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淑女“慈心”

關燈
老年和尚骨瘦磷峋,滿臉皺紋,一襲灰布僧袖,一雙多耳麻鞋,正是清涼山尾随華、蔡二人下山者。

    但那中年婦人凝視有頃,似曾相識,卻又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一時之間,星眸眨動,不覺瞧得呆了。

     和尚緩步行來,煉然笑道:“娴兒不認得我了?小義兒周歲那日,我曾返回……” 言猶未了,中年婦人蓦地撲身向前,拜仆在地,歡聲道:“原來是您老人家,您老人家想得娴兒好苦啊!” 老年和尚呵呵笑道:“起來!起來!兒女已将成年,還不脫小兒之态,那要惹人見笑了。

    ” 話聲中,單臂一擡,中年婦人但覺一股柔和的勁氣貼地湧起,硬生生已将自己的身體托高地面,隻得腰肢一挺,站了起來。

     蔡昌義兄妹又驚又疑,同樣的忖道:“何方高僧啊?看來好似咱們家的長輩,娘的武功已算超凡入聖了,這位高僧的功力修為更驚人……” 隻見中年婦人回頭一望,道:“快過來!見過外曾祖父。

    ” 蔡昌義凜然一怔,嘴一張,目似銅鈴,越發的楞了。

     “薇兒”性子活潑,怔得一怔,随即撲了過去,歡聲叫道:“好啊!原來是我公公,公公怎麼當起和尚來了?” 中年婦人輕叱道:“看你瘋瘋癫癫,有規矩麼?” 老和尚哈哈大笑道:“很好!很好!人是彩鳳掩霁月,心若明鏡不染塵。

    乖兒叫什麼?” 右臂輕攬,已将“薇兒”摟在懷裡,厥狀歡愉至極。

     “薇兒”開心極了,雙手梳弄着他的銀髯,嬌笑道:“叫薇薇,娘叫我薇兒。

    ” 老年和尚一“哦”道:“薇兒今年幾歲啦?” 蔡薇薇道:“十六啊!怎麼?公公全不知道?” 她美眸眨動,癡癡的瞧着老和尚,厥狀至為訝然。

     但那訝然之狀,瞧在老年和尚的眼内,卻是一副無比嬌憨稚兒之态,心頭越發歡暢,不覺輕輕一擰她的鼻子,歡聲道:“公公當年雲遊在外,哪裡記得許多。

    ” 蔡薇薇搖一搖頭,摔脫他的擰握,黛眉一蹙,道:“唉!您幹嘛在外雲遊嘛?” 老年和尚失笑道:“公公是個和尚啊!” 蔡薇薇櫻唇一撅,道:“和尚有什麼好?不要當啦!” 老年和尚忍俊不禁,終于哈哈大笑起來。

     此刻,蔡昌義侍立一側,忍不住道:“薇妹不像話,簡直胡說八道。

    ” 蔡薇薇扭頭瞪眼道:“要你管?你才胡話八道。

    ” 蔡昌義微微一笑道:“你不要兇,遲早給你找個婆家,嫁将出去,看你再兇?” 蔡薇薇大為惱怒,纖手戟指,失聲叫道:“給你找婆家。

    給你嫁出去,給你……給你找個母夜叉。

    ” 她愈講愈氣,腮幫子一鼓一鼓的,連脖子也紅了,引得衆人越發大笑不巳。

     大聲笑中,中年婦人忍俊道:“薇兒下來啦!不要盡纏着公公。

    ” 蔡薇薇撅嘴不依,老年和尚卻自神色一黯,道:“阿彌陀佛!老衲皈依佛門,而親情總難斷絕,也算是心志不專了。

    ” 話聲中,輕輕将蔡薇薇放下地來。

     老年和尚忽興浩歎,中年婦人當即翟然一凜,惶聲道:“娴兒該死!娴兒失言了。

    ” 老年和尚苦苦一笑,道:“不必介意,老衲未成正果,算不得佛,所謂‘人非太上,孰能忘情?’何況是骨肉之情……” 中年婦人急忙接口道:“佛法無邊,原也不外人情常理,娴兒孑然撫孤,衷心無依,您老人家何不還俗,容娴兒侍奉天年呢?” 老年和尚搖一搖頭,道:“娴兒呀!咱們家子嗣不盛,九代于茲,而且隻剩陰支,不長男脈,祖宗的香火,全靠女子傳續,老衲當年出家依佛,固屬一恩之誠,妄想苦修功德,以盛子嗣,如今禮佛日久,誠如斯亦大謬,然則志貴從一,甯有暮年易志之理?還俗之說,娴兒不必再提。

    ” 中年婦人蹙眉道:“那麼……那麼……煙兒為您老人家蓋一座家廟,您老人家……” 孺慕之情,溢于言表,但言猶未畢,老年和尚已自朗朗一笑,截口道:“娴兒何其癡? 老衲與你見面,不是叫你侍奉來的。

    ” 中年婦人泫然道:“娴兒孑然孤立,無依無靠啊!” 老年和尚道:“你太拘謹,恪遵祖上的遺訓,固無不當,不察實況,不知開拓生活的領域,自然感到孑然無依了。

    ” 中年婦人一怔,道:“老人家指的什麼?” 老年和尚道:“是講老衲,你應該多交益友,到外面走動走動,也不妨作一點維護正義的事,這樣一來,生活有了意義,情趣自然增高,孑然無依的寂寞之感,便可不逐而去了。

    ” 中年婦人大感意外,瞠目訝然道:“怎麼?您老人家叫娴兒違背祖訓?” 老年和尚微微一笑,道:“祖上的遺訓,乃是鑒于江湖上思怨糾纏,無止無休,投身其中,便難自拔,究其所極,無疑是為子嗣耽憂。

    但人生數十寒暑,意義何在?況且人之生死,自有天命,子嗣一節,更非人力所能左右,細加分析,那是因噎廢食了。

    ” 中年婦人駭然失聲道:“這……這……” 結口呐呐,卻是無以為繼。

     須知祖上的遺訓,宛如金科玉律,那年頭講究“君欲臣死,不得不死,父叫子亡,不得不亡。

    ”設有違忤,便是大逆不道。

    和尚不但是出家人,且是‘娴兒’的外祖,遽作此論,那是難怪中年婦人失聲駭叫,卻又無以為繼了。

     隻聽蔡昌義歡聲接口道:“嗨!有道理。

    生死有命,人生何為?咱們本是武林中人,空有一身武功,不在武林中造一番事業,不為江湖人主持正義,豈不與草木同……” 言猶未了,中年婦人鎮定心神,輕聲喝道:“沒有規矩大人講話,要你插嘴。

    ” 老年和尚道:“不要罵他,年輕人該有創業的精神。

    ” 中年婦人蹙眉道:“老人家真的這樣想麼?” 老年和尚淡然道:“老衲潛思默想,覺得吾佛既有曆劫超生的旨意,自有企求衆生安甯的願望,俗家後代,倘能為此而努力,老衲的想法若然有誤,縱然淪入地獄,也是心甘情願了。

    ” 蔡薇薇忽然叫道:“不會的,除惡就是行善嘛!公公身在佛門,心念蒼生……” 中年婦人又複截口道:“薇兒不要多話。

    ” 老年和尚笑問道:“娴兒莫非認為不當麼?” 中年婦人俯首惶然道:“娴兒不敢,娴兒覺得祖上的遺訓……” 老年和尚哂然接口道:“你太執着了,小薇兒福澤綿綿具有多子多孫之徵,小義兒秉賦特異,更非英年夭折之相,老衲斷言子嗣無慮,你又何須耽心祖上的遺訓?” 話聲微頓,語題忽然一轉,接道:“這幾年浩兒有消息麼?” 中年婦人凜然一震,先是驚疑不已,忽而淚珠滾動,泫然欲泣。

     老年和尚目睹斯狀,輕輕一聲歎息,道:“嚴格的講,者衲不算是個出家人,家中一切事故,老衲時刻都在關懷……” 說到此處,中年婦人按捺不住心頭的悲凄,已是掩面哭泣了。

     原來“浩兒”也者,正是中年婦人的夫婿,名叫蔡元浩,十五年前,蔡元浩外出邀遊,迄今不聞音訊,中年婦人性子溫馴,又複恪守祖上的遺訓,當時又有兒女待哺,縱然朝思暮想,望眼欲穿,卻未親自積極訪尋,隻将思念之情,隐藏心底,暗暗悲戚,如今老和尚突然問起此事,觸發她積年的隐痛,那就難怪她情緒激蕩,悲不自勝了。

     這中年婦人姓宣名文娴。

    父親宣忠翔,母親舒明媛,老年和尚便是舒明媛的父親,俗家的姓名叫做舒仲堅,出家以後,法号‘元清’,他夫人戚婉君的遠祖,乃是三百年前金陵世家高華一脈。

     高華的獨生女名叫高潔,又名雯兒,下嫁北鬥劍張鑄魂的銥缽傳人—一武聖雲震,雲霞有兩房夫人,生有一子一女,次子夭折,長女乃高夫人高潔所出,爾後曆代相傳,獨乏男丁,七傳至舒仲堅的嶽父戚棠棣,又因舒仲堅的獨生愛子為人排解紛争而喪命。

    戚棠棣痛定思痛,立下了後代子孫不準涉足江湖的明訓,舒仲堅也便因此離家出走,落發為僧了。

     那老年和尚——元清大師雖已出家多年,無疑未脫入世的想法,因之對佛法另有獨特的見解,目睹愛孫悲不自勝之狀,不覺長長一聲浩歎,道:“娴兒莫哭,據老衲觀察,浩兒亦非夭壽之相,縱然失蹤一十五年,老衲仍深信尚在人世,況且他一身武功,已得咱們家的真傳,性命足保無慮……” 話猶來畢,中年婦人——宣文娴心頭吃驚,凜然飲泣道:“您老這樣講,莫非元浩被人幽禁了麼?” 元清大師黯然道:“近數十年來。

    江湖上表面甯靜,骨子裡暗潮洶湧,争奪霸業的氣氛激蕩不已,浩兒武功高絕,正是各方枭雄争取的對象,然則浩兒純孝而馴良,自然不會違背祖訓,與之抗拒而結怨,被人幽禁于某處,那也是極有可能的事。

    ” 宣文娴失聲悲呼道:“那……那……他被幽禁何處啊? 蔡薇薇一旁細聽,心頭也是激動不已,接口安慰道:“娘!您老人家定一定神,公公的話不會有錯,爹爹武功高絕自無性命之慮。

    ” 蔡昌義性子莽撞,卻自亢聲道:“鎮靜有什麼用?咱們應該分頭去找啊!雲中山華大俠乃是武林的泰山北鬥,為人急功好義素為武林同道所敬仰,咱們與華家結合,何愁找不到爹爹。

    ” 事涉夫君的生死之謎,宣文娴失了主見,隻是下意識的瞧了兒子一眼。

     元清大師微微颔首道:“小義兒講得有理。

    老衲暗中觀察,目下的武林,唯有雲中山華家人守正不阿,義之所在,絕不瞻顧,眼下枭雄四起,紛紛蠢動,也正是對他們華家而來,咱們無論是為了訪尋浩兒的下落,或是為了維護咱們祖先主持正義的門風,與華家的力量相結合,倒不失為明智的抉擇。

    ” 蔡昌義一聽元清大師贊同他的意見,頓時眉飛色舞的道:“是啊!孩兒未曾見過華天虹大俠,華大俠二公子華雲龍卻是孩兒的知己好友,此人的風神不去說他,其為人豪邁好義,性子爽朗,咱們金陵五公子,沒有一人比得上他……” 話未說完,蔡薇薇已自接口道:“那個什麼華二公子,就是剛才被人劫走的那一位麼?” 蔡昌義沒好氣的道:“都是你嘛!沒有你打岔,華老二怎會被人劫走?” 蔡薇薇黛眉一揚,道:“怎麼怪我呢?他自己武功不濟怪得誰來?” 蔡昌義眼睛一瞪,道:“他武功不濟?哼!不要認為你自己武功了得,三個蔡薇薇,不見得比得上一個華雲龍。

    ” 蔡薇薇鼻子一皺,小嘴一撅,道:“哼!了不起嘛!結果還是被人劫走了。

    ” 蔡昌義大為氣惱。

    道:“你……你……都是你令人分神,九陰教主什麼東西?憑她想要……” 蔡薇薇搶着截口道:“對敵分神,已犯武家大忌,就算他武功蓋世,又有何用?” 蔡昌義氣為之結,口齒啟動,正待加以駁斥,他母親宣文娴心頭煩躁,怨氣無可宣洩,輕聲叱喝道:“不要吵啦!旁人的武功高低與咱們無關。

    ” 元清大師微笑接口道:“娴兒錯了,那華雲龍确是一代俊彥,不但風神爽朗,氣度恢宏,而且守心仁厚,敢作敢為,再加機智絕倫,應變的能力超人一等,來日掃蕩妖氛,澄清武林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