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銳意規劃興孤島
關燈
小
中
大
珍寶,全是外國的貓兒眼的大鑽石!”
“大鑽石?有多大?”
“最小的全十克拉以上,更有古玉珍珠,珠子全跟雞蛋一樣大!”
“真的?”
“我騙你們有啥用,你們要當然得先看貨呀!”
“賀老,能否讓我們瞻仰瞻仰?”
“我這就請示恩師去!”
阿秀對時姑娘道:“姑姑,暴發戶就是賤!”
“怎麼講?”
“昨天您打了揚州花花公子的張老大,他們四大鹽商不但給爹來賠罪,一口氣還買了六百萬兩的鑽石貓兒眼呢!”
“嗯!好!這叫不打不開竅!嘻嘻!”
“姑姑,今天咱們到哪兒去逛?”
“你不是說揚州樓多麼?咱們去看樓!”
首先她們去看“明月樓”!
時姑娘問道:“為啥叫明月樓?”
阿秀也調皮,笑道:“您自個兒看嘛!”
她們一到門口,就見一副對聯!
上聯是:春風阆苑三千客!
下聯是:明月揚州第一樓!
阿秀這時賣弄開了,道:“姑姑,這對聯是大書法家,趙子昂的手筆噸!”
“嗯!的确蒼勁有力,鐵劃銀鈎!”
二人把整個樓都轉完全,到處題詠頗多,美不勝收!
時姑娘問道:“阿秀,除這明月樓外,還有哪些樓?”
“多喽!像什麼剛才我講過的‘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騎鶴樓’啦!什麼文選樓啦!最好的還是揚州迷樓!”
“迷樓?”
“是啊!”
“哪個年代建的?”
“遠喽!這樓是隋炀帝所建,想當年浙人項-進新宮圖,炀帝受之,于是在揚州依圖營建,既成,炀帝臨幸,大樂,道:‘即使真仙遊此,亦當自迷’,乃名之為迷樓。
後來隋炀竟流連不返,迷死該處!” “好!咱們也去迷它一迷!” 迷樓,真是迷樓,宮廷式的建築,可是變化萬千,樓内奇花異草,花燈錦簇!要不是有阿秀這個老揚州,還真是可能被迷在樓裡! 二人迷夠了之後,出了迷樓之後,時姑娘問道:“下面逛哪個樓?” “這兒與文選樓近,先看文選樓之後,再去騎鶴樓吧!” “好!就這麼看!帶路!” “嘻嘻!” 二人去了文選樓! 這文選樓,年代雖沒迷樓時間久,可是迷樓曆代有官家人遊覽,官府修葺,一直保持完好。
可是這文選樓隻是梁昭明太子選文處,沒什麼好看的,那年頭又不講究保存古迹,一直就叫它爛下去,現在已殘破不堪了! 二人到此,簡直是“乘興而來,敗興而返!” 時姑娘道:“阿秀,回去吧!文選樓如此,那騎鶴樓也好不到那裡去吧!” “不!姑姑,那騎鶴樓不但大,而且還有一層是飯館餐廳呢,反正一上午看了三座樓也餓了,咱們何不去騎鶴樓吃它一頓,您也嘗嘗真正的揚州菜!” “你既這麼說,好吧!為了五髒廟,也去騎鶴樓!” 二人進了騎鶴樓的餐廳,果然輝煌耀目! 一進門,跑堂的夥計就“呦”了一聲道:“今個怎麼變了天,賀大少交女朋友啦!” “小二,别胡說,這位是我姑姑!” “賀老太爺在揚州幾十年啦,小的們也都是土生土長的,賀老太爺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年輕漂亮的妹妹,我們怎麼不知道?” “小二!你敢胡說八道,看我不修理你!”說着,起來就要揍人! 時姑娘笑道:“阿秀,坐下!”接着道: “小二哥,别誤會,其實我不是她親妹妹,他爹賀古寒實是我的大師兄,我是她師姑!師姑,不就是姑姑麼?” 大夥這才明白,原來賀老太爺還有師父呢! 掌櫃的怕得罪客人,忙親自過來招呼,道:“賀大少同令師姑想吃點什麼?” “貴寶号拿手的,隻管往上端!五斤陳紹花雕,年份越久越好!” 不一會兒,酒菜上來啦! 豁! 酒居然是二十年的狀元紅! 菜,更别說了!四冷葷,四熱炒,全是下酒菜!盤子不大,可是樣樣精緻,四冷葷是: 醬雞, 白肚。
亮肉, 香腸。
四熱炒是: 宮保雉雞! 爆野雞丁! 清炒鹌鹑, 清炒花枝。
四熱炒居然是山珍、海味!光這四熱炒别說窮人,一般有錢人也吃不到哇!賀大少的面子,果然夠大! 五斤狀元紅的陳紹花雕,兩人一口氣就光了! 時大姑還不住口的叫酒,阿秀道:“姑姑,再喝我怕您要醉啦!這二十年的陳紹後勁可大着呢!” “秀兒,你不知道,人生難得幾回醉,人家全腰纏十萬貫,騎着鶴到他們家來喝酒,咱們今個不用騎鶴,走路來也一樣的到他們這兒喝酒,姑姑我是無醉不歸呀!” 掌櫃的過手道:“大姑奶奶,您醉了!” “誰……誰……誰說……我醉啦!拿……拿酒來!再……再……來五斤……” “大姑奶奶沒醉,你看誰騎鶴來着?” “人家不都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麼?” “咳!大夥全錯啦!” “怎麼?大夥全錯啦,隻有掌櫃的你對?” “當然!” “大言不慚!你說說為什麼他們全錯了?你要能說對,我們加倍給錢!說不對,對不起,白吃!——” “好!我說給您聽,是這樣的,當年有四位客人,在咱們這館子聚會!” “你們這家館子開了幾年啦?” “幾年?咱家這館子近千年老店了,打從老祖宗在大唐開業,曆經五代十國宋、元、明到如今足有千年了!” “好!就算老店吧,說下去!” “這四位客官還真巧,就在您這桌!” “那麼這張桌子也是當年的那張喽?” “那倒不是,桌子換了好多張了!” “他們四位就在這桌各述其願!” “他們有啥願?” “一願做揚州刺史!” “你等等,刺史是幹啥的?” “當年的揚州刺史,就是現在的揚州知府!” “嗯!第二個呢?” “第二位願意腰纏十萬貫,做富家翁!” “第三個想幹啥?” “第三位想做神仙,跨鶴飛升,遨遊揚外!” “好!一個比一個高,那第四個莫不要做皇上?” “不!第四個把前三人的願望綜合到一起了,他願意‘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嗯!好,足見揚州的魅力,能與神仙、富貴鼎足而三,包涵了人間所有的奢望,講得好!秀兒!” “姑姑!” “酒飯錢加倍給他們!” 翌日! 阿秀問道:“姑姑!咱們今天去哪兒逛?” “嗯!風景逛了,文物看了,咱們今天多帶點錢,去拜廟吧!” 二人帶上銀兩,前去逛廟,首先去拜天甯寺! 天甯寺位天甯門外,創制很古,居揚州八大叢林之首,據江都(揚州)縣記載:“天甯寺在東晉時,為謝安别墅,義興中有梵僧佛馱跋随羅萬者,譯華嚴經,請于謝司空琰,建興嚴寺!” 宋,政和中改今名,為揚州第一大刹! 天王殿中供彌勒佛,二人看到這裡,時姑娘笑道:“這個大肚子彌勒佛,比哪個廟的都大!” 随在身旁的寺僧先打一問訊,然後又念了聲“阿彌陀佛”後道,“女施主有所不知,彌勒尊者,乃僅次于釋迦牟尼佛的第二大佛,佛教中地位崇高!” “他怎麼那麼大的肚子?” 和尚一指其旁的對聯道:“施主請看!” 時姑娘随他手指,擡頭一看,見上聯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下聯是:慈顔常笑,笑世問可笑之人! 阿秀這時道:“大師,請看緣簿,我們捐點香油錢!” 和尚取來緣簿及筆墨,阿秀道:“姑姑書緣吧!” 時姑娘道:“帶多少錢出來?” “姑姑,黃金五十兩,白銀五十兩!” “好!你寫無名氏獻黃金五十兩吧!” “啊?黃金五十兩?” “光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這一句,就該寫黃金一百兩,下剩的五十兩,明天帶來!” “是!姑姑!”阿秀照姑姑的話,寫了無名氏獻五十兩黃金! 和尚看了一咋舌!乖乖,五十兩黃金折合白銀二幹兩,這女菩薩好大手筆,忙道:“女菩薩,請方丈屋坐,由主持奉茶!” “不用了,我們還到處看看呢!” 阿秀把五根金條交給和尚,随姑姑到後殿,忽聞殿後鐘響,震耳欲聾,過去一看,原來鐘樓上吊着一隻巨鐘,正有一名和尚拿着吊在半空中的木杵在撞鐘,鐘樓門外還有一篇頌詞,曰: 三十年前未遇時,一聲鼓角一聲悲。
如今枕底無閑夢,大家梅花一任吹。
二人等和尚鐘撞完了,上前問道:“大師,這鐘聲能傳多遠?” 和尚道:“十裡之遙!” “大師,這首詩有無限禅機,哪位所作?” “宋時本寺有位孚禅師,聞鐘聲而悟道之後所作!”
後來隋炀竟流連不返,迷死該處!” “好!咱們也去迷它一迷!” 迷樓,真是迷樓,宮廷式的建築,可是變化萬千,樓内奇花異草,花燈錦簇!要不是有阿秀這個老揚州,還真是可能被迷在樓裡! 二人迷夠了之後,出了迷樓之後,時姑娘問道:“下面逛哪個樓?” “這兒與文選樓近,先看文選樓之後,再去騎鶴樓吧!” “好!就這麼看!帶路!” “嘻嘻!” 二人去了文選樓! 這文選樓,年代雖沒迷樓時間久,可是迷樓曆代有官家人遊覽,官府修葺,一直保持完好。
可是這文選樓隻是梁昭明太子選文處,沒什麼好看的,那年頭又不講究保存古迹,一直就叫它爛下去,現在已殘破不堪了! 二人到此,簡直是“乘興而來,敗興而返!” 時姑娘道:“阿秀,回去吧!文選樓如此,那騎鶴樓也好不到那裡去吧!” “不!姑姑,那騎鶴樓不但大,而且還有一層是飯館餐廳呢,反正一上午看了三座樓也餓了,咱們何不去騎鶴樓吃它一頓,您也嘗嘗真正的揚州菜!” “你既這麼說,好吧!為了五髒廟,也去騎鶴樓!” 二人進了騎鶴樓的餐廳,果然輝煌耀目! 一進門,跑堂的夥計就“呦”了一聲道:“今個怎麼變了天,賀大少交女朋友啦!” “小二,别胡說,這位是我姑姑!” “賀老太爺在揚州幾十年啦,小的們也都是土生土長的,賀老太爺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年輕漂亮的妹妹,我們怎麼不知道?” “小二!你敢胡說八道,看我不修理你!”說着,起來就要揍人! 時姑娘笑道:“阿秀,坐下!”接着道: “小二哥,别誤會,其實我不是她親妹妹,他爹賀古寒實是我的大師兄,我是她師姑!師姑,不就是姑姑麼?” 大夥這才明白,原來賀老太爺還有師父呢! 掌櫃的怕得罪客人,忙親自過來招呼,道:“賀大少同令師姑想吃點什麼?” “貴寶号拿手的,隻管往上端!五斤陳紹花雕,年份越久越好!” 不一會兒,酒菜上來啦! 豁! 酒居然是二十年的狀元紅! 菜,更别說了!四冷葷,四熱炒,全是下酒菜!盤子不大,可是樣樣精緻,四冷葷是: 醬雞, 白肚。
亮肉, 香腸。
四熱炒是: 宮保雉雞! 爆野雞丁! 清炒鹌鹑, 清炒花枝。
四熱炒居然是山珍、海味!光這四熱炒别說窮人,一般有錢人也吃不到哇!賀大少的面子,果然夠大! 五斤狀元紅的陳紹花雕,兩人一口氣就光了! 時大姑還不住口的叫酒,阿秀道:“姑姑,再喝我怕您要醉啦!這二十年的陳紹後勁可大着呢!” “秀兒,你不知道,人生難得幾回醉,人家全腰纏十萬貫,騎着鶴到他們家來喝酒,咱們今個不用騎鶴,走路來也一樣的到他們這兒喝酒,姑姑我是無醉不歸呀!” 掌櫃的過手道:“大姑奶奶,您醉了!” “誰……誰……誰說……我醉啦!拿……拿酒來!再……再……來五斤……” “大姑奶奶沒醉,你看誰騎鶴來着?” “人家不都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麼?” “咳!大夥全錯啦!” “怎麼?大夥全錯啦,隻有掌櫃的你對?” “當然!” “大言不慚!你說說為什麼他們全錯了?你要能說對,我們加倍給錢!說不對,對不起,白吃!——” “好!我說給您聽,是這樣的,當年有四位客人,在咱們這館子聚會!” “你們這家館子開了幾年啦?” “幾年?咱家這館子近千年老店了,打從老祖宗在大唐開業,曆經五代十國宋、元、明到如今足有千年了!” “好!就算老店吧,說下去!” “這四位客官還真巧,就在您這桌!” “那麼這張桌子也是當年的那張喽?” “那倒不是,桌子換了好多張了!” “他們四位就在這桌各述其願!” “他們有啥願?” “一願做揚州刺史!” “你等等,刺史是幹啥的?” “當年的揚州刺史,就是現在的揚州知府!” “嗯!第二個呢?” “第二位願意腰纏十萬貫,做富家翁!” “第三個想幹啥?” “第三位想做神仙,跨鶴飛升,遨遊揚外!” “好!一個比一個高,那第四個莫不要做皇上?” “不!第四個把前三人的願望綜合到一起了,他願意‘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嗯!好,足見揚州的魅力,能與神仙、富貴鼎足而三,包涵了人間所有的奢望,講得好!秀兒!” “姑姑!” “酒飯錢加倍給他們!” 翌日! 阿秀問道:“姑姑!咱們今天去哪兒逛?” “嗯!風景逛了,文物看了,咱們今天多帶點錢,去拜廟吧!” 二人帶上銀兩,前去逛廟,首先去拜天甯寺! 天甯寺位天甯門外,創制很古,居揚州八大叢林之首,據江都(揚州)縣記載:“天甯寺在東晉時,為謝安别墅,義興中有梵僧佛馱跋随羅萬者,譯華嚴經,請于謝司空琰,建興嚴寺!” 宋,政和中改今名,為揚州第一大刹! 天王殿中供彌勒佛,二人看到這裡,時姑娘笑道:“這個大肚子彌勒佛,比哪個廟的都大!” 随在身旁的寺僧先打一問訊,然後又念了聲“阿彌陀佛”後道,“女施主有所不知,彌勒尊者,乃僅次于釋迦牟尼佛的第二大佛,佛教中地位崇高!” “他怎麼那麼大的肚子?” 和尚一指其旁的對聯道:“施主請看!” 時姑娘随他手指,擡頭一看,見上聯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下聯是:慈顔常笑,笑世問可笑之人! 阿秀這時道:“大師,請看緣簿,我們捐點香油錢!” 和尚取來緣簿及筆墨,阿秀道:“姑姑書緣吧!” 時姑娘道:“帶多少錢出來?” “姑姑,黃金五十兩,白銀五十兩!” “好!你寫無名氏獻黃金五十兩吧!” “啊?黃金五十兩?” “光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這一句,就該寫黃金一百兩,下剩的五十兩,明天帶來!” “是!姑姑!”阿秀照姑姑的話,寫了無名氏獻五十兩黃金! 和尚看了一咋舌!乖乖,五十兩黃金折合白銀二幹兩,這女菩薩好大手筆,忙道:“女菩薩,請方丈屋坐,由主持奉茶!” “不用了,我們還到處看看呢!” 阿秀把五根金條交給和尚,随姑姑到後殿,忽聞殿後鐘響,震耳欲聾,過去一看,原來鐘樓上吊着一隻巨鐘,正有一名和尚拿着吊在半空中的木杵在撞鐘,鐘樓門外還有一篇頌詞,曰: 三十年前未遇時,一聲鼓角一聲悲。
如今枕底無閑夢,大家梅花一任吹。
二人等和尚鐘撞完了,上前問道:“大師,這鐘聲能傳多遠?” 和尚道:“十裡之遙!” “大師,這首詩有無限禅機,哪位所作?” “宋時本寺有位孚禅師,聞鐘聲而悟道之後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