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開天珠

關燈
“觀山”、“潛淵”、“淩雲”,有道是“分水定金”、“觀山尋脈”、“潛淵奪金”、“淩雲淘金”。

     這尋金定脈之法可謂能點石成金,一旦洩露,必然引起江湖上的紛争,所以金門一派行事低調而神秘,外人多不得知。

     我們黃家就屬金門“潛淵”一脈,你們白家則是“分水”一脈,“潛淵”、“分水”都是在黃河上行事,所以我們黃、白兩家自古走得就很近。

     他眯着眼看了看黃河水,說,你可知道,當年我和你爺爺是八拜相交的好兄弟,在黃河上叱咤風雲,好不歡喜。

    隻可惜白兄命薄,先走了一步,我也被困在這黃河邊上,一直隐居了幾十年! 不過無論我怎麼追問,黃七爺都不肯說當年那樁事情。

     我見黃七爺不想說,也不好再問,就問他剛才為何說船下之物怕我? 黃七爺說,這水下昏暗,所以水下之物最喜金珠玉寶,遇到罕見之物,便要興風作浪,打翻船隻,可笑那富貴之人還喜歡佩戴金珠,往往被水中之物窺得,做了魚食。

    剛才水下之物,本是一路追蹤血缸而來,卻被船上辟邪的物件壓制住,不敢冒出頭來,所以想要掀起大浪,将那物給打掉,好在有驚無險,他及時趕了過來,用骨碗吓跑了那物。

     我問道,那水下之物難道不是怕那隻骨碗嗎? 黃七爺搖搖頭,說:“那骨碗雖然是好東西,但是碗裡必須要有黃河水才行,一旦黃河水幹,那就再沒有什麼用處了。

    ” 我才明白為何黃七爺在水中要用白碗舀水,傾倒在水下,那水中之物才聞風而逃。

     可是,黃七爺說的船上辟邪之物又是什麼呢? 猴子這時說道:“老白,黃七爺說的是不是你那隻玉佩?” 猴子說的是金子寒臨走時送我的玉佩,那玉佩不知道是什麼材質,非玉非石,通體冰涼,即便是炎炎夏日,人戴上後也會遍體生寒,就覺得一股涼氣直沖腦門,渾身上下都說不出的舒坦。

    我和猴子研究了半天也沒研究明白,我則一直戴在身上。

     我取下玉佩給黃七爺,他隻看了一眼,眼睛便死死盯住那塊玉佩,再仔細看了一會兒,兩隻手都發顫了。

    他嘴唇動了動,想說什麼,又頹然了,歎息道:“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白大哥千方百計想讓你脫離了金門一派,沒想到你卻自己将江珠給戴上了。

    ” 我聽他話裡有話,以為那物是不祥之物,就想将它摘下來,黃七爺卻擺擺手,示意我還是戴着,說:“伢子,老話說得好,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看來你注定是要漂在黃河上做個手藝人,怎麼跑也跑不掉了。

    伢子,你可知脖子上戴的是什麼東西?” 我說:“是古代的玉佩吧,不過玉質很特别,别是塊古玉吧?” 猴子也說着:“我們研究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到底是什麼料。

    ” 黃七爺哈哈大笑,說道:“這可比古玉值錢多了,你可知道,這個就是咱們采金手藝人必備的江珠,這可是比命還要重要的東西,是采金一門世代相傳的傳家寶。

    你一旦戴上這個江珠,就算是拜了黃河大王,這輩子是再也摘不下來啦!” 我當時吃了一驚,沒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小玉佩竟然那麼有名,忍不住拿在手裡仔細看着,卻隻覺得那塊古玉除了材質有點軟外,沒有什麼不同之處呀! 黃七爺這時候見我好奇,便讓猴子取了一瓢水,倒進了骨碗中。

    我們幾人不知道他要做什麼,也都盯住骨碗。

    這時候奇迹就出現了,那骨碗中本隻有小半碗水,但是那碗中的水卻自己慢慢增加了,轉眼間就滿碗了,然而水還在增加。

    後來碗中的水竟然高出了碗沿,卻一滴也不流到外面去。

     我們不可思議地看着這隻古碗,猴子也使勁搓着頭發,就像撞見了鬼一般。

    我們都知道這碗古怪,卻沒有想到竟如此古怪。

     黃七爺問道:“你們覺得這隻碗有何特别之處?” 猴子當時簡直呆住了,他覺得這隻碗簡直算得上是神器,甚至想搶過這隻碗,揣在懷裡,但是後來卻讪讪地說了一句:“這水怎麼灑不出來?” 黃七爺說:“你試試那水。

    ” 猴子小心地伸手去摸了摸溢在碗口處的水,突然瞪大了眼,不可置信地盯着黃七爺。

     我看他表情古怪,忙問他:“怎麼了?那水是不是燙手?” 猴子說:“不,不,不……這,這碗裡根本就沒有水!” 我簡直讓猴子給弄糊塗了,明明這是一碗滿得都要溢出來的水了,這孫子怎麼還硬說沒有水。

    我幹脆推開他,自己伸手往碗裡一摸,身子卻一下子僵住了。

     我終于明白猴子的意思了,我的手一伸進去,馬上就感覺出來了,這隻碗是空的,連一滴水也沒有。

    可是我們眼睜睜看着黃七爺舀了半碗黃河水在裡面,那水甚至要溢出來了,怎麼卻突然就沒有了! 我和猴子兩個人一時間大眼瞪小眼,誰也說不出話來。

    這時候黃七爺卻呵呵笑了,他拿起那隻碗,手一歪,碗裡的水給倒了出來,不多不少還是半碗。

    他将白碗放了回去,說道:“這回你們明白了吧,我這隻碗可不是随便帶的,以後你們就知道了,這碗大有用處。

    ” 我和猴子使勁點頭,再沒有半分懷疑,黃七爺不愧是當年縱橫黃河的高人,雖然隐世了那麼多年,不過随便一出手,拿出來的還都是神器級别的物件,這次可真讓我們開了眼了。

     黃七爺這時候緩聲說道:“你們可知道,這碗是什麼做成的?” 猴子說:“這碗瓷實,摸着不像是象牙,倒像是骨頭做的。

    ” 我也尋思着:“我聽說在古代,西藏那邊時興用喇嘛頭蓋骨做成人骨碗,這會不會是用人的顱骨雕成的呢?” 黃七爺說道:“這的确是一枚骨碗,不過不是普通骨頭,是用龍骨雕成的。

    龍骨能聚水,你們剛才看到水溢了出來,其實是龍骨将那半碗水凝聚成了水汽,看起來就像是水流滿了一樣,其實還是那半碗水。

    ” 猴子失聲叫道:“龍?!你說這隻碗是用龍的骨頭雕出來的?!” 黃七爺點點頭,說道:“民間說法,蛇大為蛟。

    蛟就是生了鱗片的大蛇,古代說的燭龍、螭龍、虬龍、夔龍,都是沒有角的龍,其實就是遍體結滿巨大鱗片的巨蛇。

    這龍骨碗,就是用黃河蛟龍的頭蓋骨雕成的。

     “手藝人在黃河上采金時,要在碗中倒入半碗黃河水,放在船上,黃河中的詭異物件就不敢近身了。

    不過這龍骨雖說稀罕,卻也并不算什麼稀世之寶,在好多黃河古道或深水潭中,都發現過巨大的龍骨架,好多跑船的海員身上,都帶着龍骨雕成的小玩意。

    不過他們那些龍骨,也算不得是真正的龍骨,隻能算是龍脫的皮。

     “古人說‘蛇蛻皮,龍脫骨’,說的就是蛇會蛻皮,龍會脫骨,龍骨是上好的補藥,身上哪裡破皮流血了,隻要将龍骨頭研成粉,塗到傷口上,血就會馬上止住,還不會留下疤痕。

    将龍骨粉抹在碗沿上,往碗裡倒水,即使倒進去的水高出碗口好幾寸,水也不會流到外面去,就像是你們剛才看到的一樣。

    還有就是,這龍乃水中之王,隻要你身上帶一寸龍骨,那水下的什麼物件都不敢近你身。

    ” 我也是暗暗點頭,想着我爺爺曾說過,他有一年去雲南的西雙版納,那裡有熱帶雨林,灌木中多蛇。

    當地人殺了一隻巨蟒,将其泡在了一個巨大的酒缸中,去野外時就取一些蛇酒擦在身上。

    灌木中的群蛇聞到後就猶如見到了蛇王親臨,聞風而逃,有的甚至吓得癱在地上,你就是從它身上踩過去,它都不敢動一下。

    看來手藝人這龍骨碗,多少有點借了龍勢,狐假虎威的意思。

     猴子這時候也悟過來,說:“你是說,老白這塊玉佩,也是蛟龍的骨頭雕成的?” 黃七爺說:“白伢子戴的物件,确實是蛟龍身上之物,卻和這隻龍骨雕成的碗還不同。

    你們可知道黃河中的青魚枕?” 我和猴子都搖搖頭。

     黃七爺說,這青魚枕,并不是繡了魚形圖案的枕頭,說的是大江大河中的野生青魚,若是長到數十斤以上,腦袋裡就會長出來一塊軟骨,那塊軟骨就叫做青魚枕。

    這個青魚枕在古代也算是一味藥材,《開寶本草》中說:“蒸取幹,代琥珀用之,摩服主心腹痛。

    ”在黃河兩邊,常有漁民剝出青魚枕,給孩子挂在脖子上,孩子晚上就會睡得踏實,不會做噩夢。

     明朝時,還有人将它和雞子同煮,冒充琥珀騙錢。

    其實它和琥珀區别很簡單,隻要你用手搓搓它,熱的就是琥珀,冷的就是青魚枕。

    甚至還有人将它磨成鱗片大小,放在太陽下曬得焦幹,但入水後即會變得翠色喜人,就有人說它是龍鱗,高價兜售給南洋跑船的商人。

     我疑惑着:“難道我戴的這個就是青魚枕?” 猴子也有三分喪氣,想着這青魚誰沒見過,還不如是蛟龍骨頭雕成的呢,又能聚雲攏水,雲山霧罩的,準能折騰出個好價錢,沒想到弄了半天,卻是一片魚骨頭! 黃七爺卻說:“這種寶物怎麼可能是青魚枕呢。

    你們且聽我說,咱們中國人崇拜龍,但是我先前也說了,龍也分好多種,不僅分有角無角,還分成五色龍,中國自古以來最崇拜的就是黃龍,所以龍袍也都是金黃色。

    你戴的這個物件,不是别的,就是黃龍腦子凝結出的一塊軟骨!” 我和猴子徹底呆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兩個人滿臉通紅,手裡滑溜溜的,簡直都要拿不住那塊玉佩了。

     黃七爺這時候卻咳嗽了一聲,正色道:“當年我和你爺爺平輩相交,我們黃家和你們白家也同為金門一脈,所以有幾句話我不得不說。

    ” 我見他說得鄭重,忙恭敬答道:“我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黃七爺您盡管說。

    ” 黃七爺點點頭,說道:“這江珠不是凡物,我們采金之人,行走在黃河之上,最忌諱的就是黃河下的古怪物件,所以在采金之時,一定要有辟邪的物件。

    水下辟邪之物,最好的就是龍骨,就像是我身上這種骨碗,都是祖上一輩輩傳下來的。

    所以但凡有新的采金人出師,一定是上一輩退下來了,将自己的龍骨傳給了他。

    本來我打算這次進了黃河古洞後,了結了前事,便不再漂在黃河上,也将這隻骨碗傳給你,沒想到你得了這般造化,竟然得到了江珠這種寶貝,也是上天注定。

     “不過你一定要牢牢記住,咱們金門的規矩是,一旦戴上龍骨,這輩子就再也不能摘下來,不管到了什麼時候,這隻江珠也不能丢了或者賣掉,否則就要像你爺爺一樣裸屍沉河,獻給黃河大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