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七日
關燈
小
中
大
4,女屍生前未曾生育過。
5,女屍牙齒完好。
6,皮膚表面及體内沒有發現任何防腐物質。
6,通過檢查,基本上沒有發現女屍有通常的失水、萎縮等現象,肌肉富有彈性,關節可以正常轉動,綜合以上各點,得出結論,女屍保存完好無損,建議不宜進行屍體解剖。
簽名:端木一雲。
時間:民國三十四年10月26日” 看完以後,我的手有些麻木了,我把這張紙交給了葉蕭。
他一言不發地看完以後,鎖起眉頭靜默了一會兒,輕聲說:“難以置信。
居然有這種事,這女屍難道就是同治的皇後?如果真的是皇後阿魯特氏的話,那麼所謂的ALT實驗應該就是阿魯特實驗,ALT就是阿魯特的英文縮寫。
怪不得端木一雲要到東陵去,還特地要在惠陵,原來他要的是皇後的遺體,也就是說,皇後已經被他運到上海來了。
” “太不可思議了,會不會是僞造的文件?” “不會,我在公安大學學過檔案鑒别的,這些文件和檔案應該都是真的。
來,我來翻。
”他繼續向後翻去。
我籲出一口長氣,思量着剛才那張屍檢報告,太離奇了,如此說來上回我看到那本書上的記載是千真萬确的了。
屈指一算,皇後死于光緒元年,也就是1876年,到1945年也有69年了,69年屍體完好無損,而且居然沒有任何防腐措施。
而慈僖被孫殿英挖出來的時候才死了二十年,一出棺材屍體就有些壞了,倒應了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這句話。
我想起了過去家裡的老人去世以後的樣子,那種膚色與活人是完全兩樣的,而且關節非常僵硬,根本就扳不動的,就算經過了化妝進到了追悼會的玻璃棺材裡也會有些兩樣的,何況皇後死了69年了,就算從被拉出棺材算起,到上海也至少要十多天,正常人死亡十多天後也會壞掉的。
更加離譜的是,這份驗屍報告上居然還有女屍的三圍數字,按今天的标準,這個三圍該算是很棒的身材了,一個死了那麼多年的女人,早就該幹癟萎縮了,腰圍暫且不說,胸圍和臀圍還那麼豐盈實在驚人。
總之這事太奇怪了,古埃及人的木乃依是經過了複雜的防腐處理的,雖然号稱是保存完好,但按我們普通人來看,它們已經是面目全非了。
據我所知,中國的防腐術也源遠流長,長沙馬王堆漢墓就出土過一個女屍,浸泡在棺液内,沒有腐爛,但我看過那幅照片,其實已經萎縮地很厲害了。
最不正常的就是女屍腹部的切口居然自然愈合了,死人的傷口怎麼可能自己愈合?會不會是端木一雲那家夥老糊塗,搞錯了,把一個剛剛死亡的女人的屍體錯當成皇後的遺體了呢? 我實在弄不明白了,回過頭來,葉蕭還在仔細地看着那份“ALT實驗”。
我拿起了另外一疊文件,在中間一排裡,我看到了一本黑色封面的大本子,我翻開來一看,第一頁上寫着——“民國三十四年工作日志”。
我粗略地翻了翻,全是日記體,每一天都全,隻是有的一天有很多内容,密密麻麻的,有的一天隻是一句話而已。
是從1945年一月一日一直寫到11月8日。
我從頭看起,沒什麼特别的内容,無非是某月某日做了某項實驗,全是些專業用語,我看不太懂。
我索性翻到了後面,8月15日上寫着——“今天重慶的大街小巷上傳遍了日本天皇頒布投降诏書的消息,八年的抗戰終于勝利了,我們終于能回到上海了。
” 9月10日—— “上海到了,下了船,我們直奔同天路79号,我的工作室又重新開始工作了。
” 10月10日—— “今天是中華民國之生日,接到我在北平的一位朋友寫來的一封信,他告訴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端木吾兄台鑒: 上月,清東陵發生一起大規模盜墓事件,其中同治皇帝之惠陵亦在劫難逃。
盜匪開棺以後,發現同治皇帝已成一堆枯骨,而皇後之玉體則安然無恙,宛如活人。
現皇後之遺體已在被打開之地宮内橫陳數日,玉體依然,毫無腐朽之象,此事系鄙人親眼所見,無半點虛言,實屬匪疑所思。
小弟安有 今天晚上,我一整夜沒有睡覺,我大為震驚,居然有這等事,如果确實屬實的話,則這位同治皇後之玉體一定非同尋常,從人體生理學的角度而言,有極高的研究價值,若能對此遺體進行科學的檢測,并進而得出某些結果的話,恐怕将是劃時代的發現,将大大的造福人類。
我必須要向南京政府報告,去東陵一次,不管有多困難。
” 10月13日—— “南京政府的官僚們都是酒囊飯袋之徒,到今天才批準我們以國府調查組的名義去東陵,并派當地警察負責保衛。
我們今晚的火車就要出發了,我們将取道天津去東陵,我現在很興奮。
” 10月16日—— “經過長途跋涉,路上兵匪難分,我們終于抵達東陵了,果然一派破敗的景象,慘不忍睹,我們立刻趕往同治皇帝的惠陵。
地宮的大門開着,我們點着火把在若幹當地警察的陪同下走進地宮,地宮内陰風慘慘,一團漆黑,若無火把,我等斷然不敢入内,穿過幾道大石門,人人均已股栗,互相張望皆面色蒼白,宛如死人。
已有幾個膽小者向後逃去,或者蹲下啜泣。
我亦膽寒,然最終為了科學,為了人類的未來,率領諸位進入了最後的地宮。
地宮之景象頗為凄涼,兩口巨大的金絲楠木棺材,列于中心,均已被移動位置,棺材闆已不翼而飛,據聞地宮内原有無數寶藏,已被數批盜匪悉數掠走。
在墓室之東南角,我等終于發現了皇後的玉體。
在火
5,女屍牙齒完好。
6,皮膚表面及體内沒有發現任何防腐物質。
6,通過檢查,基本上沒有發現女屍有通常的失水、萎縮等現象,肌肉富有彈性,關節可以正常轉動,綜合以上各點,得出結論,女屍保存完好無損,建議不宜進行屍體解剖。
簽名:端木一雲。
時間:民國三十四年10月26日” 看完以後,我的手有些麻木了,我把這張紙交給了葉蕭。
他一言不發地看完以後,鎖起眉頭靜默了一會兒,輕聲說:“難以置信。
居然有這種事,這女屍難道就是同治的皇後?如果真的是皇後阿魯特氏的話,那麼所謂的ALT實驗應該就是阿魯特實驗,ALT就是阿魯特的英文縮寫。
怪不得端木一雲要到東陵去,還特地要在惠陵,原來他要的是皇後的遺體,也就是說,皇後已經被他運到上海來了。
” “太不可思議了,會不會是僞造的文件?” “不會,我在公安大學學過檔案鑒别的,這些文件和檔案應該都是真的。
來,我來翻。
”他繼續向後翻去。
我籲出一口長氣,思量着剛才那張屍檢報告,太離奇了,如此說來上回我看到那本書上的記載是千真萬确的了。
屈指一算,皇後死于光緒元年,也就是1876年,到1945年也有69年了,69年屍體完好無損,而且居然沒有任何防腐措施。
而慈僖被孫殿英挖出來的時候才死了二十年,一出棺材屍體就有些壞了,倒應了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這句話。
我想起了過去家裡的老人去世以後的樣子,那種膚色與活人是完全兩樣的,而且關節非常僵硬,根本就扳不動的,就算經過了化妝進到了追悼會的玻璃棺材裡也會有些兩樣的,何況皇後死了69年了,就算從被拉出棺材算起,到上海也至少要十多天,正常人死亡十多天後也會壞掉的。
更加離譜的是,這份驗屍報告上居然還有女屍的三圍數字,按今天的标準,這個三圍該算是很棒的身材了,一個死了那麼多年的女人,早就該幹癟萎縮了,腰圍暫且不說,胸圍和臀圍還那麼豐盈實在驚人。
總之這事太奇怪了,古埃及人的木乃依是經過了複雜的防腐處理的,雖然号稱是保存完好,但按我們普通人來看,它們已經是面目全非了。
據我所知,中國的防腐術也源遠流長,長沙馬王堆漢墓就出土過一個女屍,浸泡在棺液内,沒有腐爛,但我看過那幅照片,其實已經萎縮地很厲害了。
最不正常的就是女屍腹部的切口居然自然愈合了,死人的傷口怎麼可能自己愈合?會不會是端木一雲那家夥老糊塗,搞錯了,把一個剛剛死亡的女人的屍體錯當成皇後的遺體了呢? 我實在弄不明白了,回過頭來,葉蕭還在仔細地看着那份“ALT實驗”。
我拿起了另外一疊文件,在中間一排裡,我看到了一本黑色封面的大本子,我翻開來一看,第一頁上寫着——“民國三十四年工作日志”。
我粗略地翻了翻,全是日記體,每一天都全,隻是有的一天有很多内容,密密麻麻的,有的一天隻是一句話而已。
是從1945年一月一日一直寫到11月8日。
我從頭看起,沒什麼特别的内容,無非是某月某日做了某項實驗,全是些專業用語,我看不太懂。
我索性翻到了後面,8月15日上寫着——“今天重慶的大街小巷上傳遍了日本天皇頒布投降诏書的消息,八年的抗戰終于勝利了,我們終于能回到上海了。
” 9月10日—— “上海到了,下了船,我們直奔同天路79号,我的工作室又重新開始工作了。
” 10月10日—— “今天是中華民國之生日,接到我在北平的一位朋友寫來的一封信,他告訴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端木吾兄台鑒: 上月,清東陵發生一起大規模盜墓事件,其中同治皇帝之惠陵亦在劫難逃。
盜匪開棺以後,發現同治皇帝已成一堆枯骨,而皇後之玉體則安然無恙,宛如活人。
現皇後之遺體已在被打開之地宮内橫陳數日,玉體依然,毫無腐朽之象,此事系鄙人親眼所見,無半點虛言,實屬匪疑所思。
小弟安有 今天晚上,我一整夜沒有睡覺,我大為震驚,居然有這等事,如果确實屬實的話,則這位同治皇後之玉體一定非同尋常,從人體生理學的角度而言,有極高的研究價值,若能對此遺體進行科學的檢測,并進而得出某些結果的話,恐怕将是劃時代的發現,将大大的造福人類。
我必須要向南京政府報告,去東陵一次,不管有多困難。
” 10月13日—— “南京政府的官僚們都是酒囊飯袋之徒,到今天才批準我們以國府調查組的名義去東陵,并派當地警察負責保衛。
我們今晚的火車就要出發了,我們将取道天津去東陵,我現在很興奮。
” 10月16日—— “經過長途跋涉,路上兵匪難分,我們終于抵達東陵了,果然一派破敗的景象,慘不忍睹,我們立刻趕往同治皇帝的惠陵。
地宮的大門開着,我們點着火把在若幹當地警察的陪同下走進地宮,地宮内陰風慘慘,一團漆黑,若無火把,我等斷然不敢入内,穿過幾道大石門,人人均已股栗,互相張望皆面色蒼白,宛如死人。
已有幾個膽小者向後逃去,或者蹲下啜泣。
我亦膽寒,然最終為了科學,為了人類的未來,率領諸位進入了最後的地宮。
地宮之景象頗為凄涼,兩口巨大的金絲楠木棺材,列于中心,均已被移動位置,棺材闆已不翼而飛,據聞地宮内原有無數寶藏,已被數批盜匪悉數掠走。
在墓室之東南角,我等終于發現了皇後的玉體。
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