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靈柩鬼泣
關燈
小
中
大
應該如何處理?”
華雲龍不假思索地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瓊姑姑若有志氣,她一定希望手刃元兇,親自替父母報仇,此恨方能得雪。
” 文太君道:“你瓊姑姑正是這個意思。
” 華雲龍道:“既然如此,奶奶就該将她帶在身邊,傳她幾樣絕技,使她有報仇懲兇的能力,不過……” 文太君淡然道:“不過怎樣?” 華雲龍沉吟道:“手刃元兇,乃是瓊姑姑的心願,咱們華家,也應該多方盡力,那才不負兩家的交情。
” 文太君緩緩颔首,道:“我也是這個意思,至少咱們要先查出兇手是誰,将來你瓊姑姑出面報仇時,也不至于漫無頭緒。
” 華天虹倏地冷然道:“奶奶與我已經決定,這偵緝元兇之事,派你去做。
” 華雲龍眉頭攢動,暗暗忖道:“這事就透着古怪了。
” 白氏夫人戚然說道:“龍兒,你若有困難之處,可以禀明奶奶,或許奶奶會另作安排。
” 生身之母,骨肉連心,這白氏夫人愛子之情又深了一層。
華雲龍暗念不已,忖道:“按理來說,這事應該奶奶親自出馬才是,再說,在奶奶與爹爹心目之中,我華炀遠不如大哥成器,這事何以不派大哥,反而落在我華炀身上?這其中必有講究……” 他心念電轉,忽然朗聲道:“媽,孩兒年事已長,理該幹點正事,磨練磨練。
” 二夫人口齒啟動,欲言又止,忍不住心頭悲凄,雙目之内淚光浮動,泫然欲泣。
文太君輕輕咳了一聲,倏然冷聲道:“龍兒,你聽清楚。
” 華雲龍垂手應道:“奶奶但請吩咐,孫兒聽着。
” 文太君肅然道:“二十年前,武林中有一位女中豪傑,姓顧名莺音,江湖人稱‘玉鼎夫人’,你所見到的碧玉小鼎,便是她的信物。
” 華雲龍精神一振,道:“有名有姓,事情便好辦了。
” 文太君冷然道:“據咱們所知,那玉鼎夫人早已不在人世。
” 華雲龍訝然道:“是傳聞,抑是有人親眼目睹?” 文太君道:“難得你心思缜密,咱們倒也放心不少。
” 突然伸手拍拍幾上紫檀木匣,接道:“那位玉鼎夫人有一封絕筆書信存在此處,根據此信,咱們當然認定她已經離開人世。
” 華雲龍微一沉吟,道:“如此看來,殺害司馬叔爺的兇手,若不是玉鼎夫人的傳人,那便是有人利用這件信物,企圖蒙騙世人的耳目。
” 文太君歎息道:“唉!那就很難斷言了。
” 華天虹接口道:“武林中事,很難以常情推斷,玉鼎夫人或許尚在人世,那也是可能的事。
” 華雲龍暗暗忖道:“玉鼎夫人又如何?就算她仍在人世,也吓不倒咱們雲中世家啊!” 文太君似已看透了他的心思,冷冷說道:“玉鼎夫人與咱們華家恩怨糾纏,孰是孰非,無法作一診斷。
此中情由,一言難盡。
簡單地講,倘若那‘玉鼎夫人’尚在人間,咱們縱有絕世武功,也不便與她動手。
” 秦氏夫人一直未曾開口,這時淚珠泉湧,凄然接道:“咱們有一件事對不起她,無顔見她的面。
” 華雲龍霍然一震,嗫嗫道:“那……那可怎麼辦?” 文太君戚然道:“咱們華家甯可斷頭瀝血,也不願做虧心之事,隻是造化弄人,有時人便無能為力,咱們也是無可奈何。
” 華雲龍心情稍弛,緩緩說道:“既然于理無虧,那就好辦了。
” 文太君苦澀地笑了笑,啟開紫檀木匣,取出一封色澤陳舊、看去已存放了一二十年的書信。
華雲龍眼睛一亮,道:“這就是那位夫人的絕筆信麼?” 文太君肅然道:“正是,但你絕不能私看此信,違背了此誡,你便不是華家的子孫了。
” 華雲龍臉色一變,忙道:“孫兒永遠不敢忘奶奶的告誡。
” 文太君将那封絕筆書信交給身旁的青衣美婢,道:“将這封書信裹上一層油布,縫在軟甲的夾層之中。
” 白氏夫人道:“讓我來縫。
” 那青衣美婢急忙将書信遞了過去,取來油布和針線,二夫人親自動手,将那絕筆書信包好,縫在那件軟甲的夾層之内。
華雲龍自始至終,直挺挺地跪在文太君的面前,文太君未曾命他起立,他隻好跪着不動。
二夫人卻是有些心疼,匆匆縫妥書信,說道:“這封信關系重大,你現在就将軟甲穿上吧!” 華雲龍應喏一聲,站起身來,脫去上身的衣服,将那軟甲貼身穿好。
但聽華天虹道:“你跪下。
” 華雲龍垂首應“是”,重又面向祖母跪了下去。
文太君緩聲說道:“明白你父親的意思麼?今日之事,關系咱們華家的榮辱禍福,也關系咱們華家的生死存亡,這萬斤重擔落在你一人身上,你若掉以輕心,咱們華家可就毀了!” 華雲龍心頭一沉,悚然道:“孫兒不敢大意。
” 文太君輕輕歎息一聲,道:“這件軟甲,是你大哥周歲時,江南的武林朋友聯合贈送之物,一則可以防身,二則冬暖夏涼,你不可等閑視之。
” 華雲龍垂首道:“孫兒理會得。
書信呢?” 文太君語聲一揚,神情肅穆,道:“此去江湖,務必查出真兇是誰,如果兇手僅是玉鼎夫人的傳人,或是有人冒名行事,那麼問題就簡單了。
” 華雲龍道:“倘若玉鼎夫人尚在人世,兇案系她所為,那又怎樣?” 文太君道:“果真如此,你就當面将這封絕筆信退還給她。
” 華雲龍道:“以後呢?” 文太君神色一黯,浩歎一聲道:“以後的事,那無法預料,隻有觀其變化了。
” 白氏夫人戚然道:“江湖之上,必然還有更大的變故發生,你要步步為營,處處謹慎,最好是專心追查此事,不要多管閑事。
” 華天虹冷冷說道:“還有你那些壞習性,最好是一起改掉。
” 華雲龍垂首恭聲道:“孩兒記下了。
” 文太君喟然一歎,向二夫人一使眼色,擡起左手,打了一個手勢。
二夫人白氏,突然之間,熱淚泉湧,雙手發抖,顫巍巍的抽劍出鞘,飲泣道:“兒…… 你……過來。
” 華雲龍挺身站起,走到母親身前,惑然道:“孩兒知道随機應變,媽不用擔心。
” 文太君歎息道:“唉!君儀,将寶劍給我。
” 白氏夫人微微一怔,匆匆一拭淚痕,道:“兒媳自己來。
” 華雲龍暗暗忖道:這事當真古怪,媽素來堅強,難得有傷心落淚之時,今日如此憂傷,是因為我要遠離她膝下?或者是還有其他原因? 華雲龍正自轉念未已,白夫人已經持劍走來,哽咽道:“兒将左手擡起來,手掌豎在胸前,媽不會傷你重的。
” 華雲龍滿腹疑雲,左掌一豎,訝然道:“媽要幹什麼?” 白氏夫人哀聲道:“媽隻是在你掌上刻一個字……” 但聽文太君道:“你記得筆法麼?” 白氏夫人點頭道:“兒媳記得。
” 華雲龍柔聲道:“媽隻管刻吧,皮肉之苦,孩兒還不在乎。
” 白氏夫人雙目噙淚,手執寶劍,劍尖直指兒子掌心,定了定神,突然咬緊牙關,皓腕微微一振,隻見那寶劍寒光一閃,二夫人已是棄劍于地,掩面低泣起來。
華雲龍感到手心一涼,翻轉手掌一看,血迹殷殷,赫然是個“恨”字。
這時,大夫人秦氏與那青衣美婢一起走了過來,在華雲龍掌心塗了一層藥膏,然後用一塊白絹将那手掌包紮起來。
華雲龍臉色有點蒼白,悚然道:“媽,您恨龍兒?” 二夫人螓首一搖,道:“不是……” 文太君截口道:“親生骨肉,恨你作甚?龍兒不要胡思亂想。
” 二夫人含淚道:“此中的用意,你自有明白之日,如今不要多問。
” 華雲龍颔首道:“隻要不是媽恨孩兒,那就不要緊。
” 忽見文太君目光一擡,問道:“是小畹兒麼?” 門外伸進一張娟秀的小臉,嬌聲道:“奶奶,我要進來。
” 這小姑娘乃是華天虹最小的女兒,平日極得文太君喜愛,但此刻文太君滿腹心事,焉有心情逗弄小孫女?隻見她眉頭一皺,揮手喝道:“奶奶有事,前面玩去。
” 小畹兒見到祖母神色不悅,愣了一愣,朝室内溜了一眼,果然轉身奔去。
但聞文太君沉聲喝道:“龍兒聽着。
” 華雲龍連忙一整容顔,垂首道:“請奶奶吩咐。
” 文太君一頓,緩緩說道:“有幾件事,你得牢牢記住:第一,那封絕筆書信除非是當面退還玉鼎夫人,任何人不能過目,萬不得已時,甯可毀掉。
” 華雲龍道:“孫兒不敢忘懷。
” 文太君肅然道:“你左掌心留下了一個字痕,不管是誰問起,你要講是自幼便有的。
” 華雲龍将頭一點,道:“孫兒記下了。
” 文太君微微一頓,道:“若有人問起你的年紀,你要多報一歲,說是壬申年正月十九日生,記得麼?” 華雲龍劍眉輕蹙,應道:“是!孫兒記得,壬申年正月十九日生,如今該是十八周歲有餘了。
” 文太君忽然歎息一聲,道:“華家子孫,隻有你善于撒謊,如今倒要依靠你這撒謊的本領了。
” 華雲龍臉上一紅,嗫嚅道:“辦完這件事,孫兒再不撒謊了。
” 文太君颔首道:“此去江湖,你得自力更生,若有厄難,咱們可是救不了你。
” 華雲龍道:“孫兒理會得,孫兒知道照顧自己。
” 忽聽步履之聲,屋外傳來華熙的聲音,道:“啟禀奶奶,孫兒求見。
” 文太君揚聲道:“什麼事?” 華熙立于門外,躬身道:“聽五妹講,二弟有事遠行,孫兒……” 文太君冷聲道:“不關你的事,退下!” 華熙微微一怔,惶恐地應了聲“是”,轉身退去。
文太君低頭沉思了片刻,目光一擡,凝視着華雲龍,道:“你仔細想一下,是否還有疑問,如果沒有,那就動身。
” 華雲龍不假思索,道:“孫兒隻有一點猜測不透。
” 文太君道:“什麼?” 華雲龍道:“司馬叔爺與那位玉鼎夫人之間,不知是否另有仇隙?” 文太君搖一搖頭,道:“毫無仇隙,嚴格講來,你司馬叔爺也算對玉鼎夫人有過恩惠。
” 華雲龍道:“孫兒想見一見瓊姑姑,詳細地詢問一下當日……” 文太君截口斷言道:“不必,她所知道的,你已全部知道了。
” 華雲龍暗暗忖道:“此事隐諱重重,暧昧甚多,奶奶既不肯詳為解說,那便隻有到外面去打聽了。
” 他心中轉念,躬身說道:“奶奶若無指示,孫兒就此拜别。
” 文太君道:“男兒志在四方,走一趟江湖,算不了大事,你好自為之吧!” 華雲龍唯
” 文太君道:“你瓊姑姑正是這個意思。
” 華雲龍道:“既然如此,奶奶就該将她帶在身邊,傳她幾樣絕技,使她有報仇懲兇的能力,不過……” 文太君淡然道:“不過怎樣?” 華雲龍沉吟道:“手刃元兇,乃是瓊姑姑的心願,咱們華家,也應該多方盡力,那才不負兩家的交情。
” 文太君緩緩颔首,道:“我也是這個意思,至少咱們要先查出兇手是誰,将來你瓊姑姑出面報仇時,也不至于漫無頭緒。
” 華天虹倏地冷然道:“奶奶與我已經決定,這偵緝元兇之事,派你去做。
” 華雲龍眉頭攢動,暗暗忖道:“這事就透着古怪了。
” 白氏夫人戚然說道:“龍兒,你若有困難之處,可以禀明奶奶,或許奶奶會另作安排。
” 生身之母,骨肉連心,這白氏夫人愛子之情又深了一層。
華雲龍暗念不已,忖道:“按理來說,這事應該奶奶親自出馬才是,再說,在奶奶與爹爹心目之中,我華炀遠不如大哥成器,這事何以不派大哥,反而落在我華炀身上?這其中必有講究……” 他心念電轉,忽然朗聲道:“媽,孩兒年事已長,理該幹點正事,磨練磨練。
” 二夫人口齒啟動,欲言又止,忍不住心頭悲凄,雙目之内淚光浮動,泫然欲泣。
文太君輕輕咳了一聲,倏然冷聲道:“龍兒,你聽清楚。
” 華雲龍垂手應道:“奶奶但請吩咐,孫兒聽着。
” 文太君肅然道:“二十年前,武林中有一位女中豪傑,姓顧名莺音,江湖人稱‘玉鼎夫人’,你所見到的碧玉小鼎,便是她的信物。
” 華雲龍精神一振,道:“有名有姓,事情便好辦了。
” 文太君冷然道:“據咱們所知,那玉鼎夫人早已不在人世。
” 華雲龍訝然道:“是傳聞,抑是有人親眼目睹?” 文太君道:“難得你心思缜密,咱們倒也放心不少。
” 突然伸手拍拍幾上紫檀木匣,接道:“那位玉鼎夫人有一封絕筆書信存在此處,根據此信,咱們當然認定她已經離開人世。
” 華雲龍微一沉吟,道:“如此看來,殺害司馬叔爺的兇手,若不是玉鼎夫人的傳人,那便是有人利用這件信物,企圖蒙騙世人的耳目。
” 文太君歎息道:“唉!那就很難斷言了。
” 華天虹接口道:“武林中事,很難以常情推斷,玉鼎夫人或許尚在人世,那也是可能的事。
” 華雲龍暗暗忖道:“玉鼎夫人又如何?就算她仍在人世,也吓不倒咱們雲中世家啊!” 文太君似已看透了他的心思,冷冷說道:“玉鼎夫人與咱們華家恩怨糾纏,孰是孰非,無法作一診斷。
此中情由,一言難盡。
簡單地講,倘若那‘玉鼎夫人’尚在人間,咱們縱有絕世武功,也不便與她動手。
” 秦氏夫人一直未曾開口,這時淚珠泉湧,凄然接道:“咱們有一件事對不起她,無顔見她的面。
” 華雲龍霍然一震,嗫嗫道:“那……那可怎麼辦?” 文太君戚然道:“咱們華家甯可斷頭瀝血,也不願做虧心之事,隻是造化弄人,有時人便無能為力,咱們也是無可奈何。
” 華雲龍心情稍弛,緩緩說道:“既然于理無虧,那就好辦了。
” 文太君苦澀地笑了笑,啟開紫檀木匣,取出一封色澤陳舊、看去已存放了一二十年的書信。
華雲龍眼睛一亮,道:“這就是那位夫人的絕筆信麼?” 文太君肅然道:“正是,但你絕不能私看此信,違背了此誡,你便不是華家的子孫了。
” 華雲龍臉色一變,忙道:“孫兒永遠不敢忘奶奶的告誡。
” 文太君将那封絕筆書信交給身旁的青衣美婢,道:“将這封書信裹上一層油布,縫在軟甲的夾層之中。
” 白氏夫人道:“讓我來縫。
” 那青衣美婢急忙将書信遞了過去,取來油布和針線,二夫人親自動手,将那絕筆書信包好,縫在那件軟甲的夾層之内。
華雲龍自始至終,直挺挺地跪在文太君的面前,文太君未曾命他起立,他隻好跪着不動。
二夫人卻是有些心疼,匆匆縫妥書信,說道:“這封信關系重大,你現在就将軟甲穿上吧!” 華雲龍應喏一聲,站起身來,脫去上身的衣服,将那軟甲貼身穿好。
但聽華天虹道:“你跪下。
” 華雲龍垂首應“是”,重又面向祖母跪了下去。
文太君緩聲說道:“明白你父親的意思麼?今日之事,關系咱們華家的榮辱禍福,也關系咱們華家的生死存亡,這萬斤重擔落在你一人身上,你若掉以輕心,咱們華家可就毀了!” 華雲龍心頭一沉,悚然道:“孫兒不敢大意。
” 文太君輕輕歎息一聲,道:“這件軟甲,是你大哥周歲時,江南的武林朋友聯合贈送之物,一則可以防身,二則冬暖夏涼,你不可等閑視之。
” 華雲龍垂首道:“孫兒理會得。
書信呢?” 文太君語聲一揚,神情肅穆,道:“此去江湖,務必查出真兇是誰,如果兇手僅是玉鼎夫人的傳人,或是有人冒名行事,那麼問題就簡單了。
” 華雲龍道:“倘若玉鼎夫人尚在人世,兇案系她所為,那又怎樣?” 文太君道:“果真如此,你就當面将這封絕筆信退還給她。
” 華雲龍道:“以後呢?” 文太君神色一黯,浩歎一聲道:“以後的事,那無法預料,隻有觀其變化了。
” 白氏夫人戚然道:“江湖之上,必然還有更大的變故發生,你要步步為營,處處謹慎,最好是專心追查此事,不要多管閑事。
” 華天虹冷冷說道:“還有你那些壞習性,最好是一起改掉。
” 華雲龍垂首恭聲道:“孩兒記下了。
” 文太君喟然一歎,向二夫人一使眼色,擡起左手,打了一個手勢。
二夫人白氏,突然之間,熱淚泉湧,雙手發抖,顫巍巍的抽劍出鞘,飲泣道:“兒…… 你……過來。
” 華雲龍挺身站起,走到母親身前,惑然道:“孩兒知道随機應變,媽不用擔心。
” 文太君歎息道:“唉!君儀,将寶劍給我。
” 白氏夫人微微一怔,匆匆一拭淚痕,道:“兒媳自己來。
” 華雲龍暗暗忖道:這事當真古怪,媽素來堅強,難得有傷心落淚之時,今日如此憂傷,是因為我要遠離她膝下?或者是還有其他原因? 華雲龍正自轉念未已,白夫人已經持劍走來,哽咽道:“兒将左手擡起來,手掌豎在胸前,媽不會傷你重的。
” 華雲龍滿腹疑雲,左掌一豎,訝然道:“媽要幹什麼?” 白氏夫人哀聲道:“媽隻是在你掌上刻一個字……” 但聽文太君道:“你記得筆法麼?” 白氏夫人點頭道:“兒媳記得。
” 華雲龍柔聲道:“媽隻管刻吧,皮肉之苦,孩兒還不在乎。
” 白氏夫人雙目噙淚,手執寶劍,劍尖直指兒子掌心,定了定神,突然咬緊牙關,皓腕微微一振,隻見那寶劍寒光一閃,二夫人已是棄劍于地,掩面低泣起來。
華雲龍感到手心一涼,翻轉手掌一看,血迹殷殷,赫然是個“恨”字。
這時,大夫人秦氏與那青衣美婢一起走了過來,在華雲龍掌心塗了一層藥膏,然後用一塊白絹将那手掌包紮起來。
華雲龍臉色有點蒼白,悚然道:“媽,您恨龍兒?” 二夫人螓首一搖,道:“不是……” 文太君截口道:“親生骨肉,恨你作甚?龍兒不要胡思亂想。
” 二夫人含淚道:“此中的用意,你自有明白之日,如今不要多問。
” 華雲龍颔首道:“隻要不是媽恨孩兒,那就不要緊。
” 忽見文太君目光一擡,問道:“是小畹兒麼?” 門外伸進一張娟秀的小臉,嬌聲道:“奶奶,我要進來。
” 這小姑娘乃是華天虹最小的女兒,平日極得文太君喜愛,但此刻文太君滿腹心事,焉有心情逗弄小孫女?隻見她眉頭一皺,揮手喝道:“奶奶有事,前面玩去。
” 小畹兒見到祖母神色不悅,愣了一愣,朝室内溜了一眼,果然轉身奔去。
但聞文太君沉聲喝道:“龍兒聽着。
” 華雲龍連忙一整容顔,垂首道:“請奶奶吩咐。
” 文太君一頓,緩緩說道:“有幾件事,你得牢牢記住:第一,那封絕筆書信除非是當面退還玉鼎夫人,任何人不能過目,萬不得已時,甯可毀掉。
” 華雲龍道:“孫兒不敢忘懷。
” 文太君肅然道:“你左掌心留下了一個字痕,不管是誰問起,你要講是自幼便有的。
” 華雲龍将頭一點,道:“孫兒記下了。
” 文太君微微一頓,道:“若有人問起你的年紀,你要多報一歲,說是壬申年正月十九日生,記得麼?” 華雲龍劍眉輕蹙,應道:“是!孫兒記得,壬申年正月十九日生,如今該是十八周歲有餘了。
” 文太君忽然歎息一聲,道:“華家子孫,隻有你善于撒謊,如今倒要依靠你這撒謊的本領了。
” 華雲龍臉上一紅,嗫嚅道:“辦完這件事,孫兒再不撒謊了。
” 文太君颔首道:“此去江湖,你得自力更生,若有厄難,咱們可是救不了你。
” 華雲龍道:“孫兒理會得,孫兒知道照顧自己。
” 忽聽步履之聲,屋外傳來華熙的聲音,道:“啟禀奶奶,孫兒求見。
” 文太君揚聲道:“什麼事?” 華熙立于門外,躬身道:“聽五妹講,二弟有事遠行,孫兒……” 文太君冷聲道:“不關你的事,退下!” 華熙微微一怔,惶恐地應了聲“是”,轉身退去。
文太君低頭沉思了片刻,目光一擡,凝視着華雲龍,道:“你仔細想一下,是否還有疑問,如果沒有,那就動身。
” 華雲龍不假思索,道:“孫兒隻有一點猜測不透。
” 文太君道:“什麼?” 華雲龍道:“司馬叔爺與那位玉鼎夫人之間,不知是否另有仇隙?” 文太君搖一搖頭,道:“毫無仇隙,嚴格講來,你司馬叔爺也算對玉鼎夫人有過恩惠。
” 華雲龍道:“孫兒想見一見瓊姑姑,詳細地詢問一下當日……” 文太君截口斷言道:“不必,她所知道的,你已全部知道了。
” 華雲龍暗暗忖道:“此事隐諱重重,暧昧甚多,奶奶既不肯詳為解說,那便隻有到外面去打聽了。
” 他心中轉念,躬身說道:“奶奶若無指示,孫兒就此拜别。
” 文太君道:“男兒志在四方,走一趟江湖,算不了大事,你好自為之吧!” 華雲龍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