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太湖風雲

關燈
什麼?看來江湖紛争,永無休止矣!” 這話聽得衆人一愣,這老兒當年難道也是魔不成?隻不知他是哪一位。

     老人略頓,又道:“昔年老朽學藝時,家中父母被盜賊所殺,财物劫掠一空。

    老夫藝成下山後,矢志尋找仇家報仇。

    在追查途中,凡遇到兇徒惡賊,老朽概不輕饒。

    因為老朽立下誓,要殺盡天下惡人。

    經過五年辛苦追蹤,終于将殺父母之仇人斬盡殺絕。

    之後老朽行走江湖,凡黑道上的人隻要遇到便殺。

    白道上的,不管是哪個門派,隻要有劣迹被我查知,也一律處死。

    日子一長,老夫被人取了個追命閻王的綽号。

    白道上的說我殺人太多,黑道上的說我斬盡殺絕做得太過份,因此黑白兩道都有人來對付老朽。

    老朽對這等人更不輕饒,因為他們袒護惡人,所以下手決不留情。

    年複一年,老朽都在追蹤惡人,哪怕是跋涉千裡也要追上殺掉,是以老夫成了魔,天下武林都以老夫為敵,黑白兩道高手相約追殺老夫,但都不能得逞。

    他們這般仇視老朽,老朽更激起了兇性,隻要他們人一分散,老朽就将他們分别擊殺,二十多年裡,老朽就生活在仇恨厮殺之中,既未成家也未收徒,足迹走遍天下。

    光陰易逝,倏忽而至知天命之年,老夫已厭倦了逞勇鬥狠的日子,想覓一名山歸隐,幾經周折,選定了九華山一隐密山谷居住,将此谷取名無情谷,總算安頓了下來,過了幾天清靜日子。

    誰知好景不長,一年不到,被人偵知無情谷地址,黑白兩道高手五十二人沖入谷中,妄圖将老朽斃于谷中。

    幸老朽平日甚為警覺,敵蹤一現,當即隐入谷中,周旋之下,被老朽擊殺了十四人,帶傷逃出無情谷。

    之後夜行晝宿,流浪天涯,又被一些人發現追蹤,老朽不得不邊戰邊走。

     後來老朽逃到太湖總寨避難,田忠總舵主與我當年僅有一面之緣,而老朽已負内傷,再疲于奔走隻怕老命不保,當即将老朽收留。

    為避免人多嘴雜,走漏消息,田忠兄于夜晚用船将老朽送至此島中,派心腹定期送來衣物糧食,并嚴令部屬不準登上此島。

    要知道天下武林都與老朽為敵,隻要傳出風聲,太湖總寨就會招來無數敵人。

    為免禍及太湖總寨,老夫當田忠兄面對天立誓,此生永不離島。

    是以老朽在此島安居了二十來年,全系田忠總舵主之賜。

    你們說田忠兄父子過世,因供老朽的衣食用品從未間斷,是以老朽全然不知。

    這二十多年的甯靜,使老朽兇戾之氣化去不少。

    回想當年,老朽宗旨在于鏟除惡人,但該殺的不該殺的都殺了,結果到頭來行俠仗義不成,反成了人們心目中的惡人,這正好應了一句古話:‘天道之數,至則反,盛則衰。

    ’可惜這道理老朽明白得太遲,凡事都不能做得過了頭。

    但往事不可追,老朽隻想在這荒島了此餘生。

    ” 沈志武驚道:“前輩原來是當年名震江湖的大煞星追命閻羅……” 老人苦笑道:“不錯,老夫就是楊忍。

    昔年恩師知我父母被殺,就替我改名為‘忍’,要我在複仇時有所克制,但我悲憤萬分,恨火燒身,未聽恩師教誨,以至于走到了這一步。

    ” 衆人聽了十分感慨,侯三娘對張逸鵬道:“鵬兒你都聽見了,凡事不能過頭,複仇也不能過頭,我們都要牢記前輩教誨之言才是。

    ” 張逸鵬道:“是,孩兒記住了。

    ” 楊忍對東野焜道:“少俠身手不凡,必定出自高入門下,不知令師何人?” 東野焜道:“家師寂空大師。

    ” 楊忍沒聽說武林中有這樣一位高僧,道:“令師高人,身懷絕技卻未揚名江湖,足見其淡泊名利之心,好生使人敬佩!”略一頓,又道:“少俠得高人指點,藝業驚人,與老朽動手時心懷仁厚,未出全力,不似老朽年青時那般逞能,今後必然俠名遠播,造福武林!” 東野焜忙道:“多謝前輩嘉勉!” 楊忍道:“太湖總寨田家有難,老朽不能袖手旁觀,老朽當年立誓不離此島,是以無法到石龍島去,所幸有東野少俠和各位仗義相助,太湖總寨當會無恙。

    老朽能做的,是将一身功夫傳與田毅剛,以答謝田忠兄的救命之恩,老朽請各位相助,将田毅剛帶列島上來。

    ” 吳小東道:“今日若是無事,晚輩天黑後去石龍島見田總舵主,以遮人耳目。

    ” 楊忍道:“多謝少俠,那就晚上去吧!”稍頓,又道:“各位與太湖總寨并無瓜葛,竟然不懼金龍令,不怕惹火燒身,仗義救援,老朽十分感謝,願将此生最得意的一套青煞刀法授與各位,不知意下如何?” 馮二狗、吳小東最機靈,一拉大牛,“撲通”一聲雙膝着地,道:“多謝前輩授藝之恩……” 楊忍忙道:“起來起來,老朽……” 侯三娘、侯四姑、張逸鵬又跪了下去,慌得楊忍一個個把他們拉起來,道:“授各位刀法,也是為了太湖總寨,不必言謝!” 東野焜道:“晚輩不習兵刃,這就到洞外了望,前輩就在洞中授藝吧!” 沈志武也說道:“老夫向以雙掌對敵,由我與東野少俠了望,各位則安心習藝。

    ” 楊忍道:“如此甚好,煩勞兩位了。

    ” 這一天湖面上并無動靜,天一黑,吳小東、牛安、馮二狗、張逸鵬便劃船去石龍島,他們去了足足一個時辰才返回。

     衆人見田毅剛濃眉大眼,氣宇軒昂,頗有頭領人物的威儀。

    當下相互見禮,田毅剛跪下向楊忍叩道:“愚侄孫隻知此島隐有異人,但石龍島上下不準上島,故爾愚侄孫從未探望過老人家,請老人家恕罪是幸!” 楊忍拉他起來,道:“賢侄孫風采尤勝先輩,太湖基業可望光大,愚叔祖為報令祖當年相救之恩,将一身技藝傳與賢侄孫,今夜先授青煞刀法,明日夜間授内功心法,但此事不可外洩,須小心守密!” 時間緊迫,未再多言,立即授藝。

     吳小東見他時,隻告訴他自己約了幾個朋友助陣,并未詳說各人來曆,到這小島上學藝,則說成隐名老人見招,隻許他一人前往相見。

    故田毅剛在天亮前離去時,就隻知道這些,還答應不外傳。

    他對吳小東雖然心生感激,但對他約人助拳卻感到不安,因為金龍令驅使的盡是魔頭,若是為太湖總寨使助拳人有傷亡,自己又怎麼對得起他們?隻是又不好讓吳小東帶人離去,這會産生誤解,以為小瞧了他們。

    此次金龍令找到了太湖總寨頭上,使他憂心如焚,幸而總執事戚柏南父子秘密潛往京師,按照當年約定的辦法,前往大中橋南面街上的潔香樓,請掌櫃的禀報紫星紅梅,請求給予援助。

    江湖四傑之首鄭通會見了戚氏父子,答應火速派人前來太湖。

    結果在第八、九兩天,陸續來了一些高手,而紫星紅梅則在昨日金龍令滿限時率四星女、四星衛趕到,這才使總寨上下松了口氣。

    私下裡會見紫星紅梅時,她說金龍令寬限十日必有緣故,多半是引她前來決戰,對方既然是有備而來,己方千萬不能大意。

    這話使他十分震驚,原來對方胃口如此之大,一場拼鬥下來,難說鹿死誰手。

    因此他嚴責部下,小心防守,自己時時巡查,以防有失。

    吳小東不明内情,約了好幾位古道熱腸的人來助拳,怎知其中兇險?要是能說動這位叔祖參戰,恐怕才能力挽狂漏,隻可惜他老人家礙于當年誓言,不能離島,這話又如何說得出口呢? 他滿腹心事坐在艙中,不知不覺便到了石龍島。

    吳小東待他上岸,便回轉荒島。

     第二天,仍由東野焜、沈志武望風,其餘人在洞内習練青煞刀法,楊忍在旁加以指點。

     東野焜無事,一會望湖,一會瞧他們習武。

    衆人一共練了十招,除侯三娘領悟較快,其餘人仍舊隻能依瓢畫葫蘆,難窮招式變化。

    他隻看人練了一遍,就熟記于心,并能通徹其中變化。

    這青煞刀法淩厲、奇詭,單看這十招就不弱于風火刀法,不由引起了興趣,多看了兩遍,楊忍對大家解說時,他也仔細傾聽。

     楊忍說完招式變化後,又道:“這套刀法伴老朽出生入死,曆經血戰,使老朽在運用中悟通了不少妙處。

    來到島上後,老夫又沉思默想,将以往在交手中悟出的奧妙理出頭緒,加注于招式中,是以練起來不大容易。

    但各位隻要專心琢磨,不難有成。

    因時間緊迫,老朽今日再傳十招。

    ” 東野焜又看了這十招,對青煞刀法有了更多的了解,覺得變化雖然奇妙,似乎還是不如風火刀法那般簡捷明快,就當年記憶所及,風火刀法并無太多的累贅招式。

    當然,他不會風火刀法,不敢加以妄評,但可以借鑒青煞刀法,了解一般刀法的運用,以對付風火刀法。

     四天過去,楊忍已傳完了四十九式刀法,所有人中唯東野焜悟通了其中精髓。

    在山上時,師傅雖不教他習兵刃,但對各種兵刃的用途,都有詳細的闡述,并将武學之道,融于兵器中論說,使他頓開茅塞,領悟透徹,是以青煞刀法不管如何玄妙,更離不開一般刀法之特點,更離不開武學之道。

     第五天,正好是年三十,大家商議就在島上過年,金龍會的人來不來無關重要,留在島上可請楊忍指導,把青煞刀法練好。

     下午,田毅剛派戚耀光送來了一桌酒席,大家在洞中歡歡喜喜過年。

    楊忍多年孤寂,有這許多人伴他過年,自然十分興奮,不免多喝了幾杯。

    飯後大家又閑談一陣,方才安歇。

     東野焜打坐練功,兩個時辰後醒來,正欲入睡,忽然想起大家都以為金龍會的人在家過年,要是他們利用年節乘人不備殺了來呢?這個念頭一閃,便了無睡意。

    心想不如到洞外守望,以防不測。

    遂悄悄出洞,也不驚動旁人。

     來到洞邊,隻見一個黑影坐在石頭上,面朝湖面,走近去一看,原來是沈志武。

     沈志武見他來了,便道:“東野少俠為何不睡?莫非是放心不下麼?” 東野焜道:“前輩,金龍會的人會不會來呢?晚輩确實是有些放心不下。

    ” 沈志武笑道:“江湖人詭詐,計謀甚多,老夫昔年行走江湖,什麼事沒見過,凡事小心些好,不怕一萬,隻怕萬一。

    ” 東野焜找個石頭坐下,朝湖上了望,隻見石龍島一片漆黑,不見燈火,仿佛島上的人全都入睡。

    再看湖面,黑沉沉一片,并無動靜。

     兩人說些閑話打發時光,沈志武講些江湖奇人怪事,東野焜聽得津津有味。

     大約快到天亮的時候,兩人發現有幾艘大船向石龍島駛去,東野焜連忙進洞叫醒大家,一個個慌忙跑出來看,隻見四艘大船已快抵石龍島,一個個又連忙進洞換上黑衣,帶上兵刃,急急下船。

    楊忍囑他們千萬小心,如果不敵就下船回島,别丢了性命。

     說話間,湖面上傳來了呐喊聲,隐隐約約,聽不真切。

     衆人向石龍島看時,隻見火光驟起,又聽一陣海螺聲、銅鑼聲夾雜在嘈雜的人聲之中,敵人顯然已經攻上石龍島。

     楊忍大急,忽然高舉雙臂,仰天喊道:“皇天在上,為保太湖總寨平安,老朽隻有破誓離島,以酬報故人救命之恩!”說完縱身一躍上船,催促牛安張逸鵬快劃船。

     衆人精神一振,連忙解纜駛船。

     沈志武大聲道:“上岸後,各位不要散開了,以免落單遇險,切記切記。

    ” 船離島不遠時,天際已現曙光,島上情形已能窺個大概。

    隻見濃煙沖天,好幾處地方都起了火,到處都有人在厮殺,尤以島前練兵場上最為激烈。

    牛安、張逸鵬奮力劃槳,不到頓飯功夫船已靠岸。

     楊忍一聲長嘯,騰空躍起二丈餘高,向人多處落去。

    隻見他雙掌翻動,一聲聲慘嚎疊起,眨眼功夫就把黑衣蒙面人打倒一片。

     東野焜等人一聲呐喊,沖人人叢之中,各找對手,刹時與蒙面人混作一堆,蒙面人分不清敵我,被衆人殺翻了不少。

     東野焜心存仁厚,隻把對手點穴治住,他一路向練兵場中間殺過去,突然見到五個蒙面女子,被十多個蒙面人圍住,情勢十分危急。

    他不禁一愣,二顆心猛跳起來,天哪,這不是淩曉玉和四星女麼?隻見淩曉玉被三個蒙面人逼得嬌喘籲籲,一把劍隻能護住自家身軀,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攻他的三個蒙面人,一個使劍,身軀瘦小,可武功極高,另兩人使直背刀,雖不及使劍的那人,但也十分了得。

    東野焜一聲不響蹿了過去,正好瘦小之人一劍刺向淩曉玉腰際,而淩曉玉剛出劍架住了一把直背刀,閃過另一把直背刀的攻擊,已無法躲開這一劍。

     東野焜沖到淩曉玉身邊,一揮胳膊,把劍擋開,驚得那使劍的“咦”了一聲,挽個劍花朝他攻去。

    東野焜揮臂遮擋,另一隻手立即加以還擊。

    那瘦小之人連攻幾劍,都被東野焜用臂架開,便猛提一口真氣,狠狠一劍砍下,東野焜見其劍氣大增,立即運起七成功力,使個“崩”字訣,将左臂一揚迎了上去。

    那瘦小之人心想,你小子戴着護腕套,縱是牛皮也經不起我九成功力運劍一劈。

    心念電閃間,劍已剁到對方臂肘上,隻覺虎口一震,手上一輕,劍已脫手飛出,一條臂膀頓感麻木,驚得連忙騰身躍起半空,向三丈外落去。

     東野焜打發了一個,立即撲向使直背刀的大漢,這回他為了趕着去救四星女,運足功力對付大漢,隻一下就将大漢直背刀震飛,虎口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