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婢們調笑。
夕照漸濃後,男子們收拾好物品,讓她們退回柳家别業,自己也往震西王爺的領地走回去,沿途欣賞夕照美景,談笑離開。
落霞邊走邊回頭看: “小姐,他們三人不像朋友,都是那個好看的男人在談笑自若,另兩名都沒有相同的心情哩。
” “是呀。
”她笑了聲,癡望夕陽的方向,低歎道:“自古以來,即使被欽點入宮,也不是每一名女子都見得到君王的,更别說與他談笑了,怕是等到死了,君王也不見得知道那名紅顔的存在。
他何必知道呢?多得是全天下的美人鹄候垂幸,他何必去在意是否有遺漏的美人等着他注目的一瞥?” “小姐,你又在感歎王昭君的命運了嗎?”落霞靈巧地問着。
“不。
”她低着頭。
微微一笑:“我隻是感覺到今天相當幸運,遇到了那三名大人物,得到了千萬佳麗夢寐以求的注目,而且尚不必投身入後宮,殷殷期盼。
” “小姐,你又說人家聽不懂的話了!”落霞抱怨着。
一陣晚風由樹梢間拂來,一主一仆穿梭于樹林間,愉悅地嬉戲而歸,林間抖落的沙沙聲,像在為她們的笑聲伴奏着。
而滿天星子,悄悄睜開眼睛偷瞧…… ※※※ 在中書省任職,又位居侍郎之位,除了中書令之外,就數侍郎職位最大,并且也代表才學上極受朝廷百官肯定,才能在中書省任居要職。
因為中書省可是負責拟天子诏令之部門,并且書寫公文信函,以及收編史典之種種文書工作,能在中書省任命,皆是一流學士文人、在文壇上負盛名者;當然,柳時春侍郎大人也不例外。
向來?他行事溫和有度,不趨近小人,也不輕易與人結怨,所以在朝野中享有良好的聲譽,與同僚皆有三分交情;加上從不藉交情去圖升官發财的事,所以頗受敬重,讓人樂于結交,縱使他長年鑽營書堆之城,也不會令他一個朋友也沒有。
當今尚書省的掌門長官康華頤便是他的至交好友,仕途比柳時春得意許多,屬大器晚成,三十五歲才中進士,還是柳時春解囊相助才緻使他不會餓死在大考之前。
中進士後,他立即受先帝重用,先後提過一些治國之策,成效頗佳;也治理過幾個州郡,皆廣受好評,所以先帝遺诏中,康華頤亦是三位顧命大臣之一。
君子之交淡如水,淡于表相,義重于心;這是柳時春處世原則。
所以當他必須厚着老臉前來乞求他人時,一顆心便忐忑了許多日,直到今日上門來,他依然坐立難安。
“柳老弟,你有話就直說了吧!咱們二十多年的交情,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嗎?”康華頤撫着花白的胡須,代老友開場白,希望能令他輕松一些。
他達練的眼光怎會看不出來老友正有求于他,并且為此開不了口呢? 柳時春歎了口氣: “我是在異想天開。
”他不知道自己還必須為女兒操勞多少心、白去多少頭發。
“莫非……”康華頤心中一動:“是為了天子選秀的事?” 柳時春漲紅老臉,隻能愧疚地點頭: “我那女兒,已經二十歲了。
全長安,沒一戶人家上門提親,我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呀!”他希冀地看着老友:“你是這次輔佐皇上選秀的大臣……是否……是否可以破格讓小女教皇上欽點入宮?” “這并不妥,老弟。
除非一入宮立即能受眷寵,否則待在後宮無處可去的悲涼,反而是害了令千金,你又何苦怕她沒有夫家而執意送她入宮呢?” 柳時春搖頭,起身走近老友,道: “你記不記得三年前皇上登基時,曾欽點了十來名官家千金?皇上臨幸了八名,分别封了從容與昭儀,另有四名皇上看不上眼的,後來也封給了戰有役功的将軍為妻為妾;我明白皇上并不會對小女多投注一眼,但……也許可以經由皇上的手代為嫁出小女,那小弟心願已足。
倘若心願不能達成……也許皇上會看在老臣薄面上,遣送小女出宮吧!我記得高大人的千金就是被皇上遣出來的。
”而且,再加上皇上最親信的康大人美言兩句,這并非不能達成的心願。
“柳老弟行事向來恭謹,連這事想必也是再三思考出進退之路才來找愚兄的吧?”康華頤微歎:“這事,說起來皇上也有錯。
那一句戲言脫口而出,誤了令千金的佳期。
” “不敢、不敢。
是小女太過平庸,比在群芳之中,原本就隻會黯然失色,小弟斷然怨不得人的。
” 康華頤扶住他打揖的手,輕道: “把令千金的畫像送來吧,我會向皇上提一提。
” 幾句話,改寫了柳二小姐的一生,從此回不了無欲無愛的悠然歲月。
※※※ 柳宅上下,人人都知道柳二小姐是個不會生氣的好小姐;她情緒最不佳時,頂多将自己鎖在書院中對一牆又一牆的書又寫、又看,以各種文體将四書五經抄了個一遍。
能入宮,算是天大的好事吧?就在所有人代為欣喜若狂時,那個即将要被送入宮、并且其命運可預期遭“冷藏”的柳二小姐,早已一臉冰霜地将自己鎖在書院中,對父兒的殷殷交代不回答半個字。
她從不曾這麼無禮的,尤其在人前,所以她的舉動吓到了父兄二人。
“爹,小妹生氣了。
”柳獻宏斯文的面孔有一絲着急,立在書齋外頭悄悄與父親訴說着。
柳時春看着緊閉的書齋良久: “随她去吧!她應會想通為父是為她好。
當年皇上的戲言傷她太深,所以她才會生氣,但,盡避如此,她總不能不嫁人。
這是一個機會呀,不求皇上寵幸,而想藉皇上之手代為作主,讓她尋得好夫家。
瞧,六月選秀之後,再來
夕照漸濃後,男子們收拾好物品,讓她們退回柳家别業,自己也往震西王爺的領地走回去,沿途欣賞夕照美景,談笑離開。
落霞邊走邊回頭看: “小姐,他們三人不像朋友,都是那個好看的男人在談笑自若,另兩名都沒有相同的心情哩。
” “是呀。
”她笑了聲,癡望夕陽的方向,低歎道:“自古以來,即使被欽點入宮,也不是每一名女子都見得到君王的,更别說與他談笑了,怕是等到死了,君王也不見得知道那名紅顔的存在。
他何必知道呢?多得是全天下的美人鹄候垂幸,他何必去在意是否有遺漏的美人等着他注目的一瞥?” “小姐,你又在感歎王昭君的命運了嗎?”落霞靈巧地問着。
“不。
”她低着頭。
微微一笑:“我隻是感覺到今天相當幸運,遇到了那三名大人物,得到了千萬佳麗夢寐以求的注目,而且尚不必投身入後宮,殷殷期盼。
” “小姐,你又說人家聽不懂的話了!”落霞抱怨着。
一陣晚風由樹梢間拂來,一主一仆穿梭于樹林間,愉悅地嬉戲而歸,林間抖落的沙沙聲,像在為她們的笑聲伴奏着。
而滿天星子,悄悄睜開眼睛偷瞧…… ※※※ 在中書省任職,又位居侍郎之位,除了中書令之外,就數侍郎職位最大,并且也代表才學上極受朝廷百官肯定,才能在中書省任居要職。
因為中書省可是負責拟天子诏令之部門,并且書寫公文信函,以及收編史典之種種文書工作,能在中書省任命,皆是一流學士文人、在文壇上負盛名者;當然,柳時春侍郎大人也不例外。
向來?他行事溫和有度,不趨近小人,也不輕易與人結怨,所以在朝野中享有良好的聲譽,與同僚皆有三分交情;加上從不藉交情去圖升官發财的事,所以頗受敬重,讓人樂于結交,縱使他長年鑽營書堆之城,也不會令他一個朋友也沒有。
當今尚書省的掌門長官康華頤便是他的至交好友,仕途比柳時春得意許多,屬大器晚成,三十五歲才中進士,還是柳時春解囊相助才緻使他不會餓死在大考之前。
中進士後,他立即受先帝重用,先後提過一些治國之策,成效頗佳;也治理過幾個州郡,皆廣受好評,所以先帝遺诏中,康華頤亦是三位顧命大臣之一。
君子之交淡如水,淡于表相,義重于心;這是柳時春處世原則。
所以當他必須厚着老臉前來乞求他人時,一顆心便忐忑了許多日,直到今日上門來,他依然坐立難安。
“柳老弟,你有話就直說了吧!咱們二十多年的交情,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嗎?”康華頤撫着花白的胡須,代老友開場白,希望能令他輕松一些。
他達練的眼光怎會看不出來老友正有求于他,并且為此開不了口呢? 柳時春歎了口氣: “我是在異想天開。
”他不知道自己還必須為女兒操勞多少心、白去多少頭發。
“莫非……”康華頤心中一動:“是為了天子選秀的事?” 柳時春漲紅老臉,隻能愧疚地點頭: “我那女兒,已經二十歲了。
全長安,沒一戶人家上門提親,我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呀!”他希冀地看着老友:“你是這次輔佐皇上選秀的大臣……是否……是否可以破格讓小女教皇上欽點入宮?” “這并不妥,老弟。
除非一入宮立即能受眷寵,否則待在後宮無處可去的悲涼,反而是害了令千金,你又何苦怕她沒有夫家而執意送她入宮呢?” 柳時春搖頭,起身走近老友,道: “你記不記得三年前皇上登基時,曾欽點了十來名官家千金?皇上臨幸了八名,分别封了從容與昭儀,另有四名皇上看不上眼的,後來也封給了戰有役功的将軍為妻為妾;我明白皇上并不會對小女多投注一眼,但……也許可以經由皇上的手代為嫁出小女,那小弟心願已足。
倘若心願不能達成……也許皇上會看在老臣薄面上,遣送小女出宮吧!我記得高大人的千金就是被皇上遣出來的。
”而且,再加上皇上最親信的康大人美言兩句,這并非不能達成的心願。
“柳老弟行事向來恭謹,連這事想必也是再三思考出進退之路才來找愚兄的吧?”康華頤微歎:“這事,說起來皇上也有錯。
那一句戲言脫口而出,誤了令千金的佳期。
” “不敢、不敢。
是小女太過平庸,比在群芳之中,原本就隻會黯然失色,小弟斷然怨不得人的。
” 康華頤扶住他打揖的手,輕道: “把令千金的畫像送來吧,我會向皇上提一提。
” 幾句話,改寫了柳二小姐的一生,從此回不了無欲無愛的悠然歲月。
※※※ 柳宅上下,人人都知道柳二小姐是個不會生氣的好小姐;她情緒最不佳時,頂多将自己鎖在書院中對一牆又一牆的書又寫、又看,以各種文體将四書五經抄了個一遍。
能入宮,算是天大的好事吧?就在所有人代為欣喜若狂時,那個即将要被送入宮、并且其命運可預期遭“冷藏”的柳二小姐,早已一臉冰霜地将自己鎖在書院中,對父兒的殷殷交代不回答半個字。
她從不曾這麼無禮的,尤其在人前,所以她的舉動吓到了父兄二人。
“爹,小妹生氣了。
”柳獻宏斯文的面孔有一絲着急,立在書齋外頭悄悄與父親訴說着。
柳時春看着緊閉的書齋良久: “随她去吧!她應會想通為父是為她好。
當年皇上的戲言傷她太深,所以她才會生氣,但,盡避如此,她總不能不嫁人。
這是一個機會呀,不求皇上寵幸,而想藉皇上之手代為作主,讓她尋得好夫家。
瞧,六月選秀之後,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