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劫後餘生東山起

關燈
适才之言,甚使貧僧不解,小施主這種傳說究系何處聽得,不知道可否明白見示,因為家師雖已圓寂,貧僧或能效勞亦未可知……” 文束玉為對方一片至誠所感動,在此覺得無掩瞞之必要,于是遂将嶽陽樓巧遇天機道長之經過從實說出。

     灰衣老僧靜靜聽完,忽然注目問道:“小施主貴姓?” 文束玉答道:“晚生名叫文索玉,文武的文,一束兩束的束,金玉的玉。

    ” 灰衣老僧微微一怔,雙目凝注文束玉臉上,目光中有驚異,也有詢問,很顯然的這位了塵僧似乎已由天機道長的名号,以及文束玉這個姓氏上聯想到某些事情。

     文束玉接着說道:“不過,天機道長并不知道晚生姓什麼叫什麼,因為道長始終沒有向晚生問及這些,所以晚生也就一直沒有機會說出來。

    ” 文束玉這一補充,以使了塵僧人更感意外,他朝文束玉默然又審視了半晌,最後以非常平靜的語氣問道:“你說你習過武功,是嗎?那麼,你現在能不能将修習武功之經過詳細說出來?但須記住,絕不能遺漏任何細節。

    ” 文束玉除了沒有說出父親之名諱,其餘都照直說了,連曾遇父親誤打一掌的經過也沒有省略掉。

     了塵僧人聽取述說時,眼光一直望在梁棟間,文束玉述說完畢,他一雙眼光依然未自梁間移開。

     屋中沉默了一會兒,了塵僧人忽然轉過臉來道:“小施主知不知道今天之所以落得如此,皆系拜受令尊當日那一掌之賜?” 文束玉錯愕了一下,跟着苦笑了一下,搖頭道:“很可能,不過,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家父那一掌并無惡意,怪都怪晚生少不更生,要是當日不使小性子,徑将木盒打開,又怎會發生這等事?” 了塵點點頭,但沒有說什麼,停了片刻,忽然站起身來道:“天機道長所指之奇人為誰,貧僧一時也忖度不出,不過貧僧另外有位友人頗精于丸散之調制,此人居處離此地不近,往返恐怕……恐怕……至少要費上五六天工夫,小施主不妨暫時住下,待貧僧前去看看有無合适之單方。

    ” 文束玉甚感不安,跟着站起來道:“怎好如此勞動大師……” 了塵僧人沒有等他說完,人已然飄身出室而去。

     之後,一名沙彌端來稀粥和素點,并告訴文束玉了塵師父已經出門,有什麼事情隻管吩咐他們做。

     文束玉隻好道謝領受。

    他這次雖未能如天機道長之預期會見大智禅師,找到禅師那位方外奇人,然而,禅師這位繼承者了塵僧人的這一片熱忱,也就令人感動的了。

    他自從喪失武功以來,雖然一再遭受淩辱,但同樣的,他也不隻一次為人情所溫暖,所以,他活下去固屬萬幸,萬一回天無力,他覺得,他這一生也不算白活了? 一天,一天,三天…… 文束玉在這座寂寞古寺中,真有着度日如年之感,他每天徘徊寺前,望着谷口,希望了塵僧人的身影會突然出現眼前,最後他甚至希望對方空手出現也好,因為,他每一想及對方為自己在這種大熱天奔波炎陽下的情景,心中便感到無比之歉疚難受,他文束玉憑什麼值得這樣去勞動人家? 四天,五天,六天…… 好不容易!一直等到第六天傍晚,了塵僧人方在谷口出現。

     了塵出現時,臉面微俯,步子跨得很大,但腳下似乎不怎樣平穩,一襲灰色僧衣出門時完好無故,回來時卻給扯了好幾個洞,兩隻褲管粘在腿肚上,似為汗水所濕透,文束玉是時正站在台階下面眺望,他一見了塵僧人現身,連忙趕過去,激動地叫道:“大師,太辛苦您了” 可是,不知怎麼的,了塵僧人對文束玉的招呼竟似沒有聽得一般,一徑大步入寺而去,文束玉呆了呆,忙又轉身趕來寺中。

     文束玉剛剛跨進寺門,即為一名沙彌攔着道:“了塵師父趕路累了需要馬上休息一下,藥已取到,在小僧這裡,我們到藥房裡服用吧!” 文束玉在寺外已看出了塵僧人情形有些不正常,在想象中,他知道對方這次必然累得相當可以,可是,藥都取回來,他現在能說什麼好? 文束玉随着那名沙彌來到雲房中,沙彌遞給他一隻藥瓶道:“瓶裡共有藥丸十三顆,了塵師父說:一天服一顆,三顆即可,餘下十顆不妨留在身邊以濟他日之緩急。

    ” 文束玉打開瓶蓋,立有一股異香撲鼻透腦而入,藥尚未服,單就這股香氣便已令人精神為之一爽。

     文束玉不禁訝然失聲道:“這是一種什麼藥,這樣香?” 小沙彌搖頭道:“小憎也不清楚。

    ” 文柬玉舉起藥瓶,細看之下,結果他發覺這瓶藥有效無效尚在其次,僅手中這隻藥瓶,可能就是無價之寶! 瓶是魚形,系綠玉雕鑿,油綠另雜有一絲絲均勻的血紋,光潤細膩極為悅目。

     文束玉再将藥丸倒出來看,藥丸僅有黃豆大小,是扁圓形,色澤亦與黃豆相近,但有着一層晶潤鑒人的光彩,瓶外原來好像貼有一道标簽,似乎新近才被人用手撕去,文束玉拿在手中把玩了一陣,最後将那顆藥丸和水服下。

     小沙彌等地服下藥丸,一面退出,一面順手拉上房門道:“了塵師父說:服過藥後,請小施主馬上靜息入定。

    ” 文束玉口雖不言,心下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