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慶泰劍

關燈
名的那把‘斷念劍’,并沒有稱為皇帝的随身佩劍,而是被朱元璋當做尚方寶劍賜給了禦史馮佑林所以這楊古雲才如此重視朱棣的第二次委托,因為做為一個鑄劍匠人,一生中給皇室鑄劍的機會本就不多如果這把慶泰劍真的能用于太子登基的話,作為太上皇禦賜的寶劍,一定會稱為新皇帝的佩劍,這也便完成了楊古雲一生中最大的願望所以在他得知自己大限将至的時候,竟不惜冒着欺君的罪名讓妻子替自己完成這把寶劍,沒想到朱棣雖然沒追究楊古雲妻子的欺君之罪,但卻嫌棄此劍晦氣,遂将寶劍回賜給了楊古雲的妻子張掌教,如果楊古雲因為‘為皇帝鑄造随身佩劍’的心願未了而産生了怨氣,魂魄不得安甯,你會怎麼度?” “這……”秦戈一番話,說的張國忠心中一動,“秦先生,并不是任何冤魂惡鬼都能度圓滿的,這種事隻能以法事化其怨鋒,餘怨以歲月了之”說白了就是象征性的做做法事化解一些怨氣讓其不至于興風作浪危害四方,至于其餘的怨氣,選一塊好墳地千八百年的慢慢散吧。

    總不能去強迫皇帝收下寶劍還得天天随身帶着吧? “你個老特務,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你覺得是那個寡婦勸朱允炆收下了這把劍,朱允炆多少也當過幾天皇上,寶劍也算是‘禦用’了,楊古雲的怨氣也就消了,是不是這麼回事?”老劉頭在一旁搭腔道,“如果那個言尚道人真的是朱允炆,那麼知道他身世的隻可能是張三豐一個人,怎麼可能把這種天大的秘密告訴一個寡婦?你以為朱允文的身世是能逮誰跟誰說的?” “我可沒這麼說……”秦戈撇了一眼老劉頭,“我隻是說可能,可能,懂麼?maybe” “就知道跟我學有本事你自己也明點新鮮的”老劉頭一臉的不屑 “師兄,我覺得秦先生分析的有道理”雖說老劉頭不屑,但張國忠卻覺得秦戈說的有幾分道理;如果那個“言尚”道人真的就是朱允炆的話,先可以解釋這把劍為什麼會出現在武當山;皇帝賜名的寶劍,如果沒有特殊原因的話,楊孟氏本應該作為寶物時代相傳,不可能外流到武當,唯一的可能就是楊古雲因大願未了而陰魂不散,楊孟氏這才找到當時圈裡名氣最響的武當山尋求解決方案,張三豐做了個順水人情便把寶劍要過來送給了朱允炆,理論上講也算是“皇帝佩劍”了,且不用任何法事,何樂而不為?當然,楊孟氏是不可能知道個中原委的。

     其次,這種猜測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寒骨洞”裡的東西會懼怕這把寶劍,當然,前提也是“言尚”道人就是朱允炆本人,且那個山洞真的就是“寒骨洞”,洞裡的東西真的就是“趙金舟”;在八仙鎮妖的典故中,“言尚”道人負責把守八仙陣中至關重要的一陣,且陣後負責看管趙金舟的屍身于寒骨洞,如果這把劍真的是朱允炆的佩劍,趙金舟的屍身當然會“怕”。

     “這麼懂茅山術,你倒也分析分析洞裡是怎麼回事啊?”對于秦戈的分析,老劉頭顯然有些不服,“滿池子的死于,鐵雕像披着漢朝的玉衣,那是啥玩意?” “恩……劉先生,如果朱允炆入道後師從武當山,那麼洞裡的東西便應該是武當派的東西,我懂茅山術又有何用呢?”秦戈微微一笑道。

     “對呀”聽秦戈這麼一說,張國忠恍然大悟,就算言尚道人不是朱允炆,這娘娘山離武當山這麼近,洞裡的東西應該也和武當派有點關系啊,洞裡布的究竟是什麼陣法,問問那個晨光老道不就明白了? ———————————————————————————— 注解*: 黃花梨:亦稱花榈,質地堅硬,紋理細密,有“木中君子”之稱,以我國海南生長為最佳,所以又有“海南黃花梨”一說,自上世紀末起,其市場行情全面越紫檀而成為目前市面上最為昂貴的木料,純正的海南黃花梨古典家具,以羅漢床為例,即便是仿古産品售價亦在百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