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兩敗俱傷
關燈
小
中
大
緩道:
“老朽要得罪了。
” 說罷,一反方才快捷靈忽,雙目凝視劍尖緩緩将劍朝“白面神乞”胸前推出,似有萬鈞重壓般,劍身光芒大盛,蘭電暴張,砭人肌膚,劍氣騰騰,隐隐給人一種陰森刺骨之感。
“白面神乞”心知對方這一劍,已貫注數十年精修的内家真力,豈同小可!看似無甚威勢,實際力重如山嶽,穿石裂金,尤其是對方那口神劍輔助之下,更可謂無堅不摧,悍猛無比。
當下,不敢怠慢,沉氣凝神,雙腳馬步立穩,左手烏缽斜護胸前,口中暴嘿一聲,發須皆張,右手烏缽亦緩緩平胸推出,朝“風火神劍”的“蘭霓神劍”上迎去。
蘭色劍芒與玄烏的托天神缽,終于在空際相遇,不聞一絲聲息,兩者皆似仍非實物,而隻是虛幻的光影。
可是,“白面神乞”與“風火神劍”卻同時身軀一震,兩人皆似矮了一截。
原來,在兩股山崩海裂、排山巨壓下,兩人皆被對方真力硬生迫下七寸,潔白的雪劍與缽,似是焊接為一物,再也分不開。
蓦然——“風火神劍”一聲大喝,劍上蘭芒倏盛,冷電連閃之下,已緩緩朝前推進五寸。
反觀“白面神乞”,面如異血,頭上青筋暴露,劍尖微抖,似吃力異常,他料不到“風火神劍”一開始便以全力相拚,大意之下.先機已失,一口真氣無法提足。
他覺得對方劍上傳來的真力,如海般湧到,尤其他先已失,更覺對方之潛力重如雷霆萬鈞,自己一口隻提起九成真力,簡直無招架的餘地。
他心中後悔不已,一着之失,看來竟無反轉之機,他實在料不到對方竟如大膽,一開始便以全力來付與功力相若之高手,除非能一擊而中,否則,待自己力量稍歇,對方則必緩過一口氣未反攻時,便隻有挨打的份了。
而且,對方功力相若,已歇彼盛,比内力絲毫巧不得豈不是有自取滅亡之道。
更想不到對方料中自己心意,甘冒奇險,出此奇策,可恨自己一向精明謹慎,料事如神,今日竟中他人之計!他想到此,心内不由大凜,暗忖:要糟!對方分明下了破釜沉舟的決心,制我于死地! 他隻覺對方潛勁如長江大河般,源源不絕,自己一口真氣,在對方内力之下一絲不放松相逼情勢之下,竟然始終都無法提足。
劍尖一寸一地緩緩逼近……七寸、六寸、五寸……一直逼到寸許。
“白面神乞”面色绯紅,筋脈怒張,頭上豆大汗珠,點點滴滴,雙目怒睜,血絲滿布,其中帶有驚詫、憤怒、悔怅的神色。
渾身微抖,身軀已被壓成弓形,他心知此時已是危機一線,隻要己身稍一歇力,對方如五嶽傾塌,怒海飛嘯的萬鈞重壓,均将朝自己壓倒,不要說血肉之軀,縱是銅澆鐵濤的,恐也會被壓成鐵片銅餅。
他實在有些不甘心,以自己的功力并不下于對方,難道是命中注定要敗亡嗎?“不!” 他内心狂喊: “施擎天呀!施擎天!四十年接掌丐幫以來,出生入死,大風大浪,不知闖過多少,難道到晚年竟要喪身在一着之失上嗎?不!不能放棄最後一線生機,要支持到底,重扳回這極不公平的劣勢!” 可是,他亦知道希望已涉茫,對方勁如排山倒海,自己在龍法緩過這口氣下,隻有強以不足九成的功力,無助地朝對方進逼,直到…… 這時,“風火神劍”長劍已進逼到“白面神乞”身前寸半,‘自面神乞”身軀曲如弓,渾身顫抖不止,口鼻均汩汩滲出一絲血水。
“風火神劍”此時亦是須發怒張,面如異血,雙目暴睜,不過,由裡面可看出多少滲雜一絲喜悅之色。
“白面神乞”不由暗歎一聲: “天亡我也!” 他已吃不住對方如海蓬勃的真氣,五内如焚,體内似是一個萬鈞壓力的氣球,血管随時會迸裂,眼口鼻均被壓得滲出絲絲血水,他實在忍不住這種痛苦,正欲收勁自裁.以求解脫——這時,浩天正在力破武當五劍“擒龍大陣”吃緊的當兒,并未注意到他的危險,而“笑面乞”正專心緻志的将“穿山劍”逼得團團亂轉,毫無還手餘地的時候,也未注意到“白面神乞”的危險。
□□□□□□□□□ “鐵面乞”與諸位長老、“鐵扇書生”等,此時正被三派弟子圍攻得大為不利,不要說沒有注意到,就算發現,各人都在重圍力竭之際,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 眼看一代奇俠即将含恨而終之時——蓦然——傳出一聲刺耳驚心,慘絕人寰,似非出自人口,驟然響起,劃過這慘黯空寂的夜空,更顯得凄厲欲絕、不忍耳聞。
正在勝利邊緣的“風火神劍”,被這聲厲号震得内心不由微微一驚。
心神不由微分,勁力亦稍窒。
這正是“白面神乞”千鑄難逢的絕佳時機,隻聽-恍似九天悶雷般,一聲沉嘿。
“白面神奇”的身體又矮了半尺,身形一彈,左臂烏缽跟随暴出,烏光大盛,将劍尖一氣推回尺半。
“風火神劍”悶哼一聲,身軀亦被壓下半尺,雙目暴睜,目中充滿驚駭之色。
原來——方才那聲慘号,正是被“鐵面乞”活生生抓裂面門的那個五台門下,臨死前所發出一的哀嗥。
“風火神劍”一驚之下,被“白面神乞”在最後關頭據住良機,不僅解了己身之危,而且,立即主客倒易,使“風火神劍”反陷入不可收拾的危境,兩人足下皆陷入地中尺許,雪花亦已沒膝。
“白面神乞”面上血迹未幹,猙獰凄厲。
“風火神劍”此時,也一掃往日的肅穆,滿臉布滿驚駭慘厲的神色。
他自知自絕後路,乃犯武家之大忌,如今對方扳回劣勢,反守為攻,自己真力消耗大半,銳氣已挫,如何還能抵擋得住對方久着突發的潛勁。
但,又豈能甘心束手待斃!他隻有提起渾身的勁力,抵抗那洶湧如海的勁力。
隻見——“白面神乞”的雙缽,一分分的朝前挫進,“風火神劍”咬牙切齒,提着全身功力貫于右臂,死命苦撐。
但——一切都是陡然,除了隻能微阻“白面神乞”前進的速度,還能有何補助?正如片刻之前的“白面神乞”一樣,“風火神劍”也嘗到了相同的滋味,時間,在絕望與希望的對比中,如一片薄紙般地溜了過去。
“白面神乞”的雙缽,已推進了尺許,“風火神劍”怒目忿張,血絲滿布,頭上青筋暴露,汗如雨般地淌下,又過片刻——雙缽已前進尺半,“風火神劍”身軀微顫,腰彎如弓,口鼻中亦滲出絲絲血水。
在這生死決于傾刻,兩人皆緊張萬分,全神貫注在對方由劍缽傳來的澎渤洶湧,如千軍萬馬的真氣的時候——一條人影,無聲無息地悄悄潛至兩人身側,手中精亮奪目的長劍,正緩緩舉起,欲朝兩人其中之一電迅刺下。
此時,正當“笑面乞”挾着“鐵面乞”在三派弟子十餘位好手的圍攻中,左沖右突,叱喝連聲,交織成雜亂驚心的聲響。
而“鐵扇書生”與殘餘的六名丐幫舵主,正與十餘名三派弟子作殊死的苦戰。
其他幾位長老亦在三四名三派弟子環攻下,浴血拚殺。
丐幫情勢很為不利,“鐵扇書生”等皆已力鬥多時,已呈力竭狀态,好在環攻的三派弟子,亦多真力消耗過多,隻是三派弟子在人數上占絕對優勢。
最後,結果一定是将丐幫諸人累得精疲力盡,則以互相交替的優勢,将丐幫人宰割了盡。
其他的幾位長老情勢更是危險。
大長老身中兩刀一劍,全身溢血,尤其狠鬥時,其力已漸耗盡,衣衫散亂,步履跄踉,分明已是強弩之末,無法支持多久。
另外幾位長老也皆是全身挂彩,精力枯竭。
好在三派弟子主要對象,放在“鐵面乞”、“鐵扇書生”等身上,而且,丐幫幾位長老,武功雖不特别出色,但皆有數十年苦修功力,又皆是童身修煉,内力既深厚又耐長,故支持到現在,如換了别人,恐早已傷殘喪亡了。
人影翻飛,罡氣怒号,刀光閃爍,劍影縱橫中,不時傳出厲叱慘号。
地上,雪白的地上.被掌風罡氣掃刮得狼藉一片,更令人驚心的是遍地布滿了殷紅的血漬。
在四下橫豎倒仰斜躺的軀體之間,不時還可看到殘肢碎肉,裂顱血骨。
這本已凄厲可怖的萬姓公墓,更活似變成了人間地獄,慘烈矚目,令人望之心寒齒戰。
就在雙方皆失去人性,作原始獸性争生存的苦鬥中,一個點蒼弟子,在圍攻“笑面乞”時,不慎被“笑面乞”掌擊左肩,幸好他功力較高,見機得快,一覺不妙,立時立身暴退,單劍封胸,運勁護身,所以,雖被擊中左肩,傷勢并不算重。
他跄踉退後,趕緊運功調息,暗察之下,左肩僅微有些酸麻脹病,并不礙事,正欲起身朝“笑面乞”再度撲去,那知——他轉身之際,無意發現在一旁比内力的“風火神劍”及“白面神乞”。
此時,風火神劍已岌岌可危,被“白面神乞”雙缽推進尺半,而且,仍在緩緩逼進。
“風火神劍”口鼻鮮血汩汩,身軀顫抖不止,分明即将面臨死神的召喚。
這位點蒼弟子,一見掌門面臨如此危殆的劣勢,當下便毫不猶豫,立刻潛至“白面神乞”身後。
他知雙方功力相若,全神貫注,隻要自己稍加一絲助力,立可使“白面神乞”濺血劍下。
但他也不敢操之過急,以防“白面神乞”警覺,全力強攻,如此一來,可能在自己尚未動力前,掌門已被對方震斷心脈而死,那時,非但救不了掌門,自己也将賠上一條性命。
所以,他消悄潛至“白面神乞”身後,緩緩将劍舉起,凝聚全身功力于雙臂,對準“白面神乞”的背心…… “風火神劍”與“白面神乞”兩人均全神貫注對方洶湧的勁力上,作生死榮辱之拼鬥,誰都沒有注意到外來了第三者,更料不到瞬息間,即有突變。
那點蒼弟子,已将勁力運足,悶聲不響,右臂疾揮之間,失銳的長劍,已帶着一溜寒光,閃電般朝‘白面神乞”後心插下…… 鋒利的刺刀,帶着輕微的破空聲,直到“白面神乞”後心兩寸之光景,“白面神乞”才發覺。
他不由大驚失色,但一切均已太遲,雙方勁力全用在彼此兵刃上,撤手閃躲,那還來得及?‘白面神乞”自知難逃利刃透體之災,仰天一聲怒嘯,蓦地将所有精力,借着怒嘯,提聚雙臂瘋狂地朝“風火神劍”推去。
他巳存必死之心,隻求能在未死之前,舍命一擊,将“風火神劍”亦傷亡于自己的真力罡氣下。
那知,他發覺利刃及身,心神微分,真力微頓之際,給了“風火神劍”一個緩氣的機會。
“風火神劍”在此生死存亡的關頭,怎會放棄這一線生機? 立即也以生平力氣狂推而去,欲于萬險中,扳回頹危的局勢。
兩人此時不謀而台,竟然同時,聚勁推出了全身的真力。
驚叱厲喝聲中,隻聞——“轟”的一聲脆響,一溜寒虹電射而出,似是天際一顆隕星,莫明而來,卻又帶着片刻閃光,在人們意識尚未完全反應得及時,又莫明地歸向于黑暗之天地。
在驚虹之後,接着是轟然兩聲悶響。
原來,在點蒼弟子舉劍欲刺之時,浩天正好發現,不由驚駭欲絕,也不及再找“五台真君”等人的麻煩,飛身快若鬼魅,疾朝“白面神乞”處飄去。
但——發現業已太遲,他身形仍在半途,對方尖銳刺耳面鋒利的長劍,已距“白面神乞”後心不及一寸。
浩天急怒之下,飛身搶救巳不及,蓦地仰天一聲龍吟。
五指倏地連彈,射出兩道如利矢般的氣勁,分朝對方劍尖、劍柄兩處閃電般射到。
浩天急怒下,巳使出了佛門絕學——“金剛彈指”。
兩道銳利強勁的氣箭,恰好在對方劍尖沾到“白面神乞”衣衫上時到達,那點蒼弟于尚在滿懷欣喜,一心以為“白面神乞”必将濺血劍下,那知手腕一震,“轟”的一聲脆響,尚未弄清何事,長劍已如化龍脫手飛去。
他微怔之間,感到身側一股無法抗拒的罡氣壓到,氣勁之強烈,恍如處身在一片驚濤洶湧浪立如山的汪洋中,沒有絲毫掙紮的餘地,搖搖晃晃,如一葉扁舟,如一枚浮萍,他才深刻體會到那所謂孤立無援的悲哀。
“轟轟!” 接着兩聲巨響,一條人影斜斜飛出,直到七丈開外,方才四平八穩,紮紮實實落在地上,寂然不動。
那正是點蒼那位暗襲不成的弟子,被浩天含怒之下,貫注“天龍神至”的一掌,擊中時際,内髒骨骼盡皆裂成粉而死。
不過,第一聲“轟然”巨響,乃是“白面神乞”與“風
” 說罷,一反方才快捷靈忽,雙目凝視劍尖緩緩将劍朝“白面神乞”胸前推出,似有萬鈞重壓般,劍身光芒大盛,蘭電暴張,砭人肌膚,劍氣騰騰,隐隐給人一種陰森刺骨之感。
“白面神乞”心知對方這一劍,已貫注數十年精修的内家真力,豈同小可!看似無甚威勢,實際力重如山嶽,穿石裂金,尤其是對方那口神劍輔助之下,更可謂無堅不摧,悍猛無比。
當下,不敢怠慢,沉氣凝神,雙腳馬步立穩,左手烏缽斜護胸前,口中暴嘿一聲,發須皆張,右手烏缽亦緩緩平胸推出,朝“風火神劍”的“蘭霓神劍”上迎去。
蘭色劍芒與玄烏的托天神缽,終于在空際相遇,不聞一絲聲息,兩者皆似仍非實物,而隻是虛幻的光影。
可是,“白面神乞”與“風火神劍”卻同時身軀一震,兩人皆似矮了一截。
原來,在兩股山崩海裂、排山巨壓下,兩人皆被對方真力硬生迫下七寸,潔白的雪劍與缽,似是焊接為一物,再也分不開。
蓦然——“風火神劍”一聲大喝,劍上蘭芒倏盛,冷電連閃之下,已緩緩朝前推進五寸。
反觀“白面神乞”,面如異血,頭上青筋暴露,劍尖微抖,似吃力異常,他料不到“風火神劍”一開始便以全力相拚,大意之下.先機已失,一口真氣無法提足。
他覺得對方劍上傳來的真力,如海般湧到,尤其他先已失,更覺對方之潛力重如雷霆萬鈞,自己一口隻提起九成真力,簡直無招架的餘地。
他心中後悔不已,一着之失,看來竟無反轉之機,他實在料不到對方竟如大膽,一開始便以全力來付與功力相若之高手,除非能一擊而中,否則,待自己力量稍歇,對方則必緩過一口氣未反攻時,便隻有挨打的份了。
而且,對方功力相若,已歇彼盛,比内力絲毫巧不得豈不是有自取滅亡之道。
更想不到對方料中自己心意,甘冒奇險,出此奇策,可恨自己一向精明謹慎,料事如神,今日竟中他人之計!他想到此,心内不由大凜,暗忖:要糟!對方分明下了破釜沉舟的決心,制我于死地! 他隻覺對方潛勁如長江大河般,源源不絕,自己一口真氣,在對方内力之下一絲不放松相逼情勢之下,竟然始終都無法提足。
劍尖一寸一地緩緩逼近……七寸、六寸、五寸……一直逼到寸許。
“白面神乞”面色绯紅,筋脈怒張,頭上豆大汗珠,點點滴滴,雙目怒睜,血絲滿布,其中帶有驚詫、憤怒、悔怅的神色。
渾身微抖,身軀已被壓成弓形,他心知此時已是危機一線,隻要己身稍一歇力,對方如五嶽傾塌,怒海飛嘯的萬鈞重壓,均将朝自己壓倒,不要說血肉之軀,縱是銅澆鐵濤的,恐也會被壓成鐵片銅餅。
他實在有些不甘心,以自己的功力并不下于對方,難道是命中注定要敗亡嗎?“不!” 他内心狂喊: “施擎天呀!施擎天!四十年接掌丐幫以來,出生入死,大風大浪,不知闖過多少,難道到晚年竟要喪身在一着之失上嗎?不!不能放棄最後一線生機,要支持到底,重扳回這極不公平的劣勢!” 可是,他亦知道希望已涉茫,對方勁如排山倒海,自己在龍法緩過這口氣下,隻有強以不足九成的功力,無助地朝對方進逼,直到…… 這時,“風火神劍”長劍已進逼到“白面神乞”身前寸半,‘自面神乞”身軀曲如弓,渾身顫抖不止,口鼻均汩汩滲出一絲血水。
“風火神劍”此時亦是須發怒張,面如異血,雙目暴睜,不過,由裡面可看出多少滲雜一絲喜悅之色。
“白面神乞”不由暗歎一聲: “天亡我也!” 他已吃不住對方如海蓬勃的真氣,五内如焚,體内似是一個萬鈞壓力的氣球,血管随時會迸裂,眼口鼻均被壓得滲出絲絲血水,他實在忍不住這種痛苦,正欲收勁自裁.以求解脫——這時,浩天正在力破武當五劍“擒龍大陣”吃緊的當兒,并未注意到他的危險,而“笑面乞”正專心緻志的将“穿山劍”逼得團團亂轉,毫無還手餘地的時候,也未注意到“白面神乞”的危險。
□□□□□□□□□ “鐵面乞”與諸位長老、“鐵扇書生”等,此時正被三派弟子圍攻得大為不利,不要說沒有注意到,就算發現,各人都在重圍力竭之際,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 眼看一代奇俠即将含恨而終之時——蓦然——傳出一聲刺耳驚心,慘絕人寰,似非出自人口,驟然響起,劃過這慘黯空寂的夜空,更顯得凄厲欲絕、不忍耳聞。
正在勝利邊緣的“風火神劍”,被這聲厲号震得内心不由微微一驚。
心神不由微分,勁力亦稍窒。
這正是“白面神乞”千鑄難逢的絕佳時機,隻聽-恍似九天悶雷般,一聲沉嘿。
“白面神奇”的身體又矮了半尺,身形一彈,左臂烏缽跟随暴出,烏光大盛,将劍尖一氣推回尺半。
“風火神劍”悶哼一聲,身軀亦被壓下半尺,雙目暴睜,目中充滿驚駭之色。
原來——方才那聲慘号,正是被“鐵面乞”活生生抓裂面門的那個五台門下,臨死前所發出一的哀嗥。
“風火神劍”一驚之下,被“白面神乞”在最後關頭據住良機,不僅解了己身之危,而且,立即主客倒易,使“風火神劍”反陷入不可收拾的危境,兩人足下皆陷入地中尺許,雪花亦已沒膝。
“白面神乞”面上血迹未幹,猙獰凄厲。
“風火神劍”此時,也一掃往日的肅穆,滿臉布滿驚駭慘厲的神色。
他自知自絕後路,乃犯武家之大忌,如今對方扳回劣勢,反守為攻,自己真力消耗大半,銳氣已挫,如何還能抵擋得住對方久着突發的潛勁。
但,又豈能甘心束手待斃!他隻有提起渾身的勁力,抵抗那洶湧如海的勁力。
隻見——“白面神乞”的雙缽,一分分的朝前挫進,“風火神劍”咬牙切齒,提着全身功力貫于右臂,死命苦撐。
但——一切都是陡然,除了隻能微阻“白面神乞”前進的速度,還能有何補助?正如片刻之前的“白面神乞”一樣,“風火神劍”也嘗到了相同的滋味,時間,在絕望與希望的對比中,如一片薄紙般地溜了過去。
“白面神乞”的雙缽,已推進了尺許,“風火神劍”怒目忿張,血絲滿布,頭上青筋暴露,汗如雨般地淌下,又過片刻——雙缽已前進尺半,“風火神劍”身軀微顫,腰彎如弓,口鼻中亦滲出絲絲血水。
在這生死決于傾刻,兩人皆緊張萬分,全神貫注在對方由劍缽傳來的澎渤洶湧,如千軍萬馬的真氣的時候——一條人影,無聲無息地悄悄潛至兩人身側,手中精亮奪目的長劍,正緩緩舉起,欲朝兩人其中之一電迅刺下。
此時,正當“笑面乞”挾着“鐵面乞”在三派弟子十餘位好手的圍攻中,左沖右突,叱喝連聲,交織成雜亂驚心的聲響。
而“鐵扇書生”與殘餘的六名丐幫舵主,正與十餘名三派弟子作殊死的苦戰。
其他幾位長老亦在三四名三派弟子環攻下,浴血拚殺。
丐幫情勢很為不利,“鐵扇書生”等皆已力鬥多時,已呈力竭狀态,好在環攻的三派弟子,亦多真力消耗過多,隻是三派弟子在人數上占絕對優勢。
最後,結果一定是将丐幫諸人累得精疲力盡,則以互相交替的優勢,将丐幫人宰割了盡。
其他的幾位長老情勢更是危險。
大長老身中兩刀一劍,全身溢血,尤其狠鬥時,其力已漸耗盡,衣衫散亂,步履跄踉,分明已是強弩之末,無法支持多久。
另外幾位長老也皆是全身挂彩,精力枯竭。
好在三派弟子主要對象,放在“鐵面乞”、“鐵扇書生”等身上,而且,丐幫幾位長老,武功雖不特别出色,但皆有數十年苦修功力,又皆是童身修煉,内力既深厚又耐長,故支持到現在,如換了别人,恐早已傷殘喪亡了。
人影翻飛,罡氣怒号,刀光閃爍,劍影縱橫中,不時傳出厲叱慘号。
地上,雪白的地上.被掌風罡氣掃刮得狼藉一片,更令人驚心的是遍地布滿了殷紅的血漬。
在四下橫豎倒仰斜躺的軀體之間,不時還可看到殘肢碎肉,裂顱血骨。
這本已凄厲可怖的萬姓公墓,更活似變成了人間地獄,慘烈矚目,令人望之心寒齒戰。
就在雙方皆失去人性,作原始獸性争生存的苦鬥中,一個點蒼弟子,在圍攻“笑面乞”時,不慎被“笑面乞”掌擊左肩,幸好他功力較高,見機得快,一覺不妙,立時立身暴退,單劍封胸,運勁護身,所以,雖被擊中左肩,傷勢并不算重。
他跄踉退後,趕緊運功調息,暗察之下,左肩僅微有些酸麻脹病,并不礙事,正欲起身朝“笑面乞”再度撲去,那知——他轉身之際,無意發現在一旁比内力的“風火神劍”及“白面神乞”。
此時,風火神劍已岌岌可危,被“白面神乞”雙缽推進尺半,而且,仍在緩緩逼進。
“風火神劍”口鼻鮮血汩汩,身軀顫抖不止,分明即将面臨死神的召喚。
這位點蒼弟子,一見掌門面臨如此危殆的劣勢,當下便毫不猶豫,立刻潛至“白面神乞”身後。
他知雙方功力相若,全神貫注,隻要自己稍加一絲助力,立可使“白面神乞”濺血劍下。
但他也不敢操之過急,以防“白面神乞”警覺,全力強攻,如此一來,可能在自己尚未動力前,掌門已被對方震斷心脈而死,那時,非但救不了掌門,自己也将賠上一條性命。
所以,他消悄潛至“白面神乞”身後,緩緩将劍舉起,凝聚全身功力于雙臂,對準“白面神乞”的背心…… “風火神劍”與“白面神乞”兩人均全神貫注對方洶湧的勁力上,作生死榮辱之拼鬥,誰都沒有注意到外來了第三者,更料不到瞬息間,即有突變。
那點蒼弟子,已将勁力運足,悶聲不響,右臂疾揮之間,失銳的長劍,已帶着一溜寒光,閃電般朝‘白面神乞”後心插下…… 鋒利的刺刀,帶着輕微的破空聲,直到“白面神乞”後心兩寸之光景,“白面神乞”才發覺。
他不由大驚失色,但一切均已太遲,雙方勁力全用在彼此兵刃上,撤手閃躲,那還來得及?‘白面神乞”自知難逃利刃透體之災,仰天一聲怒嘯,蓦地将所有精力,借着怒嘯,提聚雙臂瘋狂地朝“風火神劍”推去。
他巳存必死之心,隻求能在未死之前,舍命一擊,将“風火神劍”亦傷亡于自己的真力罡氣下。
那知,他發覺利刃及身,心神微分,真力微頓之際,給了“風火神劍”一個緩氣的機會。
“風火神劍”在此生死存亡的關頭,怎會放棄這一線生機? 立即也以生平力氣狂推而去,欲于萬險中,扳回頹危的局勢。
兩人此時不謀而台,竟然同時,聚勁推出了全身的真力。
驚叱厲喝聲中,隻聞——“轟”的一聲脆響,一溜寒虹電射而出,似是天際一顆隕星,莫明而來,卻又帶着片刻閃光,在人們意識尚未完全反應得及時,又莫明地歸向于黑暗之天地。
在驚虹之後,接着是轟然兩聲悶響。
原來,在點蒼弟子舉劍欲刺之時,浩天正好發現,不由驚駭欲絕,也不及再找“五台真君”等人的麻煩,飛身快若鬼魅,疾朝“白面神乞”處飄去。
但——發現業已太遲,他身形仍在半途,對方尖銳刺耳面鋒利的長劍,已距“白面神乞”後心不及一寸。
浩天急怒之下,飛身搶救巳不及,蓦地仰天一聲龍吟。
五指倏地連彈,射出兩道如利矢般的氣勁,分朝對方劍尖、劍柄兩處閃電般射到。
浩天急怒下,巳使出了佛門絕學——“金剛彈指”。
兩道銳利強勁的氣箭,恰好在對方劍尖沾到“白面神乞”衣衫上時到達,那點蒼弟于尚在滿懷欣喜,一心以為“白面神乞”必将濺血劍下,那知手腕一震,“轟”的一聲脆響,尚未弄清何事,長劍已如化龍脫手飛去。
他微怔之間,感到身側一股無法抗拒的罡氣壓到,氣勁之強烈,恍如處身在一片驚濤洶湧浪立如山的汪洋中,沒有絲毫掙紮的餘地,搖搖晃晃,如一葉扁舟,如一枚浮萍,他才深刻體會到那所謂孤立無援的悲哀。
“轟轟!” 接着兩聲巨響,一條人影斜斜飛出,直到七丈開外,方才四平八穩,紮紮實實落在地上,寂然不動。
那正是點蒼那位暗襲不成的弟子,被浩天含怒之下,貫注“天龍神至”的一掌,擊中時際,内髒骨骼盡皆裂成粉而死。
不過,第一聲“轟然”巨響,乃是“白面神乞”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