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湮滅的曆史(二)
關燈
小
中
大
如果沒有小孩兒那些簡單的音節作為解釋,我可能很難完全明白壁畫上的内容。
這些數量極多的壁畫,可以說記錄着一個民族的興起,昌盛,衰亡。
那是段不為人知的曆史,元突,本來就是一個空白,沒有這些壁畫,我想,許多過去的事情将永遠被淹沒在這片山地之下的水流中。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沉淪,複興,但是它們擋不住時間的侵蝕。
我相信,經曆的久了,所有的一切都會随着時間而**。
一個民族最偉大的地方,并非它們曾經多麼強大,多麼輝煌,文化,才是恒久不滅的。
就如同南美的瑪雅人,已經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中,我們不可能溯本還原的了解他們如何繁衍生息,但是就因為他們遺留下來的民族文化的一角,讓世人永遠記住了瑪雅民族。
文化,就是一團永恒的光,隻要時間還在流淌,這團光就不會熄滅。
據說,元突是昆侖西王母座下的一個屬國,從壁畫的内容上看,确實如此。
元突的王是一個女性,我不知道壁畫是否被刻意的誇大,那個女性相當魁梧。
第一個元突的女王從西王母治下分離,首建了元突。
元突人并不擅長農業生産,很多必需的糧食還有生活物資都要依靠西王母方面的支援。
但是他們的冶金技術出類拔萃,從當時的時代來講,應該遙遙領先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以及部落。
壁畫前面一部分記錄的完全是元突人日常的生活情景,在母系社會中,女性占據生産生活的主導地位,元突擁有超級發達的冶金技術,但他們從來不生産任何武器,國内也沒有常備軍隊,所有的人都是冶煉場的匠人。
如果元突遭到侵襲,從昆侖山的更深處,會有強大的盟友趕來支援。
古老的部落國家擁有自己的圖騰以及信仰,和許多同時代的古國一樣,元突人在生産之餘,極重祭祀。
祭祀也是生活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副壁畫中,清晰的記錄着祭祀的過程。
祭祀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在元突國内進行的常規性祭祀,還有一種較為隆重,元突的女王會帶領部分臣民,長途跋涉,去參拜自己信奉的神靈。
這時候,小孩兒指着一副壁畫,他無聲無息的指着,但是我好像一下子就能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
壁畫中,元突的女王跪拜在一個巨大的,好像祭壇一樣的王座前,她的神情恭謙,充滿對神靈的敬意和畏懼。
不用過多解釋,這座祭壇般的王座中,就是元突人乃至整個西王母部落所供奉的神靈。
看到這幅壁畫,或者說看到祭壇上的神靈時,我的目光頓時被吸引了,很怪異的感覺。
王座上沒有神靈的塑像,隻有一個圓柱形的罐子。
平面的壁畫很難把這種立體的東西刻畫的完美,我隻能看出,那是一個圓柱形的罐子,但罐子裡面是否有别的東西,就不知道了。
一個長存在昆侖山中失落的古國,他們信仰一個罐子? 但是小孩沒有其它解釋,接着就指示我朝下面看。
他發出了一些簡單的音節,作為輔助性的解說。
壁畫的内容瞬間又回到了元突人生存的地方,場景很模糊,不過能看得出,那是規模巨大的冶煉場,所有的冶煉匠人齊心合力,一起鑄造大鐵球。
那種大鐵球在我看來,隻不過是一個靜止的物體,但是對當時的冶煉匠人來說,每鑄造出一顆鐵球,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還有精力。
這不得不讓我懷疑,懷疑元突這個國家存在的意義。
他們本來是西王母部落的一支,昆侖域内,隻有西王母這一個實際意義上的統治者,分封制其實在這裡并不實用。
夏商周實施分封制,是因為主國的國力有限,而疆域廣博,四周皆有外敵,隻有分封制才能更好的鞏固中央統治。
元突沒有軍隊,這說明,西王母讓元突部落遠遷到這裡,并不是為了抵禦外敵。
從我目前的認知來看,元突人唯一能做的,好像就是鑄造那些鐵球。
這個古國存在的意義,絕不可能僅僅是鑄造鐵球那麼簡單。
再之後,沉寂了許多許多年的昆侖山,還有西王母部落,以及元突古國,接受了一些異域之客的來訪。
遠在中原的周穆王,強大的古匈奴,都涉足過這片土地。
這些異域來客各有目的,可能正是他們的出現,打亂了昆侖山内持續了千萬年的秩序。
壁畫中的時間是模糊的,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大規模的戰争爆發了,長期的和平讓昆侖山内的西王母部落喪失了
這些數量極多的壁畫,可以說記錄着一個民族的興起,昌盛,衰亡。
那是段不為人知的曆史,元突,本來就是一個空白,沒有這些壁畫,我想,許多過去的事情将永遠被淹沒在這片山地之下的水流中。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沉淪,複興,但是它們擋不住時間的侵蝕。
我相信,經曆的久了,所有的一切都會随着時間而**。
一個民族最偉大的地方,并非它們曾經多麼強大,多麼輝煌,文化,才是恒久不滅的。
就如同南美的瑪雅人,已經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中,我們不可能溯本還原的了解他們如何繁衍生息,但是就因為他們遺留下來的民族文化的一角,讓世人永遠記住了瑪雅民族。
文化,就是一團永恒的光,隻要時間還在流淌,這團光就不會熄滅。
據說,元突是昆侖西王母座下的一個屬國,從壁畫的内容上看,确實如此。
元突的王是一個女性,我不知道壁畫是否被刻意的誇大,那個女性相當魁梧。
第一個元突的女王從西王母治下分離,首建了元突。
元突人并不擅長農業生産,很多必需的糧食還有生活物資都要依靠西王母方面的支援。
但是他們的冶金技術出類拔萃,從當時的時代來講,應該遙遙領先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以及部落。
壁畫前面一部分記錄的完全是元突人日常的生活情景,在母系社會中,女性占據生産生活的主導地位,元突擁有超級發達的冶金技術,但他們從來不生産任何武器,國内也沒有常備軍隊,所有的人都是冶煉場的匠人。
如果元突遭到侵襲,從昆侖山的更深處,會有強大的盟友趕來支援。
古老的部落國家擁有自己的圖騰以及信仰,和許多同時代的古國一樣,元突人在生産之餘,極重祭祀。
祭祀也是生活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副壁畫中,清晰的記錄着祭祀的過程。
祭祀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在元突國内進行的常規性祭祀,還有一種較為隆重,元突的女王會帶領部分臣民,長途跋涉,去參拜自己信奉的神靈。
這時候,小孩兒指着一副壁畫,他無聲無息的指着,但是我好像一下子就能明白他想表達的意思。
壁畫中,元突的女王跪拜在一個巨大的,好像祭壇一樣的王座前,她的神情恭謙,充滿對神靈的敬意和畏懼。
不用過多解釋,這座祭壇般的王座中,就是元突人乃至整個西王母部落所供奉的神靈。
看到這幅壁畫,或者說看到祭壇上的神靈時,我的目光頓時被吸引了,很怪異的感覺。
王座上沒有神靈的塑像,隻有一個圓柱形的罐子。
平面的壁畫很難把這種立體的東西刻畫的完美,我隻能看出,那是一個圓柱形的罐子,但罐子裡面是否有别的東西,就不知道了。
一個長存在昆侖山中失落的古國,他們信仰一個罐子? 但是小孩沒有其它解釋,接着就指示我朝下面看。
他發出了一些簡單的音節,作為輔助性的解說。
壁畫的内容瞬間又回到了元突人生存的地方,場景很模糊,不過能看得出,那是規模巨大的冶煉場,所有的冶煉匠人齊心合力,一起鑄造大鐵球。
那種大鐵球在我看來,隻不過是一個靜止的物體,但是對當時的冶煉匠人來說,每鑄造出一顆鐵球,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還有精力。
這不得不讓我懷疑,懷疑元突這個國家存在的意義。
他們本來是西王母部落的一支,昆侖域内,隻有西王母這一個實際意義上的統治者,分封制其實在這裡并不實用。
夏商周實施分封制,是因為主國的國力有限,而疆域廣博,四周皆有外敵,隻有分封制才能更好的鞏固中央統治。
元突沒有軍隊,這說明,西王母讓元突部落遠遷到這裡,并不是為了抵禦外敵。
從我目前的認知來看,元突人唯一能做的,好像就是鑄造那些鐵球。
這個古國存在的意義,絕不可能僅僅是鑄造鐵球那麼簡單。
再之後,沉寂了許多許多年的昆侖山,還有西王母部落,以及元突古國,接受了一些異域之客的來訪。
遠在中原的周穆王,強大的古匈奴,都涉足過這片土地。
這些異域來客各有目的,可能正是他們的出現,打亂了昆侖山内持續了千萬年的秩序。
壁畫中的時間是模糊的,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大規模的戰争爆發了,長期的和平讓昆侖山内的西王母部落喪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