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血魔再生風波起

關燈
察。

     “此處不知為什麼地方?大師!我們得問個明白才好。

    ”林可容向雲長風道。

     劉傲則搔搔頭,道: “這地方好陌生,又有點兒怪怪的。

    ” 雲長風最後決定道: “此時昏天黑地,天色甚晚,且上岸再看着辦!” 劉傲和林可容依言,大家一齊登岸,離開河口,走上大路。

     ****** 三人站在大路上,四下一望,卻不見人煙或住家客舍。

     再引頸往前一着,隐約可見城廓。

    隻覺一切灰灰蒙蒙,但覺糊糊塗塗,不甚明白。

     大家隻得向前又行了半裡多路。

     “好像有人聲!”林可容高興地喊。

     果然遠遠地,有一駕馬驢車載着許多人在大路前頭行走。

     劉傲和林可容歡天喜地地拍手而喊:“等等我們!等等我們!” 可是待他們三人加快腳步,疾奔至前頭,那駕驢車,卻又不見。

     雲長風心下生疑,自語道: “這怎麼可能?莫非是鬼打牆?” 既而回頭問劉傲和林可容: “你們方才的确有看見嗎?” 劉傲十分肯定地答道: “怎麼會沒看見.的确有一群人在驢車上頭啊!” 林可容亦帶着迷惑的語氣道: “為何一閃就不見了?真古怪!” 突然劉傲冒出一句話:“莫非我們見了鬼?” 正說之際,林可容眼睛一亮,忙指着前頭急道: “那前邊的不又是剛才那一夥人嗎!” 大家再看時,果然那駕驢車又遠遠在前面行走。

    三人急急趕到前面,卻又如頭一遭情形——整駕驢車的人全都不見了。

     雲長風心裡已有個譜兒,思忖:“此處若非陰界,即是鬼域。

     一番驚驚疑疑,不知不覺已走近人煙稠密處。

    再細細而瞧,果是一座城池。

     城雖然高大,可沒有固若金湯的氣魄,反而是荒荒涼涼,牆圮城頹,不甚齊整。

     城下有兩扇門,半開半掩,任人來去。

     雖也有幾個人民進進出出,他們卻長得古古怪怪,沒精沒神,癡癡蠢蠢,不像個知世務的,劉傲和林可容也懶得睬理他們。

     一行三人,一齊進了城。

     到得城中,便有三街大市,做買做賣,人煙麇集,與城外荒涼較來,有天壤之别。

     但不知怎的,氣氛總是陰陰晦晦地,不十分開爽清朗。

     劉傲忍不住道:“這城令人窒得快沒氣兒!” 林可容亦有同感。

     倒是雲長風一句話兒也不提,鎮靜得很。

     三人正要尋人來訪問,早有許多人看見他們三個筆直地走入城來。

     于是一群人都圍攏上來,問道: “你們那裡來的?這等大膽,敢闖入我國之中?” 劉傲不以為然地道: “天下路容天下人走,怎麼我們不敢來?” 其中有幾個問道:“你們三個,像是活的!” 一聽此話,除了雲長風笑不出來以外,林可容和劉傲皆忍不住捧腹大笑。

     劉傲說道:“這朋友言語真有趣,如果我們不是活的,怎生走來此地?” 又幾個問劉傲道:“既是活的,到我們國度裡來做什麼?” 劉傲認真的解釋道: “我們也不是故意專程而來,因一時起暴風,船被吹到此處,又因天色巳晚了,回去也來不及,才進了城來。

    ” 那群人便交耳議論着。

     林可容也抱拳問道:“諸位,我們先尋個清靜寺院,借歇一宿,明日就走,你們這兒,哪裡有寺院,煩請指引指引。

    ” 又有一、二個答道: “我們這國度,又無生,又無死,也沒仙,也沒佛,哪有寺院呃?隻有一間羅刹行宮,在左角大街上,隻好到那裡權住一宿。

    ” 劉傲和林可容或許是累疲了,一直沒聽出那一群人的話與常人有啥不同。

     他們二人一聽見有地方可借宿,就心滿意足了。

     于是林可容請示雲長風: “大師,我們去那個羅剁行官歇歇好嗎?” 雲長風知道個中情形,但抱了“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态。

     “好吧!”雲長風一口答應。

     那群中幾個熱心地又說道:“你們住便住,隻怕有小人,見你們來自外地,要來找麻煩,羅嗦,可要大膽些,不要害怕。

    ” 劉傲拍胸脯道: “若論膽子,可不比平常入少,而且我們的大師厲害得很。

    ” 說着,指了指雲長風。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注在雲長風身上,好像要把他看透似的。

     雲長風坦然不改神色。

     于是,劉傲和林可容随着雲長風往左角大街尋去。

     即至那兒,果見一座宮殿,有一帶紅牆,圍繞着株松樹,旁處盡栽着五色昙花,左鐘右鼓,乃修行之處,總之,環境十分幽麗。

     劉傲和林可容直稱好地方,雲長風可神情肅然,以“銳目”透視此地。

     雲長風在心底暗忖:陰氣騰騰,顯現出一個魔王世界。

     至于劉傲和林可容見天色晚了,也不管是佛寺或道宮,竟一齊走了進去。

     不過行宮裡不見一人。

     林可容走到殿上,打帳參拜,既不列金剛也無三世佛像。

     隻有—個龛子裡面,供養了一尊女像,林可容看見,不知是什麼出身,便不下拜,單單恭敬的合掌,打了一個問訊。

     雲長風則暗念了“保身咒”,以避邪物。

     三人走入殿後來,方看見一個老道婆,坐在一條矮凳上,嘴裡喃喃的,不知是念經念咒。

     老道婆見他們三個前來,又驚又喜,馬上立起身來,迎迓着問道:“三位從何處來?” 還是由劉傲開口道: “我們因大風迷了路,漂泊至此,沒有宿頭,敬借寶處,暫住一晚。

    ” 老道婆微笑道:“我就覺得你們不是本地人!既來了,我怎好不留?何況,你們定有些來頭,不妨在後廊上,打個鋪吧。

    ” 林可容十分感激地道: “我們隻要有一席容身之處便足夠了!” 老道婆于是指引三人往後廊走去。

     送至後廊,老道婆又熱心地道: “三位迷路,遠道至此,想來未曾裹腹,待我弄些吃食與三位充饑再歇息吧!” 三人就暫坐等,老道婆離去備食。

     那老道婆到廚下好半晌,方捧了一碗小粥前來,放在桌上說道:“三位請用。

    ” 僅三隻小碗三箸子,其他配菜皆沒有。

     林可容和劉傲以為至少飽餐素菜一頓,誰知大失所望。

     然聊勝于無,便讓雲長風先食。

     但劉傲還是忍不住咕咕嚷嚷地:“這等輝皇的寺觀,怎麼連一桌素食都辦不出來?甚至幾根素菜影兒都沒有,實在太輕人了!” 老道婆立即辯道: “非是我如此慢待諸位,但這行宮,是冥靈之地,怎麼可能有人間佳肴?單這一碗粥,還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的,隻好将就将就,能充饑也就得了!” 雲長風已開口言道: “多感謝這位女老菩薩,關照我們,已是莫大恩德,怎能責求呢?” 劉傲才噤口,不敢言語。

     三人很快地喝完粥。

    照例又是一番言謝之詞,老道婆笑一笑,收了碗箸,竟往廚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