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七日

關燈
,也許他正在雨中寫着詩呢。

    ”她笑着說,她的笑聲在雨絲中飄蕩着。

     我們又穿過兩條橫馬路,拐進了一條弄堂。

    這裡不同于石庫門或是新式裡弄,而是另一種樣子,兩邊都是法國式的小樓,每一棟樓前都有一個小花園。

    我跟着她走進了一棟小樓,過去這些小樓應該都是獨門獨戶的,而現在則分成了“七十二家房客”。

    她租的房間位于三樓,總共兩居室,雖然都不大,加在一塊才二十多平方,但有獨立的衛生間,還有一個小陽台。

     ROSE的房間裡非常整潔,一塵不染的,與我的房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房間的擺設非常簡單,白色的基調,還有一張玻璃桌子,和一台電腦。

     “你要喝什麼?”她很殷勤地問。

     “不,我馬上就走了。

    你上網嗎?”我對着電腦問她。

     “是的,我在大學的就是學計算機的。

    ” “哦。

    ”我點了點頭,然後站了起來對她說,“ROSE,忘了莫醫生吧。

    不要再見他,他完蛋了,最起碼要判個死緩。

    你應該去找一個好工作,比如計算機公司。

    ” “謝謝。

    ” “我走了。

    再見。

    ” 走出她的房門,沒幾步,她又追了上來,将那把傘塞在我的手裡,囑咐說:“雨越下越大了,帶着傘走吧。

    别淋濕了。

    ” 我撐着傘走進雨幕,總覺得送傘這情節怎麼那麼熟悉,這也太老套了。

    我自己對自己笑了起來。

     雨夜茫茫。

     二月九日 在檔案館的門口,我和葉蕭會合了。

    走進檔案室長長的過道,他輕聲地對我說:“莫醫生死了。

    ” “死了?”我大吃一驚。

     “就在他被逮捕的當天晚上,在看守所裡,他用頭撞牆活活撞死了。

    ” “撞牆自殺?我從沒聽說過有這種死法。

    ” “的确奇怪,總之他死得挺慘的,額頭都撞爛了,診斷為顱骨骨折,肯定撞了一整夜。

    ”他盡量壓低聲音,我們已經走進了檔案室。

     “他是畏罪自殺。

    ”我脫口而出。

     “輕點。

    ”他向四周環伺了一圈,檔案室裡沒多少人,安靜地能聽清所有的聲音,他繼續說:“現在原因還沒有查明,不要妄下結論。

    ” “也許他是良心發現,以死來做忏悔?” “有可能吧。

    ” 我突然想起了莫醫生被捕那天在他的辦公桌的台曆上寫着的那些字——“恐懼”。

    前一天的“她”,還有“她在地宮裡”。

    我仔細地揣摩着“恐懼”兩個字,再聯想起古墓幽魂和林樹在死前發給我的MAIL,還有陸白,撞牆自殺的莫醫生與他們都有共同點。

    難道,莫醫生也和他們一樣。

    我把這個突如其來的擔心告訴了葉蕭。

     “我的擔心正是這個。

    ”葉蕭緩緩地說,“雖然莫醫生是個騙子,是個強奸犯,這是确鑿無疑的。

    但同時他可能也是古墓幽魂的受害者。

    ” “我們離真相還很遠。

    ” “是的。

    快些查吧。

    ”葉蕭熟練地翻了起來,他查的是1945年上海的醫學研究檔案。

     “怎麼查這個?”我有些不解。

     “1945年盜墓事件以後,南京政府派出的調查組組長是人體生理學專家端木一雲,他肯定去過被盜後的惠陵。

    抗戰勝利以後,他把工作室遷回了上海,但不久他就去世了。

    我們就從這裡查起。

    ” 他從人名開始查起,姓端木而且又搞醫學的人很少,很快我們就查到了端木一雲工作室的檔案。

    檔案上做着一些籠統的記載——1945年秋天,端木的工作室從重慶遷回上海。

    剛到上海不久,他就成為東陵盜墓事件調查組的組長,事實上,該調查組隻是假借了南京政府的名義,其實是他自己成立的。

    “調查組”在東陵内隻停留了七天,其中五天是在惠陵。

    不久即回到上海。

     “就這麼點?” “最重要的檔案不是這些,而是附在檔案後面的文件。

    ”說着,葉蕭從一大疊文件中翻閱了起來,這些都是1945年工作室留下的各種各樣的文件。

    這些紙張都已經泛黃了,密密麻麻地寫着鋼筆字,格式也各不相同,顯得雜亂無章。

     “你看。

    ”葉蕭指着一疊文件說:“這裡的大部分文件上都寫着ALT實驗。

    ” 果然如此,這些文件都裝訂好了,外套的封面上寫着“ALT實驗”。

    再翻看裡面的内容,全是些醫學方面的專業術語,再加上都是非常潦草的繁體字,我看不太明白。

     文件的第三頁裡夾着一張報告紙,開頭寫着:“實驗計劃一”—— “民國三十四年10月25日晚21點20分,ALT抵達上海西站。

     22點40分,ALT抵達工作室。

     10月26日上午10點正,第一次檢驗。

     10月27日下午14點正,第二次檢驗。

     10月28日下午15點正,第三次檢驗。

     11月1日,正式提交檢驗報告。

    ” 我知道,民國三十四年就是1945年,而ALT又是什麼?也許是某種藥品,或是端木一雲的英文名字?我繼續翻下去,到了第八頁,我的目光看到了一張西式的表格,表格上赫然寫着四個字“驗屍報告”。

    我輕聲地念了起來—— “女屍身高:165厘米 女屍體重:50.3千克 女屍生前年齡:以X光檢測大約20歲至22歲間 女屍血型:采用抑制凝聚集試驗法,測出其血型為O型 備注:1,女屍腹部的原有切口長12厘米,現已自然愈合。

    2,女屍腳掌長26厘米,與現代女子的腳掌長度相同。

    3,女屍胸圍79厘米,腰圍67厘米,臀圍8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