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龍虎正一

關燈
教,哪三教?釋道儒三教。

     而在傳說中,最有神仙風範,一說起長生就能讓人想到的,道士絕對是首選,連和尚都比不上他們的打扮裡就具有的仙人風範。

    而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最不缺的,就是關于長生不老的傳說。

     我在車裡啃着牛肉塊,暗道:“難道這次a在走投無路之下,又要找龍虎山的天師們,尋求長生之法,再不濟也是求一個續命的金丹?” 有了一起确切的目标,盡管這個目标也僅限于我的猜測,還是讓事情簡單化了點。

    到了新餘之後,我們首先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了下來,大龍去聯絡這邊的人,在必要的時候,要盡一切的辦法來配合我們的工作。

    而哈德門跟我,則去報亭,買了非常多的關于龍虎山的資料,包括整個江西的地圖分布等等,報亭老闆看我倆的眼神兒都變了,還以為是要在這裡策劃什麼活動的特務分子。

     我們倆回了招待所之後,很快的,哈德門就遞給我一本資料。

    這是一本正一教的介紹,翻開扉頁,我一下子就驚呆了。

     張,密密麻麻的全是張。

     我對這個姓氏極其的敏感,并不單純的是因為張起靈這個人,更多的是,a口中那個維持三界秩序的神秘家族,張家。

    ——以天下江山為局,以萬物蒼生為棋。

     這個張字,一下子就讓我基本上明了。

    至于張公子曾經猜測的,受命于天實際上是受命于張,所以張家的根據地應該是在泰山封禅台的話,a在當時其實并沒有給予肯定,隻是說了一句模棱兩可的,你比想象中的聰明。

     難道張公子的那個推測是錯誤的,這個正一教的張天師的張,才是那個傳說中的“張”字? 我忽然就又想到了那個道士,那個在海裡騎龍乘風破浪的道士。

    一下子就基本上算是理清楚了頭緒。

    那個道士,極有可能,就是這裡的張天師。

     a讓我來這裡,是讓我來找那個**道士的? 想明白這個以後,我們倆就專注于正一教的資料。

    這個n,俗稱五鬥米道,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古時候想要入教,需要交五鬥米,再一看這個教的曆史,東漢末年,群雄并起,張角于中平元年二月率太平道起事後,同年七月,漢中地區張修也率五鬥米道響應。

    尼瑪,竟然這麼大的來頭?甚至資料上說,鄭和下西洋所帶的兩個法師,其中有一個就是張天師。

     這個教的所有的掌教真人,似乎名字都不重要,都在刻意的去顯現一個“張”字,這讓我更加确認了這個張跟張起靈這個張之間的聯系。

     之後的資料就不需要再去查,我們在得到這個之後,火速的聯系了大龍,這一次事關緊急,必須要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特别是在船上跟那個老人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做事兒有了前所未有的底氣與自信。

     “全國範圍内,通緝吳三省,當然,新餘市,将是最重要的一個地點。

    ”這是我在接下來的會議上說的話。

    對,現在我甚至暫時的,掌控一切。

     我不管吳三省到底來江西是不是來了這裡,要做什麼,我都要阻止他,我不允許,此時有任何人任何事兒,幹擾到我的行動。

     然後,大隊人馬登龍虎山,上正一觀,大龍跟哈德門其實很少接觸到我跟秦培深陷其中的秘密,所以他倆非常不解我的舉動,這個我表示理解,畢竟有些事兒,不經曆就沒有發言權,可是,我能跟他們說什麼?說我在海上的經曆?那他們會把我當成瘋子! 我們在上山之前,忽然收到一封來自北京,萬裡加急送給我的挂号信。

     信裡是瘋狂的草書,筆力遒勁,龍飛鳳舞劍無痕。

    竟然是我在船上相處的那個老人給我趙三兩寄來的親筆信。

     “上龍虎山,敬之,打老日末,我登龍虎山,山中天師命教徒夾道歡迎,口中聲稱萬歲。

    後小鄧聞之不信,亦登山,天師命教徒列隊以迎,稱千歲。

    其懊惱而歸,後戲言,此生僅能千歲命乎,豈非漢曹阿瞞命也?” 我合上信,疊好,放入口袋,讓本身準備跟随着一起上山的官員們全部下山,解除了對龍虎山暫時的封鎖。

     我們三人低調上山,仙人在,誰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