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更是平生第一次見識!他稀罕得跟看見鳳凰似的,纏着舅舅非要學放洋槍不可!如松拆了子彈夾,一邊教他如何瞄準、如何扣扳機,一邊回答着他千奇百怪的問題。
兄妹轉眼已多年未見了。
二人說着閑話,不經意就扯到了十多年前,兄妹三人在嵩陽書院聽學、一同進京等諸多往事來……彈指一揮間,逸之去了,如桦去了,子霖也去了……撫今追昔,兄妹二人一時竟無語凝咽起來。
如松暗想:過去的堂妹,是何等熱情潑辣的一個女子啊!騎馬擊劍,翰墨文章,樣樣不讓須眉!誰知,轉眼和逸之竟成生死永訣!後來,雖說僥幸嫁了溫良穩厚的多情子霖,子霖也在大清以來最後那場秋闱中撈了個文舉人的功名。
緊接着,一下子便被擢升四品道員!且為官清明、為人融和,原本笃定的前程似錦。
哪裡料到,在任上隻得意了兩三年便陡然而去了!撇下這孤兒寡母,如何不讓人感歎這個紅塵亂世的榮華無定、人生無常? 堂妹今年也不過三十歲,雖說在吳家衣食無愁。
可這漫漫生途,畢竟是一世寂涼呵! 這些年,如松一直在京津上層,又一直效命北洋,還曾和大表哥出洋德國一年。
因而,對世俗道德之類的教化,倒也不太以為然。
他冷眼旁觀:堂妹看上去倒也心如止水,卻難瞞得過自小一處長大的如松:其實,那是一種壓抑很深、令人心痛的憂郁!是刻骨銘心到無以言說的凄痛! 他默默撫摸着鑽在懷裡的宗岩的小腦袋,自己三十有六,膝下隻有三個女兒,至今還沒有子嗣,心下着實喜歡這個又機靈又可愛的小家夥兒!他低頭細細地打量小家夥的五官,發覺這個小家夥的眉眼和神态,竟是那般的眼熟? 這般思量着,一時,禁不住竟有些驚駭起來…… 這年初秋,奉命來湖北督閱新軍的如松,直以為自己是活見鬼了—— 在衆多新軍長官和教官的名冊中,如松最先看到的是杜鴻飛的名字。
起初,他還以為是不是同名同姓的巧合?待找來檔案查了一下原籍,原來他真是山城西關的杜鴻飛! 他驚喜不已地命令衛兵:立即把講武堂的杜飛鴻長官叫來! 那時,如松更哪裡料得到:名冊上,另還有一個名叫梁迅之的六品武官,竟然會是死了整整十三年的梁逸之、梁大學長! 當親兵把杜鴻飛叫到了他的臨時公務處時,雖說十多年未見,兩人連眼都沒有眨一下,一下子就認出了彼此! 像當年同學少年一樣,一俟外人離開,兩人一下子便抱在了一起。
杜鴻飛一邊喜呵呵地詢問如松這些年的情形,一邊急不可待地告知如松:“你知不知道啊,梁大學長、梁逸之也在這裡啊!” “什麼?什麼?你說誰?梁逸之?他、他不是早就暴死在山城獄中了麼?” 如松簡直如墜霧中! 當如松聽鴻飛細說了一番,當年他和如茵兩人如何重金賄賂山城知縣、如何打救逸之逃走,及至後來逸之派人給如茵送信時,突然聽說如茵已經嫁給吳子霖,并至今未娶的實情,竹筒倒豆子般全倒了出來! 如松聽了,心裡真如翻江倒海一般翻騰起來!當初,自己從劉家下人嘴裡得知梁逸之暴斃獄中的消息時,還曾為逸之痛灑過一掬英雄相惜的熱淚呢!哪裡料到,這個梁逸之根本就沒有死呵?心想:這可真是天意啊!難道,這就是佛說的“緣份”?堂妹當年因不知逸之的生死真相,無奈之下嫁給了吳子霖,直至今日也不知逸之依舊活在世上的真相。
若不是自己恰好來到湖北,又恰好見到了杜鴻飛,這一生,漫說是如茵了,就連自己也不可能得知他活着的真相呵! 更想不到的是:逸之對堂妹竟癡心如此!整整十三年來,依舊孑然一身、始終未娶! 如松心下一動:“逸之未娶,堂妹寡居,難道蒼天終于肯垂顧這兩個可憐的人了麼?我若為兩人重牽紅線,從此令天下少了一雙曠男怨女,豈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這樣想着,覺得連一分一秒也耽擱不得了!吩咐鴻飛立馬就去叫逸之過來!待鴻剛一轉身時,又叫住交待:“不用說我,咱給他吃一驚!” 他鄉遇故知,實在算得人生一大快事了! 三人在如松的臨時居處相聚時,一時俱都心海翻騰、激動不已起來。
遙想當年,同學朋友、書生意氣,可憶可念、可贊可歎!再沒有料到,十三年後,三人全都做了軍人!而軍人,必得随時面對南征北戰、槍林彈雨。
自然,也随時都有浴血沙場、馬革裹屍的可能啊…… 三人各有着滿腹滄桑和坎坷,也各有着萬千的感慨和悲壯。
因有一肚子的話要說,怕軍中約束,不能談得酣暢,酒飲得不能盡興,便商定到外面的酒樓去! 于是,各自騎了一匹馬,也不帶親兵,隻管離開軍
兄妹轉眼已多年未見了。
二人說着閑話,不經意就扯到了十多年前,兄妹三人在嵩陽書院聽學、一同進京等諸多往事來……彈指一揮間,逸之去了,如桦去了,子霖也去了……撫今追昔,兄妹二人一時竟無語凝咽起來。
如松暗想:過去的堂妹,是何等熱情潑辣的一個女子啊!騎馬擊劍,翰墨文章,樣樣不讓須眉!誰知,轉眼和逸之竟成生死永訣!後來,雖說僥幸嫁了溫良穩厚的多情子霖,子霖也在大清以來最後那場秋闱中撈了個文舉人的功名。
緊接着,一下子便被擢升四品道員!且為官清明、為人融和,原本笃定的前程似錦。
哪裡料到,在任上隻得意了兩三年便陡然而去了!撇下這孤兒寡母,如何不讓人感歎這個紅塵亂世的榮華無定、人生無常? 堂妹今年也不過三十歲,雖說在吳家衣食無愁。
可這漫漫生途,畢竟是一世寂涼呵! 這些年,如松一直在京津上層,又一直效命北洋,還曾和大表哥出洋德國一年。
因而,對世俗道德之類的教化,倒也不太以為然。
他冷眼旁觀:堂妹看上去倒也心如止水,卻難瞞得過自小一處長大的如松:其實,那是一種壓抑很深、令人心痛的憂郁!是刻骨銘心到無以言說的凄痛! 他默默撫摸着鑽在懷裡的宗岩的小腦袋,自己三十有六,膝下隻有三個女兒,至今還沒有子嗣,心下着實喜歡這個又機靈又可愛的小家夥兒!他低頭細細地打量小家夥的五官,發覺這個小家夥的眉眼和神态,竟是那般的眼熟? 這般思量着,一時,禁不住竟有些驚駭起來…… 這年初秋,奉命來湖北督閱新軍的如松,直以為自己是活見鬼了—— 在衆多新軍長官和教官的名冊中,如松最先看到的是杜鴻飛的名字。
起初,他還以為是不是同名同姓的巧合?待找來檔案查了一下原籍,原來他真是山城西關的杜鴻飛! 他驚喜不已地命令衛兵:立即把講武堂的杜飛鴻長官叫來! 那時,如松更哪裡料得到:名冊上,另還有一個名叫梁迅之的六品武官,竟然會是死了整整十三年的梁逸之、梁大學長! 當親兵把杜鴻飛叫到了他的臨時公務處時,雖說十多年未見,兩人連眼都沒有眨一下,一下子就認出了彼此! 像當年同學少年一樣,一俟外人離開,兩人一下子便抱在了一起。
杜鴻飛一邊喜呵呵地詢問如松這些年的情形,一邊急不可待地告知如松:“你知不知道啊,梁大學長、梁逸之也在這裡啊!” “什麼?什麼?你說誰?梁逸之?他、他不是早就暴死在山城獄中了麼?” 如松簡直如墜霧中! 當如松聽鴻飛細說了一番,當年他和如茵兩人如何重金賄賂山城知縣、如何打救逸之逃走,及至後來逸之派人給如茵送信時,突然聽說如茵已經嫁給吳子霖,并至今未娶的實情,竹筒倒豆子般全倒了出來! 如松聽了,心裡真如翻江倒海一般翻騰起來!當初,自己從劉家下人嘴裡得知梁逸之暴斃獄中的消息時,還曾為逸之痛灑過一掬英雄相惜的熱淚呢!哪裡料到,這個梁逸之根本就沒有死呵?心想:這可真是天意啊!難道,這就是佛說的“緣份”?堂妹當年因不知逸之的生死真相,無奈之下嫁給了吳子霖,直至今日也不知逸之依舊活在世上的真相。
若不是自己恰好來到湖北,又恰好見到了杜鴻飛,這一生,漫說是如茵了,就連自己也不可能得知他活着的真相呵! 更想不到的是:逸之對堂妹竟癡心如此!整整十三年來,依舊孑然一身、始終未娶! 如松心下一動:“逸之未娶,堂妹寡居,難道蒼天終于肯垂顧這兩個可憐的人了麼?我若為兩人重牽紅線,從此令天下少了一雙曠男怨女,豈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這樣想着,覺得連一分一秒也耽擱不得了!吩咐鴻飛立馬就去叫逸之過來!待鴻剛一轉身時,又叫住交待:“不用說我,咱給他吃一驚!” 他鄉遇故知,實在算得人生一大快事了! 三人在如松的臨時居處相聚時,一時俱都心海翻騰、激動不已起來。
遙想當年,同學朋友、書生意氣,可憶可念、可贊可歎!再沒有料到,十三年後,三人全都做了軍人!而軍人,必得随時面對南征北戰、槍林彈雨。
自然,也随時都有浴血沙場、馬革裹屍的可能啊…… 三人各有着滿腹滄桑和坎坷,也各有着萬千的感慨和悲壯。
因有一肚子的話要說,怕軍中約束,不能談得酣暢,酒飲得不能盡興,便商定到外面的酒樓去! 于是,各自騎了一匹馬,也不帶親兵,隻管離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