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長恨道姑

關燈
看梅素若凝神揚掌的功架,好似心頭恨極,那一掌如果拍下,勁道必然不輕,大有一掌便将華雲龍擊斃之勢。

     兩個小婢見狀駭然,失聲叫道:“小姐……” 尖叫聲抖抖顫顫,梅素若不覺一怔,冷然喝道:“什麼事大驚小怪?” 小婢未答,華雲龍敞聲接道:“在下有話講。

    ” 梅素若冷眼而視,道:“本姑娘會聽你的話麼?” 華雲龍夷然說道:“聽與不聽,乃是姑娘的事,在下隻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實對姑娘講,在下本不想走,如今得知姑娘想法大謬,再呆下去,将陷姑娘于不義,因之……” 梅素若冷然截口道:“哼!本姑娘義與不義,要你操心?” 華雲龍淡淡一笑,道:“倘與在下無關,在下自然不必操心,隻因此事乃緣在下而起,姑娘若有不義之行,便是我的罪惡了。

    ” 梅素若冷聲一哼,道:“巧嘴俐舌,原來是為自己脫罪,這也行,你束手就縛,讓我再吊你七天。

    ” 華雲龍道:“說來說去,仍是要吊我七天。

    ” 梅素若冷然接道:“不然你得死。

    ” 華雲龍容色一整,俨然說道:“梅姑娘,你太偏激,這種性格務必要改。

    ” 這華雲龍平素嘻嘻哈哈,灑脫不羁,看去十足是個纨绔子弟,一旦正經起來,卻又不怒而威,别有一種懾人心弦的力量,此刻他容顔倏整,一派教訓人的口吻,梅素若乍睹斯狀,不覺被他鎮住。

     華雲龍微微一頓,倏又接道:“請聽我講,一個人最忌不知量力,任性妄為,你已吊了我三天,我不加反抗,便該知足,隻因你見我夷然無損,心頭忿忿不平,竟不惜撒謊引我入彀,我縱然信了,姑娘的操守豈無虧損?你能信守諾言,七天後我離去,那也違背了令師的谕令,這種恩怨,縱然出于無心,形成的結果,卻都是不義的行徑。

    如今想叫我不加反抗,再吊七天,那是絕不可能的事,而姑娘竟生殺我洩忿之心,請想想,憑姑娘的能耐,做得到麼?” 他義正詞嚴,侃侃而談,所言俱在情理之中,梅素若欲加抗辯,卻是無以為辭。

     華雲龍忽又神色一舒,朗聲笑道:“梅姑娘,我憑良心說,姑娘的容貌風華,我華炀确是萬分心儀,可惜你我立場不同,姑娘又複冷傲不近人情,不然的話,你我極有可能成為朋友,因之,若因我而陷姑娘于不義,我華炀抵死也不能為,眼下唯一可行之策,隻有我暫且告别,斷去所謂‘不義’的因素,才能使姑娘俯仰無虧。

    梅姑娘,我告辭了,令師面前,請恕不辭而别,姑娘也該珍重。

    ” 話聲中抱拳一拱,随即轉過身子,徑朝後面院牆行去,須臾越過院牆,身子晃了幾晃,倏忽隐沒不見。

     他說走就走,言行坦率,神态朗然,毫無留戀做作之态,梅素若眼望着他那壯健的背影翩然消失,兀自目瞪口呆,忘了答辯,忘了喝阻,一時之間,完全楞了。

     這情形看似意外,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須知華雲龍風度翩翩,俊美絕倫,乃是少女們夢寐以求的對象,這梅素若縱然冷峻,畢竟是花容玉貌的少女,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少女的心理大半是一樣的。

     此前她處處與華雲龍為難,一者是積年的教養使然,再者便是華雲龍對她的美色好似無動于衷,因而激起她一股怨怼之氣,其實她内心對華雲龍極具好感,便謂之情愫亦無不可。

     此刻,華雲龍坦誠地表明了愛慕之意,且因不願“陷自己于不義”,乃不願走而走了,這是何等平實的情意?何等真摯的關懷?梅素若聞之楞然,自也無怪其然了。

     夜幕深垂,玉兔東升,華雲龍疾如閃電,奔向金陵。

     他先至“醫廬”,拜見了“江南儒醫”餘尚德夫婦,始才知道餘昭南等“金陵五公子” 因他之被擄,業已分頭追查他的行蹤而去,蔡昌義雖然負責坐鎮金陵,但“江南儒醫”已有三天不見他的影子。

     華雲龍得知“金陵五公子”的動向以後,一方面深深感激“金陵五公子”急人之急的俠義行徑,另一方面,也深深為蔡昌義的安危擔憂,唯恐蔡昌義碰上九陰教的人,被九陰教的人劫去。

     因之,他勿勿進了一點飲食,取回寶劍行囊,問明了蔡昌義的住處,辭别餘尚德夫婦,直奔東大街。

     蔡昌義住處原是當年金陵王高華的府邸,高華一脈雖已式微,但宅第依舊,氣派不減當年,怎奈府中仆婢亦不知蔡昌義的去向。

     據一位姓谷的管家相告,小主人三日未歸,他家的主母與小姐,也已于三日前外出遊曆去了。

     華雲龍自然不知這是“元清大師”的安排,離開東大街蔡府之時,心頭不無惑然惶恐之感。

     但他縱然惶恐,卻并不着急,因為他離開那座神密的宅院,心中早已決定午夜再去探看“九陰教”的動靜,如果蔡昌義确實是被九陰教的人劫走,屆時當可獲知端倪,然後相機救人也不為遲,此刻他身在金陵,不覺便又想到了“怡心院”的賈嫣身上去。

     他生成拈花惹草、随處留情的性格,這一次在江湖上行走,見到的幾個女人,無一不在他惦念之中。

     尤其這賈嫣身份特殊,言詞閃煉,她向仇華洩露了他的底細,又在三日前的淩晨,見到她的馬車由鼓樓方向馳向鬧市,因之他心中既有惦念,也有疑惑,此刻不過酉末時分,離午夜尚早,于是便信步朝夫子廟行去。

     他走進一條巷子,來到“怡心院”的西邊,瞧清四下無人,縱身越過院牆,轉彎抹角,來到賈嫣居住的樓房。

     那座樓房燈光明亮,他在遠處便見雲兒倚欄眺望,但仔細瞧了一陣,卻不見賈嫣的影子,也不見樓上另有他人走動,等了一會,那情況仍無變化。

     華雲龍眉頭一皺,暗暗忖道:賈嫣呢?賈嫣到哪裡去了?若是應召外出,雲兒應該随行,如今雲兒仍在,樓上也不像有客的樣子,難道……難道…… 他心中疑念未已,忽然一絲傳音之聲,道:“是龍兒?這邊來。

    ” 華雲龍先是一驚,繼而狂喜四顧,也傳音道:“五叔,五叔,您在哪裡?” 原來傳音之聲,乃是文太君晚年所收的一個徒兒所發。

     這徒兒亦子亦徒,名叫華五,原名“小五兒”,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當年乃是“洛陽一小”高泰手下的一個小抖亂,曾為華家的事出過大力,文太君恤其孤苦,愛其聰明,乃将高泰與五兒一并收在身邊,傳以絕藝。

     高泰原定立為周一狂的傳人,盡得“孤雲掌法”真傳以後,離開了“落霞山莊”,另立門戶去了,這華五則以“落霞山莊”為家,成為華家之一員。

     華五自小聰明,也是個不受羁勒的性格,藝成經常漫遊在外,但在家時對華雲龍最是寵愛,華雲龍刁鑽古怪的行徑,大半是受這位“五叔”的影響,此刻他聽出傳音之人竟是他“五叔”,自然大為欣喜了。

     但華五卻又肅然傳音道:“小心了!我在這邊。

    這邊有一棟精舍,在樓房的東南約有一箭之地,你慢慢掩過來,不要出聲。

    ” 華雲龍心頭一緊,暗暗忖道:掩過去?這“恰心院”當真别有蹊跷? 他來不及往下想,人已急急朝東南方向竄去。

     東南果然有一棟精舍,那是在另外一座院落之中,看去似與“恰心院”不相關聯,但卻有門戶可通。

     他由一扇虛掩的便門走了過去,頓時便見一輛金碧輝煌的小巧馬車停在精舍的門前,那駕車的郝老爹赫然在座。

     他心頭方自一凜,已聽賈嫣的聲音脆聲道:“郝老爹,馬車套好了麼?” 郝老爹敞聲應道:“啟禀小姐,馬車早已套好,隻等小姐上車。

    ” 話聲中燈光搖曳,一名婢仆執燈前導,賈嫣陪侍着一位紫衣美婦,袅袅婷婷由精舍走了出來。

     那紫衣美婦長裙曳地,雲鬓霧鬟,容顔極美,看去三十出頭,又似二十五六,究竟有多大歲數,卻是瞧她不準,華雲龍呆得一呆,那名婢仆已自打開車門,恭送兩人登上了馬車。

     忽聽華五的傳音急道:“龍兒快……” 話未盡意,郝老爹馬鞭一揮,馬車已自辘辘而動。

     華雲龍聞聲知意,心知他五叔乃是叫他“蹑車而行”,急切間計無可得,貼地平竄,竄上了馬車的後轅,繼而身子一伏,一頭鑽入車廂之下。

     他身法輕如飛燕,捷如狸貓,當真是草木不驚,不但未曾驚動那名婢仆,便連車上的人也是一無所知。

     華雲龍潛伏在車廂之下,但聞車聲辘辘,卻不知車行的方向,更不知他五叔身在何處,但知馬車經過一段漫長的石闆街道,然後行駛在黃泥土道上,如此過了半個時辰光景,馬車驅向山道,再過了頓飯時刻,始才戛然停止。

     他判定車上的人業已離車而去,方始悄悄地鑽了出來。

     這時已近午夜,但見冷月清輝,面前是一座荒涼的道觀,郝老爹兀自高居前座,似在全神戒備。

     他蹑足繞過一側,拍去身上的塵土,暗暗忖道:此刻再去查探九陰教的動向,怕已來不及了。

     忖念中飄身上了道觀屋脊,隻見後院燃有燈亮,于是他循燈光撲去。

     忽聽一個清脆的聲音歎息一聲,道:“紫玉,你不該來的。

    ” “紫玉”兩字,令華雲龍瞿然一震,急速忖道:那美婦就是方紫玉麼? 一面驚疑,一面相妥一處隐秘的窗口,在窗棂的棉紙上戳了一個小孔,貼上右眼,朝那燃燈的房内望去。

     那是一間簡陋的道房,一名膚色如玉、容貌極美的道姑盤膝坐在雲床之上,她身側另有一位相貌清癯的老年道站相陪,賈嫣端端正正的拜伏在地,那位紫衣美婦則是一臉恭敬,侍立在美貌道姑的面前。

     隻聽老年道姑輕咳一聲,道:“恨道友,方姑娘既然來了,你就請她坐下來談談吧!” 被稱“恨道友”的美貌道姑漠然道:“談來談去,不過是塵世間的事,長恨看破紅塵,束發為道,此心早如止水,與她沒有什麼好談的了。

    ” 但聞方紫玉激動地道:“姑娘……” “恨道友”截口接道:“貧道長恨,早已不是你家姑娘了。

    ” 方紫玉凄然應道:“是,道長。

    ” 自稱“長恨”的道姑作了一個肅客的手勢,道:“你請坐,不提往事,咱們随便談談吧!” 方紫玉雙目噙淚,泫然欲泣道:“是,道長。

    ” 長恨道姑淡然道:“不要一味應是,往事已成過眼煙雲,你又何必徒自悲傷呢?請坐吧,眼前有事,你請坐下講。

    ” 轉臉一顧賈嫣,又接道:“嫣兒請起來,長跪在地,貧道不敢當的。

    ” 方紫玉飲泣就坐,賈嫣伏地再拜,然後盈盈起立,侍立在方紫玉身後,神色凄然,欲言又止。

     方紫玉擡起衣袖,拭去滾動的淚珠,頓了一下,道:“道長,紫玉創建‘姹女教’的事,準備不日開壇,昭告天下武林,特來請示道長的指示。

    ” 華雲龍聞言一凜,越發凝神谛聽。

     但見長恨道姑眉頭一蹙,道:“開壇立教,何必請示貧道呢?” 方紫玉道:“紫玉承蒙道長收錄撫育,又傳予‘姹女心經’,一身所受,何啻再造之恩。

    沒有道長的話,紫玉不敢擅自做主。

    ” 長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