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關燈
小
中
大
,随着勢子向外推出,一招“靈犀分水”,隻聽見戒刀發出“铮”的一聲,竟被徐霜眉馬鞭貼緊粘出,滑向她身右數寸。
行家交手,一招便知對方功力深淺,後土僧是一怒而上,并未思及徐霜盾為昆侖小一輩中出類拔草人物,一招之後,心頭猛地一驚,已知今日之鬥,恐怕不容易讨得了好去,當下把心一橫,刀尖迅疾往上一挑一撥,想把徐霜眉抽壓之勢震開。
徐霜眉好似全不在意,鞭稍一抖,早已輕輕拉回,笑叱道:“大師父來勢兇兇,功夫不過如此,姑娘念你平日并無過失,還不快快退下。
” 後土僧知自身功力不疊,可是他是一個直性子的人,那裡咽得下這種恥辱,早把生死置之度外,手中戒刀撥動如飛,每招都向着對方要害劈去。
徐霜眉身形定如泰山,馬鞭揮處,勁力内蘊,隻在自己身形近側抽,壓,粘,似乎不想還手進攻。
後土僧施出全力,兀是占不到半分便宜,時間一久,不由得汗流氣喘,明知今日要傷在徐霜眉手下,可仍不肯服輸退下,嘴上急得連聲亂罵道:“賤婢,快點把功夫使出來,灑家才不會領你那個情,縱然一死,我也要和你拼了明白。
” 徐霜眉還是漫不經心,輕易不動一下腳步。
場邊金風禅師與甘明俱是行家,略一過目,已知勝負已分。
甘明暗暗把赤藤棍抓在手上,隻要後土僧一遇險招,随時準備上去搶人。
金風禅師眼注場中,沉吟不語,暗忖道:“這徐霜眉果然利害,自己一手伏魔金剛劍下過五六十年功力,戰過多少江湖好漢,也恐怕未必是徐霜眉的對手,隻是騎虎難下,這場糾紛未知如何了局。
心中正欲設法把後土僧替換下來,卻蓦地間隻聽得一聲清嘯,徐霜眉早已在清嘯聲裡淩空蹿起,疾如電掣,衣袂飛舞,姿勢真是美妙已極。
原來後土僧久戰之下力竭神疲,明知讨不了好去,竟欲與敵同歸與盡,不守門戶,着着搶攻,一招“烏龍出洞”走空,自己胸前門戶大開,眼見徐霜眉鞭稍一抖,乘虛向胸前玉堂穴點來。
後土僧卻把心一橫,拚着自己性命不要,也要将徐霜眉落個殘廢,乘着刀走小腹,右腕一沉一翻,一招“孔雀開屏”,刀鋒直向徐霜眉砍去。
徐霜眉原無傷人之意,此時一見後土僧恁地兇狠,不覺殺機頓起。
隻見她一聲清嘯,雙足一點,身形早像大雕般的飛了起來,避過後土僧戒刀,在半空中雙肩一抖,纖腰一扭,身軀像落雁般地倒翻過來。
徐霜眉以鞭為劍,昆侖雷音劍法非有罡氣功夫不能運用,一經展開,勢若雷霆萬鈞,此時隻聽得鞭風虎虎,鞭花朵朵,後土僧早被籠罩在鞭影之中,恰如甕中之鼈,隻有束手待斃分兒。
金風禅師與甘明二人在旁看得清楚,心中早知不妙,急得大叫道:“徐霜眉且休逞能,先接我一招。
”二人同地将身形蹿起,一個是伏魔金剛劍,一個是天台赤藤根,齊向鞭影裡鑽進。
徐霜眉身懸半空,卻仍然好整以暇,怒叱道:“三個來死一雙半,瑤華仙子在此,豈能容得爾輩猖獗。
”當下鞭身一舞,一招“滿天花雨”,鞭光分向三股兵刃拈去。
金風禅師等三人那敢怠慢,各自用出十成功力,要與徐霜眉一死相拚。
蓦地間隻見東北角上如飛蹿來一條人影,身形未定,語聲已起,隻聽得是:“霜眉不得魯莽,三位江湖上的朋友亦請暫住手,貧道尚有話說。
” 語聲雖然較細低沉,恰如平常閑談,可是傳到耳内,卻是力大聲宏。
金風等三人俱是心頭一震,可是手上發招奇速,無法收回,眼看鞭梢破空而來,金風禅師首當其沖,隻聽“喀”然一聲,那徐霜眉早借着伏魔劍外推之力,一招“蜻蜒戲水”,身形斜刺裡翻出去二三丈開外,落在當地。
金風等三人唯恐來者有詐,各自把兵刃護住門戶,放眼望去,隻見徐霜盾已冉冉拜将下去。
牽着健騾的兩個小童一見徐霜眉拜下,也不待吩咐,早已一齊奔抵徐霜眉背後,同時跪在當地。
那大路邊上,早站着一位道者,年齡總在六十以外,一部花白長須飄在胸前,精神飽滿,面容慈祥,一擺手道:“霜眉不必多禮,起來吧!後面這兩個小童是誰?怎地我卻從未見過。
” 徐霜眉起身站在一邊,正要答話,那兩個小童卻搶着說道:“徐仙子是我們的姑姑,我叫衛芝,衛蘭,你老人家是不是師祖赤陽真人?” 那道人哈哈一笑,說道:“起來,起來,别老跪在地上,赤陽子乃是貧道掌教師兄。
” 衛芝,衛蘭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一個響頭,才起身站在徐霜眉身旁。
當下徐霜盾又将兩個小童約略地叙述一遍,隻見那老道不住點頭。
金風禅師一切看在眼裡,當下把伏魔劍插入劍鞘,上前一步,雙掌合十問訊道:“道長何人?貧僧金風問訊了。
” 那道長正與徐霜眉細談,一聽旁邊有人問話,趕快一個稽首,答禮道:“貧道昆侖鎮陽子,久聞禅師大名,今日幸遇,足慰向願。
”說時向徐霜眉望了一眼,又問道:“隻不知禅師為了何故?與我昆侖後輩動武。
” 徐霜眉默不作聲。
金風禅師無言相向;剛才三人一齊出手,正巧落在鎮陽子眼内,以衆欺寡,實在無法解釋。
甘明心機靈巧,趕快上前一步,抱拳作拱道:“晚輩天台甘明,參見老前輩。
” 鎮陽子一瞧是一個瘦削少年,狀甚恭敬,忙還禮道:“足下何人,稱我老前輩不敢。
” 甘明答道:“晚輩乃是天台盧老爺子的弟子,随着金風禅師,後土兩位大師,一路遊逛抵此。
偶遇着貴派徐仙子,與土大師一語不合,動起武來,是金風禅師與晚輩唯恐兩虎相争,必有一傷,這才同時出手相阻。
” 好一個甘明,這一番話真說得上是言語得體,兩不相傷,且把後土僧技不如人之處輕輕遮蓋過去,免得金風師兄弟面上難堪。
鎮陽子哈哈大笑道:“原來你就是盧大俠的弟子,貧道年輕時亦曾與盧大俠時相過從,屈指算來,這差不多是三四十年前事了。
” 鎮陽子所謂時相過從,乃是指盧吟楓當年私上昆侖,盜昆侖二寶之事,二寶雖然沒有到手,卻與昆侖珠岩羽士門下三位高足赤陽子,鎮陽子,鎖陽子拉上了交情,此時一見甘明乃是舊友門下,止不住哈哈大笑。
甘明哪敢多言,慢慢把赤藤棍束回腰内,又恭身問道:“老前輩怎會來此?莫非有什麼事情要辦不成,晚輩若能有效勞處,當萬死不辭。
” 這甘明也太乖巧,明知泰山大會日期已近,鎮陽子來到這泰安府定必為了泰山大會之事,故意輕輕一提,要聽鎮陽子如何對答。
鎮陽子四下一顧,微笑道:“今日在路上不便多說,九月九日重陽節泰山大會,想令師盧老前輩必為光臨,屆時我們再細談吧。
” 徐霜眉讓兩個小童跨上騾背,自己随在身後。
鎮陽子道了一聲“後會有期”,也就慢慢離去,瞬息失了蹤影。
此時後土僧銳氣早挫,金風禅師也是俯首長歎,甘明到底還是十五六歲少年,仍是興高采烈地道:“泰山大會昆侖門下一定是要到的了,到時候各派高手聚在一起,金師父,你可别忘記替我引見啊!” 金風禅師微微點首,眼看泰山在望,這才長歎一聲道:“不登泰山,那識泰山之高,老僧枉自學劍數十年,今日才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 後土僧怒目道:“師兄何必長人家志氣,減自己威風,昆侖後輩傲氣淩人,也難逃這江湖公道。
” 金風禅師道:“師弟火氣還是恁地旺盛,這重陽節泰山大會,師弟可要小心在意,以免惹人恥笑。
” 甘明趕快接話道:“碰到徐霜眉一打岔,耽誤我們時間不少,如今已近正午,我們還是快點趕路吧!” 那東嶽泰山,地處山東泰安城北,周圍一百六十餘裡,高達四十餘裡,山上峰巒重疊,名勝古迹甚多。
泰山俠隐夏一尊,數代居住在日觀峰下的萬竹莊内,原為武當支脈,卻求曾出家為道,故獨立一門,江湖上俱稱為泰山派。
夏一尊年齡已過七十,收得有八個弟子,号稱泰山八龍,大弟子陳金龍,二弟子向立龍,三弟子黃飛龍,四弟子馮卧龍,五弟子劉天龍,六弟子趙潛龍,七弟子陳雲龍,關山門的弟子李騰龍。
金風禅師一行三人,剛一行抵泰山南天門下,隻見門邊道觀内早已閃出兩人,全是武士裝束,為首一人年約四旬,身形瘦長,後一人年齡較輕,身材卻甚壯碩,望着甘明招呼道: “這位小兄弟可是天台甘小俠?在下有禮了。
”說時兩人一拱到地,禮數甚是周到。
甘明放眼一瞧,見說話之人甚是眼熟,卻想
行家交手,一招便知對方功力深淺,後土僧是一怒而上,并未思及徐霜盾為昆侖小一輩中出類拔草人物,一招之後,心頭猛地一驚,已知今日之鬥,恐怕不容易讨得了好去,當下把心一橫,刀尖迅疾往上一挑一撥,想把徐霜眉抽壓之勢震開。
徐霜眉好似全不在意,鞭稍一抖,早已輕輕拉回,笑叱道:“大師父來勢兇兇,功夫不過如此,姑娘念你平日并無過失,還不快快退下。
” 後土僧知自身功力不疊,可是他是一個直性子的人,那裡咽得下這種恥辱,早把生死置之度外,手中戒刀撥動如飛,每招都向着對方要害劈去。
徐霜眉身形定如泰山,馬鞭揮處,勁力内蘊,隻在自己身形近側抽,壓,粘,似乎不想還手進攻。
後土僧施出全力,兀是占不到半分便宜,時間一久,不由得汗流氣喘,明知今日要傷在徐霜眉手下,可仍不肯服輸退下,嘴上急得連聲亂罵道:“賤婢,快點把功夫使出來,灑家才不會領你那個情,縱然一死,我也要和你拼了明白。
” 徐霜眉還是漫不經心,輕易不動一下腳步。
場邊金風禅師與甘明俱是行家,略一過目,已知勝負已分。
甘明暗暗把赤藤棍抓在手上,隻要後土僧一遇險招,随時準備上去搶人。
金風禅師眼注場中,沉吟不語,暗忖道:“這徐霜眉果然利害,自己一手伏魔金剛劍下過五六十年功力,戰過多少江湖好漢,也恐怕未必是徐霜眉的對手,隻是騎虎難下,這場糾紛未知如何了局。
心中正欲設法把後土僧替換下來,卻蓦地間隻聽得一聲清嘯,徐霜眉早已在清嘯聲裡淩空蹿起,疾如電掣,衣袂飛舞,姿勢真是美妙已極。
原來後土僧久戰之下力竭神疲,明知讨不了好去,竟欲與敵同歸與盡,不守門戶,着着搶攻,一招“烏龍出洞”走空,自己胸前門戶大開,眼見徐霜眉鞭稍一抖,乘虛向胸前玉堂穴點來。
後土僧卻把心一橫,拚着自己性命不要,也要将徐霜眉落個殘廢,乘着刀走小腹,右腕一沉一翻,一招“孔雀開屏”,刀鋒直向徐霜眉砍去。
徐霜眉原無傷人之意,此時一見後土僧恁地兇狠,不覺殺機頓起。
隻見她一聲清嘯,雙足一點,身形早像大雕般的飛了起來,避過後土僧戒刀,在半空中雙肩一抖,纖腰一扭,身軀像落雁般地倒翻過來。
徐霜眉以鞭為劍,昆侖雷音劍法非有罡氣功夫不能運用,一經展開,勢若雷霆萬鈞,此時隻聽得鞭風虎虎,鞭花朵朵,後土僧早被籠罩在鞭影之中,恰如甕中之鼈,隻有束手待斃分兒。
金風禅師與甘明二人在旁看得清楚,心中早知不妙,急得大叫道:“徐霜眉且休逞能,先接我一招。
”二人同地将身形蹿起,一個是伏魔金剛劍,一個是天台赤藤根,齊向鞭影裡鑽進。
徐霜眉身懸半空,卻仍然好整以暇,怒叱道:“三個來死一雙半,瑤華仙子在此,豈能容得爾輩猖獗。
”當下鞭身一舞,一招“滿天花雨”,鞭光分向三股兵刃拈去。
金風禅師等三人那敢怠慢,各自用出十成功力,要與徐霜眉一死相拚。
蓦地間隻見東北角上如飛蹿來一條人影,身形未定,語聲已起,隻聽得是:“霜眉不得魯莽,三位江湖上的朋友亦請暫住手,貧道尚有話說。
” 語聲雖然較細低沉,恰如平常閑談,可是傳到耳内,卻是力大聲宏。
金風等三人俱是心頭一震,可是手上發招奇速,無法收回,眼看鞭梢破空而來,金風禅師首當其沖,隻聽“喀”然一聲,那徐霜眉早借着伏魔劍外推之力,一招“蜻蜒戲水”,身形斜刺裡翻出去二三丈開外,落在當地。
金風等三人唯恐來者有詐,各自把兵刃護住門戶,放眼望去,隻見徐霜盾已冉冉拜将下去。
牽着健騾的兩個小童一見徐霜眉拜下,也不待吩咐,早已一齊奔抵徐霜眉背後,同時跪在當地。
那大路邊上,早站着一位道者,年齡總在六十以外,一部花白長須飄在胸前,精神飽滿,面容慈祥,一擺手道:“霜眉不必多禮,起來吧!後面這兩個小童是誰?怎地我卻從未見過。
” 徐霜眉起身站在一邊,正要答話,那兩個小童卻搶着說道:“徐仙子是我們的姑姑,我叫衛芝,衛蘭,你老人家是不是師祖赤陽真人?” 那道人哈哈一笑,說道:“起來,起來,别老跪在地上,赤陽子乃是貧道掌教師兄。
” 衛芝,衛蘭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一個響頭,才起身站在徐霜眉身旁。
當下徐霜盾又将兩個小童約略地叙述一遍,隻見那老道不住點頭。
金風禅師一切看在眼裡,當下把伏魔劍插入劍鞘,上前一步,雙掌合十問訊道:“道長何人?貧僧金風問訊了。
” 那道長正與徐霜眉細談,一聽旁邊有人問話,趕快一個稽首,答禮道:“貧道昆侖鎮陽子,久聞禅師大名,今日幸遇,足慰向願。
”說時向徐霜眉望了一眼,又問道:“隻不知禅師為了何故?與我昆侖後輩動武。
” 徐霜眉默不作聲。
金風禅師無言相向;剛才三人一齊出手,正巧落在鎮陽子眼内,以衆欺寡,實在無法解釋。
甘明心機靈巧,趕快上前一步,抱拳作拱道:“晚輩天台甘明,參見老前輩。
” 鎮陽子一瞧是一個瘦削少年,狀甚恭敬,忙還禮道:“足下何人,稱我老前輩不敢。
” 甘明答道:“晚輩乃是天台盧老爺子的弟子,随着金風禅師,後土兩位大師,一路遊逛抵此。
偶遇着貴派徐仙子,與土大師一語不合,動起武來,是金風禅師與晚輩唯恐兩虎相争,必有一傷,這才同時出手相阻。
” 好一個甘明,這一番話真說得上是言語得體,兩不相傷,且把後土僧技不如人之處輕輕遮蓋過去,免得金風師兄弟面上難堪。
鎮陽子哈哈大笑道:“原來你就是盧大俠的弟子,貧道年輕時亦曾與盧大俠時相過從,屈指算來,這差不多是三四十年前事了。
” 鎮陽子所謂時相過從,乃是指盧吟楓當年私上昆侖,盜昆侖二寶之事,二寶雖然沒有到手,卻與昆侖珠岩羽士門下三位高足赤陽子,鎮陽子,鎖陽子拉上了交情,此時一見甘明乃是舊友門下,止不住哈哈大笑。
甘明哪敢多言,慢慢把赤藤棍束回腰内,又恭身問道:“老前輩怎會來此?莫非有什麼事情要辦不成,晚輩若能有效勞處,當萬死不辭。
” 這甘明也太乖巧,明知泰山大會日期已近,鎮陽子來到這泰安府定必為了泰山大會之事,故意輕輕一提,要聽鎮陽子如何對答。
鎮陽子四下一顧,微笑道:“今日在路上不便多說,九月九日重陽節泰山大會,想令師盧老前輩必為光臨,屆時我們再細談吧。
” 徐霜眉讓兩個小童跨上騾背,自己随在身後。
鎮陽子道了一聲“後會有期”,也就慢慢離去,瞬息失了蹤影。
此時後土僧銳氣早挫,金風禅師也是俯首長歎,甘明到底還是十五六歲少年,仍是興高采烈地道:“泰山大會昆侖門下一定是要到的了,到時候各派高手聚在一起,金師父,你可别忘記替我引見啊!” 金風禅師微微點首,眼看泰山在望,這才長歎一聲道:“不登泰山,那識泰山之高,老僧枉自學劍數十年,今日才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 後土僧怒目道:“師兄何必長人家志氣,減自己威風,昆侖後輩傲氣淩人,也難逃這江湖公道。
” 金風禅師道:“師弟火氣還是恁地旺盛,這重陽節泰山大會,師弟可要小心在意,以免惹人恥笑。
” 甘明趕快接話道:“碰到徐霜眉一打岔,耽誤我們時間不少,如今已近正午,我們還是快點趕路吧!” 那東嶽泰山,地處山東泰安城北,周圍一百六十餘裡,高達四十餘裡,山上峰巒重疊,名勝古迹甚多。
泰山俠隐夏一尊,數代居住在日觀峰下的萬竹莊内,原為武當支脈,卻求曾出家為道,故獨立一門,江湖上俱稱為泰山派。
夏一尊年齡已過七十,收得有八個弟子,号稱泰山八龍,大弟子陳金龍,二弟子向立龍,三弟子黃飛龍,四弟子馮卧龍,五弟子劉天龍,六弟子趙潛龍,七弟子陳雲龍,關山門的弟子李騰龍。
金風禅師一行三人,剛一行抵泰山南天門下,隻見門邊道觀内早已閃出兩人,全是武士裝束,為首一人年約四旬,身形瘦長,後一人年齡較輕,身材卻甚壯碩,望着甘明招呼道: “這位小兄弟可是天台甘小俠?在下有禮了。
”說時兩人一拱到地,禮數甚是周到。
甘明放眼一瞧,見說話之人甚是眼熟,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