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渦般的宇宙蒼穹中央

關燈
培訓隻有短短兩周,包括如何對付高智商犯罪及跨國網絡犯罪。

    幸好葉蕭這兩年英語進步不錯,很快成了培訓班教官史密斯警長的朋友——也拜那個早已進入墳墓的人所賜,葉蕭用了三個晚上的時間,向史密斯警長講述了半年前的故事……. 無論哪個國家的警察,好奇心都是他們最大的優點——偶爾也會是缺點,史密斯警長被這個故事俘獲了。

    葉蕭告訴史密斯:那人幾年前曾在英國生活過。

     史密斯幫他找到了這座精神病院,據說在維多利亞時代,許多著名人物都在這被關過。

     院長證實了葉蕭的判斷,那個人确實在此住過大約半年,從2001年的夏天到冬天。

     葉蕭的英文操練得更流利了:“院長,他在這裡留下過什麼東西嗎?”(若無特别說明,本書一律以中文表示人物的英文對白) “什麼都沒留下!”院長聳聳肩膀,但又拖出一句,“不過,除了——” “除了什麼?” 他讨厭這種吊人胃口的說話方式。

     但院長依然保持着慢條斯理的風度:“除了他的房間。

    ” 幾分鐘後。

     醫院被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包圍着,看來更像個郊野公園,但矗立在中央的這棟房子,卻保留着百年前的風貌。

    若不知道這是精神病院,還會以為是死囚犯的監獄。

    葉蕭走在這監獄的走廊裡,巴羅克式花紋的鐵欄杆,使陽光以格子狀投到眼中,就像一張黑色的網。

    走廊如此安靜,除了偶爾從窗戶飄出的幽幽哭泣聲,幾乎使人聯想到停屍房。

     院長肥碩的身體走在前面,宛如一堵移動的牆。

    他在走廊盡頭打開一扇鐵門。

     “就像囚牢一樣,他真在這裡住過嗎?” 葉蕭往鐵門裡瞥了一眼。

     “是,有半年時間。

    ”院長的表情忽然有些僵硬,“在他離開以後,我們把他住過的房間保留了下來,沒有安排其他病人住進來。

    ” “搞得像名人故居一樣?”葉蕭依然站在門口,沒有急着進去,“為什麼?” “你進去看了就會知道。

    ” 看着院長古怪的目光,葉蕭的眉毛不自覺地跳了跳。

    他知道這是自己的老毛病,盡管所有的警官都要求喜怒不形于色,但眉毛卻總是洩露了他的情緒。

     他壓低眉毛,神情凝重地跨進鐵門。

     “别去,裡面是地獄…….” 一個聲音在心底浮起,但又被他強行按了下去——房間出人意料的大,足有三十多個平米,葉蕭還從沒見過這麼大的病房,幽暗的光線穿透鐵窗射進來,照亮了他的額頭。

     ——也照亮了他的眼睛,瞳孔瞬間收縮了一下,像被什麼銳器刺了進去。

     刺痛他的不是光線,而是光線照射下的牆壁。

     但牆壁不會傷人,傷人的是牆上的畫。

     是的,整面牆壁上都畫滿了畫,确切的說是壁畫。

     在葉蕭不由自主地合上眼皮的刹那,黑暗的房子裡掠過無數影子,仿佛畫中的人或鬼都一個個走了下來,扭起腰肢手舞足蹈,唱出撕心裂腑的歌謠,宛如回到了那個古老洞窟。

     重新睜開眼睛,壁畫依然如故。

    眼球适應了昏暗的光線,葉蕭看清了這幅巨大的畫—— 畫從窗口直至牆的盡頭大約十米長,高度從地闆直到天花闆起碼有三米,壁畫中出現的既不是地獄也不是天堂,而是倫敦最著名的景緻——大本鐘。

     壁畫裡是泰晤士河畔的大本鐘,那如夢幻般的高塔,在直聳雲宵的哥特式大樓一角,威嚴肅穆,是一個多世紀前“日不落帝國”的象征。

    大鐘坐落在英國的國會大廈,巨大的鐘面俯瞰着倫敦的芸芸衆生,就連泰晤士河也隻能歉卑地悄悄流過。

     幾天前,葉蕭還和許多國家的警官學員們一起遊覽了倫敦市區,大本鐘自然是必到的景點。

    當他在國會大廈腳下仰望大本鐘時,卻想起了上海的外灘,那面朝黃浦江的海關大樓的大鐘。

     走近幾步,似乎嗅到了牆壁上油彩的氣味。

    油彩早就凝固了,濃濃的筆墨像浮雕一樣鑲嵌在牆上,仿佛從牆壁裡“生長”出來。

    這是任何書本或圖片都無法表現的,惟有直面真正的油畫才能體驗。

     壁畫太大了,靠得太近就感覺變成了一堆顔料,後退幾步才重新看清全貌。

    整幅畫的色彩偏暗,籠罩在一片夜色中,周圍星星點點亮着燈光,原來是泰晤士河的夜景。

    在高高的鐘樓頂端,是一片混沌的紫色天空,再往上是滿天星鬥的宇宙,它們以奇怪的方式排列着,仿佛螺旋一樣扭轉上升,在最頂端變成一個巨大的漩渦蒼穹,籠罩着下面的世界。

     房間太暗了,看不清最上面的部分。

    突然房裡亮起一盞燈,是院長大人打開的。

    葉蕭循着燈光,往壁畫頂端定睛看去,才發現在漩渦般的宇宙蒼穹中央,竟有一扇小小的旋轉門! 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