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幻影複活

關燈
羅蘭把手伸了出來,用細細的手指幫他抹去了淚水,同時用一種奇怪的語氣說:“其實,我知道你是誰——你是我的丈夫。

    ” “你真的瘋了。

    ” 蘇醒搖着頭離開了她,向外面跑去。

     “魔笛會要了你的命!” 精神病院裡充滿了羅蘭尖厲絕望的叫喊。

    這聲音在雪白的牆壁和天花闆間來回飄蕩着,在外面的走廊裡,一下子好幾個精神病人都齊聲高叫起來:“魔笛會要了你的命!” 今天是葉蕭難得的一次準時下班回家。

    在開門前他還是按了按隔壁張名的門鈴,裡面依然沒有動靜,他已經連着好幾天沒有見到張名了。

    難以想象張名潛伏在深夜裡會是什麼樣子。

     其實,葉蕭回到家也無事可做,通常他都是看書,今天與往常不同,他買了一份報紙回家。

    剛一坐下,他就感到了一種難以消除的疲倦感,腦子裡突然閃現出某個白色的幻影。

    他想起下午他路過那家報攤的時候,也有過同樣的感覺。

    當時,他的目光一下子落在了一張報紙上,便立刻買下了它。

     他勉強展開了報紙,草草地讀着當天的新聞,随後他翻到副刊版。

    今天的副刊用整整一個版面刊登了一篇文章,葉蕭緩緩讀出了這篇文章的标題——《夜半笛聲》。

     七百年前的歐洲,遭遇了一場可怕的災難——黑死病,也就是後人所說的鼠疫。

    瘟疫到處蔓延,像空氣一樣無孔不入,很快就席卷了整個歐洲。

    無論是誰,一旦染上這種疾病,便等于被宣判了死刑。

    人們談鼠色變,畏鼠如虎。

    可老鼠卻越來越猖獗,鼠害所到之處屍橫遍野炊煙斷絕,無數的城鎮和鄉村化為墳場和廢墟,總計有上千萬人被黑死病奪去了生命,占當時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無異于一場血腥的戰争屠殺。

     但在德國的中部有一座小城,最終卻逃過了這場劫難,這就是威悉河畔的哈默林城。

    鼠疫也曾一度肆虐于該城,全城人都在死神的陰影籠罩下。

    直到有一天,一個身着花衣、手持風笛的陌生人來到該城,聲稱能滅鼠除災。

    人們允諾他滅鼠之後,必将重金酬謝。

    花衣笛手吹響風笛,在神秘的魔笛聲中,成千上萬的老鼠應聲出洞,随着笛聲跳入威悉河中淹死了,整個城市得救了,但人們卻背棄了諾言,不肯酬謝花衣笛手。

    第二年的6月26日,花衣笛手又來到哈默林城,再次吹響魔笛,一百多名孩子像中了魔一般随他出走,最終消失在山谷中。

    從此以後,人們将花衣笛手視若神明,定在每年七月舉行花衣笛手節。

    節日裡人們化裝成笛手和老鼠的樣子,再現當年發生的一切。

     這就是歐洲脍炙人口的花衣笛手的故事。

    但你也許并不知道,這個故事也曾經發生在本市,時間是1945年的夏天。

    與七百多年前的歐洲一樣,1945年本市也發生了鼠疫,疫情最先在南郊被發現,有一男子突然吐血而亡。

    一天之後,其妻子也以同樣的方式死亡。

    在幾天之内,其全家六口人全部死亡,而且症狀完全相同。

    這引起了周圍居民的恐慌,立刻報告了市政當局。

    當局委托一家醫院對六具屍體進行了解剖檢驗後發現,他們的死因全都是被鼠疫病菌感染所緻。

    不久以後,附近又有多家人家被查出感染鼠疫,并發現有大量帶鼠疫細菌的老鼠出沒。

     當地爆發瘟疫的消息不胫而走,立刻引起了衆多市民的恐懼。

    而老鼠更加肆無忌憚地出沒于黑夜,一時間捕鼠夾、老鼠藥等頗為暢銷,但鼠輩對此道早已久經考驗,絲毫未能阻擋鼠類擴張之勢。

    市政當局也對此束手無策,大批人口為躲避鼠疫之害而遷出本市,竟導緻市面蕭條,物價暴漲,眼看這些小小的老鼠就要導緻城市的衰敗了。

     就在危急關頭,突然出現了一位神秘的笛手。

    誰也不知道他來自何方,也不知道他将向何處去,他來到市政當局求見市長,自告奮勇願意驅除鼠害。

    但笛手同時也開出了條件,在事成之後得到一千兩黃金的報酬。

     當時,沒有人相信笛手真能做到這些,但市政當局抱着“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态度,最後還是同意了笛手的請求。

    誰都認為這笛手是個騙子,他根本就沒有本領消除鼠害,自然領不了那千兩黃金的酬勞。

     然而,事實上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笛手站在疫區中心,吹響了他那神奇的笛子。

    悠揚的笛聲有如天籁之音,穿破重重夜色,最後消失于地下。

     第二天,人們清早起來以後,驚奇地發現在馬路上躺着成千上萬隻老鼠的屍體。

    這些死老鼠顯然是昨天晚上新近死亡的,遍布于本市西南角的每一條街道,尤其是發現疫情的地區死鼠最多,簡直是堆積如山。

    市政當局出動了大量的警力和民工,對老鼠屍體進行打掃和清點,發現大約有五十萬隻老鼠命喪黃泉。

    随後,當局焚燒了這些老鼠屍體,并對本地的疫情進行了檢測,結果再也沒有發現一例鼠疫病情了。

     神秘的笛手消除了鼠害,成為了全市的英雄,但誰都沒有想到,随後他卻釀成了另一場災難。

    原來,當局本來就不打算給他千兩黃金,與笛手的一紙協定誰都沒有當真,因為他們認定笛手隻是騙子,不可能真的滅鼠。

    但誰知笛手真的成功了,當局卻根本不願意拿出千兩黃金。

    于是,他們便以種種理由來搪塞笛手,直到最後竟然出爾反爾地撕毀了協議,并準備将他驅逐出本市。

     于是,笛手憤怒了。

    他要讓七百多年前花衣笛手的故事再度重演,并以此來威脅市政當局,但當局卻對此嗤之以鼻,他們的愚蠢最終築成了大錯。

     笛手真的開始報複了。

     在1945年一個夏天的夜晚,正是鮮豔的夾竹桃綻放之際。

    那一晚,許多個家庭注定在劫難逃。

     笛手吹響了那緻命的笛聲。

     …… 筆者在寫這篇文章過程中,曾走訪過許多當年聽到過神秘笛聲的老人。

    他們都對那晚的笛聲有着清晰的記憶,一切的描述歸結在一起,無非是兩個字——恐怖。

    因為這些老人在當時還都隻是少年,他們在夜半笛聲中度過了一生中最恐懼的夜晚。

    第二天起來,他們就發現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是哥哥姐姐,都像空氣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人們找遍了城市的每個地方,卻始終沒有這些孩子的蹤迹。

    事實上他們再也沒有回來過,誰也不知道他們是生還是死,許多個家庭都陷入了痛苦與絕望之中。

    第二天晚上,夜半笛聲再度響起,依然有一些孩子失蹤了。

    這可怕的笛聲總共持續了三個夜晚,隻要笛聲一響起,家家戶戶便都關緊了門窗,緊緊抱着自己的孩子,在恐懼中度過一夜。

     筆者查閱過當時警察局關于人口失蹤的案卷記錄,并進行了粗略的統計,在夜半笛聲響起的三個夜晚,總共有一百四十七名兒童失蹤。

    男孩與女孩的性别比大約各占一半,年齡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僅有五歲。

    這些兒童,幾乎全部住在本市的西南邊緣的一塊平民住宅區。

    而那裡正是此前鼠疫大爆發的重災區,夜半笛聲也就是從這塊地方響起的。

    那位神秘的笛手,用笛聲把這些居民從死神口中救了回來。

    然而,又是他用笛聲奪去了他們的孩子的性命。

     市政當局曾對此進行過一些調查,但因為當時正值日本宣布投降,公衆和當局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抗戰勝利的頭等大事上。

    除了那些失蹤孩子的家庭以外,不再有人關心夜半笛聲事件了。

    那神秘的笛手也沒有再出現過,也沒有人再聽到過那可怕的笛聲,于是這件事就漸漸淡出了大衆的記憶。

    然而,所有被夜半笛聲奪去了親人的家庭,卻永遠都不會忘記1945年的夏夜,這成為了他們永不磨滅的心理陰影。

     這就是被遺忘了五十多年的“夜半笛聲”事件。

     然而,人們對于這起事件還有過其他一些傳聞。

    其中有些傳說帶有濃郁的靈異色彩,筆者并不打算公開,但其中一些事件有确鑿的目擊證人,為此又添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至今,仍有許多當年失蹤孩子的親屬,一直都保持着某些禁忌的習慣,他們認定那潛伏在黑夜的惡魔并沒有走遠,随時随地都會回來帶走他們。

    五十多年來,他們的生活大多并不順利,許多人英年早逝,或者有着嚴重的精神衰弱和抑郁症。

    在采訪的時候,他們大多表現出了激動和恐懼的表情,甚至流下了眼淚。

     筆者用了長達數月的時間,走訪了數十位親曆者,查閱了大量的檔案和資料,終于完成了這次艱難的調查,在此需感謝所有提供信息和資料的人們。

    當本文截稿時,筆者聽到了關于“夜半笛聲”重新出現于本市的傳聞。

    但願這隻是少數人的捕風捉影,但願1945年夏夜事件永遠不再重演,但願分離和痛苦遠離人間。

     葉蕭緊緊地抓着這份報紙,半晌都沒有吭聲。

    他突然站起來,重重的一拳擊在了牆壁上,發出沉悶的回響。

    因為他立刻就想到了,這篇文章刊登以後會造成怎樣的結果。

     窗外,夜色已經降臨了。

    他仰着頭靠在沙發上,閉上了眼睛。

     蘇醒放下了今天的報紙,他看到自己那篇文章終于刊登在了副刊上,現在他忽然有些緊張了,不知道刊登出來會引起什麼樣的反響。

     然後他站了起來,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小閣樓的扶梯。

     閣樓小得可憐,隻有六七個平方米大小,腳下的木地闆“吱吱”作響,聽起來像是搖搖欲墜的樣子。

    這裡散發着一種陳舊腐爛的味道,從每一條樓闆的縫隙間湧出來,簡直令人窒息。

    他連忙打開了頭頂的老虎窗,把頭伸出窗外貪婪地呼吸着。

    深藍色的天空中閃爍着滿天星鬥,他伸手可及的是一層層瓦片和青草。

     地闆上堆着許多雜亂的東西,看起來已經多年沒有動過了,結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蘇醒捂住鼻子,輕輕地拂去灰塵,裡面露出了幾疊相冊。

    他小心地拿起其中一本,翻開了第一頁,他看到了一張微微泛黃的黑白照片。

     這是一張年輕的女人的照片,看起來已經有許多年了,照片顯得有些模糊,仿佛蒙上一層薄霧。

     蘇醒忽然注意到,照片裡女人的眼睛非常像池翠,如深潭般清澈透明,并帶着幾分憂郁。

    雖然她穿着那個年代最普通的衣服,灰蒙蒙的色彩,但依然無法遮掩她的美麗。

     他繼續翻了下去,卻再也看不到這個女人的照片了,而是出現了一個嬰兒的照片,看起來像是個女嬰,面貌還看不太清楚,隻是那雙眼睛清楚地顯示了,剛才那個女人,就是她的媽媽。

     後面的照片,幾乎都是那小女孩的了。

    不知道為什麼,她從來都是一個人照相,看不到她與父母的合影。

    從照片裡可以看出她漸漸長大的軌迹,她越來越漂亮了,她的眼睛越來越像媽媽,而表情卻越來越憂郁。

    随着年齡的增長,她的照片卻越來越少,相冊裡的最後一張照片,看起來她不會超過十八歲。

     當蘇醒撫摸這些照片的時候,仿佛又摸到了池翠的身體,他的指尖禁不住顫抖了起來,就像是昨天下午把池翠扶上床時的感覺。

     他合上了相冊又看了看其他的東西,甚至還找到了一本日記。

    他沒有打開它,而是把所有的東西,都放進了一個大袋子裡。

    然後,他爬下了小閣樓。

     幾分鐘後,他拎着袋子走出了房門。

     夜色依然迷離,就像他的心緒紛亂。

    下午從精神病院裡出來,他的耳邊不停地響起羅蘭的話。

    可眼前卻總是晃動着另一個女人的面孔。

    他忽然覺得自己的内心很龌龊,他不應該有這種感覺的,可是,他無法控制自己。

     他來到了池翠的房門前,他不敢再往走廊裡面看去了,直接按響了她的門鈴。

     很快,池翠為他打開了門。

     “你怎麼來了?” 她斜倚在門口,眼睛在昏暗的燈光下楚楚動人。

     “我有些東西要還給你。

    ” “你沒欠我什麼東西。

    ”池翠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但還是把蘇醒迎了進來。

    她隻穿着一身睡衣,露出了豐韻的體形。

     客廳裡的燈光很暗,蘇醒坐下輕輕地問:“小彌睡下了嗎?” “是的,我強迫他早點睡,免得他夜裡睡不着到處亂跑。

    ” “對。

    ”蘇醒顯得很緊張,他有些結結巴巴地說:“你的┥鍘…燒退了嗎?” 她微微笑了笑說:“早退了。

    非常感謝你的照顧。

    ” 忽然,她意識到了昨天下午,他們身體之間的小小接觸,不免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蘇醒也有些尴尬,沉默了一會兒,突然問:“小彌怎麼樣了?” “他還是繼續胡說八道,說什麼在天台上看到個穿白衣服的小女孩。

    ” “又是那小女孩?”他的心裡又是一顫。

     “難道你也見過?” “不。

    ” 蘇醒連忙搖了搖頭。

     “對了,剛才你好像說有些東西要還給我?”池翠的眼睛注意到了他手裡的袋子。

     他點點頭,從袋子裡拿出一本相冊,放在了台子上。

     池翠的眉毛一揚,她立刻接過了相冊,翻了翻其中幾頁,她緊張地說:“這怎麼會在你手裡?” “上次我說過,閣樓裡還剩下一些過去的東西。

    現在我給你送過來。

    ” “謝謝。

    ”她低下頭,輕聲地說。

     蘇醒把整個大袋子都推到了池翠的腳下:“所有的東西都在裡面,你看一看吧。

    ” “不用看了,我本來就不需要這些東西。

    ”她又看了蘇醒一眼,知道自己不應該這麼說,“對不起。

    ” “沒關系。

    ”蘇醒又猶豫了一會兒,最後還是把心中的疑問說出來了:“我知道這個問題不應該問,但我還是想知道,為什麼在你的相冊裡面,從來沒有過你與父母的合影?” 池翠愣了一下,她停頓了許久才回答:“你看到我媽媽的照片了?” “是的,你很像她。

    ” “其實我也是從照片上才認識她的。

    ”她長吐出一口氣,在昏暗的燈光下,眼神變得十分痛苦起來,“實際上是我殺死了她。

    ” “怎麼會?” “媽媽在生我的時候,因為大出血而死去了,我孤獨地來到了這個世界。

    如果不是我,她不會死的。

    ” “池翠,這與你無關。

    ” 蘇醒忽然伸出手想靠近她,但她卻立刻把手放到了台子下面。

     她搖了搖頭說:“不,這當然有關。

    行了,我們别說這些了。

    ” “你好好休息吧。

    ” 蘇醒站了起來,迅速離開了這裡。

     房間裡又隻剩下池翠一個人了,小彌正在裡間熟睡着。

    忽然,她感到了一陣深深的孤獨感,通常在産生這種感覺的時候,她都會上網來趕走孤獨。

     她打開了電腦,在Google的搜索引擎裡鍵入了“神秘失蹤”四個字。

    很快,她就在一家國内網站裡,發現了這樣一張網頁—— 1990年9月9日,在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卡拉加機場控制塔上,人們突然發現一架早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客機飛臨機場,而機場上雷達根本找不到這架飛機的存在。

    這架飛機降臨機場時,立即被警衛人員包圍。

    當駕駛員和乘客們走下飛機後,立即問道:“這裡是什麼地方?”機場人員說:“這裡是委内瑞拉,你們從何方來?”飛行員聽後驚叫道:“天哪!我們是泛美航空公司914号班機,由紐約飛往佛羅裡達的,怎麼會飛到你們這裡來了!”接着他馬上拿出飛行日記給機場人員看:該機是1955年7月2日起飛,時隔三十五年!後經電傳查證,914号班機确實在1955年7月2日從紐約起飛,飛往佛羅裡達,突然途中失蹤,一直找不到。

    當時認為該機掉入了大海裡,機上的五十多名乘客家屬全部獲得了死亡保險金。

    當這些失蹤了三十五年的人回到美國的家裡,令他們家裡人大吃一驚。

    孩子們和親人都老了,而他們仍和當年一樣年輕。

    美國警方和科學家們專門檢查了這些人的身份證和身體,确認這不是鬧劇,而是确鑿的事實。

     最近,美國著名科學家約翰·布凱裡教授經過研究分析,對“時空隧道”提出了以下幾點理論假設。

     1、“時空隧道”是客觀存在的,它看不見摸不着,對人類,它既關閉,又不絕對關閉——偶爾開放,就看誰偶爾碰上,被拉進去。

     2、“時空隧道”與人類世界不是一個時間體系。

    進入另一套時間體系裡,有可能回到遙遠的過去或進入未來。

     3、對地球上的人類和物質來說,被吸入“時空隧道”就意味着神秘失蹤,而從“時空隧道”中出來,又意味着神秘再現。

    由于“時空隧道”的時間可以相對靜止,故而失蹤幾十年上百年,就像一天與半天一樣。

     池翠驚訝地看完了這張網頁,她的嘴裡喃喃地念着“失蹤”兩個字。

    難道那些神秘失蹤的孩子是被吸進了時空隧道? 突然,她仿佛看到了肖泉的眼睛。

     如果時空隧道真的存在,她甯願跳進隧道,回到七年以前。

     夜色越來越濃,眼前的樓房隻剩下一個模糊的輪廓,他看到從底樓的門裡走出來一個男人的影子,并很快地離開了這裡。

     張名藏在一團樹叢的陰影中,看着那個男人漸漸地消失。

    他感到嘴裡像火燒起來一樣渴,于是從腰間取出了水瓶,擰開瓶蓋喝了一大口水。

    已經連着好幾天了,他都躲在這棟樓房前熬夜,白天就在附近吃點東西。

    他的眼睛裡面充滿了血絲,發亂如草,渾身都是異味,看起來已經沒個人形了。

    現在,他覺得自己更像某種夜行動物,躲在樹叢中尋找獵物。

     他發誓要把失蹤的兒子找回來。

    少年時代禁忌的圍牆,如今已變成這棟灰色的樓房就是他的最大的懷疑目标,這些天來的觀察,他堅信鬼孩子就躲在裡面,會奪走一切敢于靠近這裡的人。

    為了兒子,他願意放棄一切,甚至願意和魔鬼做交易。

     忽然,他聽到黑暗的樹叢邊上傳來某種奇怪的聲音—— “……” 毛骨悚然。

     那絕不是風吹動樹葉的聲音。

     張名竭盡全力地屏住呼吸,緩緩地把頭側向聲音傳來的那邊。

    在陰暗的樹影中,他看到一個白色的輪廓在樹葉間穿梭。

     鬼孩子? 他曾經下定決心,為了找回失蹤的兒子,要不惜一切代價抓到鬼孩子。

    然而,當鬼孩子真的出現時,他的血液卻幾乎已經凝固住了。

     依靠着這些天潛伏在黑夜中練就的視力,他漸漸地看清了那個白色的影子。

    幾乎貼着他的面前不到半米的距離,與他擦肩而過。

     當那影子就要從他視線裡消失的時候,張名小心翼翼地走出了樹叢,并與那影子保持着一定距離。

     張名跟着白色的影子,走進了那棟樓房。

     當他踏進底樓的走道以後,卻發現那影子消失了。

    然而,他分明聽到了某種聲音。

    這聲音并不是來自頭頂,而是來自腳下。

     他在黑暗的底樓轉了一圈,伸手在牆上摸索着,結果在樓梯後面摸到了一扇小門。

     這扇門半開着。

     張名讓自己的心跳平靜下來,然後輕輕地推開了這扇門。

    他試探着伸出了腳,跟前果然是一道通往地下的水泥階梯。

     突然,眼前閃過了一道白色的影子。

     鬼孩子——他(她)就在眼前。

     張名小心地走下黑暗的階梯,一邊用手在牆壁上摸索着。

    很快,他就走到了平地上,但眼前什麼都看不到。

     笛聲響起來了。

     這聲音像針一樣刺激着他的耳膜。

    古老的傳說立刻在他的腦中浮現,他顫抖着對自己說:“夜半笛聲?” 緻命的笛聲——這是他永遠的噩夢。

    但現在他明白,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

     在笛聲的陪伴下,他繼續向前走去。

    他又産生了一種預└小—兒子就在前面等着他。

     不知道走了多久,仿佛進入了阿鼻地獄之中。

    忽然,在夜半笛聲之外,又有某些奇怪的聲音從前頭傳來,像是來自遙遠的時空。

    他側耳傾聽,那是無數細微而清晰的呻吟,充滿了絕望和恐懼。

     現在張名确信,這裡已經不是人間了,而是鬼魂聚集的墳墓。

     他看到了鬼火。

     一線幽幽的光從那裡射來,在他的眼睛裡燃燒。

    在那線光中,一個小孩子的背影漸漸清晰了起來。

     瞳孔驟然縮小了,他輕輕地喊了一聲:“兒子?” 張名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他犯下了緻命的錯誤,把剛才所有的恐懼都抛到了腦後,向前面快步跑去。

    他大口地喘着氣跑到了背影後,向前伸出了手。

     忽然,那小孩子轉回了頭來—— 張名終于看到了。

     然而,幾乎就在十分之一秒的瞬間,他的表情由充滿希望變為無限絕望,臉色像死人一樣蒼白。

     在那線幽光的照耀下,他的瞳孔又驟然擴大了,腦子裡已來不及反應了。

    張名的整個臉孔都刹那間扭曲了,五官擠壓成了一團,仿佛被一張血盆大口一下子吞噬了。

     這是他一生中最恐怖的一幕,也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一瞥。

     他看到了什麼? 蘇醒驚醒了。

     他像彈簧一樣從床上跳了起來,然後猛然睜開眼睛,茫然地看着四周。

    上午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射在他眼睛裡,無數的灰塵在陽光裡起舞,也進入了他的瞳孔。

    他摸了摸自己的後背心,全都是虛汗,他這才想起來,自己剛才做了一個可怕的夢。

     在夢中他聽到了幽幽的笛聲,循着笛聲他行走在一片黑暗之中。

    眼前伸手不見五指,突然之間卻亮起了一線鬼火,然後他見到了一個白衣服的小孩。

    正當他要跑上去的時候,卻感到有一隻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于是他回過頭來,看到了一張扭曲的死人的臉。

    然後,眼前又出現了一面鏡子,原來——這就是他自己的臉。

     接着,夢就醒了。

     用了很長時間,他才讓自己的心跳平和下來。

    蘇醒看了看時間,自己居然已睡到上午九點半了,他連忙從床上下來,匆忙地洗漱了一下,然後在家裡草草地吃了早點。

     就在這時候,他聽到了敲門聲。

     蘇醒小心地打開了房門,看到了一張年輕男子的面孔。

    他先是愣了愣,然後在自己的記憶中搜索了片刻,才想起了眼前的這個警察。

     “你是葉警官?” “是的,你現在方便嗎?” 他注意到了葉蕭手裡捏着的一卷報紙,立刻就明白了:“請進吧,我知道你遲早會來的。

    ” 葉蕭走進了房間,他順着對方的話說:“你怎麼知道?” “你看到了昨天的報紙。

    ” “是的,所以來向你了解一些情況。

    ”葉蕭小心地坐下了,他環視了這房間一圈,然後淡淡地說:“這房子是你租的?” “不,是我買的。

    ” “我明白了,雖然隻是間老房子。

    不過将來拆遷的話,或許會賺一筆。

    ”葉蕭并不直接提問,隻是試探性地聊聊。

     蘇醒搖搖頭說:“其實,我喜歡這房子。

    ” “不過,關于這房子我還有一個疑問,你是不是很早就認識池翠了?” “不,最近才認識的。

    ” “原來隻是巧合啊。

    ”葉蕭故意用一種誇張的語氣說,“那就隻能說這是緣分了。

    我已經查過材料了,池翠就是在這棟房子裡長大的,六年前才離開了這裡。

    ”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才會和她認識的。

    ” 葉蕭微微點點頭,然後舉起那卷報紙說:“好了,我們說正題吧。

    你是怎麼想到寫這篇文章的?” “我現在為許多家報社撰稿,這是我的職業。

    而且,我對過去發生的這種神秘事件一直都很感興趣。

    大約在兩個月前,就開始準備寫這篇文章了。

    ” “你真的調查了那麼多人?” “當然,當年他們都失去了自己的親人,許多年來‘夜半笛聲’始終都是他們内心不可磨滅的陰影。

    我采訪過的每一個人,都留下了真實的姓名和地址,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問他們。

    而且,我還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檔案館裡查找當年的原始資料,這一切都是曆史事實。

    ”蘇醒忽然想起了什麼,停頓了片刻後說:“特别是一位姓風的老先生,為我提供了特别詳細的資料和幫助,其中還有許多内容我并沒有寫進文章裡。

    ” “能把他的地址給我嗎?” 蘇醒點點頭,從筆記本裡找出了那個地址,然後交給了葉蕭。

     “非常感謝你的合作。

    ” 說完,葉蕭攤開了報紙,指着《夜半笛聲》這篇文章的結尾部分,念出了其中的兩句話:“‘然而,人們對于這起事件還有過其他一些傳聞。

    其中有些傳說帶有濃郁的靈異色彩,筆者并不打算公開,但其中一些事件有确鑿的目擊證人,為此又添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蘇醒,你可以不在報紙上公開,但你應該告訴我。

    ” 蘇醒微微一愣,他點點頭說:“五十年代,有人看到過‘鬼孩子’在一棟舊房子附近出沒。

    誰都不敢靠近那裡,否則就會送命。

    十年前那裡被拆除了,建造起了居民樓。

    ” “這我已經知道了,我還想知道别的。

    ” 蘇醒仰起頭想了想,然後緩緩地說出了四個字—— “地下燭光。

    ” “什麼?”葉蕭忽然有些緊張起來了。

     “在我采訪過的老人中,其中有一位後來做過煤氣管道工人。

    他說自己在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修建一條地下煤氣管道的時候,曾經在地下發現過某些神秘的東西。

    ” “是什麼?” “我也不清楚,你自己去問他吧。

    ”蘇醒又把那位老人的地址抄給了葉蕭。

     葉蕭收起了這份報紙,然後盯着蘇醒的眼睛看了好一會兒,直到蘇醒把頭低了下來,他冷冷地說:“蘇醒,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這篇文章會造成多大的後果嗎?” 蘇醒的心中一顫,茫然地搖了搖頭。

     “你會為這篇文章而後悔的。

    再見。

    ” 葉蕭快步離開了這裡。

     小彌感到自己被送進了一個深深的洞穴之中,他仰天躺着,眼前卻是一片漆黑。

    然後,他感到頭皮上一陣奇怪的感覺,仿佛有一道微弱的光影進入了他的眼睛裡。

     瞬間,小彌覺得自己的肉體與靈魂分離開來,一個沉悶的男聲在他的耳邊響起…… 可是他聽不清,那個聲音是如此含糊,隻感覺像是某種古老宗教儀式上的咒語。

    接着,咒語消失了,變成了一聲輕脆的笛音。

     在茫茫無邊的黑暗中,他終于看到了—— 他驚恐地大叫起來。

     “小彌,你怎麼了?” 他感到有一雙溫柔的手,抓住了自己的肩膀,那是媽媽的手。

    小彌睜開眼睛,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被推出儀器了。

    媽媽撲在他身邊,輕輕撫摸着他。

     眼前是一片白色的世界,身後有一台巨大的儀器,剛才那個深深的“洞穴”,不過是他被送入儀器中進行CT掃描的空間而已。

     池翠把兒子抱了下來,坐在了外面的椅子上,等候醫生的結果。

    她是根據上次莫雲久醫生的建議,來到同一所醫院的神經内科,檢查小彌的腦神經。

    莫醫生還給小彌寫過一份非常詳細的病曆報告,有厚厚的好幾頁,全都塗滿了潦草的“醫生體”鋼筆字,池翠幾乎看不懂這些字,她把病曆全都交給了神經内科的劉醫生。

     劉醫生剛看病曆的時候,顯得漫不經心的樣子。

    但他沒看幾行,就露出了一種特殊的神情,然後就非常仔細地看了起來,幾乎是在逐字逐句地研究似的。

    他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才把全部病曆看完,然後皺起了眉毛看了看小彌。

    也許是莫醫生在病曆裡寫了些什麼,劉醫生并沒有看小彌的眼睛,而是先做了一些簡單的檢查,然後就讓小彌去做腦部CT的檢查。

     剛做完CT的小彌顯得非常疲倦,他依偎在媽媽的懷中,看起來就像是個漂亮的玩具。

    池翠也感到非常累,從上午來到醫院以後,她就一直在各個樓層跑來跑去,就連午飯也是在醫院裡吃的。

    她看了看表,現在已經是下午一點鐘了。

    她長出一口氣,把頭仰在椅子靠背上,摟着兒子閉上了眼睛。

     過了一個小時以後,劉醫生終于出來了。

    池翠立刻睜開眼睛,整理了一下頭發,她注意到劉醫生的表情非常凝重。

    他走到這對母子的身前,用沉悶的語氣說:“我想和你單獨談談。

    ” 池翠點點頭,她讓兒子乖乖地坐着,然後就跟着劉醫生走進了房間。

     坐下以後,劉醫生先不說話,而是仔細地觀察着池翠的眼睛,這讓她有些隐隐的不安,她終于忍不住問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