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篇 第十九章 信任

關燈
霍去病口中輕描淡寫的“權利富貴”的賞賜卻讓滿朝文武和全天下震驚。

    隻這一次戰役,漢武帝又賞了五千八百戶食邑給他。

    這還是其次,關鍵是和霍去病一起出兵的将領都得到了封賞:右北平太守路博德隸屬于骠騎将軍,跟随骠騎将軍到達梼餘山,賞一千六百戶,封為符離侯。

    北地都尉邢山随骠騎将軍捕獲匈奴小王,賞一千二百戶,封為義陽侯。

    投降漢朝的匈奴降将複陸支、伊即皆随骠騎将軍攻匈奴有功,封複陸支一千三百戶,封為壯侯;賞伊即一千八百戶,封為衆利侯。

    一直跟随霍去病的從骠侯趙破奴、昌武侯趙安稽,各增封三百戶。

    校尉李敢奪取了匈奴的軍旗戰鼓,封為關内侯,賜食邑二百戶。

    校尉徐自為被授予大庶長的爵位。

    另外骠騎将軍屬下的小吏士卒當官和受賞的人更是多。

     滿朝武将中一共被封侯的也沒有幾個,可出自霍去病旗下的就快要占了一小半,除了李敢對霍去病感情複雜,其他人卻是經過這麼多次戰場上的出生入死,和霍去病袍澤情深,特别是匈奴的降将,對霍去病既心念知遇之恩,又感佩其豪情,這種豪情幹雲的男兒生死瞬間結下的感情非一般人能理解,也非朝堂上那幫文人能理解。

     大司馬一職從秦朝到漢朝,都隻有一人擔當,可劉徹為了真正把衛青的權利分化,特意又設了一個司馬,下令大将軍和骠騎将軍都當大司馬,而且定下法令,讓骠騎将軍的官階和俸祿同大将軍相等。

    至此霍去病在軍中的勢力已經蓋過衛青在軍中多年的經營。

    原本平凡的“骠騎”二字也因為霍去病成為了尊貴和勇猛的代名詞。

     其實劉徹這個舅父比衛子夫這個姨母更了解霍去病,劉徹雖然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可能真正相信任何人,可他卻在一定程度上明白霍去病是一個屬于戰場的人,而不是一個屬于朝堂政治的人,霍去病永遠不會為了權利富貴去蠅營狗苟。

    他可以為了追擊匈奴幾日幾夜不睡,但在朝堂上交際應酬時,他卻連說話的力氣都提不起,甯願獨自一人沉默寡言地待着,也不屑說那些廢話試探周旋。

    大概這點也是霍去病和衛青最大的不同,衛青會為了家族的權利和安全隐忍不發,甚至向李夫人獻金示好,圓滑地處理好周圍的利害關系,可這些事情霍去病卻絕不會做,所以和深沉不見底的衛青比較,劉徹當然更願意相信霍去病。

     但實際上,去病對朝堂上的那些手段一清二楚,隻是自己不屑為之。

    不過也正因為他的一清二楚,他自有他的一套行事準則,即使最圓滑的人遇見去病,很多花招都根本使用不上。

    李敢就是一個例子,他的千百心計在去病的直來直去前竟然全落了空,反倒往往自讨狼狽。

     因為劉徹對衛青的明顯打壓,對霍去病的明顯偏袒,衛青大将軍的府門前日漸冷落,霍去病的府門前日漸熱鬧。

     幾個衛青的門客試探地跑到霍去病處獻殷勤,卻意外地得到霍去病的賞賜,引得追随在衛青左右的人,心思浮動,有人明有人暗地投向霍去病。

    門客任安進言衛青應該懲治背叛了他的人,衛青淡笑道:“去留随意,何必強求?” 霍去病敞開大門歡迎的态度和衛青去留随意的态度導緻了衛青的門客陸續離去,最後竟隻剩下了任安。

     不知道衛青心裡究竟怎麼想霍去病,也不知道他是否明白霍去病的一番苦心和無奈,面上待霍去病倒是一如往常。

    但衛青的大公子衛伉卻對霍去病十分不滿,聽聞還曾為此和衛青起過争執。

    衛伉和霍去病偶爾碰見時,隻要沒有家族中有權威的長輩在場,衛伉常常裝作沒有看見霍去病,不行禮,不問安,霍去病的回應也極其簡單,你沒有看見我,我自然也沒有看見你,兩個表兄弟開始像陌路人。

     ※※※ 皇後娘娘聽聞我的身體已好,顧念到我作為母親的思兒之心,特意以宮宴為由,召我入宮去看兒子。

     我雖已生下了去病的孩子,可仍然身份未明。

    皇後本欲給我另置座位,可去病卻毫不顧忌在場衆人,緊緊拽着我的手,淡淡道:“玉兒和我坐一起。

    ” 雲姨尴尬地想說什麼,衛皇後卻是一笑,柔聲吩咐:“在去病的案旁再加一個位置。

    ” 我心裡原本琢磨着還是應該顧及一下面子上的事情,可感受着他掌中的溫度,突然覺得什麼面子不面子,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彼此握住的手。

    既然去病不放心我的安危,隻有坐在一起,才會安心,我幹嗎要為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