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獲良骥萬裡尋仇
關燈
小
中
大
麼!我們這兒,古代叫西域,在陽關以西,而且正在絲路上,可是販絲綢的絲客,全用的是千裡明駝,咱們不是絲客,雖不用明駝,可也得有匹好馬呀!更何況将來你要天下尋仇,沒匹良駒,那怎麼行?”
“爹!一匹汗血寶馬,得多少錢?”
“嗯!一匹真正的大宛汗血寶馬,起碼得一萬兩白銀!”
“一匹馬值一萬兩白銀?乖乖隆的咚!您有那麼多銀子麼?”
“沒有!”他答的倒幹脆。
“爹!咱們沒銀子,還怎麼買?” “笨蛋!沒銀子想法呀!糊塗蟲!” “爹!沒銀子還有啥法子好想?” “咱們洞裡頭不是有兩顆珠子麼!” “您說的可是照明的那兩顆‘夜明珠’?” “當然啦!那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 “爹!夜明珠雖是無價之寶,可是誰又買得起呀?” “你小子真笨!沒有買得起,不能用它換馬麼?” “人家肯麼?” “咳!渾小子,千裡馬雖罕見,但總有産地,可是夜明珠确是稀世之珍,要不是為了買馬,我還小換呢!” “爹!您要把這兩顆夜明珠換了馬,這洞以後還怎麼住?” “你小子渾蛋哪!誰說一顆珠子換一匹馬,他奶奶的,一顆珠子換兩匹馬,我老人家還不願意呢!” “嘻嘻!我看你是一廂情願!” “小子!别管一廂情願不一廂情願啦!咱們到時候一試便知!” “爹!那咱們明天就上路!” 伊犁! 古代為西域的“烏孫國”實是天馬的故鄉。
天馬的故鄉?有說乎? 有!原來在公元前……九年,烏孫玉昆莫,向天朝(漢朝)求親。
漢武帝劉徹,便把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郡主,封為公主,嫁給丁昆莫!同時嫁的還有位解憂公主,二人同侍昆莫!在昆莫求親時,獻給了漢武帝向千匹大宛汗血馬。
所以說,伊犁是天馬的故鄉! 當時的烏孫,乃是烏孫族和突厥等遊牧部落的遊牧場,而今的伊犁,已變成了維吾爾族和哈薩克人農耕和遊牧的混合區了。
維吾爾人,大多從事耕作。
哈薩克人呢?他們仍然生活在馬背上,從事愛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新疆,本來就是瓜果之鄉,而伊犁的蘋果,更是舉世聞名,不但大、香,而且甜、脆而多汁,吃起來,過瘾極啦! 伊犁的建築,别有風貌,也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全都向下發展,僅有窗戶在地面上,有一半在地面下,這一來不但保涼、保暖,而且可避風沙。
伊犁的建築,外表看起來,并不起眼,可是進屋一瞧,哇,富麗堂皇,簡直亞于小皇宮。
家家院内,種樹,植花,一片青紫豔紅。
話說,石中玉爺倆,來到了伊犁城,找個客棧住下吧! 客錢(旅社)? 新疆全省,當年根本沒這個名詞,那旅客住哪兒呢? 你們先别慌,住,不成問題,新疆雖沒有專門接待旅客的旅社,可是家家全都可以招待旅人寄宿。
怎麼會這樣? 邊疆民族,本來天世好客,維吾爾人尤其特别好客,家家戶戶全把最好、最大、最豪華的房間,做為客房,遠客到此,不論識與不識,全都熱情招待,而這熱情招待,絕無虛假,完全發自内心。
這爺倆選了一戶較大的人家,住下來,可巧,家正是伊犁維吾爾人的一位族長之家。
這位族長,一見有漢客到,以最高的熱誠,來款待遠來的漢客,他把所有在伊犁維吾爾族有頭有臉的全請到家來陪客,午宴居然是維族最高的全羊大餐。
族人按長幼之序就坐之間,家人立即送上了洗手水和毛巾。
原來新疆的民族,吃飯不用筷子,全是用手抓,所謂“新疆抓飯”,故在飯前必先淨手。
大夥淨過手之後,宴席開始。
石中玉爺倆一年全是美酒佳着,除了全羊席之外,席上還有各色水果,以及新疆人最愛吃的“馕”,最後由一架小餐車推上來的是烤全羊,羊頭上還系了一條紅綢。
石中玉爺倆,久居塞外,深懂維吾爾族的生活習慣與禮節,他們知道,這烤全羊是先敬主客,而主客必須先将羊頭上的肉,割下一塊來吃,并要誇贊羊的味美,與女主人的烹調手藝高明。
這爺倆取出身上的小刀,割了羊頭上的肉,吃了之後,贊不絕口。
老族長一聽他們爺倆居然滿口流利的維吾爾話,這才問道:“你們兩位會維吾爾話?” 石中玉笑道:“老族長,我是在維吾爾長大的呀!” 老族長聽了,也哈哈大笑道:“我看你們一身漢裝,以為是從内地來的呢!原來是老維吾爾啦!便不知你們住在維吾爾哪裡啊!” 石中玉道:“我們住高昌古洞。
” “高昌古洞?吐魯番以後是高昌國,你們莫非住在吐魯番?” “雖不中,亦不遠矣!我們住在吐魯番與烏魯木齊之間,天山中的一個古洞,這古洞乃高昌國時代留下來的,所以我叫它高昌古洞。
” 好!好!好!咱們成了一家人啦!“ 匡廣義也笑道:“咱們本來就是一家親麼,想當年,我們大漢公主,不就嫁給了烏孫王昆莫了麼!當年的烏孫,成了今天的伊犁,說不定,咱們還是親戚呢!” 他說完了,全體主、客,皆哈哈大笑。
這一來,雙方更加親熱了。
筵罷,接下來的是餘興節目。
大家到了屋外廣場,不一刻,就有很多人拿着樂器,開始演奏!樂器還真多,有: 撥弦的“獨他爾”。
彈弦的“丹不爾”。
接弦的“艾捷克”。
以及月琴、琵琶、三弦、四胡、揚琴,還有橫笛和豎箫。
這麼多的樂器,根本沒人指揮,居然抑揚頓挫,配合得天衣無縫。
樂聲悠揚,真不愧是“龜茲之聲”。
而新疆更不愧歌舞之鄉。
首先就有一位非常美豔的少女,進入場中,随聲起舞。
族長對他們兩位介紹道:“這是小女阿燕。
” 啊!族長的嬌嬌女呀!他們爺倆帶頭鼓起掌來,這一來,掌聲雷動。
這位阿燕姑娘,向四周鼓掌的人們,行了個羅圈禮之後,翩翩起舞。
新疆舞,豪情飛躍,多采多姿,由于地理環境,山水縱橫相映,沙漠綠洲相間,遼闊的地域遊牧生活,使得新疆的歌舞,充滿了奔放的熱情,節奏明快利落,表現力強的特色。
阿燕姑娘,随着手鼓“達甫”的音律節奏,邊跳,邊舞! 她随着樂器的伴奏,跳了一節之後,其他的少婦長女,也進入場中,參加舞蹈的行列。
她們的舞姿妙曼,使人想起了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詩贊曰: 胡旋女、胡族女! 心應弦、手應鼓! 弦鼓一聲雙袖舉, 回雪飄飄轉旋舞。
左旋右轉不知疲, 千匝萬周無已時。
人間物類無可比, 奔車較緩旋風遲。
白老夫子的這幾句詩吟,的确貼切極啦! 她們全體舞了一節,音樂暫停了,舞者紛紛走出場外。
她們要幹啥?不跳啦? 非也!非也! 原來維族的姑娘們,熱情豪放而大方,她們是出場主動邀請男伴的。
小夥子們,紛紛應邀下場。
這時阿燕姑娘卻看中了這位漢客石中玉! 石中玉從小就在維族的環境中長大的,這是小卡司,立即随姑娘之場,相對的舞上了。
由于他們倆的舞步純熟,舞姿妙曼,其餘的人,舞着舞着,全停下來了,完全看他們表演了。
而他倆也不負重望,表演了個“淋漓盡緻”。
四周這時鼓掌叫好哇!幸好是在露天,不然可把房頂掀了不可。
他倆一連跳了三節,大家才盡歡而散。
晚飯過後,石中玉爺倆,與主人老族長也處熟了,老族長道:“匡老客,你們爺倆來伊犁,打算做啥呀!” 匡廣義道:“老族長,我們是來買馬的。
” “你們想買什麼馬?” “老族長,伊犁是天馬的故鄉我們想買兩匹大宛汗血馬。
” 老族長吃驚道:“你們想買汗血寶?” 石中玉奇怪問道:“老族長,什麼是汗血寶?” “小客官,汗血寶,就是你們說的大宛汗血馬呀!” “那怎麼又叫汗血寶了呢?” “咳!你不知道,我聽老一輩的人說,老祖宗們留下來的話說,本來烏孫是天馬的産地,可是四五百年以前,這兒大宛汗血馬就絕了種,完全要靠從大宛運來,聽說初起還多,可是近一二百年來由大宛來的少之又少,可以說,三年兩年也不見得出現一匹,所以汗血馬就成了寶啦!所以我們稱它為汗血寶。
” 匡廣義“噢”了一聲道:“這麼說,我們這趟豈不白來了麼?” 老族長道:“那倒不一定,我們這兒的馬市,全在南山牧場交易,可是馬市現在還沒有開市。
” “那馬市哪天開市?” “為今距馬市開市,還有半個月,匡老客,你們放心,隻管在舍下住着,直到買到了你們心愛的寶馬再走。
” “這怎麼好意思呢?” “哎呀!匡老客啊!你們久住回疆,還不知我們維吾爾人的習俗麼?” 他們當然知道,維吾爾人特别好客! 沒法子,為買好馬,他們爺倆也就住了下來。
老族長問道:“匡老客,馬匹交易,現在全是他們哈薩克人在做,遊牧民族一向都是以貨易貨,你們要買好馬,拿什麼跟他們換哪?” “老族長,他們都喜歡什麼呀?” “遊牧民族麼,普通的當然是喜歡牛羊了,而棉布、絲綢、毛毯更喜歡,尤其是珠寶,更喜歡,可是太珍貴的,他們又換不起。
”“老族長,怎麼大好的珠寶他們又換不起呢?” “你們想,一顆貓兒眼的金剛鑽,最少得幾千頭羊,他們哪換得起呀!” “那照你說的汗血寶,得幾顆貓兒眼啊?” 老族長道:“汗血寶為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真要出現了汗血寶。
”他從懷中取出了一顆約五克的藍晶鑽石道:“得這麼大的一顆貓兒眼!” 匡廣義道:“我沒貓兒眼。
”他掏出了一顆夜明珠,雖在大白天,也青光閃閃,問道:“我這個行不行?” 老族長一看,眼珠子瞪得比雞蛋還大,要沒有眼眶子擋着,非瞪出來不可,問道:“匡老客,你這可是夜明珠?” “不錯,它正是夜明珠,可以換一匹汗血寶麼?” “行、行、行、豈止可換一匹,最少值五匹汗血寶,可惜沒那麼多的汗血寶啊!” “我不要換五匹,隻要兩匹我就換啦!” 老族長對這夜明珠,面有貪吝之色,早被匡廣義看出來啦!笑道:“老族長,馬市開市,隻要有汗血寶馬,我不管你用什麼珠寶換來,我就用這夜明珠向你換啦!” 老族長一聽,喜出望外,因距離馬市開市還早,他就陪着匡廣義聊天或趕“巴紮”! 巴劄是什麼?為啥還要趕呢? 原來巴紮乃是新疆民族的集市,每月固定有幾天,到時候四面八方的人全到伊犁來,舉行交易。
而全是以物易物,交易的物品,大多是自家生産的,當然了,也有牛、羊、馬市,不過馬市的規模較小,好馬也不會在趕巴紮的時候賣了。
老族長陪着匡廣義,那石中玉呢? 你别替他愁,他現在樂得很呢? 他現在怎麼啦? 他呀!他現在正由阿燕姑娘陪着遊山玩水呢! 他倆現在躺在伊犁南山綠茵的綠草坡上,互訴衷腸呢! 阿燕好奇地問道:“石哥哥!你姓石,怎麼管匡老爹叫爹呢?” “阿燕妹呀!這話說起來可就長喽!” “反正咱們也沒事兒,你慢慢的說,我仔細地聽!嘻嘻!” “阿燕妹呀!是這樣的,我爹以前名字叫尹真,而我叫尹中玉,從我記事的時候,爺倆就住在吐魯番與烏魯木齊之間的高昌仙人洞,我以為當然是父子啦!所以我一直管他叫爹。
” “你們爺倆怎麼如今又改了姓,而且還不是同姓?” “是這樣的,前些日子,我滿二十歲那天,爹才把我的身世告訴了我,叫我認祖歸宗,改回本姓,而他告訴我,‘尹真’二字也是假的,這我才知道,他就是我的大恩人匡廣義,并非我的生父。
” “那你的生父是……” “我父母本是‘河洛雙俠’,我爹是河洛大俠石鑒,我母則是芙蓉劍冷心蓮。
”
“爹!咱們沒銀子,還怎麼買?” “笨蛋!沒銀子想法呀!糊塗蟲!” “爹!沒銀子還有啥法子好想?” “咱們洞裡頭不是有兩顆珠子麼!” “您說的可是照明的那兩顆‘夜明珠’?” “當然啦!那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 “爹!夜明珠雖是無價之寶,可是誰又買得起呀?” “你小子真笨!沒有買得起,不能用它換馬麼?” “人家肯麼?” “咳!渾小子,千裡馬雖罕見,但總有産地,可是夜明珠确是稀世之珍,要不是為了買馬,我還小換呢!” “爹!您要把這兩顆夜明珠換了馬,這洞以後還怎麼住?” “你小子渾蛋哪!誰說一顆珠子換一匹馬,他奶奶的,一顆珠子換兩匹馬,我老人家還不願意呢!” “嘻嘻!我看你是一廂情願!” “小子!别管一廂情願不一廂情願啦!咱們到時候一試便知!” “爹!那咱們明天就上路!” 伊犁! 古代為西域的“烏孫國”實是天馬的故鄉。
天馬的故鄉?有說乎? 有!原來在公元前……九年,烏孫玉昆莫,向天朝(漢朝)求親。
漢武帝劉徹,便把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郡主,封為公主,嫁給丁昆莫!同時嫁的還有位解憂公主,二人同侍昆莫!在昆莫求親時,獻給了漢武帝向千匹大宛汗血馬。
所以說,伊犁是天馬的故鄉! 當時的烏孫,乃是烏孫族和突厥等遊牧部落的遊牧場,而今的伊犁,已變成了維吾爾族和哈薩克人農耕和遊牧的混合區了。
維吾爾人,大多從事耕作。
哈薩克人呢?他們仍然生活在馬背上,從事愛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新疆,本來就是瓜果之鄉,而伊犁的蘋果,更是舉世聞名,不但大、香,而且甜、脆而多汁,吃起來,過瘾極啦! 伊犁的建築,别有風貌,也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全都向下發展,僅有窗戶在地面上,有一半在地面下,這一來不但保涼、保暖,而且可避風沙。
伊犁的建築,外表看起來,并不起眼,可是進屋一瞧,哇,富麗堂皇,簡直亞于小皇宮。
家家院内,種樹,植花,一片青紫豔紅。
話說,石中玉爺倆,來到了伊犁城,找個客棧住下吧! 客錢(旅社)? 新疆全省,當年根本沒這個名詞,那旅客住哪兒呢? 你們先别慌,住,不成問題,新疆雖沒有專門接待旅客的旅社,可是家家全都可以招待旅人寄宿。
怎麼會這樣? 邊疆民族,本來天世好客,維吾爾人尤其特别好客,家家戶戶全把最好、最大、最豪華的房間,做為客房,遠客到此,不論識與不識,全都熱情招待,而這熱情招待,絕無虛假,完全發自内心。
這爺倆選了一戶較大的人家,住下來,可巧,家正是伊犁維吾爾人的一位族長之家。
這位族長,一見有漢客到,以最高的熱誠,來款待遠來的漢客,他把所有在伊犁維吾爾族有頭有臉的全請到家來陪客,午宴居然是維族最高的全羊大餐。
族人按長幼之序就坐之間,家人立即送上了洗手水和毛巾。
原來新疆的民族,吃飯不用筷子,全是用手抓,所謂“新疆抓飯”,故在飯前必先淨手。
大夥淨過手之後,宴席開始。
石中玉爺倆一年全是美酒佳着,除了全羊席之外,席上還有各色水果,以及新疆人最愛吃的“馕”,最後由一架小餐車推上來的是烤全羊,羊頭上還系了一條紅綢。
石中玉爺倆,久居塞外,深懂維吾爾族的生活習慣與禮節,他們知道,這烤全羊是先敬主客,而主客必須先将羊頭上的肉,割下一塊來吃,并要誇贊羊的味美,與女主人的烹調手藝高明。
這爺倆取出身上的小刀,割了羊頭上的肉,吃了之後,贊不絕口。
老族長一聽他們爺倆居然滿口流利的維吾爾話,這才問道:“你們兩位會維吾爾話?” 石中玉笑道:“老族長,我是在維吾爾長大的呀!” 老族長聽了,也哈哈大笑道:“我看你們一身漢裝,以為是從内地來的呢!原來是老維吾爾啦!便不知你們住在維吾爾哪裡啊!” 石中玉道:“我們住高昌古洞。
” “高昌古洞?吐魯番以後是高昌國,你們莫非住在吐魯番?” “雖不中,亦不遠矣!我們住在吐魯番與烏魯木齊之間,天山中的一個古洞,這古洞乃高昌國時代留下來的,所以我叫它高昌古洞。
” 好!好!好!咱們成了一家人啦!“ 匡廣義也笑道:“咱們本來就是一家親麼,想當年,我們大漢公主,不就嫁給了烏孫王昆莫了麼!當年的烏孫,成了今天的伊犁,說不定,咱們還是親戚呢!” 他說完了,全體主、客,皆哈哈大笑。
這一來,雙方更加親熱了。
筵罷,接下來的是餘興節目。
大家到了屋外廣場,不一刻,就有很多人拿着樂器,開始演奏!樂器還真多,有: 撥弦的“獨他爾”。
彈弦的“丹不爾”。
接弦的“艾捷克”。
以及月琴、琵琶、三弦、四胡、揚琴,還有橫笛和豎箫。
這麼多的樂器,根本沒人指揮,居然抑揚頓挫,配合得天衣無縫。
樂聲悠揚,真不愧是“龜茲之聲”。
而新疆更不愧歌舞之鄉。
首先就有一位非常美豔的少女,進入場中,随聲起舞。
族長對他們兩位介紹道:“這是小女阿燕。
” 啊!族長的嬌嬌女呀!他們爺倆帶頭鼓起掌來,這一來,掌聲雷動。
這位阿燕姑娘,向四周鼓掌的人們,行了個羅圈禮之後,翩翩起舞。
新疆舞,豪情飛躍,多采多姿,由于地理環境,山水縱橫相映,沙漠綠洲相間,遼闊的地域遊牧生活,使得新疆的歌舞,充滿了奔放的熱情,節奏明快利落,表現力強的特色。
阿燕姑娘,随着手鼓“達甫”的音律節奏,邊跳,邊舞! 她随着樂器的伴奏,跳了一節之後,其他的少婦長女,也進入場中,參加舞蹈的行列。
她們的舞姿妙曼,使人想起了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詩贊曰: 胡旋女、胡族女! 心應弦、手應鼓! 弦鼓一聲雙袖舉, 回雪飄飄轉旋舞。
左旋右轉不知疲, 千匝萬周無已時。
人間物類無可比, 奔車較緩旋風遲。
白老夫子的這幾句詩吟,的确貼切極啦! 她們全體舞了一節,音樂暫停了,舞者紛紛走出場外。
她們要幹啥?不跳啦? 非也!非也! 原來維族的姑娘們,熱情豪放而大方,她們是出場主動邀請男伴的。
小夥子們,紛紛應邀下場。
這時阿燕姑娘卻看中了這位漢客石中玉! 石中玉從小就在維族的環境中長大的,這是小卡司,立即随姑娘之場,相對的舞上了。
由于他們倆的舞步純熟,舞姿妙曼,其餘的人,舞着舞着,全停下來了,完全看他們表演了。
而他倆也不負重望,表演了個“淋漓盡緻”。
四周這時鼓掌叫好哇!幸好是在露天,不然可把房頂掀了不可。
他倆一連跳了三節,大家才盡歡而散。
晚飯過後,石中玉爺倆,與主人老族長也處熟了,老族長道:“匡老客,你們爺倆來伊犁,打算做啥呀!” 匡廣義道:“老族長,我們是來買馬的。
” “你們想買什麼馬?” “老族長,伊犁是天馬的故鄉我們想買兩匹大宛汗血馬。
” 老族長吃驚道:“你們想買汗血寶?” 石中玉奇怪問道:“老族長,什麼是汗血寶?” “小客官,汗血寶,就是你們說的大宛汗血馬呀!” “那怎麼又叫汗血寶了呢?” “咳!你不知道,我聽老一輩的人說,老祖宗們留下來的話說,本來烏孫是天馬的産地,可是四五百年以前,這兒大宛汗血馬就絕了種,完全要靠從大宛運來,聽說初起還多,可是近一二百年來由大宛來的少之又少,可以說,三年兩年也不見得出現一匹,所以汗血馬就成了寶啦!所以我們稱它為汗血寶。
” 匡廣義“噢”了一聲道:“這麼說,我們這趟豈不白來了麼?” 老族長道:“那倒不一定,我們這兒的馬市,全在南山牧場交易,可是馬市現在還沒有開市。
” “那馬市哪天開市?” “為今距馬市開市,還有半個月,匡老客,你們放心,隻管在舍下住着,直到買到了你們心愛的寶馬再走。
” “這怎麼好意思呢?” “哎呀!匡老客啊!你們久住回疆,還不知我們維吾爾人的習俗麼?” 他們當然知道,維吾爾人特别好客! 沒法子,為買好馬,他們爺倆也就住了下來。
老族長問道:“匡老客,馬匹交易,現在全是他們哈薩克人在做,遊牧民族一向都是以貨易貨,你們要買好馬,拿什麼跟他們換哪?” “老族長,他們都喜歡什麼呀?” “遊牧民族麼,普通的當然是喜歡牛羊了,而棉布、絲綢、毛毯更喜歡,尤其是珠寶,更喜歡,可是太珍貴的,他們又換不起。
”“老族長,怎麼大好的珠寶他們又換不起呢?” “你們想,一顆貓兒眼的金剛鑽,最少得幾千頭羊,他們哪換得起呀!” “那照你說的汗血寶,得幾顆貓兒眼啊?” 老族長道:“汗血寶為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真要出現了汗血寶。
”他從懷中取出了一顆約五克的藍晶鑽石道:“得這麼大的一顆貓兒眼!” 匡廣義道:“我沒貓兒眼。
”他掏出了一顆夜明珠,雖在大白天,也青光閃閃,問道:“我這個行不行?” 老族長一看,眼珠子瞪得比雞蛋還大,要沒有眼眶子擋着,非瞪出來不可,問道:“匡老客,你這可是夜明珠?” “不錯,它正是夜明珠,可以換一匹汗血寶麼?” “行、行、行、豈止可換一匹,最少值五匹汗血寶,可惜沒那麼多的汗血寶啊!” “我不要換五匹,隻要兩匹我就換啦!” 老族長對這夜明珠,面有貪吝之色,早被匡廣義看出來啦!笑道:“老族長,馬市開市,隻要有汗血寶馬,我不管你用什麼珠寶換來,我就用這夜明珠向你換啦!” 老族長一聽,喜出望外,因距離馬市開市還早,他就陪着匡廣義聊天或趕“巴紮”! 巴劄是什麼?為啥還要趕呢? 原來巴紮乃是新疆民族的集市,每月固定有幾天,到時候四面八方的人全到伊犁來,舉行交易。
而全是以物易物,交易的物品,大多是自家生産的,當然了,也有牛、羊、馬市,不過馬市的規模較小,好馬也不會在趕巴紮的時候賣了。
老族長陪着匡廣義,那石中玉呢? 你别替他愁,他現在樂得很呢? 他現在怎麼啦? 他呀!他現在正由阿燕姑娘陪着遊山玩水呢! 他倆現在躺在伊犁南山綠茵的綠草坡上,互訴衷腸呢! 阿燕好奇地問道:“石哥哥!你姓石,怎麼管匡老爹叫爹呢?” “阿燕妹呀!這話說起來可就長喽!” “反正咱們也沒事兒,你慢慢的說,我仔細地聽!嘻嘻!” “阿燕妹呀!是這樣的,我爹以前名字叫尹真,而我叫尹中玉,從我記事的時候,爺倆就住在吐魯番與烏魯木齊之間的高昌仙人洞,我以為當然是父子啦!所以我一直管他叫爹。
” “你們爺倆怎麼如今又改了姓,而且還不是同姓?” “是這樣的,前些日子,我滿二十歲那天,爹才把我的身世告訴了我,叫我認祖歸宗,改回本姓,而他告訴我,‘尹真’二字也是假的,這我才知道,他就是我的大恩人匡廣義,并非我的生父。
” “那你的生父是……” “我父母本是‘河洛雙俠’,我爹是河洛大俠石鑒,我母則是芙蓉劍冷心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