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化

關燈
捐物,煮米熬粥,也積些善德,留個善名兒。

     不過,一時的善名兒,與朝廷勒石相記的效果自然是不同的。

     明湛這話音一落,衆位大人皆仿似打了雞血一般,對捐款更加踴躍起來。

     “其實不隻是銀子,若是諸位大人家裡有不要的舊衣裳舊棉被之類的,在家也是占地方,何不收拾出來,一并捐了出去。

    這些東西,于我們隻是可有可無之物,發放出去,給那些缺衣少穿的百姓,也能讓人在背後多贊一聲,何樂而不為。

    ”明湛話音一轉,歎道,“如今這番情形,米行面店,有些不良商家定會趁機哄擡物價,以圖暴利。

    ” “殿下不必擔心。

    ”帝都府尹終于逮住個露臉的機會,主動上前出主意,“若有此奸商,臣定給他治個擾亂治安的罪名兒。

    ” 明湛搖一搖頭,笑道,“咱們是讀書人,要先禮後兵,方合乎道理。

    ” “我給你們出個主意吧,可以寫個告示,若有商賈平價或賤價或者免費出米面等一切可食用之物赈災,在發放赈災物品的地方,搭一個棚子,哪家是義賈,便在棚子旁用三丈高的杆子挑起一幅寬半米長一丈的白錦字幅,上面有帝都府尹大人親筆所提的這家店鋪的店名兒,且赈災結束,這幅字可免費送予他們留作紀念。

    ”明湛看向帝都府尹,溫聲道,“聽說梅大人一手俊氣潇灑的柳體,為了帝都百姓,就辛苦梅大人了。

    ” 帝都府尹第一個反應是,世子殿下知道俺姓梅!第二個念頭兒是,殿下對俺說“辛苦”!第三個念頭兒還沒想起來,一個頭已叩在地上,沉聲道,“臣領命,本該為百姓效力犬馬。

    ” 明湛對于資本的動作讓許多商家扼腕,這也是帝都商賈第一次見識到明湛的厲害,當然,日後,他們都免不了痛并快樂的掏出更多讓他們肉疼的銀子來。

    自然,他們的收入更加不菲。

     至此時,明湛已完全掌握了早朝的節奏,他轉過頭對鳳明瀾道,“皇兄,永定侯遇刺一事雖在調查,隻是九門提督空缺也大為不妥。

    張将軍雖能幹,資曆有所不足,我看不如由平陽侯暫代。

    一來,平陽侯是用兵老将;二來,平陽侯對阮鴻飛了解更勝常人,也方便營救皇上伯父與父王;三來,日後皇伯父平安歸來,安定侯大安之際,平陽侯與安定侯各歸各位,也是咱們的一番孝意了。

    ” “湛弟所言,自是極妥的。

    ”鳳明瀾笑着握住明湛的手道,“欽天監何在?” “臣在。

    ” “父皇一代名君,本王在主持帝都事宜時,也自認沒有失德失行之事,到底因何天意示警,你們可有結論?”鳳明瀾道,“你們日日觀天象,怎麼地震前倒沒有半分示警?這次,希望你們能負起分内責任,不要再令朝廷百姓失望。

    ”竟沒有當廷要結論。

     不過朝臣們不是傻瓜,天災又被稱為天意示警,如民間有妖人、有冤情、帝君昏庸、朝有奸邪,都有可能招緻天象示警。

    但凡有啥天災,慣例不是皇帝下個罪己诏,就是宰相出來頂缸。

     當然了,後者出現的幾率比較多。

     幾個大學士在地動的那一刻就做好了做替罪羊的準備,不承想,鳳明瀾好像志不在此啊! 可如果鳳明瀾意在明湛,就是朝狐狸,也得說一聲二皇子不厚道了。

     事到此處,明湛已經完全不在意鳳明瀾的感受了,他下朝之後先回府,明禮在雲南早有當差的經驗,已将府裡的銀錢糧米都清點出來,受傷的奴才們也都安置好了,府裡恢複了秩序。

     明湛命人将要捐的銀子點出來,讓明廉帶着給戶部送去,特意叮囑一句:别忘了要收據。

     明廉咂咂嘴,對明湛道,“你還真大方,還是稍微留些心眼兒,别給人賣了。

    你出這麼大筆銀子,咱們府裡多年積蓄,老底子,自然不算什麼,叫二皇子怎麼想呢?” “不管他怎麼想,現在赈災要緊。

    ”當你在意一個人的時候,自然對他的種種看法會格外看重,當你決定忽略一個人時,他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又有什麼要緊呢? 何況,明湛還真不怕鳳明瀾。

     是鳳明瀾先對他露出惡意,如今皇子四去其三,隻餘一個鳳明瀾,或許大臣們都覺得哪怕其餘皇子的死與鳳明瀾有關,可皇上隻餘這一個親子,也不會特别計較。

    鳳明瀾的登基已是十拿九穩! 明湛卻覺得這是個天大的笑話,阮鴻飛的毛兒都沒摸到一根,就他娘的想登基,他也不怕龍椅下頭給人放一捆炸藥送他上了西天去見祖宗! 這個時候,不思量着如何赈濟百姓,倒是拿欽天監說事兒,更讓明湛不恥于鳳明瀾的作為:他當時真是瞎了眼才會支持鳳明瀾。

     除了地震,四皇子也慘遭殺害。

     其實,四皇子的确是個不大簡單的人物,刺客的那一刀并未緻命,甚至連一道痕迹都沒留下。

    四皇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