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太平往事

關燈
信的是安拉,而洪秀全自從成立拜上帝會一直到建立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打的都是上帝的旗号,一個信安拉一個信上帝,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信仰,之所以能扯到一塊,無外乎是相互利用抱團取暖的心态使然,杜文秀想給自己找個靠山,洪秀全想給自己找條後路而己。

     “當時的雲南,戰亂連綿、信息不暢,杜文秀并不知曉天京事變太平軍内讧主将盡失這些事,一心隻想給自己找個靠山,才會做出歸順太平天國這種愚蠢的決定!”童國虎憤憤道,“結果這個所謂的靠山,叱他自己倒得都早!” 清同治三年(1864年),洪秀全猝死宮中,同年七月天京城破,洪秀全的屍首被湘軍主帥曾國荃下令掘出,澆上煤油燒成炭,又用石磨碾成粉裝填到大炮裡打入了長江,此後數月内,突圍的李秀成、洪仁開、幼天王洪天貴福悉數被清軍抓獲處死,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政權基本散夥,時至清同治八年(1869年),最後一支打着太平天國旗号的殘餘撚軍袁大魁部在陝北保安被左宗棠鏟平,就在整個世界都清靜了的時候,杜文秀竟然還在傻乎乎地攻打昆明。

     “童大哥,您是學曆史的吧?”張毅城聽得還挺入迷,心說這童國虎沒去說書真是太可惜了,“杜文秀是您的祖上,跟您身上的東西又有什麼關系?難道您身上的東西從他那輩兒就傳下來了?” “我剛才說過,投奔太平天國,對杜文秀而言是個愚蠢透頂的決定!”童國虎并沒有正面回答張毅城的問題,“這種愚蠢,并不僅僅是戰略上的愚蠢,也為他的子孫後代,找了無窮無盡的麻煩,包括我身上東西!”按童國虎的話說,早在道光六年雲南民族起義之初,本來有多股力量同時起義,除杜文秀的多民族統一戰線部隊之外,還有一支由馬複初、馬如龍二人領導的純回民起義軍,雖說自起義之後在名義上統一歸杜文秀指揮,但二位馬爺時那些自己攢起來的人馬卻有着極高的軍事自主權,基本上算是獨立核算部門。

     就起義動機而言,二位馬爺可以說與杜文秀有着本質的區别,杜文秀是真想建立新秩序救民于水火,自己也順便過一把總書記的瘾;而二馬的肚子裡盤算的卻是把隊伍搞大把聲勢做足,之後等着朝廷招安,這就如同現代社會某些投機者成立公司,為的并不是什麼事業夢想之類的目标,而是花大錢打廣告造出聲勢之後融資上市,最後坐等收購套現的道理是一樣的,你要是指望走正規途徑,靠參軍入伍殺敵立功一步步地往上爬,倘若朝中無人,沒準爬死也就混個把頭①,但如果忽悠點兒雜牌軍起個義造個反等朝廷來招安的話,招過去直接就是省委副書記兼軍分區司令員,絕對的一步登天,當官速度堪比長二捆②,比混基層快了可遠不止一個數量級,有鑒于此,二馬對杜文秀提出的投靠太平天國的想法一直不置可否,一直保留“隻圖報複、不敢為逆”的主張,為的就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眼下在雲南這點小打小鬧至多算是人民内部矛盾,但若真跟太平天國扯上關系,那可就是名副其實的全民公敵了。

     事實證明,此二人的投機主義路線雖說龌龊,但卻保全了兩人的高官厚祿和起義軍的有生力量。

    就在杜文秀宣布歸順太平天國之後沒幾年,二位馬爺便集體借着打昆明的機會歸順了朝廷,與杜文秀的關系亦由志同道合的革命戰友變成了水火不容的階級敵人,而杜文秀既已宣布歸順太平天國,便再無回頭路可走,雖說明知南京那邊的正版太平天國已經散夥,自己卻也隻能以太平軍分舵的身份硬着頭皮生扛下去。

     “其實,同治二年那陣子,朝廷也曾派馬如龍去勸降杜文秀,但碰巧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