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明月空山 歸人驚慘禍 涼風痛淚 小俠走長途
關燈
小
中
大
定是武林中的能手,這人來到這神女峰上,隻怕是沖着徐老前輩而來。
”徐春山沉嶺半響道:“家父雖說隐居,平素也有一些武林前輩來此探望。
這人想必是那位長輩也說不定,據我想來,諒還不會有什麼人敢來這神女峰絕頂撒野。
”言下之意,似說乃父威名極盛,縱有仇家,也不敢來此生事。
李遇吉見他十分誇大,也不好多說,梅歸卻接口道:“徐兄不必多慮,依小弟看來,剛才黑影必非人類。
”李遇吉詫異道:“賢弟何所據而雲然?”梅歸道:“大哥請想想,這種懸崖峭壁,慢說是人,就是山羊野獸,也難以行走,即以二位仁兄絕世武功,走起來也如臨深淵,豈能在這樣的峭壁上一路縱躍而下呢?所以我想定然是猿猴之類無疑。
”李遇吉一笑不言。
徐春山遭,“我們也不必多作推測,好在此處不遠便是舍下,到時一問家父便知。
” 這時一陣山風過處,滿山樹木都搖曳着桠枝,如同一群披散着頭發的女妖在臨風舞蹈一般。
梅歸不由汗毛森立,忙道:“正是呢,我們此來乃是特意拜訪徐老伯父,老在此談論作甚,就煩徐兄引路。
”旋是三人急急行去。
少時走出樹林,面前現出一塊方圓十餘畝的草坪,這裡有草屋數間,旁邊是一片菊圃,周圍用竹籬圍繞着。
徐春山用手指着道:“到了。
” 來到臨近,藉着月色,看得清清楚楚,門上寫着四個草字,乃是“神峰小築”。
筆力雄挺,端的龍飛風舞,可以想見這屋内主人定是一位文武兼資的異人。
徐春山叩着門叫了兩聲:“小鶴,小鶴,開門哪!”并不見有人回應。
梅歸問道:“小鶴是誰?”徐春山道:“那是扶侍家父的幼童,這孩子十分貪睡,這時想必又在甜夢中了。
”說着又重重叩門,高喚數聲,但過了半響,卻仍無回應。
李遇吉久走江湖,閱曆頗深,他早已看出今夜情形有異,這時越想越覺可疑,忍不住說道:“徐老前輩也有時下山雲遊麼?”徐春山詫異道:“不呀,李兄這話是什麼意思?”李遇吉道:“就算小童貪睡,徐老前輩是何等警醒之人,此刻空山靜寂,我們腳步來到門前,想來徐老前輩已自驚覺了,豈有叫喚半天還聽不見的道理?依我看來,徐老前輩并不在這屋内。
”李遇吉剛說了兩句,徐春山心中便似有了什麼警兆。
聽到後來,已止不住全身發抖,面色大變,正待發掌将門劈開,不想梅歸卻在旁道:“今夜月吐青輝,徐老前輩或者去後山賞月也是有的。
” 徐春山以手拍額道:“不錯,家父平素最喜飲酒玩月,他老人家常常半夜從後門出去的。
”說着引着兩人繞到房後,一見後門大開,門上釘着一張紙柬,徐春山趨前一看,笑道:“可不是!鶴兒也下山買米去了,這張紙條就是家父留給他的,說自己去後山賞月。
也許到天亮才回,叫他回來時不必尋找。
” 梅歸笑道:“怪不得屋内無人。
” 徐春山從後門直入,轉到前面,開了莊門,延二人入内,在草堂上坐了。
徐春山取出火石點燃油燈,又在小爐上烹了一壺好茶。
李遇吉梅歸二人見老主人不在,也就更不拘束,随意閑談,又取笑梅歸剛才幾乎失足墜岩之事。
梅歸道:“聽說古人求仙訪道,往往得先吃許多苦頭,今日小弟為見徐老伯,也累得腰酸背痛,而且險些賠上性命,少時見了老伯大人,還得求他老人家傳十三招兩式,庶幾不負此行。
” 少時茶已烹好,徐春山取出一個玉鬥,一個銅杯,捧給二人道:“寒夜客來茶當酒,二位且飲杯止渴,”李遇吉正在口渴,接過來一飲而盡,梅歸隻輕輕飲了一口,覺得滿齒芳香,甜生兩頰,再一看那水作青藍色,清涼己極,便贊不絕口。
徐春山笑道:“家父近年來很少出外,山居無事,專愛在這類事上考究。
” 梅歸正在細細把玩那盛茶的銅杯,認出乃是漢代器皿,才想動問,忽然看見李遇吉聳着鼻頭,向空連連狂嗅,模樣甚是不雅,正在奇怪,徐春山也已發覺,問道;“李兄作什麼?” 李遇吉臉上一紅,吞吞吐吐地道;“沒有什麼,”梅歸慌忙替他掩飾道:“想是窗外菊花盛開,李大哥嗅着花香了,是不是?” 李遇吉忙道:“是的。
是的。
”梅歸偶一低頭,發現李遇吉靠手的茶桌下面放着一個方形的食盒。
心裡奇怪,覺得這主人乃是雅士,凡事考究,怎會把廚房用具擺在客堂上? 雖然放的地方并不顯眼,但一被發現卻非常刺目,和這清靜的草堂中陳設極不調和。
忍不住用手裡折扇-指道:“徐兄,這是什麼?” 徐春山咦了一聲道:“小鶴真個糊塗,怎的把食盒放在此處?”說着用手一端,覺得重沉沉的。
他将食盒放在桌上,揭開蓋子,隻覺得一陣血腥氣味撲面而來,令人欲嘔,三人俱大驚。
這食盒裡面還蓋着一張油紙,徐春山伸手一揭,狂叫一聲,仰面倒地。
原來盒中放的是一個須發皆白的人頭,這人頭不是别人,正是徐春山的父親,那名震江湖的巫山老俠徐全白。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李遇吉也驚得呆住了。
梅歸雖然素
”徐春山沉嶺半響道:“家父雖說隐居,平素也有一些武林前輩來此探望。
這人想必是那位長輩也說不定,據我想來,諒還不會有什麼人敢來這神女峰絕頂撒野。
”言下之意,似說乃父威名極盛,縱有仇家,也不敢來此生事。
李遇吉見他十分誇大,也不好多說,梅歸卻接口道:“徐兄不必多慮,依小弟看來,剛才黑影必非人類。
”李遇吉詫異道:“賢弟何所據而雲然?”梅歸道:“大哥請想想,這種懸崖峭壁,慢說是人,就是山羊野獸,也難以行走,即以二位仁兄絕世武功,走起來也如臨深淵,豈能在這樣的峭壁上一路縱躍而下呢?所以我想定然是猿猴之類無疑。
”李遇吉一笑不言。
徐春山遭,“我們也不必多作推測,好在此處不遠便是舍下,到時一問家父便知。
” 這時一陣山風過處,滿山樹木都搖曳着桠枝,如同一群披散着頭發的女妖在臨風舞蹈一般。
梅歸不由汗毛森立,忙道:“正是呢,我們此來乃是特意拜訪徐老伯父,老在此談論作甚,就煩徐兄引路。
”旋是三人急急行去。
少時走出樹林,面前現出一塊方圓十餘畝的草坪,這裡有草屋數間,旁邊是一片菊圃,周圍用竹籬圍繞着。
徐春山用手指着道:“到了。
” 來到臨近,藉着月色,看得清清楚楚,門上寫着四個草字,乃是“神峰小築”。
筆力雄挺,端的龍飛風舞,可以想見這屋内主人定是一位文武兼資的異人。
徐春山叩着門叫了兩聲:“小鶴,小鶴,開門哪!”并不見有人回應。
梅歸問道:“小鶴是誰?”徐春山道:“那是扶侍家父的幼童,這孩子十分貪睡,這時想必又在甜夢中了。
”說着又重重叩門,高喚數聲,但過了半響,卻仍無回應。
李遇吉久走江湖,閱曆頗深,他早已看出今夜情形有異,這時越想越覺可疑,忍不住說道:“徐老前輩也有時下山雲遊麼?”徐春山詫異道:“不呀,李兄這話是什麼意思?”李遇吉道:“就算小童貪睡,徐老前輩是何等警醒之人,此刻空山靜寂,我們腳步來到門前,想來徐老前輩已自驚覺了,豈有叫喚半天還聽不見的道理?依我看來,徐老前輩并不在這屋内。
”李遇吉剛說了兩句,徐春山心中便似有了什麼警兆。
聽到後來,已止不住全身發抖,面色大變,正待發掌将門劈開,不想梅歸卻在旁道:“今夜月吐青輝,徐老前輩或者去後山賞月也是有的。
” 徐春山以手拍額道:“不錯,家父平素最喜飲酒玩月,他老人家常常半夜從後門出去的。
”說着引着兩人繞到房後,一見後門大開,門上釘着一張紙柬,徐春山趨前一看,笑道:“可不是!鶴兒也下山買米去了,這張紙條就是家父留給他的,說自己去後山賞月。
也許到天亮才回,叫他回來時不必尋找。
” 梅歸笑道:“怪不得屋内無人。
” 徐春山從後門直入,轉到前面,開了莊門,延二人入内,在草堂上坐了。
徐春山取出火石點燃油燈,又在小爐上烹了一壺好茶。
李遇吉梅歸二人見老主人不在,也就更不拘束,随意閑談,又取笑梅歸剛才幾乎失足墜岩之事。
梅歸道:“聽說古人求仙訪道,往往得先吃許多苦頭,今日小弟為見徐老伯,也累得腰酸背痛,而且險些賠上性命,少時見了老伯大人,還得求他老人家傳十三招兩式,庶幾不負此行。
” 少時茶已烹好,徐春山取出一個玉鬥,一個銅杯,捧給二人道:“寒夜客來茶當酒,二位且飲杯止渴,”李遇吉正在口渴,接過來一飲而盡,梅歸隻輕輕飲了一口,覺得滿齒芳香,甜生兩頰,再一看那水作青藍色,清涼己極,便贊不絕口。
徐春山笑道:“家父近年來很少出外,山居無事,專愛在這類事上考究。
” 梅歸正在細細把玩那盛茶的銅杯,認出乃是漢代器皿,才想動問,忽然看見李遇吉聳着鼻頭,向空連連狂嗅,模樣甚是不雅,正在奇怪,徐春山也已發覺,問道;“李兄作什麼?” 李遇吉臉上一紅,吞吞吐吐地道;“沒有什麼,”梅歸慌忙替他掩飾道:“想是窗外菊花盛開,李大哥嗅着花香了,是不是?” 李遇吉忙道:“是的。
是的。
”梅歸偶一低頭,發現李遇吉靠手的茶桌下面放着一個方形的食盒。
心裡奇怪,覺得這主人乃是雅士,凡事考究,怎會把廚房用具擺在客堂上? 雖然放的地方并不顯眼,但一被發現卻非常刺目,和這清靜的草堂中陳設極不調和。
忍不住用手裡折扇-指道:“徐兄,這是什麼?” 徐春山咦了一聲道:“小鶴真個糊塗,怎的把食盒放在此處?”說着用手一端,覺得重沉沉的。
他将食盒放在桌上,揭開蓋子,隻覺得一陣血腥氣味撲面而來,令人欲嘔,三人俱大驚。
這食盒裡面還蓋着一張油紙,徐春山伸手一揭,狂叫一聲,仰面倒地。
原來盒中放的是一個須發皆白的人頭,這人頭不是别人,正是徐春山的父親,那名震江湖的巫山老俠徐全白。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李遇吉也驚得呆住了。
梅歸雖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