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踏鶴行

關燈
我們三個低調上龍虎山,給我寫這封信的老人斷然是不會騙我什麼,加上我本身現在就要即将崩塌的世界觀,讓我抛卻了本來大張旗鼓的計劃,甚至連追捕吳三省的計劃都暫時的放下。

     吳三省孤身來江西,誰他娘的知道他對張天師說了什麼?誰又知道他跟這些仙人們之間有着什麼樣的聯系? 我們三個就喬裝成普通人,跟着遊客的隊伍,上龍虎,訪仙人,我做好了打算,就算這次上龍虎山其實是我會錯了a的意思,我也要求着仙人,給那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或者說老人們,續命。

     我在之前的資料裡就已經看到,龍虎山作為道教祖庭聖地,跟真武當興五百年的武當山并列為道教兩大仙山,他們之中,有很多的長生典籍,抛卻部分隻是延年益壽的養生之法之外,a也說過曾經給過那個老人異常晦澀難懂的長生經書。

    最重要的,是我從資料上看到,龍虎山正一教法事,擅長的一環就是禳星。

     禳星續命,諸葛孔明之七星燈續命,誰認不知哪人不曉?——我一定要找到一個合适的辦法。

     等我們到了半山腰,沒有仙人踏鶴而來,飄飄欲仙。

    更沒有道長們列隊歡迎,似乎這些天師們并沒有算到我們的登門,或者說,他們心中,有他們的那份自然而然,世俗中的人物,皆是紅粉骷髅? 到了正一觀,我們跟普通遊客一樣到處亂逛,看到了主殿供奉的三個我不知名的神仙,銅像金身,那場轟轟烈烈的破四舊并沒有損傷這個正一教祖殿,一切皆是因為那一代天師的一句萬歲使然? 逛了主殿逛側殿,大龍跟哈德門都非常的郁悶,我這次動靜非常大,對于他們倆來說肯定要摸不着頭腦,可是我有些話真的不方便說,總不能說哥們兒醉翁之意不在酒,來就是為了訪仙?那樣,他們會懷疑我的精神,是否發生了錯亂。

     實在把正一觀逛的逛無可逛,我們幹脆來到了側牆上的觀志,上面詳細的介紹了正義道觀的曆史。

     東漢中葉,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率弟子入雲錦山肇基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雲錦山便由此而改名為“龍虎山”。

    第四代天師張盛回龍虎山,為祭祀祖天師而興建起“祖天師廟”,每逢三元節,登壇傳錄,各地學道者紛至沓來,形成了“晝夜長明羽人國”的繁華景象。

    桑海滄田,“天師廟”也幾經修葺,名稱也多次更改,明嘉靖時改為“正一觀”至今。

     “九天神丹,小三兩,你信這玩意兒?”大龍看我盯着看的目不轉睛,笑着問我道。

     “我甯願相信确有此丹,那麼,這一切,都會變的相當的簡單明了!”我說了一句,他聽不懂的話。

     我們看完觀志,我知道,道家辦事兒講究一個機緣二字,他們不可能不知道我要來,甚至已經猜到了我來的目的,可是不現身,可能是他們認為機緣未到,現在我有求于人,a不在我又吃不準他們的底細,所以我真沒辦法去強求什麼。

    想着就下山好了,既然現在是有求于人,劉備能三顧茅廬,我小三兩也能三顧正一。

     我們三個回頭,吓了一跳,本來熙熙攘攘的遊客,此時已經不知道去了哪裡。

     我們的身後,不知道什麼時候,站滿了道士,密密麻麻的,全部都穿着道袍,我們三個最不濟也都是軍人出身,身後的遊客什麼時候有的,什麼時候沒有的,我們竟然不知道,甚至說,身後什麼時候來了一堆道士,都不知道? 這怎麼可能?——我看了看他們倆,從他們的臉上,同樣看到的隻是震驚。

     “有朋自遠方來,未能遠迎,失禮。

    ”一個鶴發童顔的老道士對我們作揖道。

     我這時候已經雖然不明白這一切忽然是怎麼回事兒,但是大概的猜到,這肯定也是龍虎山的手段,不敢造次,還禮道:“無妨,請問道長是?” “貧道姓張,奉掌教之命,前來接引三位施主。

    ”他緩緩的笑道。

     然後,他沖着天空輕輕的揮手,一揮手,三隻白鶴似乎于九天之外飛來,聲聲鶴鳴清脆,白鶴巨大,身邊雲霧缭繞,一看就滿身的仙氣。

     “仙鶴?”一直隻抽哈德門的小夥子,嘴巴裡剛點上的香煙都掉在了地上,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這些道士。

     我真想說一句,仙鶴就把你吓成這樣?千手觀音呢?a的佛陀慈悲化身呢?**道士的踏青龍乘風破浪呢?見到還不把你吓死?——有時候,人的氣度,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