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神推

關燈
父大人,可是有何不解?” 魏國公乃是敬敏長公主的驸馬,明湛頭一個短命老婆小郡君就是他的女兒,故此,稱一聲“嶽父”是沒錯的,魏國公肅整了面容道,“臣聽殿下說,似乎知道些内情。

    不瞞殿下,自從禦駕遇險,臣等日夜為君父擔憂。

    若别有内情,還請殿下坦然告之,我等老臣感激不盡。

    ” 鳳明瀾也開口了,“是啊,明湛,你似話中有話,不妨直言。

    ” 欣然的接受滿朝期待的目光,明湛心中其實有些自得,不過他并沒有露出分毫,反是一副無奈口吻道,“這也是我的一點兒小念頭,原不想拿出來獻眼,既然你們想聽,也不妨說出來大家聽一聽,看我想的對不對。

    ” 諸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或許你們覺得,離皇伯父、父王失蹤之日愈久,他們平安歸來的可能性愈小。

    ”明湛道,“我覺得并不盡然,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皇伯父與父王是失蹤,而不是直接失事呢?因為刺客也知道,帝王與鎮南王,隻有活着才有價值。

    ” “隻要皇伯父、父王活着,或者真落入他們手中,那麼要錢、要地、要女人、談條件,都不是問題。

    ”明湛歎道,“可是至今我們并沒有收到哪方面消息,我們想一想,如果誰握有一國帝王、一國親王,精忠報國的,自然馬上送他們還朝;重利貪婪的,肯定也是想着立此稀世之功,以獲重賞;别有居心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不過,他們都不會長久的将皇伯父和父王困在手中,因為任誰都清楚,國不可一日無君。

    皇上長期無音訊,國家必另立新君。

    新君一旦登基,那麼即便他們握有皇伯父和父王,談判的籌碼也已不比從前。

    所以,我推斷,皇伯父、父王并未陷入敵手。

    ” “魏甯魏大人曾任大理寺卿,對于審案斷案最有心得,”明湛一本正經的問,“魏大人看我推理的可有一二道理?” 魏甯道,“可能性極高。

    ” 魏甯一句話,明湛頓時如被打了雞血一般,腳在袍子底下抖了兩下,面不改色,繼續道,“那我們分析另一種可能,或許有人狼子野心與皇室有不共戴天之仇,就是奔着轼君去的。

    再假設,他們真的成功的。

    可是凡這種行為,無一不是經過長時間的籌謀策劃,然後一舉成功。

    大家想一下,一個憋悶了幾十年的人,為了做一件事忍了半輩子,他一旦成功了,能不四處宣揚嗎?他忍的住嗎?可同樣,我們也未收到皇伯父與父王遇害的消息。

    ” “其三,既然皇伯父與父王沒有遇害,也沒有落入敵手,那你們覺得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封建社會士大夫的腦袋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魏國公就頗是不解,“既然皇上、王爺平安,那為何遲遲不回帝都呢?” “嶽父大人,這并不難理解。

    ”明湛老神在在,“幾位皇兄皇弟俱是人中龍鳳,可皇伯父并未立儲,想來必有難決之處。

    老鷹如何教會小鷹飛翔呢,直接把小鷹從懸崖上推下去。

    這是同樣的道理,儲君是将來皇位的繼承人,帝國的掌權者。

    雖然大家成天萬歲萬萬歲的喊,可其實,沒人真正能活萬年,就是過百的也不多。

    皇伯父不會永遠都在,他日儲君登基,是否擔得起皇朝百姓、江山重擔?沒有比現在看得更清楚?至于其他老臣、重臣、皇親、國戚,包括我,在這段時間如何做為,将來是否有臉面去迎駕回朝,真是不好說呢。

    ” “我本不想說這麼多,”明湛皺眉,“隻是你們如今越發沒個規矩了,皇伯父才離開幾日,便将五皇子擡了出來。

    ”搖一搖頭,明湛失望道,“倒不是我賣弄,你們若想做高官,真是要多下些工夫了。

    這樣毛毛燥燥的,是吃不上熱豆腐的。

    ” 朝臣們也不知道是被明湛倚小賣老的作派給弄暈了,還是給他這種神來之筆的分析給繞暈了,反正今日早朝直到結束,都透出了一股和諧和睦和美之光,幾可媲美外面初起的朝陽。

     史書上,無數人以無數種方式揚名,譬如一個皇帝愛打仗,且屢屢打勝仗,人們就喜歡稱他為武帝;一個皇帝行仁政,也少不了仁宗之名;再有景帝、文帝,不一而同,全部都是表達其美好的意思。

     大鳳朝的皇帝雖然性格獨特,但唯獨明湛真的占了一個最字,他以胡說八道為後人樂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