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劫後餘生東山起
關燈
小
中
大
,立又悠然醒轉。
不學書生陰陰一笑道:“喂,朋友,底下你想再玩一套什麼好?” 文束玉緩緩閉上眼皮,低弱地道:“最好斬草除根,否則,遲早有一天你們要後悔的,不管你們相信不相信……” 不學書生明明一笑道:“是借重你的朋友天機道長?還是以九宮迷魂第三式?或者什麼孔雀開屏、白虹貫日的高招來完成這種壯志?” 四全秀士為之笑不可抑。
不學書生扭頭冷聲道:“假如這是激将法之一,算他小子成功了,闵兄,賞他十個大嘴巴子,讓他懷着希望活下去吧!” 四全秀士大聲附和道:“對!如果宰了他,将無異說咱怕了他,那豈不成了笑話?” 于是,啦啦,噼噼,十個嘴巴打下來,文束玉滿口是血,臉頰鼻腫,再度昏厥過去。
太陽偏西了,文束玉終于自動蘇醒過來,雙冠早已走得不知去向,他掙紮着爬起,拭淨臉面上的淤血和污泥,望着西天一輪紅日,握拳喃喃道:“太陽落下去,明天又會升起來的,我相信我文束玉也必然會有那一天,司徒營、闵文亮,你們這兩個賊子等着瞧就是了!” 然後他開始移步向前,繼續未完的艱苦行程,是的,他的身心是更疲弱了,但一股求生意志卻因而益加堅強…… 七夕之日到了! 在武林中,這是大日子斷腸箫文公達将于嶽陽樓交割金谷寶圖在同一天,文束玉來到武功山下。
經過一名樵子的指點,文束玉終于在一處山坳中找到那座善化寺。
這座善化寺看上去建築并不怎麼宏偉,但形式卻甚為古老,寺前兩座石獅均已殘缺,寺額上那方金匾也隻能看到中央一個化字的兩三筆,文束玉見目的地已到,因不堪過分之激動,終至引起一陣虛脫,他隻覺得眼前一花,一顆心随之飄蕩起來,他張開雙臂,想撈取一點憑藉,然後,身軀一陣搖擺,砰然一聲摔倒在地。
寺門雖未關閉,但寺中一直無人出入。
天黑了,寺内外便是一片靜寂,在靜寂中,文束玉靜靜地僵卧着。
這樣一直維持到第二天一名灰衣老僧的出現。
這名灰衣老僧似甫自遠方歸來,神色很疲乏,僧衣上滿是露水。
當這名灰衣老僧發現寺前石階下躺着一名破衣青年時,雙目中不禁露出一股訝異之色,他于是加快腳步,急急趕來僵卧者身旁。
老僧俯下身子,輕輕撥正僵卧者的臉孔,詳細地觀察了一會,接着點點頭自語道: “饑,累,疾病,再加上趕路過急……可是……這孩子趕來這種地方是為了什麼呢?” 老僧自語着,又伸手為僵卧者把了一陣脈,然後從身上取出一隻藥瓶,倒出兩顆藥丸納入僵卧者口中,直起身來,稍稍思索了一下,最後皺着眉頭轉身入寺而去。
不一會,寺中走出兩名小沙彌,似乎是受了剛才那名老僧所指使,他們走下石階将破衣青年擡起,一直擡向東廂一間雲房,雲房中那名灰衣老僧正在點燃一支檀香,老僧向兩名沙彌比了一個手勢,兩名沙彌便将破衣青年放在房中那張石床上。
老僧背手走過來,又朝昏迷中的青年端詳了片刻,然後緩緩伸出手來,輕輕在青年雙肩和背後拍了幾下,不消多大功夫,破衣青年醒過來。
文束玉睜眼看到身前站着一名慈眉善目的僧人,掙紮着便想往起爬,老僧用手按着他的肩頭道:“多躺一會兒,躺着說話也是一樣。
” 文束玉本來就有些力不從心,這時隻好依言繼續躺下去。
老僧接着問道:“你是那裡人?為何要跑來這種地方?” 文束玉虛弱地答道:“晚生長安人,……想來這裡找一位大智禅師……不知這位禅師……目前他在不在寺中。
” 老僧為之一呆道:“你想找大智禅師?這是誰叫你來的?找大智禅師之目的何在?” 文束玉不便說出系受天機道長之指點,但他不善于編織謊言,當下惟有略去道長之名,一切從實回答道:“晚生身染奇疾,藥石無效,風聞這兒的大智彈師常與異人交往。
并聽說其中頗有人精于歧黃之術,晚生獲悉後,乃不辭跋涉前來就教,傳聞是否确實,晚生也不敢确定…… 灰衣僧人默然片刻,最後緩緩擡起頭來,平靜地望向文柬王道:“貧道很為小施主感到難過,大智禅師早于年前圓寂了。
”。
文束玉腦中一嗡,幾乎再度昏厥過去,經過一陣奮力掙紮,他也不知道打哪兒生出來的力量,竟自石床霍然翻身坐起,同時探足下地,向那老僧欠了欠身子道:“那麼,晚生告辭了!” 灰衣老僧訝然道:“你體力如此單薄,這會兒要去哪裡?” 文束玉苦笑道:“晚生自有知以來,一直不信命運兩字,照現在這情形看來,似乎不信也得信了,謝謝大師關心,晚生病非一日,已習慣于如何照顧自己了。
”’灰衣老僧沉吟了一下,忽然點點頭道:“來,你且坐下,貧僧有話問你。
” 文束玉不便違拂,于是依言在一張椅子上坐下來。
灰衣老僧又思索了片刻,然後擡起臉來誠懇地說道:“貧僧殘号了塵系已故大智禅師之衣缽弟子,現為本寺掌門方丈,不過,就貧僧所知,先師大智禅師所交往之友中,似乎并無精擅醫道者,所以,小施主
不學書生陰陰一笑道:“喂,朋友,底下你想再玩一套什麼好?” 文束玉緩緩閉上眼皮,低弱地道:“最好斬草除根,否則,遲早有一天你們要後悔的,不管你們相信不相信……” 不學書生明明一笑道:“是借重你的朋友天機道長?還是以九宮迷魂第三式?或者什麼孔雀開屏、白虹貫日的高招來完成這種壯志?” 四全秀士為之笑不可抑。
不學書生扭頭冷聲道:“假如這是激将法之一,算他小子成功了,闵兄,賞他十個大嘴巴子,讓他懷着希望活下去吧!” 四全秀士大聲附和道:“對!如果宰了他,将無異說咱怕了他,那豈不成了笑話?” 于是,啦啦,噼噼,十個嘴巴打下來,文束玉滿口是血,臉頰鼻腫,再度昏厥過去。
太陽偏西了,文束玉終于自動蘇醒過來,雙冠早已走得不知去向,他掙紮着爬起,拭淨臉面上的淤血和污泥,望着西天一輪紅日,握拳喃喃道:“太陽落下去,明天又會升起來的,我相信我文束玉也必然會有那一天,司徒營、闵文亮,你們這兩個賊子等着瞧就是了!” 然後他開始移步向前,繼續未完的艱苦行程,是的,他的身心是更疲弱了,但一股求生意志卻因而益加堅強…… 七夕之日到了! 在武林中,這是大日子斷腸箫文公達将于嶽陽樓交割金谷寶圖在同一天,文束玉來到武功山下。
經過一名樵子的指點,文束玉終于在一處山坳中找到那座善化寺。
這座善化寺看上去建築并不怎麼宏偉,但形式卻甚為古老,寺前兩座石獅均已殘缺,寺額上那方金匾也隻能看到中央一個化字的兩三筆,文束玉見目的地已到,因不堪過分之激動,終至引起一陣虛脫,他隻覺得眼前一花,一顆心随之飄蕩起來,他張開雙臂,想撈取一點憑藉,然後,身軀一陣搖擺,砰然一聲摔倒在地。
寺門雖未關閉,但寺中一直無人出入。
天黑了,寺内外便是一片靜寂,在靜寂中,文束玉靜靜地僵卧着。
這樣一直維持到第二天一名灰衣老僧的出現。
這名灰衣老僧似甫自遠方歸來,神色很疲乏,僧衣上滿是露水。
當這名灰衣老僧發現寺前石階下躺着一名破衣青年時,雙目中不禁露出一股訝異之色,他于是加快腳步,急急趕來僵卧者身旁。
老僧俯下身子,輕輕撥正僵卧者的臉孔,詳細地觀察了一會,接着點點頭自語道: “饑,累,疾病,再加上趕路過急……可是……這孩子趕來這種地方是為了什麼呢?” 老僧自語着,又伸手為僵卧者把了一陣脈,然後從身上取出一隻藥瓶,倒出兩顆藥丸納入僵卧者口中,直起身來,稍稍思索了一下,最後皺着眉頭轉身入寺而去。
不一會,寺中走出兩名小沙彌,似乎是受了剛才那名老僧所指使,他們走下石階将破衣青年擡起,一直擡向東廂一間雲房,雲房中那名灰衣老僧正在點燃一支檀香,老僧向兩名沙彌比了一個手勢,兩名沙彌便将破衣青年放在房中那張石床上。
老僧背手走過來,又朝昏迷中的青年端詳了片刻,然後緩緩伸出手來,輕輕在青年雙肩和背後拍了幾下,不消多大功夫,破衣青年醒過來。
文束玉睜眼看到身前站着一名慈眉善目的僧人,掙紮着便想往起爬,老僧用手按着他的肩頭道:“多躺一會兒,躺着說話也是一樣。
” 文束玉本來就有些力不從心,這時隻好依言繼續躺下去。
老僧接着問道:“你是那裡人?為何要跑來這種地方?” 文束玉虛弱地答道:“晚生長安人,……想來這裡找一位大智禅師……不知這位禅師……目前他在不在寺中。
” 老僧為之一呆道:“你想找大智禅師?這是誰叫你來的?找大智禅師之目的何在?” 文束玉不便說出系受天機道長之指點,但他不善于編織謊言,當下惟有略去道長之名,一切從實回答道:“晚生身染奇疾,藥石無效,風聞這兒的大智彈師常與異人交往。
并聽說其中頗有人精于歧黃之術,晚生獲悉後,乃不辭跋涉前來就教,傳聞是否确實,晚生也不敢确定…… 灰衣僧人默然片刻,最後緩緩擡起頭來,平靜地望向文柬王道:“貧道很為小施主感到難過,大智禅師早于年前圓寂了。
”。
文束玉腦中一嗡,幾乎再度昏厥過去,經過一陣奮力掙紮,他也不知道打哪兒生出來的力量,竟自石床霍然翻身坐起,同時探足下地,向那老僧欠了欠身子道:“那麼,晚生告辭了!” 灰衣老僧訝然道:“你體力如此單薄,這會兒要去哪裡?” 文束玉苦笑道:“晚生自有知以來,一直不信命運兩字,照現在這情形看來,似乎不信也得信了,謝謝大師關心,晚生病非一日,已習慣于如何照顧自己了。
”’灰衣老僧沉吟了一下,忽然點點頭道:“來,你且坐下,貧僧有話問你。
” 文束玉不便違拂,于是依言在一張椅子上坐下來。
灰衣老僧又思索了片刻,然後擡起臉來誠懇地說道:“貧僧殘号了塵系已故大智禅師之衣缽弟子,現為本寺掌門方丈,不過,就貧僧所知,先師大智禅師所交往之友中,似乎并無精擅醫道者,所以,小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