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為營
關燈
小
中
大
之後,他的出現就更無一絲破綻!”
“太狡猾啦!”我壓制不住内心的激動,沖着吳先生叫嚷道。
轉而又想起了那張“叽嘎”鳴叫的紙人,“可是,可是,那張紙人怎麼會從血窪裡飛出來?這一點……我還是想不通!”“這個并非難事。
隻不過需要三個人協同完成。
”杜少謙振振有詞,“他們三人就是:張樹海、李光明以及李桐李秘書。
這裡就不得不先提及李秘書這個人,我的推斷是,李秘書不單單隻是一名軍區的機要秘書,他應該曾在雜耍班待過,或者跟賣藝的手藝人學習過一些足以迷惑人心的小把戲!至于我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稍後我會告訴你們答案。
其實,這個恐怖的紙人之所以能飛出花窗,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窗子的問題,這一點由李光明來完成。
他借口殺人者是通過窗子逃脫從而拔開了插銷,這樣一來,片刻之後穿堂風就會讓花窗自然敞開,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常識;然後是張樹海,你還記得他當時穿着什麼嗎?”“桦皮蓑衣。
”我脫口答道。
“對,就是桦皮蓑衣。
”杜少謙接着說道,“張樹海聳人聽聞地喊起傳屍鬼疰時,身着的桦皮蓑衣‘嘩嘩’抖動,實際上他這麼做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掩飾另外一個人;再者就是擾亂在場諸人的心神。
而他掩飾的那個人,正是站在他身後的李桐李秘書!我無數次回憶起李秘書和張樹海所站的位置,怎麼都覺得别扭,李秘書本來就身材矮小,可是張樹海身材魁梧,再加之桦皮蓑衣的遮擋,李秘書就這樣完全脫離了我們的視線。
繼而,窗子被風吹開的那一瞬間,他随即耍了一個類似‘木人走繩’的把戲……” “木人走繩?”我不禁問道,“這個……怎麼回事?”杜少謙解釋道:“說起來再簡單不過。
木人走繩是雜耍藝人經常表演的一個戲法。
表演者大都手裡提着一根繩子,一頭提在手中,另一頭下垂到地面。
繩子約四尺,中間穿着一個類似玩具的木頭人。
表演者将繩子的上頭提在手中捏着,繩子的下頭用腳踩在地面,這樣繩子與地面呈垂直。
這時候,表演者大都會向觀衆說,這個小人是用木頭做的,雖然它并沒有生命,但是它卻能夠乖乖地聽我指揮,叫它向上走它就向上走,叫它向下走它就向下走……說着,對小木人下令,小木人果然按照命令向上或者向下……實際上這個小木人是經過特殊方法制造的。
它的頭用木頭制成,頭的上下直穿一個洞,以能穿過繩子自如滑動為宜,頭外邊裝飾成不同的形象,另外用一竹管裝在木人頭部的下端,竹管内有一個小銅環,另外用兩根繩子,一根由木頭人頭頂部的小洞穿下去,穿入竹管中,再由銅環穿過去,将繩頭結牢在銅環上。
另一根繩子由竹管的下面也穿入管内,再穿過銅環,折下将繩頭釘牢在竹管的下端邊上。
這樣一來,表演的時候,右手提着上端的繩頭,腳踏着下端的繩頭,隻須右手提着的繩頭暗中慢慢地向下放松一些或者向上拉緊一些,木人就會任聽擺布……隻是,在這個騙局裡李秘書将木人換成了紙人,将繩子換成了細線,道理卻并無二緻——試想一下,當時麻油燈燈光那般昏暗,我們怎麼可能去注意一條細線?”我聽罷倒吸一口涼氣,胸腔深處湧動着煞煞的寒栗,沒想到所有的一切居然是這般計劃周密。
于是忍不住追問道:“杜科長,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你知曉了這些?”杜少謙笑道:“這個原因真的僅僅是巧合!還記得當日衆人在此端坐對質的時候,因為頂棚漏雨,坐在我對面的陳婆突然換到了我的身邊,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才讓我開始疑心起了吊腳樓裡的房間。
還有就是,吳先生将一切都計劃得異常周密,可惜他忘記了裝有夜光木的素瓷罐子,被替換的房間之中怎麼會有罐子呢?”我豁然開朗,方才明白杜少謙與吳先生此前關于素瓷罐子間莫名其妙的對話。
這時候陳連長問道:“那麼,難道獠牙剃刀随即的出現也是在吳先生的計劃之内嗎?”杜少謙拼命地搖頭:“這個當然不是在吳先生的計劃之内。
——吳先生?”半晌無語的吳先生面無血色,他顯得有些頹唐,聲音帶着嘶啞:“杜科長,我果然小看你啦!不過在這一點上,那個老不死的端錫圭卻也幫了我一個大忙。
說實話,原本我以為你會去追趕那張飛舞的紙人,這樣待你下樓之後,我便可以神不知鬼不覺
轉而又想起了那張“叽嘎”鳴叫的紙人,“可是,可是,那張紙人怎麼會從血窪裡飛出來?這一點……我還是想不通!”“這個并非難事。
隻不過需要三個人協同完成。
”杜少謙振振有詞,“他們三人就是:張樹海、李光明以及李桐李秘書。
這裡就不得不先提及李秘書這個人,我的推斷是,李秘書不單單隻是一名軍區的機要秘書,他應該曾在雜耍班待過,或者跟賣藝的手藝人學習過一些足以迷惑人心的小把戲!至于我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稍後我會告訴你們答案。
其實,這個恐怖的紙人之所以能飛出花窗,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窗子的問題,這一點由李光明來完成。
他借口殺人者是通過窗子逃脫從而拔開了插銷,這樣一來,片刻之後穿堂風就會讓花窗自然敞開,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常識;然後是張樹海,你還記得他當時穿着什麼嗎?”“桦皮蓑衣。
”我脫口答道。
“對,就是桦皮蓑衣。
”杜少謙接着說道,“張樹海聳人聽聞地喊起傳屍鬼疰時,身着的桦皮蓑衣‘嘩嘩’抖動,實際上他這麼做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掩飾另外一個人;再者就是擾亂在場諸人的心神。
而他掩飾的那個人,正是站在他身後的李桐李秘書!我無數次回憶起李秘書和張樹海所站的位置,怎麼都覺得别扭,李秘書本來就身材矮小,可是張樹海身材魁梧,再加之桦皮蓑衣的遮擋,李秘書就這樣完全脫離了我們的視線。
繼而,窗子被風吹開的那一瞬間,他随即耍了一個類似‘木人走繩’的把戲……” “木人走繩?”我不禁問道,“這個……怎麼回事?”杜少謙解釋道:“說起來再簡單不過。
木人走繩是雜耍藝人經常表演的一個戲法。
表演者大都手裡提着一根繩子,一頭提在手中,另一頭下垂到地面。
繩子約四尺,中間穿着一個類似玩具的木頭人。
表演者将繩子的上頭提在手中捏着,繩子的下頭用腳踩在地面,這樣繩子與地面呈垂直。
這時候,表演者大都會向觀衆說,這個小人是用木頭做的,雖然它并沒有生命,但是它卻能夠乖乖地聽我指揮,叫它向上走它就向上走,叫它向下走它就向下走……說着,對小木人下令,小木人果然按照命令向上或者向下……實際上這個小木人是經過特殊方法制造的。
它的頭用木頭制成,頭的上下直穿一個洞,以能穿過繩子自如滑動為宜,頭外邊裝飾成不同的形象,另外用一竹管裝在木人頭部的下端,竹管内有一個小銅環,另外用兩根繩子,一根由木頭人頭頂部的小洞穿下去,穿入竹管中,再由銅環穿過去,将繩頭結牢在銅環上。
另一根繩子由竹管的下面也穿入管内,再穿過銅環,折下将繩頭釘牢在竹管的下端邊上。
這樣一來,表演的時候,右手提着上端的繩頭,腳踏着下端的繩頭,隻須右手提着的繩頭暗中慢慢地向下放松一些或者向上拉緊一些,木人就會任聽擺布……隻是,在這個騙局裡李秘書将木人換成了紙人,将繩子換成了細線,道理卻并無二緻——試想一下,當時麻油燈燈光那般昏暗,我們怎麼可能去注意一條細線?”我聽罷倒吸一口涼氣,胸腔深處湧動着煞煞的寒栗,沒想到所有的一切居然是這般計劃周密。
于是忍不住追問道:“杜科長,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你知曉了這些?”杜少謙笑道:“這個原因真的僅僅是巧合!還記得當日衆人在此端坐對質的時候,因為頂棚漏雨,坐在我對面的陳婆突然換到了我的身邊,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才讓我開始疑心起了吊腳樓裡的房間。
還有就是,吳先生将一切都計劃得異常周密,可惜他忘記了裝有夜光木的素瓷罐子,被替換的房間之中怎麼會有罐子呢?”我豁然開朗,方才明白杜少謙與吳先生此前關于素瓷罐子間莫名其妙的對話。
這時候陳連長問道:“那麼,難道獠牙剃刀随即的出現也是在吳先生的計劃之内嗎?”杜少謙拼命地搖頭:“這個當然不是在吳先生的計劃之内。
——吳先生?”半晌無語的吳先生面無血色,他顯得有些頹唐,聲音帶着嘶啞:“杜科長,我果然小看你啦!不過在這一點上,那個老不死的端錫圭卻也幫了我一個大忙。
說實話,原本我以為你會去追趕那張飛舞的紙人,這樣待你下樓之後,我便可以神不知鬼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