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逢

關燈
最重要的一點沒有說以外,其餘的倒都是真話,遂回道:“是真話。

    ” 吳爺又仔細看了我幾眼,喃喃自語道:“應該錯不了,模樣、時間、身份都貼合。

    ”側頭對紅姑吩咐:“舫主找了半個月的人估摸着就是她了。

    究竟所為何事,我不是舫主身邊的人,不知道,也不敢妄自揣摩。

    你自己闖的禍,自己看着辦,我在外面等你們。

    ”少年人忙掀起簾子,吳爺快步出了屋子。

    紅姑對着吳爺的背影深深行禮:“吳爺的大恩大德,紅兒謹記。

    ” 紅姑默了一瞬,喝道:“除了小玉,都出去。

    ”雙雙姐瞟了我一眼,領着大家快速離去。

    紅姑快走了幾步到我身前,臉上神色複雜,忽地跪了下來。

     我忙蹲下扶她:“紅姑,你莫要怕,我不知道那吳爺是什麼來頭,也不知道他所謂的舫主是什麼意思。

    反正你放心,我對你沒有怨,我隻知道你這幾個月供我好吃好住好玩的,又學了不少新鮮玩藝兒。

    ”我初到長安,多一個朋友将來多一份方便,何況紅姑并沒有對我造成什麼實際傷害,得饒人處且饒人。

     紅姑眼眶内忽地充滿了淚水,她聲音微有些哽咽:“小玉,難得你心如此大。

    廢話我就不多說了,這是紅姑欠你的,紅姑先記下。

    ”說完從懷裡掏出貼身收好的一瓶藥,倒了一顆出來給我。

    我接過放進嘴裡,紅姑忙給我遞了水,看我服下後道:“一盞茶後,你的力氣就開始慢慢恢複。

    不過因為給你用藥的日子有些久了,所以恢複如初,怕是要四五天。

    ” 我笑道:“我等得及的。

    ”紅姑感激地點點頭,擰了帕子讓我擦臉,替我理好頭發,又幫我整理了下衣裙,牽起我的手向外行去。

    吳爺看我們出來,眼光掃過我和紅姑互握着的手,神色緩和了許多,帶着笑意說:“那就走吧!” 我和紅姑乘同一輛馬車,跟在吳爺的馬車後。

    我直到現在都不太明白發生了什麼,隻知道我們要去見一個人,這個人似乎在找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而這個人似乎在長安城内很有地位,因為連他一個不得近身的手下人都可以讓長安城内頗負盛名的雙雙姐客氣有禮,讓精明厲害的紅姑懼怕。

     “紅姑,吳爺口中的舫主究竟是誰?” 紅姑道:“你真不認識石舫的舫主?”我搖搖頭:“我初到長安,又無親無故,怎麼可能認識這樣的貴人?我要認識我還會這麼好奇嗎?” 紅姑詫異地道:“還真是怪事,好幾年舫主沒有過問長安城的大小生意了。

    我經營的園子也是石舫的産業,我每年根據生意好壞向石舫交一定數量的錢,以前石舫還會幹涉我們底下人如何經營,但這幾年隻要我們守規矩,别的事情石舫是不管的。

    ” “什麼規矩?”我問。

     紅姑臉紅了起來:“規矩不少,比如說,不許拐騙女子入行。

    ” 我想笑卻又趕忙忍住,難怪她如此怕,原來犯了忌諱,我握着她的手道:“此事我再不會向任何人說。

    但以後……” 紅姑忙道:“一次已足夠,以後再不會了。

    我也是心太急,總想做到長安城最紅的歌舞坊,雙雙歌藝雖然出衆,但其餘就稍遜,我一直想着物色一個拔尖的人才,卻總難有如意的:容貌好的,體态不見得好;兩樣都好的,機變又差了。

    當日看到你,一下動了貪心,鬼迷心竅犯了大錯,事後才擔心起萬一被石舫知道的後果,可錯已鑄成。

    ” 我看紅姑語氣真誠,忙笑着轉開了話題:“紅姑這是變着法子誇我呢!我過一會兒要去見石舫主人,可對石舫卻一無所知,紅姑能給我講講石舫嗎?” 紅姑聽後,凝神想了下道:“其實我也知道的很少,因為石舫一直行事低調,我自小就在長安城,也算人面寬泛的人,卻從來沒有見過舫主。

    聽老人們講石舫好像是做玉石生意起家的,那已經是文帝爺在位時的事情,後來石舫生意越做越大,到景帝爺登基,窦太後主持朝政期間,長安城中幾乎所有大的寶石玉器行、絲綢香料鋪、酒樓賭館、歌舞坊,不是由石舫獨自開,就是石舫與其它商家合作。

    可後來石舫突然停止了擴張生意,就是原來的生意都慢慢有些放手,行事也越發低調隐秘,這三四年基本沒有聽聞石舫任何動靜,若不是每年要去給吳爺報賬交錢,我自己都要忘了自個兒的園子是石舫的了。

    不過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表面上看着石舫在長安城中大不如前,但也沒有商家敢輕易得罪石舫。

    ” 紅姑一面講,我一面凝神思索着事情的前後,那個舫主命人找我,又能說出我的相貌,那必定是見過我的。

    長安的商人,又這麼神秘,我腦中忽然掠過我和小霍共騎一馬的情景,莫非是他? 馬車緩緩停在了一座宅子前,紅姑臉色立即一整,變得端莊肅穆,往日眉梢眼角流動着的嬌媚蕩然無存。

     吳爺看我們下車後,方上前敲門。

    從外面絲毫看不出這宅第與一般富商的宅院有什麼不同,門匾上簡單地刻着“石府”兩字。

     吳爺輕拍了兩下門環,立即退到一旁躬身站着,紅姑趕緊站到吳爺身後,垂手立好。

    這麼大的規矩?我撇了撇嘴,也依着樣子站在紅姑下首。

     門無聲無息地打開,一個胡子老長的老頭探頭看向我們,吳爺立即躬身行了個禮:“老爺子,小吳給您請安了。

    ”紅姑也跟着行禮。

     老頭揮了揮手讓他起來,眼光落到我身上:“這是你找到的人?”吳爺笑回道:“是,找來找去,沒想到竟在自己眼皮底下,情況倒約莫對了,老爺子看着可對?” 老頭道:“對不對,我可不知道,先頭送來的兩個都是剛進門又被送回去了。

    ”一面說着,一面轉身在前面引路。

     吳爺忙低頭跟上,紅姑和我也跟在身後進了大門。

    老頭領着我們到了一個小廳:“都坐吧!”說完就轉身出了門,一個年紀十歲左右的小厮托着茶盤給我們奉茶,吳爺居然站起欠了下身子表示謝意,紅姑和我雖然心中驚訝,但也依樣畫葫蘆照着做了。

     小厮上好茶,淺笑着退下。

    他剛出門,那個老頭子又走了進來,臉上帶着笑意。

    吳爺立即站起問道:“可是對了?” 老頭子道:“對了!你們先回去,回頭是賞是罰,舫主自有計較。

    ”說完不再理會吳爺和紅姑,對着我道:“丫頭,跟我來吧!” 我看向紅姑,紅姑向我點了下頭,示意我趕緊跟去,我因為也很好奇這個派頭又大又神秘的舫主究竟是不是小霍,所以不再遲疑,立即跟随老頭而去。

     轉過前面的屋子,從一個小小圓門中穿出,在兩個夾壁中走了一會兒,眼前豁然開朗。

    長廊曲折,橫跨在湖面上,不知通向何處,因是嚴冬,隻看到一片光滑的冰面和岸邊沒有綠葉裝點的柳樹、桃樹,但視野開闊,讓人精神一振。

     這屋子竟然别有洞天,前面如同普通人家的屋子布局,後面卻是如此氣象不凡,過了湖,身旁的顔色變得生動,雖是寒冬臘月,竹林卻仍然生機勃勃,青翠的綠色帶得人的心情也鮮亮起來。

     老頭子回頭看見我的神色,笑說:“你若喜歡,回頭再來玩。

    我也愛這片竹林,夏日清涼,冬日又滿是生氣。

    這裡是竹館,沿湖還有梅園、蘭居和菊屋。

    ”我笑着點了下頭,跑了幾步,趕到他身邊。

     竹林盡處是一座精巧的院子,院門半開着。

    老頭子對我低聲道:“去吧!”我看老頭子沒有進去的意思,遂向他行了一禮,他揮揮手讓我去。

     院子一角處,幾塊大青石無規則地累疊着,間中種着一大叢竹子,幾隻白色的鴿子停在上面,綠竹白鴿相襯,越發顯得竹綠鴿白。

     一個青衣男子正迎着太陽而坐,一隻白鴿卧在他膝上,腳邊放着一個炭爐,上面的水不知道已經滾了多久,水氣一大團一大團地溢出,在寒冷中迅速凝結成煙霧,讓他靜坐不動的身影變得有些飄忽。

    不管是在大漠,還是在長安城,但凡他在,再平凡的景緻,也會因他就自成一道風景,讓人一見難忘。

     眼前的一幕讓我不敢出聲打擾,我順着他的目光擡頭看向天空中的太陽,雖是冬日的陽光,卻也有些晃眼,我眯着眼睛又扭頭看向他,他卻正在看我,雙瞳如黑寶石般,奕奕生輝。

     他指了指一旁的竹椅,微笑着問:“長安好玩嗎?” 他一句簡單卻熟稔的問候,我心就忽然暖和起來,滿肚子的疑問都突然懶得問,因為這些問題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和他在這裡再次相逢。

     我輕快地坐到他的身旁:“一來就忙着喂飽肚子,後來又整天待在紅姑的園子裡,哪裡都沒有玩呢!” 他微抿着嘴角笑道:“我看你過得不錯。

    紅姑調教得也好,如今人站出去,倒是有幾分長安城大家閨秀的樣子。

    ” 我想起月牙泉邊第一次見他時的狼狽,一絲羞一絲惱:“我一直都不錯,隻不過人要衣馬要鞍而已。

    ” 一個小厮低頭托着一個小方桌從屋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