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牟漢平靜立半晌,突覺一股涼意透入背脊,逐漸往下蔓延,原來壁上水漬已滲透衣衫,他站開一些,順手往袋中一摸,不覺口中發出一聲歎息。

    不但深悔蠟燭未能攜來,即連火折也遺忘在廟裡。

     如今陷此險地,怎樣脫身呢?他開始苦苦思索。

     腦中思緒紊亂已極,用盡力量,總是無法集中,一些平日很難想到的事情,一時洶湧如潮,皆紛至沓來。

    他想起金黃燦爛的童年,想起在幫中被父輩們的嬌縱撫愛,想起最溺愛自己的“荊楚雙拐”兩位幫中護法,想起前數日,荊娘望着自己的那種脈脈含情的眼神,想起窯洞中老人的嬉笑,想起—— 突然,他想起那個傳給他正宗内功心法,而身世卻詭秘已極的道人。

     記得那是十年前的事,他那時剛滿十歲,是個嚴寒的冬天夜裡。

     那道人裝束怪異,面目僵冷,眉目間毫無一絲情緒顯露,他像鬼魅似的闖進了牟漢平的卧房,他嚴厲的恐吓他不準聲張,那道人目光似刀的盯着他很久,最後微微一笑,這一笑使牟漢平打心底裡泛出恐怖的寒意,他至今仍忘不了那笑容,那醜惡猙獰而卻滿懷憐愛的笑容。

     後來他傳了牟漢平一套精深的上乘内功心法,又謹慎的由懷中掏出一個沉甸甸的錦囊,塞在牟漢平手裡,囑他天亮後秘密交給他的父親。

     臨走,他厲聲的道:“我教給你的功夫你要苦練,十年後我來考驗,到那時功夫不成,我将把你的小腿打斷。

    ” 又叮咛他今晚的事不準對任何人說起,否則定打不饒,牟漢平為他獰惡神情所懾,連忙點頭答應,随後,但覺燭影一閃,怪道人身形俱杳。

     他繼續想起第二天父親老幫主牟承宗,忽然在前廳大張宴席,歡迎貴賓,據他記憶,似是突然有幾個聲名顯赫的武林豪客來到總舵,那是四川唐門的千手靈狒唐智、勾漏山樵何啟光,山東螳螂派掌門趙孟岐,和雁蕩武術名家單掌開碑陸雲亭等。

     父親素知勾漏山樵與千手靈狒唐智向來不睦,怨結于心,此次聚宴,意欲代為化解,不想千手靈狒為人心毒手狠,行為卑鄙,竟借切磋武技之名,以惡毒暗器“淬毒烏沙”,當場把何啟光擊斃,父親惱怒唐智歹毒,與之邀戰,唐智人單勢孤,自知不敵,就借機逃遁。

     事後父親料理好何啟光喪事,并親為護靈南返勾漏山,返回後已數月過去。

     至此牟漢平始得機将怪道人留交錦囊面交父親,不想老幫主接得打開一看,卻面色驟變,急問事因,牟漢平據實禀告,老幫主默然無語,事情也就這樣過去。

     匆匆十年,牟漢平依怪道人心法刻苦鍛煉,從未松懈,老幫主牟承宗愛子心切,又将自身一切精純功夫,傾囊傳授,牟漢平将家傳絕藝與怪道人所授内功心法融會糅合,悉心研習,功力登時一日千裡,眼見青出于藍,使老幫主心中也不勝驚詫駭異。

     于是青龍一君之名,不胫而走,江湖人等莫不刮目相看,青龍幫衆,更争相傳播少幫主之雄姿英風。

     數月前,江湖突然喧騰少林符升及鐵僧,為碧玉殘-被害之事,老幫主神情嚴肅的将牟漢平喚入房中,沉聲道:“你可知十年前那怪道人交你之錦囊内所裝何物嗎?” 牟漢平瞠然搖頭,老幫主道:“那正是江湖中人戮殺搶奪的碧玉殘。

    ” 牟漢平驚詫莫名,老幫主由懷中掏出錦囊,遞交牟漢平手中,歎息一聲道:“這玉-為不祥之物,也是武林人夢寐以求的珍寶,當初此-,原為皇明崇祯皇帝長公主随身攜帶之物。

    後來闖賊陷京,城破之日,皇帝深知大勢已去,劍斬皇後及長公主,攜太監王承恩自缢煤山,天幸長公主重傷未死,隻斷一臂,即被異人所救,傳以武藝,就是數十年前,使清廷喪膽,武功登峰造極的嵩山獨臂神尼。

    ” 牟漢平側耳聆聽,老幫主又一聲歎息,續道:“長公主雖出家皈佛,卻仍不忘國仇家恨,藝成後糾集一般遺臣志士,苦心孤詣,策動反清複明,驅除鞑虜之計,然天數使然,雖鞠躬盡瘁,亦未酬壯志,臨終發下宏願,除激動衆人矢勸矢勇,繼續奮鬥外,并将自己所得異人武功,盡錄于冊,埋藏于嵩山少室峰後一古洞中,欲以留傳後人習練,繼其遺志。

    ” 牟漢平嘴唇蠕動一下,問道:“爹,這又與玉-有什麼關系呢?” 牟漢平清楚記得,當爹爹說到:當然有關系之時,言尚未已,突然爹爹一聲沉喝,道:“誰?” 門外一人應道:“畢五有話禀告幫主。

    ” 當時爹爹霜眉微皺,不悅地喝一聲道:“進來!”随見門外人影一閃,一人躬身進入,竟是獐頭鼠目,眼光流動,專為幫中探聽消息的快訊畢五。

     爹爹看見他,臉色陡地一沉,寒聲道:“你幹什麼?” 畢五行禮後,垂手恭立,低聲道:“小的打探得天下武林各門派,已皆為少林符升被殺,殘-重行現世之事,派人齊集關洛。

    又小的在山下發現唐門弟子集結,事出緊急,故特闖入禀報。

    ” 爹爹一聽,聳然動容,沉思半晌,道:“你知在關洛聚集的,都是些什麼人?” 畢五道:“詳細人名,小的不知,聞說一崖三堡及各大門派皆有高手出現。

    ” 爹爹揮手道:“你傳令下去,唐門弟子若不惹事,不必管他。

    好,你去吧!” 等畢五走後,爹爹低頭沉思片刻,又對我繼續前言道:“當初長公主的得力臂助,除甘鳳池等江南八俠外,尚有兩人武功尤高,此兩人江湖頌稱‘南拳北腿’,南拳即‘神拳無敵’邱伯起,他是嶺南人;北腿是‘鐵腿裂山’朱恨天,此人亦為皇明貴胄。

    江南八俠因連番入宮刺殺滿酋雍正,後來多已折損,惟獨此兩人始終追随長公主身邊。

    自長公主仙逝,他們也就心灰意冷,各自分散,臨行,兩人想起長公主的秘錄遺言,心中很是難過,幾經計議,決定出外尋找一個禀賦佳異的幼兒,苦心培植,傳他衣缽,議定限期十年,尋得後發鄧取聯絡。

    ” 說到這裡,爹爹一聲沉重歎息,又接道:“十年後,兩人在原地聚首,卻傷心已極,原來都沒尋到這個禀賦佳異的孩童,他們選擇的條件當然很苛,甯可将秘錄長埋地底,也不能胡亂收錄。

    最後兩人思得一策,将藏書地點繪成一圖,刻上長公主身佩玉-,再将玉-由中震裂,兩人分執,嗣後又各自南北的分開。

    ” 這時我曾不解地問道:“他們為什麼這樣呢?幹嘛又要将玉-震裂?” 爹爹又不勝惋惜道:“原來兩人雖終生相伴,追随長公主,卻心存芥蒂,相處并不和睦,尤其兩人一拳一腿,功力悉敵,心中自是互不服氣,然數十年相交,又不忍兵戎相見,最後為着這冊秘錄,仍要賭一口氣。

    ” 爹爹說到這裡,嚴肅的臉上,亦不禁露出笑容,撚須含笑道:“他們要各以此半塊玉-,尋覓具最高智慧的孩子,自行推斷去尋找秘錄。

    ” 我覺奇怪,不禁插嘴道:“那不是更難了嗎?” 爹爹說道:“不過他們各自藏在心底的一個心願,能不能達到,那隻有聽憑天意了。

    ” 我忽記那道士所贈玉-,忙又問道:“那麼這塊玉-……” 爹爹道:“這塊玉-不知是兩人哪位所有,想來邱伯起較為可能,因朱恨天聞說不甘再食清人谷米,早已遠走海外,而邱伯起聽人言,也于他們分别不久,即自葬于祁連山一古洞中,所以照我忖斷,也許他死後被人發現,故玉-始又重現江湖,不過……十年前那個道士到底是何來曆?又為什麼将此物交你轉我,這确是令人費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