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驗寶驚變
關燈
小
中
大
金沖提親,并且許了一筆極厚的妝彥,才将婚事談妥。
金石聯姻這件事,當年轟動了整個西北,據說迎娶那天,石府的陪嫁擡箱,整整排了三十裡路,箱子裡一半是四季衣物,一半是金磚銀錠。
單繡雲小姐攜帶過門的私房銀子,就有好幾十萬兩。
鬼眼金沖既發了古董财,又發了一筆妻财,從此身價百倍,成了蘭州城中第上富豪。
一個人有了錢,少不得要享受享受。
鬼眼金沖一旦發了迹,便在蘭州城北對岸白塔寺下,購地動工,興建了一座“嘯月山莊”。
吟風嘯月,本屆雅事,但鬼眼金沖并非為了風雅,他興建這座嘯月山莊,一則是貪圖生活享受,二則是炫耀财富,最重要的,是為了收藏那些價值連城的古董珍玩。
自從金三奶奶過門,耳提面命之下,鬼眼金沖開始以賤價收購各種膺品古董,然後以高價轉賣給不識貨的波斯商人,卻将那些真正的古董據為己有,收藏在嘯月山莊密室中。
于是,金家的财富越積越多,幾乎已駕淩昔年的石崇之上了。
誰知就在金家鴻運當頭的時候,突然晴天一聲雷,竟傳出金三太爺暴病身亡的消息…… 這消息和當初金石二家聯姻的事,同樣轟動了整個西北。
有人驚愕,有人歎息,也有人暗暗幸災樂禍。
甚至有人缺德的造謠,說是老夫少妻,金三太爺為了效命床第,誤服虎狼之藥,以緻落得虛脫而死。
更有人說是金三太爺強占了一戶破落人家的祖傳古董,那人一氣之下,懸梁自盡,到閻王殿告了“陰狀”,金三太爺是被無常鬼活捉了去的,臨死時,七竅流血,半夜聽見鐵鍊聲響,窗子外面還留着雞爪腳印…… 無論人們如何猜測,金三太爺的突然暴卒,算得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消息才傳到城裡,許多人趨勢附炎的人,便紛紛湧過黃河浮橋,趕往嘯月山莊去吊唁緻祭了。
有錢人家好辦事,金三太爺暴卒的消息傳出不到半日工夫,嘯月山莊内已經紮起一座巍峨靈堂,全莊内外,一片編素,哀樂齊奏,哭聲雷動。
由蘭州北城到黃河浮橋,沿途鋪了白沙,浮橋上,綴滿了白色菊花,直達北岸莊門前,全是夾道素幡,迎風招展,一列列蘆席棚,陳列着素花喪帶,任人取用,香案連綿,宛如長蛇。
靈堂中,香霧鐐繞,三四撥吹鼓手伴奏哀樂,緻祭的人由右側進,左側退,順序拍香行禮,然後轉過左邊席棚,便是招待素齋的地方。
席設百餘桌,無論相識不相識,行過禮,坐下便吃,菜肴如流水艇上桌,終日不斷。
金三奶奶預先已交待執事的人,不論親戚朋友,一概不受典儀,窮困遠道來的,還贈送盤川,所以緻祭用的香燭紙錢便全部由喪宅自家供應換句話說,隻要來靈堂行個禮,不管認不認識,有吃有喝外,還可以拿幾文回去。
豪富人家辦喪事,苦哈哈們可樂了。
呼朋喚友,成群結隊趕來吊喪,吃飽一頓又一頓,竟有留連終日,舍不得離去的。
嘯月山莊,真個是車如流水馬如龍,人潮洶湧,比迎神賽會還要熱鬧。
開吊第一日,用祭的客人就險些擠塌了黃河浮橋。
直到日落以後,人潮才略見疏散。
人潮舒散後,靈堂前出現了老少五個人。
前面是兩名豐神俊秀、衣着華麗的少年男女,攙扶着一個巍顫顫的老夫子,後面跟随着一對中年夫婦,手上挽着一隻柳條籃子。
那老夫子穿一件寶藍色的儒衫,看年紀,已有六旬開外,臉上布滿皺紋,鬓角露出白發,舉止行動,也顯得有些老态龍鐘,但從衣飾上看,分明是個有錢的富翁。
兩名少年男女,都隻有二十來歲,好像是老夫子的孫兒女輩。
後面那對中年夫婦,男的滿臉虬髯,女的粗眉大眼,無疑是随侍仆婦的身份。
那老夫子一腳跨進靈堂,面上早已淚水縱橫,望着白布慢前的靈位,嘶聲叫道:“兄弟,你就這麼忍心?撇上老哥哥先去了麼?” 話未畢,更淚如雨下,放聲大哭起來。
棚内哀樂齊奏,司禮的本想招呼上香行禮,無奈那老夫子竟哭得聲震全堂,難以休止。
靈堂前執事接待的人,都不認識這位老夫子是金三太爺的什麼親戚摯友?隻得上前安慰道:“老人家先請節哀,莫哭壞了身體……” 老夫子頓足哭道:“我還要什麼身體?一步來遲,活生生的人竟見不到了,我也索性死了吧,還要這殘命做什麼?” 旁邊那少年公子勸道:“爺爺,人死不能複生,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金爺爺不幸故世,你老人家應該先行禮上香,聊盡故情,也讓死者心安呀!” 執事的人忙道:“這位公子爺說的對,死者為大,入土為安。
老爺子再有千言萬語,留着等上過香慢慢細說也還不遲……” 那老夫子沒等他說完,照着他臉上就是“呸”的一口濃痰,罵道:“還不遲,你懂個屁!我為什麼難過?就是為了太遲啦。
” 少年公子急忙陪禮道:“這位大哥請包涵,我爺爺脾氣不好,性子又急,冒犯之處,還請海涵。
” 執事人白挨了一口濃痰,又不便發作,隻好苦笑道:“沒關系!沒關系” 誰知話猶未畢,“呸”地一聲,臉上又挨了一口濃痰。
那老夫子怒目叱道:“你還敢說沒關系?知道我這些珠子是哪一朝代的古物?一顆要值多少金子嗎?我一家老少不辭千裡趕來,為的是訪晤故人……怎麼會沒關系?” 那執事的人被他罵糊塗了,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老夫子氣猶不息,連聲道:“何義,把珠子拿出來,給這些沒見過世面的蠢貨瞧瞧,看誰還敢說沒關系?” 身後虬髯大漢答應了一聲、掀開手中柳條盤子。
“啊” 随着一片驚呼,滿屋人聲頓時肅靜下來。
敢情那柳條籃子裡,竟滿滿盛着一藍光采奪目的明珠,每一顆都有鴿蛋般大小,少說些,也有百顆左右。
這許多無價明珠,居然用柳條籃子盛着看來老夫子果然是位大富翁…… 滿屋子人都眼睛發直,呆呆地望着那一籃明珠,又驚,又羨。
連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那執事漢子更是驚得張大了嘴,如癡如傻,怔忡木立,濃痰順着臉頰流進了嘴裡,也忘了拭擦。
老夫子又向靈位硬咽叫道:“金兄弟,你看見這些珠子了沒有?究竟是你去得太早?還是我老哥哥來得太遲?如今你撒手一走,世上還有誰能替我鑒别這些珠子呢?金兄弟,你怎麼不說話?怎麼不說話啊況 說着說着,老淚又潮湧而出。
旁邊那少年公子一面吩咐收好明珠,一面溫語勸慰,右側少女也拭着眼淚道:“爺爺,不要難過了,咱們沒見到金爺爺,等會可以見見金奶奶,也算不虛此行了。
” 老夫子揮淚點頭道:“自然要見見她,多年闊别,迄未聚晤,隻知道作金爺爺成了家,我還沒有見過那位弟妹呢。
” 少年公子道:“爺爺請行禮,我替你老人家上香。
” 老夫子道:“不,你們兄妹也該跟爺爺一同行禮,叫何義侍候上香吧。
” 那虬髯大漢領命上前,點燃三柱香,高聲道:“大名府何老爺,率孫少爺孫小姐上祭。
” 直到這時候,大家才知道這位老夫子姓何,是由大名府來的。
司禮人如夢初醒,急忙道:“何府上繞。
奏哀樂!”” 樂聲一起,何老夫子帶着兩個孫兒女,恭恭敬敬向靈位行了大禮。
禮畢,何老夫子順手從柳條籃裡取了一顆明珠,問道:“帳房在什麼地方?” 一名肩上佩着喪帶的漢子連忙迎過來,含笑道:“何老爺子的盛情,敝在敬領了,家主母吩咐過,請親戚友,一律不收利品。
” 何老夫子眼睛一翻,道:“你是誰?” 那人道:“小可名叫李順,是莊裡管事。
” 何老夫子哼道:“你管的什麼事?旁人禮品可以不收,我跟你們莊主是什麼交情?也能不收麼?” 李順讷讷道:“這個” 何老夫子喝道:“什麼這個那個的?去把你們帳房叫來,我倒要問問他,是嫌禮太輕? 還是看不起我何某人?” 李順忙道:“老爺子言重了,這是家生母的吩咐,咱們做下人的,作不了主……” 何老夫子冷笑道:“我正要見見你家主母,你去禀告一聲,就說這顆珠子,是我老哥哥送給弟妹的見面禮,問她收不收?” 金三奶奶就在靈慢背後,自從何家五個人一進靈堂,諸般經過,全部親聞親見,她雖然記不起丈夫什麼時候交了這樣一位姓何的朋友,但瞧這何老夫子身攜上百無價明珠,言詞又十分懇切;早已暗中留意了。
這時聽見慢外為禮品争執,忙命丫環傳話道:“何老爺子厚賜,卻之不恭,隻好拜領了。
夫人吩咐李管事好好招待老爺子和孫少爺孫小姐側廳休息,等客人略散,夫人便親來拜見。
” 何老夫子誇贊道:“這還像話。
弟妹不愧是名門出身,為人行事,總要分個親疏遠近才對。
”接着,又感慨地歎了一口氣,接道:“可惜金兄弟無福,有此賢妻,竟而撒手西歸了。
”一面歎息,一面又忍不住舉袖拭淚。
靈堂内外許多人,都暗暗感到詫異鬼眼金沖白手成家,一向待人刻薄寡恩,不料竟會結交到這麼一個情深義重的朋友,而且又是這般有錢? 有錢的人,總是處處受人尊敬的。
李管事肅容進入側廳,侍候唯恐不周到,茶水點心流水般送來,眼看已屆晚飯時候,又親自去廚房交待,特别整治了一桌極豐盛的酒席,作為待客之用。
不多久,金三奶奶梳洗整齊,重新更換了素眼,由兩名丫環攙扶着,一拐一拐來到了側廳。
何老夫子情緒剛平靜了些,一見金三奶奶,登時又勾起了傷感。
彼此施禮落座,何老夫子便噓問道:“弟妹,金兄弟生前,可曾跟你提過我這個不成器的老哥哥?”-
金石聯姻這件事,當年轟動了整個西北,據說迎娶那天,石府的陪嫁擡箱,整整排了三十裡路,箱子裡一半是四季衣物,一半是金磚銀錠。
單繡雲小姐攜帶過門的私房銀子,就有好幾十萬兩。
鬼眼金沖既發了古董财,又發了一筆妻财,從此身價百倍,成了蘭州城中第上富豪。
一個人有了錢,少不得要享受享受。
鬼眼金沖一旦發了迹,便在蘭州城北對岸白塔寺下,購地動工,興建了一座“嘯月山莊”。
吟風嘯月,本屆雅事,但鬼眼金沖并非為了風雅,他興建這座嘯月山莊,一則是貪圖生活享受,二則是炫耀财富,最重要的,是為了收藏那些價值連城的古董珍玩。
自從金三奶奶過門,耳提面命之下,鬼眼金沖開始以賤價收購各種膺品古董,然後以高價轉賣給不識貨的波斯商人,卻将那些真正的古董據為己有,收藏在嘯月山莊密室中。
于是,金家的财富越積越多,幾乎已駕淩昔年的石崇之上了。
誰知就在金家鴻運當頭的時候,突然晴天一聲雷,竟傳出金三太爺暴病身亡的消息…… 這消息和當初金石二家聯姻的事,同樣轟動了整個西北。
有人驚愕,有人歎息,也有人暗暗幸災樂禍。
甚至有人缺德的造謠,說是老夫少妻,金三太爺為了效命床第,誤服虎狼之藥,以緻落得虛脫而死。
更有人說是金三太爺強占了一戶破落人家的祖傳古董,那人一氣之下,懸梁自盡,到閻王殿告了“陰狀”,金三太爺是被無常鬼活捉了去的,臨死時,七竅流血,半夜聽見鐵鍊聲響,窗子外面還留着雞爪腳印…… 無論人們如何猜測,金三太爺的突然暴卒,算得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消息才傳到城裡,許多人趨勢附炎的人,便紛紛湧過黃河浮橋,趕往嘯月山莊去吊唁緻祭了。
有錢人家好辦事,金三太爺暴卒的消息傳出不到半日工夫,嘯月山莊内已經紮起一座巍峨靈堂,全莊内外,一片編素,哀樂齊奏,哭聲雷動。
由蘭州北城到黃河浮橋,沿途鋪了白沙,浮橋上,綴滿了白色菊花,直達北岸莊門前,全是夾道素幡,迎風招展,一列列蘆席棚,陳列着素花喪帶,任人取用,香案連綿,宛如長蛇。
靈堂中,香霧鐐繞,三四撥吹鼓手伴奏哀樂,緻祭的人由右側進,左側退,順序拍香行禮,然後轉過左邊席棚,便是招待素齋的地方。
席設百餘桌,無論相識不相識,行過禮,坐下便吃,菜肴如流水艇上桌,終日不斷。
金三奶奶預先已交待執事的人,不論親戚朋友,一概不受典儀,窮困遠道來的,還贈送盤川,所以緻祭用的香燭紙錢便全部由喪宅自家供應換句話說,隻要來靈堂行個禮,不管認不認識,有吃有喝外,還可以拿幾文回去。
豪富人家辦喪事,苦哈哈們可樂了。
呼朋喚友,成群結隊趕來吊喪,吃飽一頓又一頓,竟有留連終日,舍不得離去的。
嘯月山莊,真個是車如流水馬如龍,人潮洶湧,比迎神賽會還要熱鬧。
開吊第一日,用祭的客人就險些擠塌了黃河浮橋。
直到日落以後,人潮才略見疏散。
人潮舒散後,靈堂前出現了老少五個人。
前面是兩名豐神俊秀、衣着華麗的少年男女,攙扶着一個巍顫顫的老夫子,後面跟随着一對中年夫婦,手上挽着一隻柳條籃子。
那老夫子穿一件寶藍色的儒衫,看年紀,已有六旬開外,臉上布滿皺紋,鬓角露出白發,舉止行動,也顯得有些老态龍鐘,但從衣飾上看,分明是個有錢的富翁。
兩名少年男女,都隻有二十來歲,好像是老夫子的孫兒女輩。
後面那對中年夫婦,男的滿臉虬髯,女的粗眉大眼,無疑是随侍仆婦的身份。
那老夫子一腳跨進靈堂,面上早已淚水縱橫,望着白布慢前的靈位,嘶聲叫道:“兄弟,你就這麼忍心?撇上老哥哥先去了麼?” 話未畢,更淚如雨下,放聲大哭起來。
棚内哀樂齊奏,司禮的本想招呼上香行禮,無奈那老夫子竟哭得聲震全堂,難以休止。
靈堂前執事接待的人,都不認識這位老夫子是金三太爺的什麼親戚摯友?隻得上前安慰道:“老人家先請節哀,莫哭壞了身體……” 老夫子頓足哭道:“我還要什麼身體?一步來遲,活生生的人竟見不到了,我也索性死了吧,還要這殘命做什麼?” 旁邊那少年公子勸道:“爺爺,人死不能複生,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金爺爺不幸故世,你老人家應該先行禮上香,聊盡故情,也讓死者心安呀!” 執事的人忙道:“這位公子爺說的對,死者為大,入土為安。
老爺子再有千言萬語,留着等上過香慢慢細說也還不遲……” 那老夫子沒等他說完,照着他臉上就是“呸”的一口濃痰,罵道:“還不遲,你懂個屁!我為什麼難過?就是為了太遲啦。
” 少年公子急忙陪禮道:“這位大哥請包涵,我爺爺脾氣不好,性子又急,冒犯之處,還請海涵。
” 執事人白挨了一口濃痰,又不便發作,隻好苦笑道:“沒關系!沒關系” 誰知話猶未畢,“呸”地一聲,臉上又挨了一口濃痰。
那老夫子怒目叱道:“你還敢說沒關系?知道我這些珠子是哪一朝代的古物?一顆要值多少金子嗎?我一家老少不辭千裡趕來,為的是訪晤故人……怎麼會沒關系?” 那執事的人被他罵糊塗了,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老夫子氣猶不息,連聲道:“何義,把珠子拿出來,給這些沒見過世面的蠢貨瞧瞧,看誰還敢說沒關系?” 身後虬髯大漢答應了一聲、掀開手中柳條盤子。
“啊” 随着一片驚呼,滿屋人聲頓時肅靜下來。
敢情那柳條籃子裡,竟滿滿盛着一藍光采奪目的明珠,每一顆都有鴿蛋般大小,少說些,也有百顆左右。
這許多無價明珠,居然用柳條籃子盛着看來老夫子果然是位大富翁…… 滿屋子人都眼睛發直,呆呆地望着那一籃明珠,又驚,又羨。
連大氣也不敢喘一口。
那執事漢子更是驚得張大了嘴,如癡如傻,怔忡木立,濃痰順着臉頰流進了嘴裡,也忘了拭擦。
老夫子又向靈位硬咽叫道:“金兄弟,你看見這些珠子了沒有?究竟是你去得太早?還是我老哥哥來得太遲?如今你撒手一走,世上還有誰能替我鑒别這些珠子呢?金兄弟,你怎麼不說話?怎麼不說話啊況 說着說着,老淚又潮湧而出。
旁邊那少年公子一面吩咐收好明珠,一面溫語勸慰,右側少女也拭着眼淚道:“爺爺,不要難過了,咱們沒見到金爺爺,等會可以見見金奶奶,也算不虛此行了。
” 老夫子揮淚點頭道:“自然要見見她,多年闊别,迄未聚晤,隻知道作金爺爺成了家,我還沒有見過那位弟妹呢。
” 少年公子道:“爺爺請行禮,我替你老人家上香。
” 老夫子道:“不,你們兄妹也該跟爺爺一同行禮,叫何義侍候上香吧。
” 那虬髯大漢領命上前,點燃三柱香,高聲道:“大名府何老爺,率孫少爺孫小姐上祭。
” 直到這時候,大家才知道這位老夫子姓何,是由大名府來的。
司禮人如夢初醒,急忙道:“何府上繞。
奏哀樂!”” 樂聲一起,何老夫子帶着兩個孫兒女,恭恭敬敬向靈位行了大禮。
禮畢,何老夫子順手從柳條籃裡取了一顆明珠,問道:“帳房在什麼地方?” 一名肩上佩着喪帶的漢子連忙迎過來,含笑道:“何老爺子的盛情,敝在敬領了,家主母吩咐過,請親戚友,一律不收利品。
” 何老夫子眼睛一翻,道:“你是誰?” 那人道:“小可名叫李順,是莊裡管事。
” 何老夫子哼道:“你管的什麼事?旁人禮品可以不收,我跟你們莊主是什麼交情?也能不收麼?” 李順讷讷道:“這個” 何老夫子喝道:“什麼這個那個的?去把你們帳房叫來,我倒要問問他,是嫌禮太輕? 還是看不起我何某人?” 李順忙道:“老爺子言重了,這是家生母的吩咐,咱們做下人的,作不了主……” 何老夫子冷笑道:“我正要見見你家主母,你去禀告一聲,就說這顆珠子,是我老哥哥送給弟妹的見面禮,問她收不收?” 金三奶奶就在靈慢背後,自從何家五個人一進靈堂,諸般經過,全部親聞親見,她雖然記不起丈夫什麼時候交了這樣一位姓何的朋友,但瞧這何老夫子身攜上百無價明珠,言詞又十分懇切;早已暗中留意了。
這時聽見慢外為禮品争執,忙命丫環傳話道:“何老爺子厚賜,卻之不恭,隻好拜領了。
夫人吩咐李管事好好招待老爺子和孫少爺孫小姐側廳休息,等客人略散,夫人便親來拜見。
” 何老夫子誇贊道:“這還像話。
弟妹不愧是名門出身,為人行事,總要分個親疏遠近才對。
”接着,又感慨地歎了一口氣,接道:“可惜金兄弟無福,有此賢妻,竟而撒手西歸了。
”一面歎息,一面又忍不住舉袖拭淚。
靈堂内外許多人,都暗暗感到詫異鬼眼金沖白手成家,一向待人刻薄寡恩,不料竟會結交到這麼一個情深義重的朋友,而且又是這般有錢? 有錢的人,總是處處受人尊敬的。
李管事肅容進入側廳,侍候唯恐不周到,茶水點心流水般送來,眼看已屆晚飯時候,又親自去廚房交待,特别整治了一桌極豐盛的酒席,作為待客之用。
不多久,金三奶奶梳洗整齊,重新更換了素眼,由兩名丫環攙扶着,一拐一拐來到了側廳。
何老夫子情緒剛平靜了些,一見金三奶奶,登時又勾起了傷感。
彼此施禮落座,何老夫子便噓問道:“弟妹,金兄弟生前,可曾跟你提過我這個不成器的老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