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政策,以後你收一千斤,隻要依法給地主三百七十五斤當田租就好了,其他的都是你自己的。

    這樣一來,你很快就能存到錢買地了,就把當年被搶的地買回來,怎樣?到時我幫你。

    』 李剩被張天順幫他規劃的美好願景打動了,所以他成了張家的佃農。

    又因為住在張家,所以自覺把自己當成長工,舉凡所有砍柴挑肥等粗重的或是肮髒的活都一手包了。

     李想的爺爺在張天順的幫慢下,終于以合理的價格買回了當年養父打算給他繼承的那塊地産。

    回來連娶妻蓋房子這些事,張天順也打理到底。

     張天順始終把李剩當弟弟看,可是李剩卻死心眼的認定張天順是他的再生父母,就算如今又房有田了,也不可以忘記報恩。

    他常常在農忙後跑到張家去幹活,到店裡去幫忙,張天順硬塞薪水給他,他都偷偷藏在張家的櫥櫃裡,不聲不響。

     而,李想的爸爸李守田在其父的身教言教之下,從小也把張家當主子侍奉。

    李守田性格老實,不懂的拒絕人家,在學校很容易受欺負,幸好有張品曜的父親罩着,所以在第二代,李家的孩子仍然是以馬家是瞻。

     李守田高中讀的是汽修科,打算出社會以後一邊種田一邊開個小店什麼的——因為張宏年拍胸脯跟他保證,未來的台灣一定會汽車滿街跑,學會了修車與保養的技術,将來一定不愁吃不愁穿的。

     當然,李守田的這一生算是吃穿不愁了。

    隻是他沒開成汽車修理廠,他成了張天順的司機,以及田地管理者。

     起因是張天順有天騎着摩托車去談生意,因為太累,沒注意路況,結果被一輛轎車撞飛進了田,手腳都骨折了,昏迷了好幾天才醒過來,吓得張家人哭的昏天暗地,不知如何是好。

    後來張天順脫離險境以後,張家人一直決定忍痛花大錢去買當時絕對是奢侈品的轎車;而李家這邊的決定是,叫剛成年的李守田去照顧張天順,并且當他的司機,開車接送他。

     那時大家以為這是一時的,等張天順的身體好後,等張家人學會開車,也能把車子開的很安全順手以後,李守田還是回歸種田和當技工的生活。

     當張天順已經恢複的快差不多,可以活蹦亂跳的時候,李剩卻倒下了。

     他的身子骨本來就差,加上早年辛苦操勞,中年之後開始大病小病不斷,每次生病的呃時候又總是躲起來,怕張天順拖他去醫院花大錢,常年這麼下來,才四十歲人生的路便已經走到了盡頭。

     李剩彌留之際,緊緊抓住張天順的手,口中不斷喃喃說着感謝的話。

    張天順氣得破口大罵—— 『春仔(台語剩餘之意),都什麼時候了,你還謝謝謝個不停,啊,你是跳針哦!你又不是唱片,不要再跳針下去了啦。

    就剩這口氣了,說點有用的吧,聽見沒?』 『順哥……你一生的提攜,我李家都會記得,以後有什麼吩咐,就盡管使喚守田,他人雖笨了點,但至少本分勤快……』 『好啦好啦你放心,我張天順一定罩着他一輩子!李守田等于是我的第二個兒子,你放心的走吧,就算我過幾年就到地下找你了,我也會交代我兒子我孫子照顧你們李家的子子孫孫,一定不教别人欺負他們!包在我身上!』 『不……不是……我……意思是……』 『不用不好意思啦!就這樣,你放心。

    』 然後,一切從此定案。

    張天順真的包了李守田的一輩子。

    本想出錢讓他開修車廠的,但李守田雖有很好的技術卻不是做老闆的料,他很有自知之明,所以婉拒了張家的照顧,乖乖的在别人修車廠當工人,下班就到田裡耕種。

    當張家買的田越來越多,多到他再也種不來之後,他便成了幫忙管田産租賃的負責人,在鄉下幫着張家看管田産,而張家在幾年之後舉家搬到台北當有錢人了。

     直到張品曜與李想出生那一年,為了給張品曜供母奶,李家舉家搬進台北的張家,自此便住了下來了。

     雖然張家将李家當家人看,但李守田夫婦确是以人家的下屬自居……畢竟拿人家豐厚的薪水哪。

     也不知道一切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起先是,李氏夫婦習慣性的幫張家做家事,李守田主動做粗活,而張家人要出門時,他一定充當司機;而李守田的夫人,總是自動自發每天打掃屋前屋後的清掃工作,俨然是個家務助理。

     張家人無法阻止他們這種行為,萬般過意不去之下,于是隻好強迫他們拿薪水。

    搞到後來,李家便是張家的員工兼家人了,身份不上不下的,幸好大家相處愉快,沒什麼抵觸情緒。

    張天順和張宏年更嚴格要求子女要将李守田夫婦當長輩尊重,絕對不可以有任何指使行為,也不可以被他們服務。

     李剩口頭傳下來的祖訓,李守田也繼續對子女教誨着。

    不過時代不同了,他們的三名子女,當然會對張家感恩,但卻不會做出犧牲奉獻的行為。

    他們的人生規劃,并不打算繞着張家轉。

    然而即使如此,李想的姐姐李燕慧如今在張家投資的飯店任職;李想的弟弟李南升在退伍後,也是進入了張家的食品公司當信息部門的工程師。

    隻有李想,走的是與張家絕對沒有關系的路子。

     說到底,到了第三代,李家的人還是被張家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