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卯符

關燈
童國虎的話說,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上,純以宗教為背景,且規模足夠震撼當朝統治的農民起義,一共隻有兩次,一次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另一次便是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國。

     東漢末年,巨鹿人張角号稱得仙人所贈《太平要術》創建“太平道”,并于大漢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以太平道信衆為基礎發動黃巾起義,百萬門人①瞬間便轉化成了起義軍,一時間天下大亂朝野震撼,雖說起義最後被曹操擺平了,但此次起義卻直接導緻了後漢時期三國鼎立格局的形成,其規模之犬影響之深可見一斑。

     規模如此龐大的起義,範圍遍及全國,其中教衆門徒以百萬計,光靠嘴噴顯然是不現實的,搞個露天講演忽悠百八十人還算有可能,但若想一下子忽悠住百八十萬人,沒點兒真本事可就不行了。

    在擺平張角的同時,曹操本人對張角用以蠱惑人心的所謂“道法”也是心有餘悸,索性把一些俘虜來的黃巾軍上層成員交于宮廷術士嚴加刑訊,通過對多位黃巾軍高層首腦的審訊,張角蠱惑人心的伎倆終于被一位叫伍尤的宮廷術士識破,按伍尤的分析,張角所謂的“道法”跟時下主流的“五鬥米道’的道法,雖說表面上确有幾分相似,但骨子裡卻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正所謂“此道非彼道,似道而非道”,張角的“道法”,實際上就是被篡改過的上古六術中的“卯術”。

    一聽張角用的是“卯術”,老曹更是放心不下了,按伍尤的說法,卯術這東西早在一百多年前王莽改制時期便被嚴令廢止了,如今不但死灰複燃,更是變本加厲差點兒把政府鏟了,這還得了?在曹操看來,雖說此時張角己死,但對卯術這種上古邪術的警惕卻是時刻也不能放松的,眼下黃巾是沒了,但若放任這類邪術自由發展下去,不定哪天再忽悠出個紅巾綠巾的咋整?所以曹操在沒搞定孫權劉備之前,便先集中精力把卯術給搞了。

    曹操死後,司馬昭殺曹髦篡奪了曹魏的政權,并派鐘會、鄧艾擺平了西蜀,統一了天下,雖說在政治上司馬昭和曹氏家族是不共戴天的死敵,但在政策上司馬昭卻繼承了曹老爺子剿滅卯術餘孽的遺志,一統天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國範圍内大舉清查嚴打卯術的殘支餘脈,以至于這種在黃巾起義期間曾風行全國的上古巫術,猶如被噴了農藥的臭蟲一般在短期内便死了個幹淨。

     “中國有句古話,叫‘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童國虎道,“雖說司馬昭的禁令讓卯術在晉朝乃至後世的一千多年裡絕了根,但這玩意在晚清年問卻又活過來了……” “您是說,太平天國的‘太平’,跟張角的‘太平道’是一個東西?” 張毅城眉頭緊皺有些不知所以,這個童國虎的見解簡直就是聞所未聞啊…… “你仔細想想,黃巾起義,為什麼叫黃巾起義?”童國虎伸出手指指了指腦袋,“以黃巾裹頭,是他們最明顯的特征!你知不知道太平天國是什麼打扮?” “這……”張城不由得一愣,仔細回想了一下曆史上的插圖,好像确實也是用布包頭,隻不過插圖是黑白的,不好确定是什麼顔色。

     “杜文秀起義時,曾号召部下着明裝,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滿清入關後,很多反清力量都喜歡以反清複明為幌子,而太平天國雖說反清,卻并未主張複明;雖說拜的是上帝,是西洋神仙,但裝束卻也不同于洋人,更是跟曆朝曆代都有所不同,洪秀全生于晚清,也不是服裝設計師,為什麼會琢磨出那種怪異的打扮?”童國虎眯縫着眼睛又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就憑衣服,您就認定洪秀全傳承了張角的卯術?”張毅城似乎有些不大相信。

     “當然不是隻憑衣服……”童國虎道,“你知道他們腦袋上那塊布下面,有什麼秘密嗎?” “不完全是!”童國虎走到床前,從床鋪下面拉出了一個大号的藤條行李箱,看成色似乎頗有些年頭了,“你看這個!”童國虎打升行李箱,從裡面取出了一頂髒得不得了的款式怪異的明黃色帽子,上寬下窄,如同警察戴的人蓋帽去掉帽檐差不多,帽子後面還連着一塊明黃色綢布,上面用顔色稍深的絲線繡滿各種亂七八糟的圖案,乍一看像是南方某些民間曲藝登台表演時用的行頭。

     “這就是太平天國的帽子?大蓋帽啊……”張毅城接過帽子,似乎跟曆史書插圖上畫的不大…一樣,“童大哥,我記得太平天國的帽子似乎就是塊布啊,再找個圈一箍,跟阿拉法特差不多那種……” “那是平民老百姓或普通兵勇的帽子!這項帽子,在太平天國,隻有王爺級别的人才有資格戴!”童國虎從張毅城手中取過帽子,指了指帽頂内部,“你看這裡!” “這……這是什麼……難道這就是卯術?”順着童國虎的指點,張毅城也發現帽子内部似乎有些貓膩,雖說帽子已經舊得不成樣子了,但卻依舊能從絹面的泥漬中隐約看出一些怪異的圖案,乍一看倒是與道符有幾分相像,仔細看卻完全看不懂。

     “差不多吧……”童國虎道,“這是一張卯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