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寒歲暮勾魂寺
關燈
小
中
大
劍成仲衍,昔日是武林泰山北鬥人物,惟恐被拒,面子上不好看,乃是自持身份呢!
當下問師祖道:‘不知這位專研毒藥的異人是誰?現居何處?’
成仲衍答道:
‘此人姓趙名霸天,外号萬毒矮叟,隐居在祁連山九絕谷,為人好強,個性介于正邪之間。
’ 雲宗文道:‘那麼文兒就此前往祁連山聘請此人助拳,以剪除這九華山魔僧們。
’ 成仲衍道: ‘文兒何必急在一時,難得我們祖孫相逢,你目下一身潛力,又極雄厚,更得數個武林高手真傳,師祖想留你在谷中,多住一個月。
‘将本門璇玑十九式及閃電幻形步,傳授于你,使你成為第六代的蕭劍主人,發揚我列祖列宗的命名,為生民謀福,為武林主持正義。
’ 說至此一頓,接道: ‘而且,那萬毒矮叟個性怪僻,九絕岩遍地皆毒,并不是等閑可進的,屆時師祖還要指點你。
’ 雲宗文一聽,師祖要傳本門武功,那不欣喜若狂,再拜謝恩。
于是── 從次日起,雲宗文就随師祖在屋外學習璇玑十九式劍招及無上輕功閃電幻形步。
雲宗文經天癡道人助功于先,疊經鴻博居士丹丸之助,又服下功參造化的千年何首烏,此刻内力已達玉玄歸真境界。
加以他父母是武林奇人,天資過人,更兼成仲衍這等奇人諄諄善誘,足以,進境一日千裡,不過數天已熟谙十九式劍訣及輕功妙谛。
他每天勤加練習,不覺,一個月之期已然屆滿,這期間,在谷中那無數巨樹外圍,先後三次,出現了一個身材嬌小的蒙面人。
這蒙面人每次出現,總對着那專心一志,精研武功的雲宗文凝神注目,直到雲宗文進入茅屋中,她才帶看喜、慰、驚、愁,各種裨雜的心情,縱身上谷。
然而── 在混元陣内的雲宗文,卻毫無所覺。
這天早晨,朝陽甫升,成仲衍乃對雲宗文道:‘文兒,你已可離此前往祁連山了,師祖我有幾件事必需告訴你。
‘其一、我們學武,一在防身固元,一在濟弱扶傾,伸張正義,以你目下身懷武功,放眼當今武林,已可列為武林一流高手。
‘是以師祖希望你下山之後,不可恃技稱強,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虛心為上,忍讓第一。
‘其二、此去祁連,可順便走趨天山,師祖料想,你父母或許也因中的天山派分功散氣丸,才會陷入絕魂寺的,師祖記憶所知,天山派乃正派,其分功散氣丸,隻在清理門戶,懲治叛徒時用的,對外雖至親父子,夫妻,也不能求得一粒,這絕魂寺何以有此丸,你可上天山一查。
‘其三,萬毒矮叟雖時生性怪僻,一時會令人難堪,但我們有求于人,不能意氣用事,需要忍耐與懇救,尤其你是後輩,更不可心存不敬。
’ 話歇,探手懷中,取出二封信,遞給雲宗文道: ‘這裡我已寫好二封信,一交天山派掌門教主玄真子,一交萬毒矮叟趙霸天,他們看到我的信,必不會過分難為你。
’ 說至此,言猶未盡,又道: ‘對了,我忘記告訴你,屋外這混元陣乃綜合四象、五行、六合,三種奇門陣而排成的,十分奧妙神奇,今一并傳授你。
‘将來不論遇到任何危險,或為阻敵,隻要利用地形物,按訣布置,就可以立即發生妙用。
’ 雲宗文聞言,心中雖有些奇怪,隻那麼幾顆巨石,木樁,高樹,就能拒敵于外,但師祖之言,那敢不信,當下全神聆聽師祖所示排陣訣竅。
但這小小陣勢,卻成了成雲二人,大半天的時間,雲宗文還是一知半解。
成仲衍索性命他多耽一天,明日再走,乃将排陣方位訣竅筆錄,令雲宗文死記默背,直到能背誦很熟為止。
日中、日西、月升月沉,鬥轉星移,不覺又過了一天,雲宗文試着演排混元陣數次,這才與師祖于次晨黎明時份,出在茅屋外。
成仲衍送徒孫至第一道巨石前才道: ‘文兒,師祖乃在此等你,俾知賊情,從旁監視,并研練入寺特技,希望你快則半年,慢也不可超過一年,必須回谷見我。
‘你這就試試看,這混元陣是否奧妙無窮,他日若在打坐運功,恐有外力幹擾時,大可就地以林枝,石塊之類,排成此陣,自可防止一切危險。
’ 雲宗文依依惜别他的師祖,然後轉身向前直走過去。
但當他通過巨石之後,這才發覺原本目力可見的對面谷壁,及眼前木樁,巨樹等等景物,皆已隐沒無蹤。
此刻所看到的,竟是茫茫無際的巨石,星羅棋布,宛然秃石山岩,遍處石山。
雲宗文心中一驚,暗道:‘想不到隻十幾塊巨石,就有這等不可思疑的妙用。
’ 忖念之時,耳旁傳來師祖的笑聲:‘文兒,你已相信了吧!那就趕緊按照出陣步訣,離開陣外,好登谷離山。
’ 雲宗文高聲回答:‘文兒遵命,師祖玉體珍重,再見!’ 話落,展開步眼,時而右三左六,時而前五側四,遇虛直進,見實轉身,忽爾左旋子午,忽爾右踏中宮,身形彎彎曲曲,蜿蜒而進。
那消片刻,已過巨石,渡木樁,穿大樹,出了混元陣外。
回頭一看,這些外圍巨樹,距茅屋不過十餘丈,而慈容的師祖,還倚闾颔首,面露慰色,并頻頻揮手。
雲宗文高喊一聲:‘師祖再見,文兒去矣!’擡頭望着高插雙宵的山峰,沉腰挫步,雙足一頓,淩空騰身而起。
然後,借谷壁葛藤,秃枝,危石點足,一陣揉攀縱跳,扶搖直上。
他疊得高人傳授,内外輕三功,均達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上乘化境。
這些險峻的山勢,那難得倒他,隻見他幾個起落,已履險如夷,迅疾無比地,升高數十丈,竟已登上崖頂。
這時,他才恍然明白,這幽谷距山腰隻不過數十丈高下而已,在谷底所看到的千仞削壁,敢情乃是四周山峰的錯覺。
上得崖頂,想到此地乃是絕魂寺賊巢附近,父母之苦,師長之仇,不禁激超萬丈焰火,恨不得即刻迳奔前山,再次闖他一闖。
但一想起師祖殷殷告誡,小不忍則亂大謀,要他先上祁連,來日再入絕魂寺解救父母未遲。
思念及此,隻好暫抑激動心懷,切齒喃語: ‘千面如來你這萬惡不赦的魔僧,将有一天,我雲宗文必定踏平九華山絕魂寺,擒你千面如來,以及一幹為虎作伥的匪類,淩遲碎剮,方消君恨!’ 喃語中,展起新學成的閃電幻形步,不走前山,改向山左直奔,但見他雙足展處,速度急如流星瀉浪,風馳電掣地,疾奔九華山下,向西飛馳。
由于他閃電幻形步輕功,捷速無比,是以遲來一步的蒙面人,望塵莫及,隻癡望着他逝去的身形,怔然出神。
※※※※※※ 如剪勁風,吹起了滿天塵沙,吹散了周圍的枯枝黃葉,漫空飛舞,觸肌生疼,刺人雙目,大有行不得也之勢。
不用說,這是深秋季節,雖未入冬,但朔風已起,是以繁華如古都長安城郊的官道上,也是行人稀少,令人覺得景物凄涼。
是夕陽将下的近黃昏時節,人道‘夕陽無限好!’誠然,那滿天晚霞,絢麗無比。
然而──- 省鄰近邊陲多沙地帶,每到深秋,沙塵滾滾,又有誰人會想到觀賞那美好的夕陽風光呢! 其實,縱算有心漫步野外,也将因塵沙飛舞,雙目難展,而無法觀賞。
但此刻在長安城外,東去的官道上,卻傳來的蹄聲,由東而西,竟是望着長安城而來的。
入晚的秋風,更為勁急,隐隐帶着刺骨砭肌的寒意,塵沙當然更多更密。
滾滾塵沙中,出現了一匹雪白健馬,騎上竟是一個渾身儒裝的少年書生。
馬上少年儒生,長的鳳眉星目,玉面珠唇,十分俊俏,适中的身材,跨在馬身上,越發襯托出一股潇灑出塵,倜傥不俗的風度。
想古之美男于,宋玉,子都之貌,也不過如是吧! 少年書生策辔緩行,顧盼自得,不過,有時在他那俊逸靈秀的眉宇眼角,會不自禁流露出焦急與擔憂,忿恨與厭惡,交什的神色。
最令人驚奇的是,那強烈的秋風,雖是挾帶着一蓬塵沙落葉,前逝後起,一陣陣不斷地,迎面向馬上少年卷掃過去。
但是── 風雖強,沙雖大,卻在将近少年馬前三步處,向四下飛散,根本沒有一沙一塵,打在少年身上。
奇怪── 難道老天爺也不忍心使這位人美服麗的少年,受到那風沙刺目之苦?以及風塵撲身之煩。
明眼人一望而知,這外表如處子的少年,雖是酷似走馬章台的王孫公子,放蕩山水的騷人墨客,但其實卻是身懷罕世武功的内家高手。
顯然── 他正默運先天氣功,以逼散襲身塵沙,年紀青青,竟有這等出類拔萃的奇藝,那不令人驚奇與佩服。
不問可知,馬上少年,那正是身懷數個武林異人秘傳,幸服千年何首烏,功臻化境,目下正欲西上隴省祁連山,谒見一代毒中之王,矮叟趙霸天的雲宗文。
雲宗文離開師祖成仲衍後,暫抑怒懷,迳向隴省祁連山西行,他在皖西,購了這匹健馬代步,曉行夜宿,五日來,由皖經鄂,來到-境。
此刻一見夜晚将臨,長安大城就在眼前十餘裡處,乃摧馬急馳,準備先入長安投宿過夜。
馬行如風,去勢正急,路旁草木,擦身而過。
急馳中,倏聞一聲凄厲的慘嗥,破空傳來。
黃沙滾滾,猛風正急,人騎馬上,馬馳如風,照理,除非叫聲就在身側左近,否則絕難耳聞。
但内外修為,已臻極峰之人,耳目自然随之而趨尖銳靈敏,雲宗文鬥地一緊馬缰繩,那匹坐騎希聿聿一聲長鳴,鬥然駐足。
雲宗文知事不幹己,本可充耳不聞,但一則他幼遭欺淩冷視,無形中養成了鋤強抑弱意念,再則少年血氣方剛,特具好個性。
當下,凝神谛聽,果聞西南方向,傳來陣陣喝罵聲與兵及碰擊聲,證明有人正在争鬧不休。
于是── 腰肢一扭,躍下馬背,将馬栓在路旁一棵巨樹,然後施展輕功,循聲直奔西南,幾個縱落,兔走鷹飛地,離開官道,奔向一處山林荒野。
喝叱聲,沖破靜空,自山林中傳出。
雲宗文足下加勁,快逾星丸跳擲,疾然掩入山林。
這時,他才發覺,這片山林,卻是外密内疏,中間正有一處林空,場中正有二個人在猛烈拚搏,地上倒着三個勁裝大漢,周身血漬。
林中雖然昏黑,但他目力過人,自是入目能看清眼前景物。
但見争戰中二人,一是生相猙獰的中年壯漢,使的一柄蛇頭杖,一是滿面于思,年約五十左右的虬髯老者。
老者手執精光閃閃的長劍,雖然有攻有守,但雲宗文卻看得出老者劍招遲滞,馬步不穩,顯然已露敗象,再戰下去,勢必落敗。
雖然他直覺地可以判斷,于思老者必是正道之輩。
但諺雲人不可貌相,自己既不明正邪真相,實不宜草莽出手,幫助任何一方,因此乃暫屏聲息,隐身一棵巨樹上,監視鬥場。
酣戰中,突聞壯漢大喝一聲,蛇頭杖一連劈出三記淩厲無比的絕技,但見杖影如山,杖風滾滾,直迫老者,端得準、穩、狠、猛。
于思老者一時招架不及,蹬蹬蹬倒地三步。
但一看失機,滿盤皆輸,但見兇漢一支蛇頭杖,施的密不透風,如影随形,将老者卷在一片如山杖影中。
老者登時陷入危境,節節敗退,破綻疊現,險象環生,隻是咬牙作困獸鬥。
陡然── 兇漢一聲冷笑:‘老匹夫那裡走!’ 走字甫落,蛇影連變,分掃老者左肩,右股。
雲宗文心中一震,暗喊一聲:‘要糟,這老者敗了!’忖念中,果然一聲沉哼,發自老者口中,人影乍合倏分,老者已然仰身倒地。
同時── 兇漢卻仰天一陣狂笑,笑聲直比鲛人夜泣,巫山猿啼還來得難聽。
雲宗文方自一皺眉,已見笑聲戛止,兇漢舉杖威脅老者道:‘嘿,費老狗,你再不說出
’ 雲宗文道:‘那麼文兒就此前往祁連山聘請此人助拳,以剪除這九華山魔僧們。
’ 成仲衍道: ‘文兒何必急在一時,難得我們祖孫相逢,你目下一身潛力,又極雄厚,更得數個武林高手真傳,師祖想留你在谷中,多住一個月。
‘将本門璇玑十九式及閃電幻形步,傳授于你,使你成為第六代的蕭劍主人,發揚我列祖列宗的命名,為生民謀福,為武林主持正義。
’ 說至此一頓,接道: ‘而且,那萬毒矮叟個性怪僻,九絕岩遍地皆毒,并不是等閑可進的,屆時師祖還要指點你。
’ 雲宗文一聽,師祖要傳本門武功,那不欣喜若狂,再拜謝恩。
于是── 從次日起,雲宗文就随師祖在屋外學習璇玑十九式劍招及無上輕功閃電幻形步。
雲宗文經天癡道人助功于先,疊經鴻博居士丹丸之助,又服下功參造化的千年何首烏,此刻内力已達玉玄歸真境界。
加以他父母是武林奇人,天資過人,更兼成仲衍這等奇人諄諄善誘,足以,進境一日千裡,不過數天已熟谙十九式劍訣及輕功妙谛。
他每天勤加練習,不覺,一個月之期已然屆滿,這期間,在谷中那無數巨樹外圍,先後三次,出現了一個身材嬌小的蒙面人。
這蒙面人每次出現,總對着那專心一志,精研武功的雲宗文凝神注目,直到雲宗文進入茅屋中,她才帶看喜、慰、驚、愁,各種裨雜的心情,縱身上谷。
然而── 在混元陣内的雲宗文,卻毫無所覺。
這天早晨,朝陽甫升,成仲衍乃對雲宗文道:‘文兒,你已可離此前往祁連山了,師祖我有幾件事必需告訴你。
‘其一、我們學武,一在防身固元,一在濟弱扶傾,伸張正義,以你目下身懷武功,放眼當今武林,已可列為武林一流高手。
‘是以師祖希望你下山之後,不可恃技稱強,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虛心為上,忍讓第一。
‘其二、此去祁連,可順便走趨天山,師祖料想,你父母或許也因中的天山派分功散氣丸,才會陷入絕魂寺的,師祖記憶所知,天山派乃正派,其分功散氣丸,隻在清理門戶,懲治叛徒時用的,對外雖至親父子,夫妻,也不能求得一粒,這絕魂寺何以有此丸,你可上天山一查。
‘其三,萬毒矮叟雖時生性怪僻,一時會令人難堪,但我們有求于人,不能意氣用事,需要忍耐與懇救,尤其你是後輩,更不可心存不敬。
’ 話歇,探手懷中,取出二封信,遞給雲宗文道: ‘這裡我已寫好二封信,一交天山派掌門教主玄真子,一交萬毒矮叟趙霸天,他們看到我的信,必不會過分難為你。
’ 說至此,言猶未盡,又道: ‘對了,我忘記告訴你,屋外這混元陣乃綜合四象、五行、六合,三種奇門陣而排成的,十分奧妙神奇,今一并傳授你。
‘将來不論遇到任何危險,或為阻敵,隻要利用地形物,按訣布置,就可以立即發生妙用。
’ 雲宗文聞言,心中雖有些奇怪,隻那麼幾顆巨石,木樁,高樹,就能拒敵于外,但師祖之言,那敢不信,當下全神聆聽師祖所示排陣訣竅。
但這小小陣勢,卻成了成雲二人,大半天的時間,雲宗文還是一知半解。
成仲衍索性命他多耽一天,明日再走,乃将排陣方位訣竅筆錄,令雲宗文死記默背,直到能背誦很熟為止。
日中、日西、月升月沉,鬥轉星移,不覺又過了一天,雲宗文試着演排混元陣數次,這才與師祖于次晨黎明時份,出在茅屋外。
成仲衍送徒孫至第一道巨石前才道: ‘文兒,師祖乃在此等你,俾知賊情,從旁監視,并研練入寺特技,希望你快則半年,慢也不可超過一年,必須回谷見我。
‘你這就試試看,這混元陣是否奧妙無窮,他日若在打坐運功,恐有外力幹擾時,大可就地以林枝,石塊之類,排成此陣,自可防止一切危險。
’ 雲宗文依依惜别他的師祖,然後轉身向前直走過去。
但當他通過巨石之後,這才發覺原本目力可見的對面谷壁,及眼前木樁,巨樹等等景物,皆已隐沒無蹤。
此刻所看到的,竟是茫茫無際的巨石,星羅棋布,宛然秃石山岩,遍處石山。
雲宗文心中一驚,暗道:‘想不到隻十幾塊巨石,就有這等不可思疑的妙用。
’ 忖念之時,耳旁傳來師祖的笑聲:‘文兒,你已相信了吧!那就趕緊按照出陣步訣,離開陣外,好登谷離山。
’ 雲宗文高聲回答:‘文兒遵命,師祖玉體珍重,再見!’ 話落,展開步眼,時而右三左六,時而前五側四,遇虛直進,見實轉身,忽爾左旋子午,忽爾右踏中宮,身形彎彎曲曲,蜿蜒而進。
那消片刻,已過巨石,渡木樁,穿大樹,出了混元陣外。
回頭一看,這些外圍巨樹,距茅屋不過十餘丈,而慈容的師祖,還倚闾颔首,面露慰色,并頻頻揮手。
雲宗文高喊一聲:‘師祖再見,文兒去矣!’擡頭望着高插雙宵的山峰,沉腰挫步,雙足一頓,淩空騰身而起。
然後,借谷壁葛藤,秃枝,危石點足,一陣揉攀縱跳,扶搖直上。
他疊得高人傳授,内外輕三功,均達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上乘化境。
這些險峻的山勢,那難得倒他,隻見他幾個起落,已履險如夷,迅疾無比地,升高數十丈,竟已登上崖頂。
這時,他才恍然明白,這幽谷距山腰隻不過數十丈高下而已,在谷底所看到的千仞削壁,敢情乃是四周山峰的錯覺。
上得崖頂,想到此地乃是絕魂寺賊巢附近,父母之苦,師長之仇,不禁激超萬丈焰火,恨不得即刻迳奔前山,再次闖他一闖。
但一想起師祖殷殷告誡,小不忍則亂大謀,要他先上祁連,來日再入絕魂寺解救父母未遲。
思念及此,隻好暫抑激動心懷,切齒喃語: ‘千面如來你這萬惡不赦的魔僧,将有一天,我雲宗文必定踏平九華山絕魂寺,擒你千面如來,以及一幹為虎作伥的匪類,淩遲碎剮,方消君恨!’ 喃語中,展起新學成的閃電幻形步,不走前山,改向山左直奔,但見他雙足展處,速度急如流星瀉浪,風馳電掣地,疾奔九華山下,向西飛馳。
由于他閃電幻形步輕功,捷速無比,是以遲來一步的蒙面人,望塵莫及,隻癡望着他逝去的身形,怔然出神。
※※※※※※ 如剪勁風,吹起了滿天塵沙,吹散了周圍的枯枝黃葉,漫空飛舞,觸肌生疼,刺人雙目,大有行不得也之勢。
不用說,這是深秋季節,雖未入冬,但朔風已起,是以繁華如古都長安城郊的官道上,也是行人稀少,令人覺得景物凄涼。
是夕陽将下的近黃昏時節,人道‘夕陽無限好!’誠然,那滿天晚霞,絢麗無比。
然而──- 省鄰近邊陲多沙地帶,每到深秋,沙塵滾滾,又有誰人會想到觀賞那美好的夕陽風光呢! 其實,縱算有心漫步野外,也将因塵沙飛舞,雙目難展,而無法觀賞。
但此刻在長安城外,東去的官道上,卻傳來的蹄聲,由東而西,竟是望着長安城而來的。
入晚的秋風,更為勁急,隐隐帶着刺骨砭肌的寒意,塵沙當然更多更密。
滾滾塵沙中,出現了一匹雪白健馬,騎上竟是一個渾身儒裝的少年書生。
馬上少年儒生,長的鳳眉星目,玉面珠唇,十分俊俏,适中的身材,跨在馬身上,越發襯托出一股潇灑出塵,倜傥不俗的風度。
想古之美男于,宋玉,子都之貌,也不過如是吧! 少年書生策辔緩行,顧盼自得,不過,有時在他那俊逸靈秀的眉宇眼角,會不自禁流露出焦急與擔憂,忿恨與厭惡,交什的神色。
最令人驚奇的是,那強烈的秋風,雖是挾帶着一蓬塵沙落葉,前逝後起,一陣陣不斷地,迎面向馬上少年卷掃過去。
但是── 風雖強,沙雖大,卻在将近少年馬前三步處,向四下飛散,根本沒有一沙一塵,打在少年身上。
奇怪── 難道老天爺也不忍心使這位人美服麗的少年,受到那風沙刺目之苦?以及風塵撲身之煩。
明眼人一望而知,這外表如處子的少年,雖是酷似走馬章台的王孫公子,放蕩山水的騷人墨客,但其實卻是身懷罕世武功的内家高手。
顯然── 他正默運先天氣功,以逼散襲身塵沙,年紀青青,竟有這等出類拔萃的奇藝,那不令人驚奇與佩服。
不問可知,馬上少年,那正是身懷數個武林異人秘傳,幸服千年何首烏,功臻化境,目下正欲西上隴省祁連山,谒見一代毒中之王,矮叟趙霸天的雲宗文。
雲宗文離開師祖成仲衍後,暫抑怒懷,迳向隴省祁連山西行,他在皖西,購了這匹健馬代步,曉行夜宿,五日來,由皖經鄂,來到-境。
此刻一見夜晚将臨,長安大城就在眼前十餘裡處,乃摧馬急馳,準備先入長安投宿過夜。
馬行如風,去勢正急,路旁草木,擦身而過。
急馳中,倏聞一聲凄厲的慘嗥,破空傳來。
黃沙滾滾,猛風正急,人騎馬上,馬馳如風,照理,除非叫聲就在身側左近,否則絕難耳聞。
但内外修為,已臻極峰之人,耳目自然随之而趨尖銳靈敏,雲宗文鬥地一緊馬缰繩,那匹坐騎希聿聿一聲長鳴,鬥然駐足。
雲宗文知事不幹己,本可充耳不聞,但一則他幼遭欺淩冷視,無形中養成了鋤強抑弱意念,再則少年血氣方剛,特具好個性。
當下,凝神谛聽,果聞西南方向,傳來陣陣喝罵聲與兵及碰擊聲,證明有人正在争鬧不休。
于是── 腰肢一扭,躍下馬背,将馬栓在路旁一棵巨樹,然後施展輕功,循聲直奔西南,幾個縱落,兔走鷹飛地,離開官道,奔向一處山林荒野。
喝叱聲,沖破靜空,自山林中傳出。
雲宗文足下加勁,快逾星丸跳擲,疾然掩入山林。
這時,他才發覺,這片山林,卻是外密内疏,中間正有一處林空,場中正有二個人在猛烈拚搏,地上倒着三個勁裝大漢,周身血漬。
林中雖然昏黑,但他目力過人,自是入目能看清眼前景物。
但見争戰中二人,一是生相猙獰的中年壯漢,使的一柄蛇頭杖,一是滿面于思,年約五十左右的虬髯老者。
老者手執精光閃閃的長劍,雖然有攻有守,但雲宗文卻看得出老者劍招遲滞,馬步不穩,顯然已露敗象,再戰下去,勢必落敗。
雖然他直覺地可以判斷,于思老者必是正道之輩。
但諺雲人不可貌相,自己既不明正邪真相,實不宜草莽出手,幫助任何一方,因此乃暫屏聲息,隐身一棵巨樹上,監視鬥場。
酣戰中,突聞壯漢大喝一聲,蛇頭杖一連劈出三記淩厲無比的絕技,但見杖影如山,杖風滾滾,直迫老者,端得準、穩、狠、猛。
于思老者一時招架不及,蹬蹬蹬倒地三步。
但一看失機,滿盤皆輸,但見兇漢一支蛇頭杖,施的密不透風,如影随形,将老者卷在一片如山杖影中。
老者登時陷入危境,節節敗退,破綻疊現,險象環生,隻是咬牙作困獸鬥。
陡然── 兇漢一聲冷笑:‘老匹夫那裡走!’ 走字甫落,蛇影連變,分掃老者左肩,右股。
雲宗文心中一震,暗喊一聲:‘要糟,這老者敗了!’忖念中,果然一聲沉哼,發自老者口中,人影乍合倏分,老者已然仰身倒地。
同時── 兇漢卻仰天一陣狂笑,笑聲直比鲛人夜泣,巫山猿啼還來得難聽。
雲宗文方自一皺眉,已見笑聲戛止,兇漢舉杖威脅老者道:‘嘿,費老狗,你再不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