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丐幫風雲
關燈
小
中
大
子年約六旬,鬓發皆斑白,雙目怒瞪,眼珠外凸,嘴角挂着絲絲已變黑色的血漬,臉色烏青,形象瞬狩蕭蕭的傍晚,更使人覺得混身生寒。
最令人觸目心驚的,便是死者胸前印前一個巨人的青色掌印,掌印之處布帛皆成粉碎。
少年不由又咦了一聲,自語道: “這不是青靈掌?難道……”說着,他猶疑一下,目光搜掃之下,隻見四丈外的地下有一七節竹棍,他不由又一驚,忖道: “七節……長老。
” 原來丐幫長幼輩份之辨别,多靠手中所持之打狗棒,幫主為九節,左右護法長老為八節,長老為七節,舵主為六、五、四節,以功力年資而定。
這個白衣少年正是兩日前由“栖雲别府”脫困而出的孟浩天。
他由仙茶樹洞中進一個曲長的甬道,走了将近五裡,才由一個亂山叢中的山石夾縫中鑽出。
那石縫毫不顯眼,又狹又窄,上面又生滿野草藤蔓,如不是由此出來,任誰也不信這石縫竟是通“玄玄”藏珍處的秘徑。
浩天認清了方向,便朝南飛馳而去,而行了百裡左右,前面果見人煙,趁近一打聽,才知已到昔陽。
浩天在昔陽好好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他買了一匹上好的駿馬代步,他本想北上尋找“玉面仙子”,但一時也沒确實地點可去,而且師門重寶再得,也欲先與少林作一了斷,因這玉符是“法因”大師托他帶返少林,所以他就名正言順的由少林讨回,然後北上,一面尋找“玉面仙子”,一面通知師門,好讓師父高興,并可着手為複幫大業作準備。
所以,兩日來,他一直兼程南下,往遼縣至潞城,又由潞城及高平。
這日,正好在高平通晉城的大道上。
浩天這些江湖過節門檻,皆由以前那些骷髅幫堂主,也即是那些從小看他長大,而如今仍為拆約留居關外的叔伯輩處得知。
浩天甫入江湖不過數月,但連經數戰,人又聰慧機警,閱曆又大大增加。
他仔細朝四周望去,隻見草堆中零落有數個淡淺的腳印,但都是由外向内,似是老丐由道上奔入時所留的,他不禁心内一驚。
由現場判斷,雙方動手沒幾招,老丐便被斃于來人掌下。
丐幫人多勢衆,幫内英材輩出,為江湖上别樹一幟的異軍,其長老的功力,雖不及幫主與護法,但在江湖上亦算是頂尖好手之列,來人竟能在數招内将其解決,可見來人武功之高了。
當他目光無意落到屍身上,那片地方全為沙土,但上面用指力斷斷續續地寫了數字,他定眼望去,上面寫道: “速報幫主,留意七步……” 寫至此處,倏然中斷,由此可知老丐在臨死前強提一口真氣所寫的,沒寫完,人已精力枯竭而死,不知下面是什麼字,可能是一個人的綽号,或是一種奇絕的功力,那老丐利用最後一點精力,來向他們幫主示警。
他不由對老丐這種忠義感到由衷的佩服,丐幫一向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戒,很少牽涉到江湖恩怨,隐然超脫于黑白兩道之外,但在二十餘年前,自“白面神乞”接任掌門以來,将幫内重新整頓,對外很作了幾件好事,隻不知如今丐幫幫主是誰? 不過,浩天為老丐忠義所感,又一面對丐幫所作所作賞識,故就地用掌力震開了一個大坑,将老丐埋好,尋到了一個方石立在墓前,用“金剛神指”疾書了“義丐之墓”四個大字。
安炙恭身行了一禮,默祝道: “請長老英靈安息,在下定将長老口信帶到,相信天佑福人,貴幫主一定能因長老之示警而安然化險為夷,您安心去吧!在下盡可能範圍内,助貴幫一臂之力。
” 黯然的看了一眼,搖頭歎了口氣,心中忖道: “我雖然不識此人,但其身為丐幫之長老,多少也是叱咤風雲,威重一方的人物,到頭來,卻落得由一個素不謀面的人來為其收骨,想來人生真無意義,尤其是每天的刀尖上打滾的武林中的人。
” 他不顧多留,微一欠身,一條白影沖天而起,至十丈左右,淩空一式“俊鳥盤空”,美妙無比的朝十餘丈外,站在道旁的馬兒射去。
白影雙臂一緊,身形頓滞,飄然落在馬背之上,白馬仰首一聲長嘶,四蹄翻飛,朝前直沖而去。
浩天任着馬兒飛奔狂馳,心中念頭卻在電轉,他暗忖,這兩日來,路上不時見有三五成群的化子,據此情形,分明丐幫有件大事,不過這樣一來,對他尋丐幫幫主為老丐傳言示警之事,倒省了不少心力。
一路奔馳,兩盞熱茶時刻,已到達晉城。
浩天放緩了馬匹,灑然地坐在馬上,随着來往行人,步入城中。
晉城為汾豫交界一個要地,來往巨商大賈,販夫走卒絡繹不絕,隻是這幾日情況大為異常,不知為何湧來大批乞丐,有老有少,分布于城中每個角落,好在這批乞丐多不惹事,即不行乞,也不尋人麻煩,隻是個個神色冷然的留在城内,彼此之間也很少招呼。
浩天一切看在眼裡,暗中有了計劃,他尋了一家酒店,下馬飄然而入。
這酒店頗不小,樓下大廳足足擺了三十個席次,浩天遊目一覽,全已擠得滿堂,他遂步上二樓,小二見有客人上門,立即颠着屁股上前,欠身引浩天到稍裡的一個空桌上。
浩天點了幾樣小菜,待小二走後,遂即目光向左側一掃,原來他進來時,暗暗對廳中客人,已有了個打量,左側距他坐位十多步,坐了一個面目生冷,身格高大的五旬老丐,身着葛衣,雖說已千瘡百孔,但卻清潔異常,像貌威武肅穆,令人望而生畏,一點也沒乞丐應有的萎縮及可憐之像,所以,就特别顯目,當浩天進店第一個發現所謂奇異人物,就是那老丐。
在這威武乞丐下首二丈外,坐着三個綿衣老者,乍看似是普通百姓,但在浩天這種三花聚頂的絕世高手看來,卻不由使他心神大震,因那三個老者太陽心均是平平的,目光内斂,看似絲毫不懲武功,但氣宇穩沉,内蘊的目光卻瞞不了浩天這雙神眼,分明他們均是内家好手,而且已練到返樸歸真之境。
浩天絞盡腦汁,也想不起武林中有那三位類似此三人模樣的高手。
正在他久思不得其解時。
就聽“咚咚”一陣步履聲,由樓梯走上二位人,前行的是一白發朱顔,圓面闊嘴,身材短胖的老丐,全身污垢不堪,一套缺短袖的破衣,沾滿了油漬,這時,正裂着一張大嘴,眯着一雙細眼,望四下掃尋。
蓦然,他似發現了目标,隻見他嘴裂得更大,眼睛眯得隻剩一條細縫,大踏步朝那威武的老丐走去。
後面上來的是一中年文士,身着一襲青色儒衫,手持舊書一卷,配上一付清秀脫俗的面孔,完全是一個溫文爾雅的遊學士子。
他緩緩的向四周看了一眼,便朝浩天身後一張空位上走來,腳下輕飄飄的,似是弱不禁風。
浩天深深地盯了他一眼,不禁為對方的豐神所吸,那文士似有所覺,露齒朝浩天一笑,灑然地尋位坐下。
這時,蓦聽一陣狂笑,浩天掉首望去,隻見那矮胖乞丐,正站在容貌威武的老丐身旁,指手劃腳的高聲笑道: “我說老二,咱哥倆數年未見,想不到老弟愈來愈年青了,隻是,臉色怎麼也愈來愈難看,感情是整日捉鬼,可被孤魂冤鬼蘊住你的心了罷!” 浩天一看,果見那威武的老丐,臉崩得緊緊的,冷哼了一聲,也不看一眼,隻是自顧自的持盅獨飲,那矮胖乞丐一顆白頭搖晃了一陣,歎了口氣,順手拉了張椅子,一屁股便坐下,并道: “唉!自作孽,不可活,我說老二,今天難得咱倆碰面,無論如何,你可得把滿腦的冤孽撇天,讓咱倆老弟兄,好好幹上幾盅。
” 說首,也不理對方如何反應,一把便将桌上酒壺抓了過來,嘴對壺嘴“咕碌碌”的一口氣便将半壺酒喝得底兒朝天,一滴不剩,再用那隻髒得不能再髒的衣袖,往嘴上一抹,高呼道:“好酒!好酒!”并揚聲喝道: “店家,店家!照樣再來二十斤,我老兒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會鈔的主兒,今天非白喝他個痛快不可。
” 浩天先前以為對方是對頭,後來才知二個不僅相識,而且交情一定不惡,隻是矮胖乞丐天性豪放诙諧,而形貌威武的老丐卻又天生冷面而已。
面貌威武的老乞看到他一付狂像,不由眉頭一皺。
不一會夥計便捧來一小缸美酒,矮胖乞丐似是已等不及,用手一擡,将缸上封泥拍去,捧着壇子,仰首便往嘴中直灌,半晌後,才放下
最令人觸目心驚的,便是死者胸前印前一個巨人的青色掌印,掌印之處布帛皆成粉碎。
少年不由又咦了一聲,自語道: “這不是青靈掌?難道……”說着,他猶疑一下,目光搜掃之下,隻見四丈外的地下有一七節竹棍,他不由又一驚,忖道: “七節……長老。
” 原來丐幫長幼輩份之辨别,多靠手中所持之打狗棒,幫主為九節,左右護法長老為八節,長老為七節,舵主為六、五、四節,以功力年資而定。
這個白衣少年正是兩日前由“栖雲别府”脫困而出的孟浩天。
他由仙茶樹洞中進一個曲長的甬道,走了将近五裡,才由一個亂山叢中的山石夾縫中鑽出。
那石縫毫不顯眼,又狹又窄,上面又生滿野草藤蔓,如不是由此出來,任誰也不信這石縫竟是通“玄玄”藏珍處的秘徑。
浩天認清了方向,便朝南飛馳而去,而行了百裡左右,前面果見人煙,趁近一打聽,才知已到昔陽。
浩天在昔陽好好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他買了一匹上好的駿馬代步,他本想北上尋找“玉面仙子”,但一時也沒确實地點可去,而且師門重寶再得,也欲先與少林作一了斷,因這玉符是“法因”大師托他帶返少林,所以他就名正言順的由少林讨回,然後北上,一面尋找“玉面仙子”,一面通知師門,好讓師父高興,并可着手為複幫大業作準備。
所以,兩日來,他一直兼程南下,往遼縣至潞城,又由潞城及高平。
這日,正好在高平通晉城的大道上。
浩天這些江湖過節門檻,皆由以前那些骷髅幫堂主,也即是那些從小看他長大,而如今仍為拆約留居關外的叔伯輩處得知。
浩天甫入江湖不過數月,但連經數戰,人又聰慧機警,閱曆又大大增加。
他仔細朝四周望去,隻見草堆中零落有數個淡淺的腳印,但都是由外向内,似是老丐由道上奔入時所留的,他不禁心内一驚。
由現場判斷,雙方動手沒幾招,老丐便被斃于來人掌下。
丐幫人多勢衆,幫内英材輩出,為江湖上别樹一幟的異軍,其長老的功力,雖不及幫主與護法,但在江湖上亦算是頂尖好手之列,來人竟能在數招内将其解決,可見來人武功之高了。
當他目光無意落到屍身上,那片地方全為沙土,但上面用指力斷斷續續地寫了數字,他定眼望去,上面寫道: “速報幫主,留意七步……” 寫至此處,倏然中斷,由此可知老丐在臨死前強提一口真氣所寫的,沒寫完,人已精力枯竭而死,不知下面是什麼字,可能是一個人的綽号,或是一種奇絕的功力,那老丐利用最後一點精力,來向他們幫主示警。
他不由對老丐這種忠義感到由衷的佩服,丐幫一向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戒,很少牽涉到江湖恩怨,隐然超脫于黑白兩道之外,但在二十餘年前,自“白面神乞”接任掌門以來,将幫内重新整頓,對外很作了幾件好事,隻不知如今丐幫幫主是誰? 不過,浩天為老丐忠義所感,又一面對丐幫所作所作賞識,故就地用掌力震開了一個大坑,将老丐埋好,尋到了一個方石立在墓前,用“金剛神指”疾書了“義丐之墓”四個大字。
安炙恭身行了一禮,默祝道: “請長老英靈安息,在下定将長老口信帶到,相信天佑福人,貴幫主一定能因長老之示警而安然化險為夷,您安心去吧!在下盡可能範圍内,助貴幫一臂之力。
” 黯然的看了一眼,搖頭歎了口氣,心中忖道: “我雖然不識此人,但其身為丐幫之長老,多少也是叱咤風雲,威重一方的人物,到頭來,卻落得由一個素不謀面的人來為其收骨,想來人生真無意義,尤其是每天的刀尖上打滾的武林中的人。
” 他不顧多留,微一欠身,一條白影沖天而起,至十丈左右,淩空一式“俊鳥盤空”,美妙無比的朝十餘丈外,站在道旁的馬兒射去。
白影雙臂一緊,身形頓滞,飄然落在馬背之上,白馬仰首一聲長嘶,四蹄翻飛,朝前直沖而去。
浩天任着馬兒飛奔狂馳,心中念頭卻在電轉,他暗忖,這兩日來,路上不時見有三五成群的化子,據此情形,分明丐幫有件大事,不過這樣一來,對他尋丐幫幫主為老丐傳言示警之事,倒省了不少心力。
一路奔馳,兩盞熱茶時刻,已到達晉城。
浩天放緩了馬匹,灑然地坐在馬上,随着來往行人,步入城中。
晉城為汾豫交界一個要地,來往巨商大賈,販夫走卒絡繹不絕,隻是這幾日情況大為異常,不知為何湧來大批乞丐,有老有少,分布于城中每個角落,好在這批乞丐多不惹事,即不行乞,也不尋人麻煩,隻是個個神色冷然的留在城内,彼此之間也很少招呼。
浩天一切看在眼裡,暗中有了計劃,他尋了一家酒店,下馬飄然而入。
這酒店頗不小,樓下大廳足足擺了三十個席次,浩天遊目一覽,全已擠得滿堂,他遂步上二樓,小二見有客人上門,立即颠着屁股上前,欠身引浩天到稍裡的一個空桌上。
浩天點了幾樣小菜,待小二走後,遂即目光向左側一掃,原來他進來時,暗暗對廳中客人,已有了個打量,左側距他坐位十多步,坐了一個面目生冷,身格高大的五旬老丐,身着葛衣,雖說已千瘡百孔,但卻清潔異常,像貌威武肅穆,令人望而生畏,一點也沒乞丐應有的萎縮及可憐之像,所以,就特别顯目,當浩天進店第一個發現所謂奇異人物,就是那老丐。
在這威武乞丐下首二丈外,坐着三個綿衣老者,乍看似是普通百姓,但在浩天這種三花聚頂的絕世高手看來,卻不由使他心神大震,因那三個老者太陽心均是平平的,目光内斂,看似絲毫不懲武功,但氣宇穩沉,内蘊的目光卻瞞不了浩天這雙神眼,分明他們均是内家好手,而且已練到返樸歸真之境。
浩天絞盡腦汁,也想不起武林中有那三位類似此三人模樣的高手。
正在他久思不得其解時。
就聽“咚咚”一陣步履聲,由樓梯走上二位人,前行的是一白發朱顔,圓面闊嘴,身材短胖的老丐,全身污垢不堪,一套缺短袖的破衣,沾滿了油漬,這時,正裂着一張大嘴,眯着一雙細眼,望四下掃尋。
蓦然,他似發現了目标,隻見他嘴裂得更大,眼睛眯得隻剩一條細縫,大踏步朝那威武的老丐走去。
後面上來的是一中年文士,身着一襲青色儒衫,手持舊書一卷,配上一付清秀脫俗的面孔,完全是一個溫文爾雅的遊學士子。
他緩緩的向四周看了一眼,便朝浩天身後一張空位上走來,腳下輕飄飄的,似是弱不禁風。
浩天深深地盯了他一眼,不禁為對方的豐神所吸,那文士似有所覺,露齒朝浩天一笑,灑然地尋位坐下。
這時,蓦聽一陣狂笑,浩天掉首望去,隻見那矮胖乞丐,正站在容貌威武的老丐身旁,指手劃腳的高聲笑道: “我說老二,咱哥倆數年未見,想不到老弟愈來愈年青了,隻是,臉色怎麼也愈來愈難看,感情是整日捉鬼,可被孤魂冤鬼蘊住你的心了罷!” 浩天一看,果見那威武的老丐,臉崩得緊緊的,冷哼了一聲,也不看一眼,隻是自顧自的持盅獨飲,那矮胖乞丐一顆白頭搖晃了一陣,歎了口氣,順手拉了張椅子,一屁股便坐下,并道: “唉!自作孽,不可活,我說老二,今天難得咱倆碰面,無論如何,你可得把滿腦的冤孽撇天,讓咱倆老弟兄,好好幹上幾盅。
” 說首,也不理對方如何反應,一把便将桌上酒壺抓了過來,嘴對壺嘴“咕碌碌”的一口氣便将半壺酒喝得底兒朝天,一滴不剩,再用那隻髒得不能再髒的衣袖,往嘴上一抹,高呼道:“好酒!好酒!”并揚聲喝道: “店家,店家!照樣再來二十斤,我老兒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會鈔的主兒,今天非白喝他個痛快不可。
” 浩天先前以為對方是對頭,後來才知二個不僅相識,而且交情一定不惡,隻是矮胖乞丐天性豪放诙諧,而形貌威武的老丐卻又天生冷面而已。
面貌威武的老乞看到他一付狂像,不由眉頭一皺。
不一會夥計便捧來一小缸美酒,矮胖乞丐似是已等不及,用手一擡,将缸上封泥拍去,捧着壇子,仰首便往嘴中直灌,半晌後,才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