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關燈
小
中
大
來,隻見一個甚是相熟的商販正沖着我喜笑顔開。
他随手撇過了一個肮髒的蛇皮口袋,腔調裡帶着兩分咋咋呼呼向我兜售起來。
“好東西!知道你專收老紙片兒,給你留着呢!前面來了六個人要看,我沒理!”“是什麼?古籍……信劄……還是手稿?”我心不在焉地問他。
老實話,那時候我可是一丁點兒想買的心思都沒有,那商販言之鑿鑿地聲稱沒給那六個人看過,實際上,怕是看過的人六十個也不止了。
至于為什麼沒出手,不過是要麼這東西沒有賣相,要麼商販索價甚昂。
“筆記!文革前的老東西!”商販繼續兜售,“二十多本,你要是感興趣,我便宜點兒賣你!”——果然是沒有賣相的東西! 我聽得出他的弦外之意,要是燙手的硬貨,他們才不會跟你這麼耗着,那得端着,拿着,玩意兒能不能賣出個高價,這說話也是學問。
我笃定主意要拒絕商販的兜售,剛想說兩句客套話兒,猛地裡瞥眼看到那位截胡成瘾的同行正邁着方步向我走來。
小子我當時極力克制,雖說最終放棄了上去抽他一頓的念頭,不過這兜裡的錢财可沒捂住,由着那商販叫了一個咬人的價兒,也不說還上一嘴,便買下了那二十多本看都沒看上一眼的筆記。
我拎着那肮髒的蛇皮口袋,故作鎮定地走向那位截胡的同行,哈哈大笑數聲,接着似有賣弄地甩出了一句話,然後揚長而去。
“要是這東西您看過,那您今天可是走了眼喽!”沿路上,我都在極力回避那個截胡同行對着我譏笑的表情,還沒到家,我就悔得恨不能要把腸子掏出來洗洗,你說我這媽不是神經病嗎,鬥哪門子氣呢? 可是,日子還得過不是,倒買倒賣還得繼續不是,合着我不能就把那蛇皮口袋裡的筆記扔掉了事吧?這樣,那豈不是栽大發了!不行,我得給這些東西找個賣相,說什麼也要回了本兒才是!于是我打開蛇皮口袋,拿出了那破爛不堪的二十多本筆記,一邊扇動着飄蕩在鼻間的黴味兒,一邊兢兢業業試圖發現它們的非比尋常……嘿!你還别說,在翻過那些密密麻麻、讓人眼花缭亂的字迹之後,還真就讓我找到了記錄者的名字! 我趕緊利用搜索引擎查找關于這個陌生名字的信息,内心期待一定是我孤陋寡聞,而不是這個人默默無名。
結果是不消說的,搜索引擎下雖然有這個人的名片,但在職業一欄卻寫着“食品研究”四字。
我的心頓時涼了半截兒,望着對他那寥寥數語的介紹,以及那串冗長的工作單位名稱,這兩者絲毫彰顯不出這個人在其行業裡的傑出,這意味着我不得不為我神經兮兮的沖動自食惡果——看來,我的好運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
算了吧,沒有人能夠始終好運傍身!我一邊安慰自己,一邊極其無聊地為這些筆記拍攝了一張集體照,随手傳到了網店上,在為它們标價之時,我心如針刺,鼠标一抖那售價便成了本金的十倍。
看着那個讓我哭笑不得的數字,我恍然體會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玩笑,不禁長歎一聲:這漏兒是沒撿到,打眼也就算了,關鍵是這内傷難解啊! 楔子老話兒說得好,時間是最好的良藥。
就在我逐漸淡忘這件事,繼續持續着我的倒賣生涯之時,卻突然間接到了一個關于此的電話。
電話是一位有着沙啞嗓音的女人打來的,她開門見山聲稱要購買這批筆記,并且要我一再确認它們是否還在。
我從女人異常焦急的聲音裡判斷,她對這批東西正抱着勢在必得之心,“至于價格方面……”還沒等我說完,女人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一再保證,網店上的标價她完全接受;并在挂斷電話後的十分鐘内,準時将錢款打入了我的銀行賬戶。
這一切來得太快,以至于我将這批筆記按照女人留下的地址快遞出去之後,我仍然覺得這實在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然而,怪事兒并沒有就此結束,兩天以後我再次接到了這個女人的電話,女人聲稱東西她已收悉,隻是還想讓我再幫她一個忙。
“沒問題!當然可以!隻要能辦到的,我一準兒幫忙!”“筆記應該有二十四本,現在少了一本……” “不可能!一共就隻有二十三本,我做生意講究誠信為本,絕不會偷奸耍滑!
他随手撇過了一個肮髒的蛇皮口袋,腔調裡帶着兩分咋咋呼呼向我兜售起來。
“好東西!知道你專收老紙片兒,給你留着呢!前面來了六個人要看,我沒理!”“是什麼?古籍……信劄……還是手稿?”我心不在焉地問他。
老實話,那時候我可是一丁點兒想買的心思都沒有,那商販言之鑿鑿地聲稱沒給那六個人看過,實際上,怕是看過的人六十個也不止了。
至于為什麼沒出手,不過是要麼這東西沒有賣相,要麼商販索價甚昂。
“筆記!文革前的老東西!”商販繼續兜售,“二十多本,你要是感興趣,我便宜點兒賣你!”——果然是沒有賣相的東西! 我聽得出他的弦外之意,要是燙手的硬貨,他們才不會跟你這麼耗着,那得端着,拿着,玩意兒能不能賣出個高價,這說話也是學問。
我笃定主意要拒絕商販的兜售,剛想說兩句客套話兒,猛地裡瞥眼看到那位截胡成瘾的同行正邁着方步向我走來。
小子我當時極力克制,雖說最終放棄了上去抽他一頓的念頭,不過這兜裡的錢财可沒捂住,由着那商販叫了一個咬人的價兒,也不說還上一嘴,便買下了那二十多本看都沒看上一眼的筆記。
我拎着那肮髒的蛇皮口袋,故作鎮定地走向那位截胡的同行,哈哈大笑數聲,接着似有賣弄地甩出了一句話,然後揚長而去。
“要是這東西您看過,那您今天可是走了眼喽!”沿路上,我都在極力回避那個截胡同行對着我譏笑的表情,還沒到家,我就悔得恨不能要把腸子掏出來洗洗,你說我這媽不是神經病嗎,鬥哪門子氣呢? 可是,日子還得過不是,倒買倒賣還得繼續不是,合着我不能就把那蛇皮口袋裡的筆記扔掉了事吧?這樣,那豈不是栽大發了!不行,我得給這些東西找個賣相,說什麼也要回了本兒才是!于是我打開蛇皮口袋,拿出了那破爛不堪的二十多本筆記,一邊扇動着飄蕩在鼻間的黴味兒,一邊兢兢業業試圖發現它們的非比尋常……嘿!你還别說,在翻過那些密密麻麻、讓人眼花缭亂的字迹之後,還真就讓我找到了記錄者的名字! 我趕緊利用搜索引擎查找關于這個陌生名字的信息,内心期待一定是我孤陋寡聞,而不是這個人默默無名。
結果是不消說的,搜索引擎下雖然有這個人的名片,但在職業一欄卻寫着“食品研究”四字。
我的心頓時涼了半截兒,望着對他那寥寥數語的介紹,以及那串冗長的工作單位名稱,這兩者絲毫彰顯不出這個人在其行業裡的傑出,這意味着我不得不為我神經兮兮的沖動自食惡果——看來,我的好運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
算了吧,沒有人能夠始終好運傍身!我一邊安慰自己,一邊極其無聊地為這些筆記拍攝了一張集體照,随手傳到了網店上,在為它們标價之時,我心如針刺,鼠标一抖那售價便成了本金的十倍。
看着那個讓我哭笑不得的數字,我恍然體會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玩笑,不禁長歎一聲:這漏兒是沒撿到,打眼也就算了,關鍵是這内傷難解啊! 楔子老話兒說得好,時間是最好的良藥。
就在我逐漸淡忘這件事,繼續持續着我的倒賣生涯之時,卻突然間接到了一個關于此的電話。
電話是一位有着沙啞嗓音的女人打來的,她開門見山聲稱要購買這批筆記,并且要我一再确認它們是否還在。
我從女人異常焦急的聲音裡判斷,她對這批東西正抱着勢在必得之心,“至于價格方面……”還沒等我說完,女人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一再保證,網店上的标價她完全接受;并在挂斷電話後的十分鐘内,準時将錢款打入了我的銀行賬戶。
這一切來得太快,以至于我将這批筆記按照女人留下的地址快遞出去之後,我仍然覺得這實在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然而,怪事兒并沒有就此結束,兩天以後我再次接到了這個女人的電話,女人聲稱東西她已收悉,隻是還想讓我再幫她一個忙。
“沒問題!當然可以!隻要能辦到的,我一準兒幫忙!”“筆記應該有二十四本,現在少了一本……” “不可能!一共就隻有二十三本,我做生意講究誠信為本,絕不會偷奸耍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