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就是七月的大考了,到時全國學子齊聚京師,出類拔萃着大試及第,多得是青年才俊,配上寄悠的文采也可以了。
而且有康大人在一邊提醒,皇上心中自是有底,必會代為婚配的;若不,也會将她送回來,怎麼說咱們也沒有損失的。
” “可是一旦進了宮,又被送出來,那妹妹怕是當真嫁不了人了。
” “再差也不過如此了,我們已沒有什麼好指望的了。
”柳時春又深看了房門良久,轉身走出書院,交代道:“大考快到了,你可也要努力才行。
” “是的,爹。
”柳獻宏跟着走出去,留下安靜的空間給小妹去思考。
如果容貌可以交換,他多希望相貌平凡的人是自己,那麼妹妹早五、六年前就可以覓到一個好夫家了。
可惜了寄悠的蕙質蘭心—— 書齋内踱步的柳寄悠并不是沒聽見父兄的談話,也不是看不出父親的苦心;她所煩惱的不是進不進宮的事,而是入宮後皇上必會因康大人的提醒而安排她嫁與别人之事。
與其嫁人,倒不如入宮當一輩子受冷落的秀女。
隻不過後宮的争權奪利,很難有一片清靜地供她清修閱讀,而且一入後宮深似海,永生封閉在一小方天地,不見天日,又是多麼吓人的事。
嫁人與入宮,都為她所敬謝不敏。
她知道自己的思想不容于當今社會,在自我的世界中有這種想法尚可,但步出了閨閣,便不能不去理會大環境對女人的批判,以及世俗加諸于女人的桎梏,也不能不去體念父兄的難處。
一個超齡未嫁的女兒,對他們面子上而言,也是難堪吧?何況他們根深柢固地認為女人隻有嫁人才會快樂,那麼她的未嫁,在他們眼中必是萬般不幸了。
不是說她對婚姻本身沒有任何憧憬,而是她不願為一個婚姻去改變自己的一生。
也可以說是“懶”吧,她沒有太多精神去全心全意服侍一個男人。
大戴《禮記》本命篇有雲,婦有七去:不孝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多言、竊盜——犯了以上七出之條,丈夫可以毫不客氣将這名女子丢出家門;這七出之條,是多麼籠統,又多麼輕易就能夠定下的罪呀! 立足點就不公平的婚契,要叫女人如何安心去托付自己?不能生育,休掉!好淫,休掉!忌妒,休掉!生重病,休掉!抱怨多些,休掉! 引申得更透徹一些。
女人是娶來生子用的,沒生下一兒半女,留着何用!喜歡與丈夫親近、夜夜翻紅浪便是好淫,會虧空丈夫身子,休掉最好,然後再去娶新婦!丈夫要納妾,妻子不能反對,反對就是忌妒,休掉最好!包别說生病了,不能操持家務的女人形同廢物,當然要早早休掉,省得賠上一具棺木錢! 唉……聽聞制禮作樂者是周公姬旦先生,是個男人,莫怪禮制之初,事事以男人便利為先了。
後來又加上班昭夫人的《女誡》、長孫皇後的《女則》來警剔女人守分自律,女人更是大氣也難喘一聲了。
這樣的憤世嫉俗是很糟糕的吧?柳寄悠坐在竹椅上淺笑。
反過來說,男人賺錢養家、保疆衛土、流血流汗,她們這些女人不事生産,除了生子之外,當真看來沒什麼用處哩!如果今天她亦是扶持柳家生計的人,自是可以大聲說話,将男人臭罵了個灰頭土臉;可惜她不是,所以種種反判的思想,隻能放在心中流轉,不能訴諸于言語了。
隻是……嫁人?她仍是抗拒。
那個“害”她令人問津的皇上,到底說來也是個“恩人”呢!沒想到年輕俊逸得那般,也算得上英雄年少。
即位三年,政治一片清明,以他二十當年歲,确是了不得的成就。
依她猜測——而她的猜測極少有機會出錯——上個月在洛陽見到的那三名男子,其中有一名必定是當今聖上,而且就是話說得最多的那一個。
能讓禁軍統領燕奔大人寸步不離護衛着的人,除了皇上,不作第二人想,更何況那名“江大人”。
就是當今聖上最為信任的太監江喜公公,除了皇上,還會有其他人擔得起嗎? 這兩個人除了服侍聖上,是不會服侍别人的。
恐怕連皇太後也得不到這麼周到的服侍吧? 這麼俊美的男人,又集天下權勢于一身,莫怪會眼高于頂,讓天下佳麗依附芳心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他有絕對的資格去坐擁美人、享盡福,隻是會愛上他的女人,就勢必要含淚過一生呀! 幸好,她永遠不會被看上、永遠不會被寵幸,自然,也就不會有機會去領受心碎的滋味。
這是幸運。
别人永不會理解。
如果情勢由不得她說要與不要,她就隻能順着父兄的意思進宮去蟄伏一陣子了。
何妨?就去吧,總有應對的法子讓自己免于嫁人的命運。
皇宮内院雖是一隻金絲樊籠,去逛上一周也不錯,開開眼界以長見識。
迸人有雲的,行萬裡路,讀萬卷書。
心情逐漸明朗,她起身打開書齋大門,亮晃晃的日光迎面照來。
她對着門外枯立的兩位女婢道: “咱們回房休息吧,入宮之前,還有許多書要讀哩!翠兒、霞兒,到裡頭把我挑好的書搬回我的房間。
” 話完,她輕盈地步回自己的院落,留下面面相觑的俏丫鬟。
“小姐看來心情不錯。
”挽翠低語。
“一定是心中有了想法。
”落霞也低聲說着。
“但是小姐仍是不願嫁人。
” “所以她一定是想出了不嫁人的好法子。
” 同聲一歎,她們進房内搬書去了。
哪有人入宮在即不搜購一些飾品、寶物,偏偏要鑽書堆呢?可見她把入宮當成不值重視的小事。
全天下大概隻有小姐會這樣了。
而且有康大人在一邊提醒,皇上心中自是有底,必會代為婚配的;若不,也會将她送回來,怎麼說咱們也沒有損失的。
” “可是一旦進了宮,又被送出來,那妹妹怕是當真嫁不了人了。
” “再差也不過如此了,我們已沒有什麼好指望的了。
”柳時春又深看了房門良久,轉身走出書院,交代道:“大考快到了,你可也要努力才行。
” “是的,爹。
”柳獻宏跟着走出去,留下安靜的空間給小妹去思考。
如果容貌可以交換,他多希望相貌平凡的人是自己,那麼妹妹早五、六年前就可以覓到一個好夫家了。
可惜了寄悠的蕙質蘭心—— 書齋内踱步的柳寄悠并不是沒聽見父兄的談話,也不是看不出父親的苦心;她所煩惱的不是進不進宮的事,而是入宮後皇上必會因康大人的提醒而安排她嫁與别人之事。
與其嫁人,倒不如入宮當一輩子受冷落的秀女。
隻不過後宮的争權奪利,很難有一片清靜地供她清修閱讀,而且一入後宮深似海,永生封閉在一小方天地,不見天日,又是多麼吓人的事。
嫁人與入宮,都為她所敬謝不敏。
她知道自己的思想不容于當今社會,在自我的世界中有這種想法尚可,但步出了閨閣,便不能不去理會大環境對女人的批判,以及世俗加諸于女人的桎梏,也不能不去體念父兄的難處。
一個超齡未嫁的女兒,對他們面子上而言,也是難堪吧?何況他們根深柢固地認為女人隻有嫁人才會快樂,那麼她的未嫁,在他們眼中必是萬般不幸了。
不是說她對婚姻本身沒有任何憧憬,而是她不願為一個婚姻去改變自己的一生。
也可以說是“懶”吧,她沒有太多精神去全心全意服侍一個男人。
大戴《禮記》本命篇有雲,婦有七去:不孝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多言、竊盜——犯了以上七出之條,丈夫可以毫不客氣将這名女子丢出家門;這七出之條,是多麼籠統,又多麼輕易就能夠定下的罪呀! 立足點就不公平的婚契,要叫女人如何安心去托付自己?不能生育,休掉!好淫,休掉!忌妒,休掉!生重病,休掉!抱怨多些,休掉! 引申得更透徹一些。
女人是娶來生子用的,沒生下一兒半女,留着何用!喜歡與丈夫親近、夜夜翻紅浪便是好淫,會虧空丈夫身子,休掉最好,然後再去娶新婦!丈夫要納妾,妻子不能反對,反對就是忌妒,休掉最好!包别說生病了,不能操持家務的女人形同廢物,當然要早早休掉,省得賠上一具棺木錢! 唉……聽聞制禮作樂者是周公姬旦先生,是個男人,莫怪禮制之初,事事以男人便利為先了。
後來又加上班昭夫人的《女誡》、長孫皇後的《女則》來警剔女人守分自律,女人更是大氣也難喘一聲了。
這樣的憤世嫉俗是很糟糕的吧?柳寄悠坐在竹椅上淺笑。
反過來說,男人賺錢養家、保疆衛土、流血流汗,她們這些女人不事生産,除了生子之外,當真看來沒什麼用處哩!如果今天她亦是扶持柳家生計的人,自是可以大聲說話,将男人臭罵了個灰頭土臉;可惜她不是,所以種種反判的思想,隻能放在心中流轉,不能訴諸于言語了。
隻是……嫁人?她仍是抗拒。
那個“害”她令人問津的皇上,到底說來也是個“恩人”呢!沒想到年輕俊逸得那般,也算得上英雄年少。
即位三年,政治一片清明,以他二十當年歲,确是了不得的成就。
依她猜測——而她的猜測極少有機會出錯——上個月在洛陽見到的那三名男子,其中有一名必定是當今聖上,而且就是話說得最多的那一個。
能讓禁軍統領燕奔大人寸步不離護衛着的人,除了皇上,不作第二人想,更何況那名“江大人”。
就是當今聖上最為信任的太監江喜公公,除了皇上,還會有其他人擔得起嗎? 這兩個人除了服侍聖上,是不會服侍别人的。
恐怕連皇太後也得不到這麼周到的服侍吧? 這麼俊美的男人,又集天下權勢于一身,莫怪會眼高于頂,讓天下佳麗依附芳心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他有絕對的資格去坐擁美人、享盡福,隻是會愛上他的女人,就勢必要含淚過一生呀! 幸好,她永遠不會被看上、永遠不會被寵幸,自然,也就不會有機會去領受心碎的滋味。
這是幸運。
别人永不會理解。
如果情勢由不得她說要與不要,她就隻能順着父兄的意思進宮去蟄伏一陣子了。
何妨?就去吧,總有應對的法子讓自己免于嫁人的命運。
皇宮内院雖是一隻金絲樊籠,去逛上一周也不錯,開開眼界以長見識。
迸人有雲的,行萬裡路,讀萬卷書。
心情逐漸明朗,她起身打開書齋大門,亮晃晃的日光迎面照來。
她對着門外枯立的兩位女婢道: “咱們回房休息吧,入宮之前,還有許多書要讀哩!翠兒、霞兒,到裡頭把我挑好的書搬回我的房間。
” 話完,她輕盈地步回自己的院落,留下面面相觑的俏丫鬟。
“小姐看來心情不錯。
”挽翠低語。
“一定是心中有了想法。
”落霞也低聲說着。
“但是小姐仍是不願嫁人。
” “所以她一定是想出了不嫁人的好法子。
” 同聲一歎,她們進房内搬書去了。
哪有人入宮在即不搜購一些飾品、寶物,偏偏要鑽書堆呢?可見她把入宮當成不值重視的小事。
全天下大概隻有小姐會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