所覆蓋了。
她茫然地環視着整個天台,隻看到幾座水塔孤零零地矗立着。
她大口地喘着氣,耳邊隻聽到呼嘯的風聲。
她手搭涼棚向水塔望去,仿佛看到有兩個小孩的影子坐在那邊上。
池翠快步地向前走去,當她終于來到水塔底下時,卻發現剛才看到的那兩個影子,隻不過是一對水泥樁子而已。
天台上沒有人,除了她自己。
那對半截的水泥樁子奇形怪狀地立在風中,池翠忽然覺得它們的樣子有點像兩個坐着的小孩。
一個像男孩,一個像女孩。
她呆呆地注視着右邊的水泥樁子,仿佛看到了一雙男孩的明亮重瞳。
“小彌。
” 她神經質地撲到了那半截水泥樁上,撫摸着那冰涼崎岖的水泥軀體。
當池翠幾乎絕望的時候,她隐約聽到了一陣笛聲。
笛聲來自地下。
蘇醒一跑進這棟樓房,就聽到了一陣奇怪的笛聲,一種他從未聽到過的曲調詭異地飄蕩着。
他立刻停住了腳步,屏住呼吸側耳傾聽,非常奇怪,那聲音仿佛是來自他的腳下。
他低着頭,在黑暗的底樓走道裡徘徊了幾步。
忽然,在樓梯的背後看到了一扇小門。
小門緊緊地閉着,外面上着插銷。
蘇醒湊到了門前,現在他可以肯定,笛聲就是從這扇門裡傳出來的。
他拔下了插銷,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這扇門。
笛聲立刻停了。
在昏暗的光線裡,蘇醒看到一道水泥階梯直通地下,一股陳腐的氣味從地道内直沖他的鼻子,讓他幾乎作嘔。
他捂住鼻子,張開嘴深呼吸了一口空氣,然後大着膽子走下了地道。
階梯很深,沒走幾步就全部都被黑暗所吞沒了,隻有身後的小門有着一方昏暗的光線。
但蘇醒的眼前是伸手不見五指,他小心地摸着旁邊冰涼的水泥牆壁,心跳則越來越快,他對自己的莽撞開始後悔起來。
終于,他感到走到平地了,雖然看不清四周的景象,但直覺告訴他這裡應該是一個地下室。
他伸出雙手向前摸索,在看起來茫茫無邊的黑暗中,他突然看到了一雙眼睛。
黑暗中的眼睛。
蘇醒的心涼到了冰點,他差點喊了出來。
那雙眼睛離他越來越近,直到與他面對着面。
他低着頭俯視那雙眼睛,忽然被一雙冰涼的小手抱住了。
“小彌?” 蘇醒認出了這雙眼睛,他撫摸着面前的這個男孩,雙手有力地摟着他,沿着水泥階梯向外走去。
他感到男孩渾身冰冷,不停地顫抖着,男孩的手裡還拿着一支笛子頂着他的腰際。
他把小彌帶出了地下室。
在昏暗的底樓過道裡,蘇醒勉強看清了小彌的臉。
他從男孩的手裡抓下那支小笛子,然後搖着他的肩膀,大聲地問:“為什麼要跑到地下室去?” 小彌看起來是被吓壞了,他的臉色像死人一樣刷白,嘴巴在不停地哆嗦,但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蘇醒搖搖頭,他一把抱起了小彌,緊緊地摟着他說:“好了,現在沒事了,不要害怕。
現在我們去找媽媽。
” 蘇醒抱着小彌上了樓梯,剛跑到三樓走廊,就看到池翠從樓上跑下來了。
當看到小彌躺地在蘇醒的懷中,池翠的心裡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她沖到蘇醒跟前,把小彌又抱進了自己懷裡,她在兒子的臉蛋上親了好幾下。
蘇醒看着這對母子緊緊地抱在一起,心裡忽然也生出一種莫名的感動。
池翠抱着小彌回到了房間裡,把兒子放在他的小床上。
蘇醒也坐在旁邊,他看到小彌的眼睛半睜半閉着,眼皮縫隙裡那對重瞳正忽隐忽現。
看着兒子漸漸平靜了下來,池翠才長長出了一口氣,她輕聲地說:“蘇醒,非常感謝你。
” “這是我應該做的。
” “你是在哪裡發現小彌的?” “在地下室裡。
” “地下?”池翠立刻捂住了自己嘴巴。
她又看了一眼兒子,小彌卻已經安詳地睡着了。
蘇醒點點頭,壓低了聲音說:“剛才我到底樓的時候,聽到了從地下傳來的笛聲。
我這才發現底樓的樓梯後面有一扇小門,我推開門走了進去。
原來那是一間地下室,我就在那裡發現了小彌。
” “我也聽到了笛聲,那是小彌吹的嗎?” “應該是的,隻是那曲調太奇怪了,我想那是小彌自己亂吹出來的。
”蘇醒又看了一眼小彌說,“當我發現那扇門的時候,門外是上着插銷的,從門内是無法打開這扇門的。
” “也就是說,小彌被關在地下室裡了?” “是的。
” 池翠明白了:“這麼說來,小彌在地下室裡吹笛子,其實是為了求救?怪不得他吓壞了。
可是,他為什麼要到地下室裡去呢?而且還帶着笛子。
” “這确實很奇怪。
”蘇醒又拿起了那支小笛子,仔細地看了看說,“任何人,都不可能用門外的插銷把自己關起來。
所以,剛才一定還有其他人。
” “那麼,又是誰把小彌關在地下的呢?” 蘇醒茫然地搖了搖頭。
忽然,他發覺池翠的身體有些發抖,他靠近了池翠問:“你怎麼了。
” “我感到……感到有些冷。
”池翠抱着自己的肩膀說,“也許,是剛才在天台上着涼了。
” 蘇醒大膽地伸出了手,摸了摸她滾燙的額頭。
他的手指立刻彈了回來,驚慌地說:“池翠,你燒得厲害。
” “不——”話還沒說完,池翠已經有些恍惚了,剛才在樓頂的天台上,寒冷的風讓她冰涼徹骨,現在又使她渾身燒了起來。
“我送你去醫院。
”蘇醒伸手扶住了她的肩膀,他感受到一團火熱而柔軟的身體。
“别,我還要照顧小彌。
”她強打起精神說,“你先扶我到我的房間裡。
” 蘇醒攙扶着那誘人的身體,他努力讓自己的呼吸平靜下來,但是心跳卻越來越快,一種淡淡的罪惡感湧上了他的心頭。
他把池翠扶到了隔壁的房間裡,讓她躺在了床上。
這時候他注意到床上有一本書。
還來不及看清書名,他就發現池翠的鼻孔裡流出血了。
蘇醒驚慌失措地說:“天哪,你流鼻血了。
” 她虛弱地搖了搖頭說:“沒關系,這是我的老毛病了。
” 他茫然地在周圍尋找着什麼可以擦血的東西,忽然注意到床上的那本書頁裡露出了一截白色的東西,他伸手把那東西抽了出來,原來是塊白色的絲綢手帕,手帕上還繡着一支笛子。
蘇醒瞬間覺得這手帕裡似乎隐藏着什麼東西,但他來不及多想了,隻把手帕送到了池翠的鼻孔前,幫她輕輕地抹了抹鼻血。
很快,她的鼻血就自動止住了。
“謝謝。
”池翠忽然指着床頭櫃說,“能不能幫我把藥拿出來。
” 手忙腳亂的蘇醒把手帕塞到了她的枕頭下,然後立刻按照她的吩咐,取出了她所需要的藥,又為她倒了一杯熱水,幫助她服下。
池翠半躺在床上,看起來情況已經好一些了。
“謝謝你,蘇醒。
我想休息一會兒。
” 蘇醒看了看她的眼睛,他實在不好意思再呆下去了,站起來說:“如果有什麼事情,就給我打電話。
” 池翠微微點了點頭。
蘇醒迅速地離開了她的家。
當他走到底樓的時候,又特意走到樓梯後面的那扇小門看了看。
門略微開着,裡面一片漆黑,他的心跳又加快了。
猶豫了片刻之後,他還是離開了這裡。
她看到四周都是冰塊,自己全身赤裸着被包裹在冰雪的中央。
白色的冰緩緩滲入她的皮膚,直到她的心髒被凝固成冰塊。
透過白色的冰層,她又看到一團火在自己身邊燃燒起來,在烈焰的炙烤下,冰塊開始融化為水,又從水蒸發為氣體。
當裹着她的最後一層冰融化的瞬間,她的肉體也像打碎的冰一樣,變成了無數的碎塊。
然後,與冰水一同被融化蒸發,在空氣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 她聽到了自己的尖叫聲,然後,緩緩睜開了眼睛。
冰和┗稹—全都消失了,隻剩下白色的天花闆。
又是一個夢,池翠艱難地伸出了手,摸了摸自己的額頭,卻發現自己的高燒已經退掉了。
或許是因為剛才做了一個噩夢,使得自己出了一身大汗,汗液排出了體内的寒氣,高燒自然也就退了。
窗外,已經是黃昏時分了。
池翠從床上坐起來,看到身上蓋着一層厚厚的被子。
她立刻就想起來了,那是蘇醒臨走前給她蓋上的,蘇醒還把她抱到了床上。
她感到心中的小鹿慌亂地跳了起來,臉頰難得地紅了,自從小彌出生以後,還從來沒有一個男人能如此親近地接觸過她。
她立刻掀起了被子,忽然發現在被子底下還躺着一本書。
池翠輕輕地拿起那本書,看到了書的名字——《卡夫卡緻密倫娜情書》。
她的眼前瞬間掠過了那雙瞳孔,她緊緊地把這本書摟在懷中,閉上了眼睛。
當她的情緒平穩下來以後,立刻又産生了疑問:這本書怎麼會躺在床上?池翠記得自己一直都把它藏在床頭櫃裡的。
難道是蘇醒拿出來的? 想到這裡,池翠的心裡又是一抖。
她小心地翻開了書頁,發現原本夾在書裡面的那塊手帕不見了。
她仔細地找了找,結果在枕頭邊發現了那塊手帕。
她捧起了這塊繡着笛子的手帕,輕輕地放到了自己的面前,她閉上眼睛嗅着手帕,仿佛感到在這塊手帕的絲綢纖維裡,還殘留着肖泉身上的氣味。
池翠長出了一口氣,又重新把手帕放回到書頁中。
就在翻開的那一頁裡,她讀到了這樣一段文字—— “有時候我有這麼個印象:我們有個房間,這房間有兩個互相對着的門,我們每人攥着一扇門的把手,隻要一個人的睫毛動一下,另一個就站到這個人的門後了;隻要第一個人說一句話,第二個就帶上了身後的門,并且再也看不見了。
當然他也許會重新打開這扇門,因為這是一個也許離開不了的房間。
隻要第一個人不完全像第二個一樣,他就會很安靜,他表面上仿佛根本不朝第二個人看一眼。
他會慢慢地整理房間,好像這房間和其他任何房間一樣似的。
盡管這樣,他總要在他那門旁重複同樣的動作,有時兩個人甚至同時跑到門外,于是這美麗的房間便空無一人了。
” 還沒讀完,眼眶就已經濕潤了,池翠不敢再讀下去了,生怕自己被這痛苦所淹沒。
盡管在這六七年來,她已經把這本書讀過無數遍了,每個寂寞孤獨的夜晚,她都會翻開這本書反複地讀着卡夫卡的文字。
然而,她的心卻永遠像小女孩那樣脆弱。
她立刻把書本合了起來,把手帕也留在了裡面。
現在,她要去看看兒子。
池翠走出了房間,感覺自己的腳下輕了許多,有一種發燒後渾身輕飄飄的感覺。
她悄無聲息地走進小彌的房間,在兒子的身邊坐下,用一種奇怪的目光,靜靜地看着這可憐的男孩。
小彌均勻地呼吸着,現在他顯得非常安詳,那張漂亮的臉蛋給人一種小天使的感覺。
然而,許多年來池翠卻一直覺┑謾—天使,往往與魔鬼同在。
“他或者是個天使,或者是個魔鬼,或者——是天使與魔鬼的同一體。
” 池翠在心裡默念着這句話。
或許那可怕的魔鬼,就隐藏在兒子的眼睛裡面?他終究是幽靈的兒子,而池翠作為母親,隻不過為他提供了一具肉身而已。
正當她的心裡越來越激動的時候,小彌突然睜開了眼睛。
那雙重瞳正對着池翠。
她忽然有些緊張,怔怔地說:“小彌,你醒了。
” “我在哪兒?”小彌茫然地問。
“你在家裡。
” “家?”小彌的眼睛眨了眨,然後環視了房間一圈,他若有所思地說:“家?我的家?” 池翠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她抱着兒子說:“小彌,你不認識我了嗎?” 小彌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着她,點了點頭說:“媽媽,我當然認識你。
” “謝天謝地。
”她終于又長出了一口氣。
她先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接下來看着兒子的眼睛說:“小彌,你為什麼要跑到地下室裡去?” “媽媽,什麼叫地下室?” “就是在地底下的房間。
” 他茫然地搖了搖頭說:“我沒去過這種地方。
” “小彌你不要說謊。
”池翠有些生氣了。
“我沒說謊。
” “那你去哪兒了?” 小彌神秘兮兮地仰起了脖子,然後伸出手指了指天花闆。
“樓上?” 男孩緩緩地說:“是樓頂。
” 池翠的臉色又變了,她條件反射般吐出了兩個字:“天台?” 小彌點點頭。
“你為什麼要去那兒?”池翠大聲地問兒子,她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
“是她帶我去的。
” “他(她)?他(她)又是誰?” “一個白衣服的小女孩。
” 池翠立刻怔住了,她呆呆地看着兒子,許久都沒有說話,腦子裡仿佛已映出了那小女孩的影子。
但她又搖了搖頭說:“又是她?你又說謊了。
” “不。
”小彌大聲地說,以表示自己說的都是實話,“我看到她坐在樓頂的大罐子下面。
” “樓頂的大罐子?”池翠想了想,那應該是水塔吧?顯然,六歲的男孩還不懂什麼叫水塔。
“是的,然後我也走到了大罐子下面,坐在了她的身邊。
” 池翠張大了嘴巴問:“你們坐在一起?” 瞬間,她的腦子立刻掠過了下午在天台上看到的,水塔底下的一雙半截的水泥樁子。
當時,她乍一看還以為真是兩個小孩坐在一起呢。
那雙水泥樁子一個像男孩,一個像女孩,仿佛是被人故意雕刻出來似的。
她撫摸着冰涼的水泥表面,那感覺就好像是小彌的身體化做的。
她又繼續問兒子:“你們坐在一起幹了什麼?” “我們在看雲。
” “看雲?” 兒子露出向往的目光說:“坐在樓頂看天空中的雲。
我看到雲在動,那真好看。
” “除了看雲,還發生了什麼?” “她還對我說話了。
” 池翠捂着自己的心口問:“她說了什麼?” “她說‘你好’。
” “然後呢?” 小彌忽然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他擰着眉毛說:“我記不清了。
” “記不清?你再想想。
” “不,我不能說!”小彌焦躁不安地叫了起來。
池翠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居然不肯告訴媽媽?” “我不能——不能說。
” 說完,他立刻就從床上跳了下來,躲到了房間的角落裡,雙手抓着自己的頭發,埋着頭一言不發。
池翠的心裡全都涼了,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逼兒子了。
她蹲下身來,撫摸着兒子的後腦勺,用輕柔的語調說:“小彌,媽媽原諒你,媽媽自己也記不清了。
” 母子倆擁抱在一起,輕輕地抽泣着。
夜色漸漸降臨,将他們的身影吞沒。
在皮夾子的最裡層,緊緊地夾着一張舊照片。
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張照片了,似乎已經和這皮夾子合為一體,楊若子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它抽出來。
她輕輕地擦拭着照片的表面,照片裡是一個七歲的小女孩,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黑色的背景下微微地笑着。
要不是看這張照片,楊若子幾乎已經記不起來她長什麼樣了。
其實,楊若子一直都在想着她,但在她的記憶中總是一團模糊,尤其是小女孩的臉,仿佛是一幅在水中融化了的畫軸,隻剩下一灘稀釋了的顔料。
這小女孩已經死了整整十年了。
可是,楊若子一直不覺得她已經死了,有一種感覺告訴她,這小女孩仍然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某個黑暗中的角落裡注視着自己。
她是楊若子的妹妹。
其實,小時候楊若子并不喜歡自己的妹妹,有時甚至還有些讨厭她,因為自從妹妹出生以來,父母便把愛都傾注到了第二個女兒的身上。
妹妹出生的時候,楊若子剛好五歲,她第一次記事就是在醫院裡,看着産後的媽媽抱起妹妹。
這一景象在她的腦海裡永遠都不可磨滅,所以她一直都深信,人在小時候的第一次記事會決定将來一生的命運。
五歲的楊若子看着媽媽懷中的那個漂亮的女嬰,心裡卻莫名其妙地産生了一種厭惡感。
許多年以後,她自己也說不清那是什麼原因,隻覺得媽媽抱着的不是人類,而是個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怪物,因為某種原因進入媽媽的體内而分娩出來的。
後來,楊若子又看着媽媽給妹妹哺乳,她隻覺得媽媽太愛妹妹了,以至于把她給遺忘了。
那時候她還不明白,自己出生的時候媽媽也一樣為她哺乳的。
或許,是人類的天性,在楊若子五歲的時候,就體會到了什麼是嫉妒的滋味。
她嫉妒妹妹的出生,嫉妒妹妹躺在媽媽的懷抱裡,嫉妒妹妹有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總之,她嫉妒妹妹的一切。
那時候,楊若子的家裡隻有一間房。
妹妹被抱回家以後,她每夜都會被妹妹的哭聲所吵醒,然後就是爸爸媽媽不停地為妹妹忙碌,為她換尿布,給她吃東西。
有時甚至會因為忙這些事,而忘了給楊若子吃飯。
但楊若子卻從不說一句話,她隻是默默地看着父母和妹妹。
許多時候,她會靜靜地站在妹妹的搖籃邊上,觀察着妹妹的樣子。
當妹妹睜開那雙美麗的眼睛,隻要一看到姐姐在身邊,就會立刻變成一副恐懼的表情,然後就大哭起來,那奇特的哭聲仿佛是某種警告。
媽媽也感到奇怪,這小小的女嬰似乎有着強烈的第六感,能從姐姐的眼睛裡感受到那股嫉妒和敵意。
從此,除了嫉妒以外,楊若子對自己的妹妹又增加了一份恐懼的感覺。
妹妹漸漸地長大了,她越來越讨别人的喜歡。
原本大家總是稱贊楊若子的美貌,但有了妹妹以後情況就不同了,她覺得自己不再是家裡的中心,而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配角。
家裡的房子始終都隻是一間,妹妹長到兩歲起,就和姐姐擠在一張床上睡覺了。
楊若子的那張木床本來就小,再擠進一個就更加難受了。
媽媽害怕妹妹小小的身軀從床上滾下去,就叫楊若子晚上抱着妹妹睡覺。
雖然心裡并不喜歡妹妹,但當她摟着妹妹入睡時,那種嫉妒的感覺卻突然消失了。
她隻感到妹妹光滑的皮膚和美麗的臉蛋,妹妹如果長大了,一定是比她更迷人的可人兒,有時候她還會在夢中親上妹妹幾口。
但是白天一醒來,這種姐妹之間的親密感立刻就消失了,楊若子重新感到了失落和嫉妒,隻是靜靜地看着妹妹,卻不願意碰她。
當楊若子十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卻突然開始吵架了,誰也說不清這是什麼原因。
總之每晚就聽到他們的争吵與打鬧聲,當媽媽沉默的時候,她就會摟着兩個女兒流眼淚。
父母喋喋不休地争吵着,似乎永無休止,每當這個時候,妹妹就會默默地看着他們,整晚一言不發。
楊若子偷偷地觀察着妹妹當時的表情,總覺得妹妹有些奇怪,特别是她那雙飄忽不定的眼神,似乎在看着某個遙遠的地方。
妹妹七歲那年,楊若子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她突然産生了一種奇怪的念頭,希望妹妹早點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掉。
晚上她依舊摟着妹妹睡覺,過去那種撫摸着妹妹的美好感覺也消失了,心裡卻隻有那個可怕的念頭。
想要讓和自己睡在一起的人消失,這種想法讓楊若子自己都感到無比恐懼。
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想,她雖然嫉妒妹妹,但還遠未到這種近似于詛咒的程度。
直到有一天,妹妹真的消失了。
那些天正好是梅雨季節,整月都下着綿綿細雨,狹小的房間裡充滿着潮濕的空氣,而她們的父母依然在不停地争吵着。
誰也沒有注意到,妹妹是什麼時候出門去的。
等到父母意識到他們最喜愛的小女兒不見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他們帶着十二歲的楊若子,撐着傘跑到外面去尋找她。
可是,在茫茫的雨夜裡哪裡有什麼小女孩的蹤影。
全家人折騰了整整一夜,找不到妹妹的蹤影。
楊若子丢掉了傘,淋着雨站在馬路邊,眼前總是出現一些奇怪的幻影。
于是,淚水無法抑制地流了出來,她第一次感到自己并不怨恨妹妹,其實在她的心底是深深地愛着妹妹的,隻有在失去她的時候才能感受到。
最後,父母隻能到公安局報案了。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
從此,每晚楊若子都一個人睡了,她總覺得手中少了些什麼,她本應該撫摸着妹妹入眠的。
她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那可怕的念頭真的成為了現實。
她覺得是自己造成了妹妹的失蹤,妹妹有着靈敏的第六感,每晚都和姐姐睡在一起,也許她早就知道了姐姐心底那可怕的念頭。
于是,她成全了姐姐,永遠地消失在了梅雨中。
最初那幾個月,父親幾乎每天都去公安局詢問進展,但每次都是失望而歸。
父母不斷争論着如何尋找妹妹,想方設法到報紙上刊登尋人啟事,甚至把啟事貼到馬路上。
但不久以後,他們又開始争吵了,都把女兒失蹤的責任推到對方的頭上。
他們吵得比過去更兇,看起來是無法挽回了。
沒過幾個月,楊若子的父母便準備離婚了。
因為房子歸屬和子女撫養權的問題,他們在法院打起了曠日持久的官司。
誰都不願意再提小女兒失蹤的事,他們再也不敢面對,就當這個生命從來沒有誕生過。
最後,法院的判決下來了,就像人們預想的那樣,楊若子被判給了媽媽。
她們母女倆搬到了一間小屋子裡,一起過了六七年的時光,直到媽媽再嫁。
不過,這時楊若子已經獨立了,她考入了公安大學,不再同她的親生父母來往了。
現在,她一個人住着,她永遠都無法忘記妹妹。
妹妹消失了,是因為姐姐的詛咒。
許多年來,楊若子一直這麼認為。
她看着照片裡的妹妹,不知不覺間又一滴眼淚落到了手上。
溫熱的淚水滲入她的皮膚,好像要把心都融化了。
然後,楊若子對着照片,輕輕地念出了妹妹的名字。
她的妹妹有一個很美的名字——紫紫。
正午的陽光穿透鐵格子的窗戶,給房間打上一層白色的烙印。
羅蘭靜靜地坐在烙印中央,她穿着一身白色的衣服,側着頭梳理她那長發。
蘇醒站在門口,怔怔地看着她,總覺得眼前這一幕的景象,很像是在日本電影《午夜兇鈴》裡看到過的“詛咒錄像帶”的畫面。
他不知道一年來羅蘭會變成什麼樣子,但現在她至少要比自己想象中的好多了。
他輕輕地走到羅蘭面前,羅蘭好像對他視而不見,依舊埋着頭梳着自己的長發。
他忽然感到自己的胸口裡一陣顫動,鼻腔湧起一股酸澀的味道。
這是他第一次來到精神病院,剛才進來的時候,醫生盤問了他半天。
最後,他隻能謊稱自己是羅蘭的弟弟,才被放了進來。
其實他早就想來了,隻是他一直都不敢面對羅蘭的眼睛。
但現在他一定要來,自從他見到小彌的那一晚,重新打開了那個寶藍色的盒子,見羅蘭一面的沖動就始終困擾着他。
忽然,羅蘭擡起了頭,她把頭發整理到了左邊的肩膀上,看着他的眼睛說:“你終于來了。
” 一年多以後,又聽到了她的聲音,蘇醒隻覺得心底一陣刺痛,他想了許久才回答:“我還以為,你已經不認識我了。
” “我已經知道了。
” “知道什麼?” “他死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她毫無表情。
“你說誰死了?” 羅蘭失望地搖了搖頭:“你知道,你應該知道的,我丈夫死了。
” “是的,卓越然他死了。
還有——”蘇醒停頓了半天,他不知道羅蘭是否真的知情,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不說了。
“還有紫紫失蹤了。
” 蘇醒點了點頭,不知道該怎樣安慰她。
她面對着正午的陽光,神秘兮兮地說:“我有一種預感,紫紫她——可能早已經死了。
” “不!”蘇醒大聲地說,“羅蘭,你作為紫紫的媽媽,不能說這種話的。
” “你說這是兇兆嗎?其實,兇兆早就有了,隻是我們都渾然不覺。
” 蘇醒的心裡又是一跳,原來她早就意識到了。
他輕聲地說:“羅蘭,我隻想對你說聲對不起。
” “不,這與你無關。
” 他忽然有了一種沖動,伸出手撫摸她的頭發,就像一年多前發生的事,是那樣自然而然,是那樣令人神魂颠倒。
然而,當他的手指剛剛觸及羅蘭時,又立刻像觸電一樣彈了回來。
一個聲音在心底不停地告誡着自己,眼前的這個美麗的女人,是一個不可觸及的禁忌。
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犯這種錯誤了。
這房間窗戶上的鐵栅欄,已經在他們的心裡劃上了一道牢牢的界限,誰都不敢跨越它。
此刻,蘇醒覺得該把心底的疑問說出來了。
于是他靠近了羅蘭,幽幽地問道:“我的笛子呢?” “笛子?” 蘇醒注意到當她說出這兩個字的時候,嘴唇在不停地顫抖。
他點了點頭說:“它不見了。
” 她的眼睛裡現出一片茫然。
過了一會兒,她終于緩緩地回答道:“你是說——小枝?” “對,小枝。
” 羅蘭的表情瞬間變得恐懼無比,她睜大了眼睛,伸手抓着自己的頭發,尖叫着說:“魔笛又回來了……魔笛又回來┝恕…” “你說什麼?魔笛?” 蘇醒控制不住自己了,抓住了羅蘭的肩膀追問着。
他的腦子裡立刻掠過了“潘多拉魔盒”這個詞,還有七年前的那個夜晚,一個老人臨死前的話語。
他背叛了老師的遺言。
胸口越來越悶,耳邊仿佛想起了那緻命的笛聲。
蘇醒大口地喘着氣,盯着羅蘭無神的眼睛問:“你究竟做了些什麼?” 羅蘭茫然地看着他,喃喃地說:“你是誰?” 她的這句話令蘇醒意想不到,他一時無法回答:“你不認識我了?” 羅蘭還是不說話。
蘇醒感到了一陣絕望,他終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淚腺了。
幾滴淚水溢出眼眶,他覺得自己現在的樣子很傻,就像一個無助的小孩。
突然,
樓頂天台上耀眼的光,讓他一下子睜不開眼睛。
片刻之後,他才看清了這塊空曠的地方。
風吹了起來,男孩的頭發高高地豎起,遠處幾十棟高層建築讓他有些目暈。
一個白衣服的小女孩——小彌看到她了。
她就坐在天台一角的水塔邊上,靜靜地望着遠方。
看不清她的臉,隻有那身白色的長裙被風掠起。
小彌緩緩地向她走去,最後坐到了小女孩的身邊。
他們并排坐在一起遙望天空。
身後高高的水塔,正看着這兩個小孩的背影。
天台上靜得出奇,除了風聲。
忽然,小女孩把頭轉向小彌,輕聲地說:“你好。
” 門鈴按了很久,始終都沒有動靜。
池翠隐隐有些不安,她迅即掏出了鑰匙把門打開,急步邁進。
房間裡就如墳墓般沉寂,小彌不見了。
池翠的臉色立刻變得刷白,她想起了早上看到的那些尋人啟事。
瞬間,她感到眼前掠過了許多張印在電線杆上的臉。
耳邊仿佛又響起了小彌的聲音:“媽媽,我會失蹤嗎?” 不,你不會的。
池翠突然想起了蘇醒,便立刻給他打了一個電話。
“喂。
”是蘇醒的聲音。
“蘇醒,小彌在你那裡嗎?” 電話那頭的蘇醒先是一愣,然後明白過來了:“你是池翠?小彌不在我這裡,發生什麼事了?” “他又不見了。
”池翠有些絕望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先别慌,小彌會不會又到天台上去了?” “我不知道。
”她已經亂了方寸。
蘇醒想了想說:“池翠,我現在就過來。
你先到天台上去看看,好嗎?” “好的。
” “我這就過來,再見。
” 挂了電話以後,池翠連門都沒鎖,就往樓上跑。
她再也不管這昏暗的樓道裡,究竟有沒有傳說中的鬼孩子,現在她隻想着小彌,為了兒子她可以做一切。
雖然她很想跑快,但腳步卻越來越沉重,整棟大樓裡都充滿了她的聲音,變成海潮般的回聲,在大樓的每一個角落裡回蕩着。
每走上一層樓面,她都要大聲呼喚小彌的名字,但是響應她的始終隻有自己的回聲。
當跑到六樓的時候,池翠已經渾身出汗了,她仰起頭,看到天台的門微微打開着,一線天光照射進她的眼睛裡。
池翠走上了天台。
風一下子就吹亂了她的頭發,半張臉都被雜亂的發絲所覆蓋了。
她茫然地環視着整個天台,隻看到幾座水塔孤零零地矗立着。
她大口地喘着氣,耳邊隻聽到呼嘯的風聲。
她手搭涼棚向水塔望去,仿佛看到有兩個小孩的影子坐在那邊上。
池翠快步地向前走去,當她終于來到水塔底下時,卻發現剛才看到的那兩個影子,隻不過是一對水泥樁子而已。
天台上沒有人,除了她自己。
那對半截的水泥樁子奇形怪狀地立在風中,池翠忽然覺得它們的樣子有點像兩個坐着的小孩。
一個像男孩,一個像女孩。
她呆呆地注視着右邊的水泥樁子,仿佛看到了一雙男孩的明亮重瞳。
“小彌。
” 她神經質地撲到了那半截水泥樁上,撫摸着那冰涼崎岖的水泥軀體。
當池翠幾乎絕望的時候,她隐約聽到了一陣笛聲。
笛聲來自地下。
蘇醒一跑進這棟樓房,就聽到了一陣奇怪的笛聲,一種他從未聽到過的曲調詭異地飄蕩着。
他立刻停住了腳步,屏住呼吸側耳傾聽,非常奇怪,那聲音仿佛是來自他的腳下。
他低着頭,在黑暗的底樓走道裡徘徊了幾步。
忽然,在樓梯的背後看到了一扇小門。
小門緊緊地閉着,外面上着插銷。
蘇醒湊到了門前,現在他可以肯定,笛聲就是從這扇門裡傳出來的。
他拔下了插銷,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這扇門。
笛聲立刻停了。
在昏暗的光線裡,蘇醒看到一道水泥階梯直通地下,一股陳腐的氣味從地道内直沖他的鼻子,讓他幾乎作嘔。
他捂住鼻子,張開嘴深呼吸了一口空氣,然後大着膽子走下了地道。
階梯很深,沒走幾步就全部都被黑暗所吞沒了,隻有身後的小門有着一方昏暗的光線。
但蘇醒的眼前是伸手不見五指,他小心地摸着旁邊冰涼的水泥牆壁,心跳則越來越快,他對自己的莽撞開始後悔起來。
終于,他感到走到平地了,雖然看不清四周的景象,但直覺告訴他這裡應該是一個地下室。
他伸出雙手向前摸索,在看起來茫茫無邊的黑暗中,他突然看到了一雙眼睛。
黑暗中的眼睛。
蘇醒的心涼到了冰點,他差點喊了出來。
那雙眼睛離他越來越近,直到與他面對着面。
他低着頭俯視那雙眼睛,忽然被一雙冰涼的小手抱住了。
“小彌?” 蘇醒認出了這雙眼睛,他撫摸着面前的這個男孩,雙手有力地摟着他,沿着水泥階梯向外走去。
他感到男孩渾身冰冷,不停地顫抖着,男孩的手裡還拿着一支笛子頂着他的腰際。
他把小彌帶出了地下室。
在昏暗的底樓過道裡,蘇醒勉強看清了小彌的臉。
他從男孩的手裡抓下那支小笛子,然後搖着他的肩膀,大聲地問:“為什麼要跑到地下室去?” 小彌看起來是被吓壞了,他的臉色像死人一樣刷白,嘴巴在不停地哆嗦,但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蘇醒搖搖頭,他一把抱起了小彌,緊緊地摟着他說:“好了,現在沒事了,不要害怕。
現在我們去找媽媽。
” 蘇醒抱着小彌上了樓梯,剛跑到三樓走廊,就看到池翠從樓上跑下來了。
當看到小彌躺地在蘇醒的懷中,池翠的心裡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她沖到蘇醒跟前,把小彌又抱進了自己懷裡,她在兒子的臉蛋上親了好幾下。
蘇醒看着這對母子緊緊地抱在一起,心裡忽然也生出一種莫名的感動。
池翠抱着小彌回到了房間裡,把兒子放在他的小床上。
蘇醒也坐在旁邊,他看到小彌的眼睛半睜半閉着,眼皮縫隙裡那對重瞳正忽隐忽現。
看着兒子漸漸平靜了下來,池翠才長長出了一口氣,她輕聲地說:“蘇醒,非常感謝你。
” “這是我應該做的。
” “你是在哪裡發現小彌的?” “在地下室裡。
” “地下?”池翠立刻捂住了自己嘴巴。
她又看了一眼兒子,小彌卻已經安詳地睡着了。
蘇醒點點頭,壓低了聲音說:“剛才我到底樓的時候,聽到了從地下傳來的笛聲。
我這才發現底樓的樓梯後面有一扇小門,我推開門走了進去。
原來那是一間地下室,我就在那裡發現了小彌。
” “我也聽到了笛聲,那是小彌吹的嗎?” “應該是的,隻是那曲調太奇怪了,我想那是小彌自己亂吹出來的。
”蘇醒又看了一眼小彌說,“當我發現那扇門的時候,門外是上着插銷的,從門内是無法打開這扇門的。
” “也就是說,小彌被關在地下室裡了?” “是的。
” 池翠明白了:“這麼說來,小彌在地下室裡吹笛子,其實是為了求救?怪不得他吓壞了。
可是,他為什麼要到地下室裡去呢?而且還帶着笛子。
” “這确實很奇怪。
”蘇醒又拿起了那支小笛子,仔細地看了看說,“任何人,都不可能用門外的插銷把自己關起來。
所以,剛才一定還有其他人。
” “那麼,又是誰把小彌關在地下的呢?” 蘇醒茫然地搖了搖頭。
忽然,他發覺池翠的身體有些發抖,他靠近了池翠問:“你怎麼了。
” “我感到……感到有些冷。
”池翠抱着自己的肩膀說,“也許,是剛才在天台上着涼了。
” 蘇醒大膽地伸出了手,摸了摸她滾燙的額頭。
他的手指立刻彈了回來,驚慌地說:“池翠,你燒得厲害。
” “不——”話還沒說完,池翠已經有些恍惚了,剛才在樓頂的天台上,寒冷的風讓她冰涼徹骨,現在又使她渾身燒了起來。
“我送你去醫院。
”蘇醒伸手扶住了她的肩膀,他感受到一團火熱而柔軟的身體。
“别,我還要照顧小彌。
”她強打起精神說,“你先扶我到我的房間裡。
” 蘇醒攙扶着那誘人的身體,他努力讓自己的呼吸平靜下來,但是心跳卻越來越快,一種淡淡的罪惡感湧上了他的心頭。
他把池翠扶到了隔壁的房間裡,讓她躺在了床上。
這時候他注意到床上有一本書。
還來不及看清書名,他就發現池翠的鼻孔裡流出血了。
蘇醒驚慌失措地說:“天哪,你流鼻血了。
” 她虛弱地搖了搖頭說:“沒關系,這是我的老毛病了。
” 他茫然地在周圍尋找着什麼可以擦血的東西,忽然注意到床上的那本書頁裡露出了一截白色的東西,他伸手把那東西抽了出來,原來是塊白色的絲綢手帕,手帕上還繡着一支笛子。
蘇醒瞬間覺得這手帕裡似乎隐藏着什麼東西,但他來不及多想了,隻把手帕送到了池翠的鼻孔前,幫她輕輕地抹了抹鼻血。
很快,她的鼻血就自動止住了。
“謝謝。
”池翠忽然指着床頭櫃說,“能不能幫我把藥拿出來。
” 手忙腳亂的蘇醒把手帕塞到了她的枕頭下,然後立刻按照她的吩咐,取出了她所需要的藥,又為她倒了一杯熱水,幫助她服下。
池翠半躺在床上,看起來情況已經好一些了。
“謝謝你,蘇醒。
我想休息一會兒。
” 蘇醒看了看她的眼睛,他實在不好意思再呆下去了,站起來說:“如果有什麼事情,就給我打電話。
” 池翠微微點了點頭。
蘇醒迅速地離開了她的家。
當他走到底樓的時候,又特意走到樓梯後面的那扇小門看了看。
門略微開着,裡面一片漆黑,他的心跳又加快了。
猶豫了片刻之後,他還是離開了這裡。
她看到四周都是冰塊,自己全身赤裸着被包裹在冰雪的中央。
白色的冰緩緩滲入她的皮膚,直到她的心髒被凝固成冰塊。
透過白色的冰層,她又看到一團火在自己身邊燃燒起來,在烈焰的炙烤下,冰塊開始融化為水,又從水蒸發為氣體。
當裹着她的最後一層冰融化的瞬間,她的肉體也像打碎的冰一樣,變成了無數的碎塊。
然後,與冰水一同被融化蒸發,在空氣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 她聽到了自己的尖叫聲,然後,緩緩睜開了眼睛。
冰和┗稹—全都消失了,隻剩下白色的天花闆。
又是一個夢,池翠艱難地伸出了手,摸了摸自己的額頭,卻發現自己的高燒已經退掉了。
或許是因為剛才做了一個噩夢,使得自己出了一身大汗,汗液排出了體内的寒氣,高燒自然也就退了。
窗外,已經是黃昏時分了。
池翠從床上坐起來,看到身上蓋着一層厚厚的被子。
她立刻就想起來了,那是蘇醒臨走前給她蓋上的,蘇醒還把她抱到了床上。
她感到心中的小鹿慌亂地跳了起來,臉頰難得地紅了,自從小彌出生以後,還從來沒有一個男人能如此親近地接觸過她。
她立刻掀起了被子,忽然發現在被子底下還躺着一本書。
池翠輕輕地拿起那本書,看到了書的名字——《卡夫卡緻密倫娜情書》。
她的眼前瞬間掠過了那雙瞳孔,她緊緊地把這本書摟在懷中,閉上了眼睛。
當她的情緒平穩下來以後,立刻又産生了疑問:這本書怎麼會躺在床上?池翠記得自己一直都把它藏在床頭櫃裡的。
難道是蘇醒拿出來的? 想到這裡,池翠的心裡又是一抖。
她小心地翻開了書頁,發現原本夾在書裡面的那塊手帕不見了。
她仔細地找了找,結果在枕頭邊發現了那塊手帕。
她捧起了這塊繡着笛子的手帕,輕輕地放到了自己的面前,她閉上眼睛嗅着手帕,仿佛感到在這塊手帕的絲綢纖維裡,還殘留着肖泉身上的氣味。
池翠長出了一口氣,又重新把手帕放回到書頁中。
就在翻開的那一頁裡,她讀到了這樣一段文字—— “有時候我有這麼個印象:我們有個房間,這房間有兩個互相對着的門,我們每人攥着一扇門的把手,隻要一個人的睫毛動一下,另一個就站到這個人的門後了;隻要第一個人說一句話,第二個就帶上了身後的門,并且再也看不見了。
當然他也許會重新打開這扇門,因為這是一個也許離開不了的房間。
隻要第一個人不完全像第二個一樣,他就會很安靜,他表面上仿佛根本不朝第二個人看一眼。
他會慢慢地整理房間,好像這房間和其他任何房間一樣似的。
盡管這樣,他總要在他那門旁重複同樣的動作,有時兩個人甚至同時跑到門外,于是這美麗的房間便空無一人了。
” 還沒讀完,眼眶就已經濕潤了,池翠不敢再讀下去了,生怕自己被這痛苦所淹沒。
盡管在這六七年來,她已經把這本書讀過無數遍了,每個寂寞孤獨的夜晚,她都會翻開這本書反複地讀着卡夫卡的文字。
然而,她的心卻永遠像小女孩那樣脆弱。
她立刻把書本合了起來,把手帕也留在了裡面。
現在,她要去看看兒子。
池翠走出了房間,感覺自己的腳下輕了許多,有一種發燒後渾身輕飄飄的感覺。
她悄無聲息地走進小彌的房間,在兒子的身邊坐下,用一種奇怪的目光,靜靜地看着這可憐的男孩。
小彌均勻地呼吸着,現在他顯得非常安詳,那張漂亮的臉蛋給人一種小天使的感覺。
然而,許多年來池翠卻一直覺┑謾—天使,往往與魔鬼同在。
“他或者是個天使,或者是個魔鬼,或者——是天使與魔鬼的同一體。
” 池翠在心裡默念着這句話。
或許那可怕的魔鬼,就隐藏在兒子的眼睛裡面?他終究是幽靈的兒子,而池翠作為母親,隻不過為他提供了一具肉身而已。
正當她的心裡越來越激動的時候,小彌突然睜開了眼睛。
那雙重瞳正對着池翠。
她忽然有些緊張,怔怔地說:“小彌,你醒了。
” “我在哪兒?”小彌茫然地問。
“你在家裡。
” “家?”小彌的眼睛眨了眨,然後環視了房間一圈,他若有所思地說:“家?我的家?” 池翠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她抱着兒子說:“小彌,你不認識我了嗎?” 小彌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着她,點了點頭說:“媽媽,我當然認識你。
” “謝天謝地。
”她終于又長出了一口氣。
她先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接下來看着兒子的眼睛說:“小彌,你為什麼要跑到地下室裡去?” “媽媽,什麼叫地下室?” “就是在地底下的房間。
” 他茫然地搖了搖頭說:“我沒去過這種地方。
” “小彌你不要說謊。
”池翠有些生氣了。
“我沒說謊。
” “那你去哪兒了?” 小彌神秘兮兮地仰起了脖子,然後伸出手指了指天花闆。
“樓上?” 男孩緩緩地說:“是樓頂。
” 池翠的臉色又變了,她條件反射般吐出了兩個字:“天台?” 小彌點點頭。
“你為什麼要去那兒?”池翠大聲地問兒子,她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
“是她帶我去的。
” “他(她)?他(她)又是誰?” “一個白衣服的小女孩。
” 池翠立刻怔住了,她呆呆地看着兒子,許久都沒有說話,腦子裡仿佛已映出了那小女孩的影子。
但她又搖了搖頭說:“又是她?你又說謊了。
” “不。
”小彌大聲地說,以表示自己說的都是實話,“我看到她坐在樓頂的大罐子下面。
” “樓頂的大罐子?”池翠想了想,那應該是水塔吧?顯然,六歲的男孩還不懂什麼叫水塔。
“是的,然後我也走到了大罐子下面,坐在了她的身邊。
” 池翠張大了嘴巴問:“你們坐在一起?” 瞬間,她的腦子立刻掠過了下午在天台上看到的,水塔底下的一雙半截的水泥樁子。
當時,她乍一看還以為真是兩個小孩坐在一起呢。
那雙水泥樁子一個像男孩,一個像女孩,仿佛是被人故意雕刻出來似的。
她撫摸着冰涼的水泥表面,那感覺就好像是小彌的身體化做的。
她又繼續問兒子:“你們坐在一起幹了什麼?” “我們在看雲。
” “看雲?” 兒子露出向往的目光說:“坐在樓頂看天空中的雲。
我看到雲在動,那真好看。
” “除了看雲,還發生了什麼?” “她還對我說話了。
” 池翠捂着自己的心口問:“她說了什麼?” “她說‘你好’。
” “然後呢?” 小彌忽然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他擰着眉毛說:“我記不清了。
” “記不清?你再想想。
” “不,我不能說!”小彌焦躁不安地叫了起來。
池翠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居然不肯告訴媽媽?” “我不能——不能說。
” 說完,他立刻就從床上跳了下來,躲到了房間的角落裡,雙手抓着自己的頭發,埋着頭一言不發。
池翠的心裡全都涼了,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逼兒子了。
她蹲下身來,撫摸着兒子的後腦勺,用輕柔的語調說:“小彌,媽媽原諒你,媽媽自己也記不清了。
” 母子倆擁抱在一起,輕輕地抽泣着。
夜色漸漸降臨,将他們的身影吞沒。
在皮夾子的最裡層,緊緊地夾着一張舊照片。
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張照片了,似乎已經和這皮夾子合為一體,楊若子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它抽出來。
她輕輕地擦拭着照片的表面,照片裡是一個七歲的小女孩,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黑色的背景下微微地笑着。
要不是看這張照片,楊若子幾乎已經記不起來她長什麼樣了。
其實,楊若子一直都在想着她,但在她的記憶中總是一團模糊,尤其是小女孩的臉,仿佛是一幅在水中融化了的畫軸,隻剩下一灘稀釋了的顔料。
這小女孩已經死了整整十年了。
可是,楊若子一直不覺得她已經死了,有一種感覺告訴她,這小女孩仍然活在這個世界上,在某個黑暗中的角落裡注視着自己。
她是楊若子的妹妹。
其實,小時候楊若子并不喜歡自己的妹妹,有時甚至還有些讨厭她,因為自從妹妹出生以來,父母便把愛都傾注到了第二個女兒的身上。
妹妹出生的時候,楊若子剛好五歲,她第一次記事就是在醫院裡,看着産後的媽媽抱起妹妹。
這一景象在她的腦海裡永遠都不可磨滅,所以她一直都深信,人在小時候的第一次記事會決定将來一生的命運。
五歲的楊若子看着媽媽懷中的那個漂亮的女嬰,心裡卻莫名其妙地産生了一種厭惡感。
許多年以後,她自己也說不清那是什麼原因,隻覺得媽媽抱着的不是人類,而是個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怪物,因為某種原因進入媽媽的體内而分娩出來的。
後來,楊若子又看着媽媽給妹妹哺乳,她隻覺得媽媽太愛妹妹了,以至于把她給遺忘了。
那時候她還不明白,自己出生的時候媽媽也一樣為她哺乳的。
或許,是人類的天性,在楊若子五歲的時候,就體會到了什麼是嫉妒的滋味。
她嫉妒妹妹的出生,嫉妒妹妹躺在媽媽的懷抱裡,嫉妒妹妹有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總之,她嫉妒妹妹的一切。
那時候,楊若子的家裡隻有一間房。
妹妹被抱回家以後,她每夜都會被妹妹的哭聲所吵醒,然後就是爸爸媽媽不停地為妹妹忙碌,為她換尿布,給她吃東西。
有時甚至會因為忙這些事,而忘了給楊若子吃飯。
但楊若子卻從不說一句話,她隻是默默地看着父母和妹妹。
許多時候,她會靜靜地站在妹妹的搖籃邊上,觀察着妹妹的樣子。
當妹妹睜開那雙美麗的眼睛,隻要一看到姐姐在身邊,就會立刻變成一副恐懼的表情,然後就大哭起來,那奇特的哭聲仿佛是某種警告。
媽媽也感到奇怪,這小小的女嬰似乎有着強烈的第六感,能從姐姐的眼睛裡感受到那股嫉妒和敵意。
從此,除了嫉妒以外,楊若子對自己的妹妹又增加了一份恐懼的感覺。
妹妹漸漸地長大了,她越來越讨别人的喜歡。
原本大家總是稱贊楊若子的美貌,但有了妹妹以後情況就不同了,她覺得自己不再是家裡的中心,而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配角。
家裡的房子始終都隻是一間,妹妹長到兩歲起,就和姐姐擠在一張床上睡覺了。
楊若子的那張木床本來就小,再擠進一個就更加難受了。
媽媽害怕妹妹小小的身軀從床上滾下去,就叫楊若子晚上抱着妹妹睡覺。
雖然心裡并不喜歡妹妹,但當她摟着妹妹入睡時,那種嫉妒的感覺卻突然消失了。
她隻感到妹妹光滑的皮膚和美麗的臉蛋,妹妹如果長大了,一定是比她更迷人的可人兒,有時候她還會在夢中親上妹妹幾口。
但是白天一醒來,這種姐妹之間的親密感立刻就消失了,楊若子重新感到了失落和嫉妒,隻是靜靜地看着妹妹,卻不願意碰她。
當楊若子十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卻突然開始吵架了,誰也說不清這是什麼原因。
總之每晚就聽到他們的争吵與打鬧聲,當媽媽沉默的時候,她就會摟着兩個女兒流眼淚。
父母喋喋不休地争吵着,似乎永無休止,每當這個時候,妹妹就會默默地看着他們,整晚一言不發。
楊若子偷偷地觀察着妹妹當時的表情,總覺得妹妹有些奇怪,特别是她那雙飄忽不定的眼神,似乎在看着某個遙遠的地方。
妹妹七歲那年,楊若子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她突然産生了一種奇怪的念頭,希望妹妹早點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掉。
晚上她依舊摟着妹妹睡覺,過去那種撫摸着妹妹的美好感覺也消失了,心裡卻隻有那個可怕的念頭。
想要讓和自己睡在一起的人消失,這種想法讓楊若子自己都感到無比恐懼。
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想,她雖然嫉妒妹妹,但還遠未到這種近似于詛咒的程度。
直到有一天,妹妹真的消失了。
那些天正好是梅雨季節,整月都下着綿綿細雨,狹小的房間裡充滿着潮濕的空氣,而她們的父母依然在不停地争吵着。
誰也沒有注意到,妹妹是什麼時候出門去的。
等到父母意識到他們最喜愛的小女兒不見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他們帶着十二歲的楊若子,撐着傘跑到外面去尋找她。
可是,在茫茫的雨夜裡哪裡有什麼小女孩的蹤影。
全家人折騰了整整一夜,找不到妹妹的蹤影。
楊若子丢掉了傘,淋着雨站在馬路邊,眼前總是出現一些奇怪的幻影。
于是,淚水無法抑制地流了出來,她第一次感到自己并不怨恨妹妹,其實在她的心底是深深地愛着妹妹的,隻有在失去她的時候才能感受到。
最後,父母隻能到公安局報案了。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
從此,每晚楊若子都一個人睡了,她總覺得手中少了些什麼,她本應該撫摸着妹妹入眠的。
她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那可怕的念頭真的成為了現實。
她覺得是自己造成了妹妹的失蹤,妹妹有着靈敏的第六感,每晚都和姐姐睡在一起,也許她早就知道了姐姐心底那可怕的念頭。
于是,她成全了姐姐,永遠地消失在了梅雨中。
最初那幾個月,父親幾乎每天都去公安局詢問進展,但每次都是失望而歸。
父母不斷争論着如何尋找妹妹,想方設法到報紙上刊登尋人啟事,甚至把啟事貼到馬路上。
但不久以後,他們又開始争吵了,都把女兒失蹤的責任推到對方的頭上。
他們吵得比過去更兇,看起來是無法挽回了。
沒過幾個月,楊若子的父母便準備離婚了。
因為房子歸屬和子女撫養權的問題,他們在法院打起了曠日持久的官司。
誰都不願意再提小女兒失蹤的事,他們再也不敢面對,就當這個生命從來沒有誕生過。
最後,法院的判決下來了,就像人們預想的那樣,楊若子被判給了媽媽。
她們母女倆搬到了一間小屋子裡,一起過了六七年的時光,直到媽媽再嫁。
不過,這時楊若子已經獨立了,她考入了公安大學,不再同她的親生父母來往了。
現在,她一個人住着,她永遠都無法忘記妹妹。
妹妹消失了,是因為姐姐的詛咒。
許多年來,楊若子一直這麼認為。
她看着照片裡的妹妹,不知不覺間又一滴眼淚落到了手上。
溫熱的淚水滲入她的皮膚,好像要把心都融化了。
然後,楊若子對着照片,輕輕地念出了妹妹的名字。
她的妹妹有一個很美的名字——紫紫。
正午的陽光穿透鐵格子的窗戶,給房間打上一層白色的烙印。
羅蘭靜靜地坐在烙印中央,她穿着一身白色的衣服,側着頭梳理她那長發。
蘇醒站在門口,怔怔地看着她,總覺得眼前這一幕的景象,很像是在日本電影《午夜兇鈴》裡看到過的“詛咒錄像帶”的畫面。
他不知道一年來羅蘭會變成什麼樣子,但現在她至少要比自己想象中的好多了。
他輕輕地走到羅蘭面前,羅蘭好像對他視而不見,依舊埋着頭梳着自己的長發。
他忽然感到自己的胸口裡一陣顫動,鼻腔湧起一股酸澀的味道。
這是他第一次來到精神病院,剛才進來的時候,醫生盤問了他半天。
最後,他隻能謊稱自己是羅蘭的弟弟,才被放了進來。
其實他早就想來了,隻是他一直都不敢面對羅蘭的眼睛。
但現在他一定要來,自從他見到小彌的那一晚,重新打開了那個寶藍色的盒子,見羅蘭一面的沖動就始終困擾着他。
忽然,羅蘭擡起了頭,她把頭發整理到了左邊的肩膀上,看着他的眼睛說:“你終于來了。
” 一年多以後,又聽到了她的聲音,蘇醒隻覺得心底一陣刺痛,他想了許久才回答:“我還以為,你已經不認識我了。
” “我已經知道了。
” “知道什麼?” “他死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她毫無表情。
“你說誰死了?” 羅蘭失望地搖了搖頭:“你知道,你應該知道的,我丈夫死了。
” “是的,卓越然他死了。
還有——”蘇醒停頓了半天,他不知道羅蘭是否真的知情,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不說了。
“還有紫紫失蹤了。
” 蘇醒點了點頭,不知道該怎樣安慰她。
她面對着正午的陽光,神秘兮兮地說:“我有一種預感,紫紫她——可能早已經死了。
” “不!”蘇醒大聲地說,“羅蘭,你作為紫紫的媽媽,不能說這種話的。
” “你說這是兇兆嗎?其實,兇兆早就有了,隻是我們都渾然不覺。
” 蘇醒的心裡又是一跳,原來她早就意識到了。
他輕聲地說:“羅蘭,我隻想對你說聲對不起。
” “不,這與你無關。
” 他忽然有了一種沖動,伸出手撫摸她的頭發,就像一年多前發生的事,是那樣自然而然,是那樣令人神魂颠倒。
然而,當他的手指剛剛觸及羅蘭時,又立刻像觸電一樣彈了回來。
一個聲音在心底不停地告誡着自己,眼前的這個美麗的女人,是一個不可觸及的禁忌。
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犯這種錯誤了。
這房間窗戶上的鐵栅欄,已經在他們的心裡劃上了一道牢牢的界限,誰都不敢跨越它。
此刻,蘇醒覺得該把心底的疑問說出來了。
于是他靠近了羅蘭,幽幽地問道:“我的笛子呢?” “笛子?” 蘇醒注意到當她說出這兩個字的時候,嘴唇在不停地顫抖。
他點了點頭說:“它不見了。
” 她的眼睛裡現出一片茫然。
過了一會兒,她終于緩緩地回答道:“你是說——小枝?” “對,小枝。
” 羅蘭的表情瞬間變得恐懼無比,她睜大了眼睛,伸手抓着自己的頭發,尖叫着說:“魔笛又回來了……魔笛又回來┝恕…” “你說什麼?魔笛?” 蘇醒控制不住自己了,抓住了羅蘭的肩膀追問着。
他的腦子裡立刻掠過了“潘多拉魔盒”這個詞,還有七年前的那個夜晚,一個老人臨死前的話語。
他背叛了老師的遺言。
胸口越來越悶,耳邊仿佛想起了那緻命的笛聲。
蘇醒大口地喘着氣,盯着羅蘭無神的眼睛問:“你究竟做了些什麼?” 羅蘭茫然地看着他,喃喃地說:“你是誰?” 她的這句話令蘇醒意想不到,他一時無法回答:“你不認識我了?” 羅蘭還是不說話。
蘇醒感到了一陣絕望,他終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淚腺了。
幾滴淚水溢出眼眶,他覺得自己現在的樣子很傻,就像一個無助的小孩。
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