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索就是這個緣故。
少時祭品供好,點上香燭,姊弟二人跪在墓前哀哀痛哭,呆呆望着墓碑,恍若慈母已在眼前。
時間易過,眼看一柱香燒盡,姊弟二人才焚了錫箔,看着火光融融,二人不住低聲默禱。
此時日色偏西,湖上金波萬道,天空落日斜陽,方龍竹正欲把亡母墳前打掃清潔,忽聽得乃姊阻止道:“龍弟,隻要把我們燒的香燭紹灰掃幹淨就得,旁的不要動它。
” 方龍竹詫異道:“這是什麼意思,幹嗎不一下掃幹淨多好?” 靈潔淡淡一笑,說道:“看你老是這樣粗心,這地上這麼許多的箔灰,棒香杆子,你還看本出一個道理來麼?” 龍竹低頭看了半晌,才遲疑地道:“是啊!這麼多香杆子,錫箔灰,好像是不止來過一次,難道我們把墳墓找錯了麼?” 靈潔也不答言,隻是把墳前整理已畢,以前的遺迹還是原樣保持,這才雙雙離去。
次日一早,方龍竹還酣睡未醒,隻聽得乃姊催促道:“龍弟,快起身。
” 龍竹還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當下一躍離床,揉着雙眼問道:“姊姊,什麼事?” 靈潔答道:“快穿好衣服,随我到鳳凰山媽媽墳上去。
” 當下姊弟二個,出了店門,沿着西湖邊上南山路,往鳳凰山陰奔去。
此時旭日初開,湖邊行人稀少,一奔到鳳凰山麓,除了山腳下的田地有農人日出而作以外,其他更無人迹。
姊弟二人在山背後把衣服束緊,腳下更不遲疑,幾個騰身,早已離地數丈,直像兩隻猿猴,翻騰如飛,在樹梢間裡,直向鳳凰山頂撲去。
方靈潔竄在前面開路,方龍竹随後一丈多遠,深恐萬一遇上意外,也好有個救應。
此時正當晨早天氣,鳳凰山陰還是涼森森的一片,清風拂面,尚自有些寒意。
方靈潔剛剛抵達山頂,隻聽得清風過處,山陽那一面傳來一陣铮铮锵锵筝弦之聲。
方靈潔心中一動,早已伏下身軀,閃在樹木背後,朝那弦聲方向望去。
方龍竹也早已掩抵乃姊身後,低聲問道:“姊姊,看到了什麼?” 靈潔也悄聲道:“你聽,這大清早,又在這墳山之上,竟有人發此雅興。
” 龍竹側耳一聽,答道:“這弦聲好熟,莫非是集賢居茶樓那位賣曲的老太太來了麼?” 此時隻聽得筝音袅袅,不絕如縷,伴着林間鳥雀亂鳴,瞅瞅咕咕,此起彼落,直如一曲仙樂,在那春日和風中,令人蕩氣回腸不已。
暮然間一陣輪指過處,萬音齊發,曲調又轉悲壯之聲,方氏姊弟二人方自驚疑不止,猜不透那彈筝的到底是何人物,卻不料那曲調隻彈了半閉,已自打住,一隻聽得一個婦人聲音凄慘長歎道:“南海島上盟猶在,鳳凰山前骨已寒。
”語聲雖細,卻随着清風悄然入耳。
靈潔龍竹姊弟聽在耳内,心中俱不覺蹙然一跳,又驚又喜,正待出聲查詢,忽見方夫人墓前鑽出一個滿頭白發女人,距離雖遠,卻還依稀望得清楚,按照眼色行動,均不像老年人模樣。
方靈潔不由得驚訝道:“要說是來上墳的,除了彩鳳之外,還有何人?可是她不會滿頭白發呀?” 龍竹毫不思索,沖口說道:“那不是前兒在集賢茶居彈筝的老婆婆嗎?她跟我們方家有什麼淵源?” 姊弟二人猜疑不定,隻見墳前那位白發女人已點上香燭,身軀跪俯在地,似乎在默默祈禱。
靈潔龍竹當下更不遲疑,幾次蹿身,早已輕輕在那白發女人身後,那女人兀自未覺,仍然低低地祈禱着。
靈潔龍竹互打一眼色,也不去驚動女人,隻聽得那低沉斷續的禱告聲道:“……夫人啊!你在天之靈,總要保佑小姐,公子……。
” 靈潔龍竹怔怔地望着地上背影,眼前開始一片模糊,淚珠兒也悄然奪眶而出。
禱告聲低沉得再也聽不清楚,歇了半晌,忽然間又歎了一口長氣,語聲又複清晰,隻聽得是:“他們要來看你的,夫人啊!公子,小姐忘不了你,正跟我彩鳳一樣,他們一定要來的,他們……!”說到最後幾個字,地上的女人竟止不住失聲痛哭,掩面啼泣。
靈潔到底是女孩兒家,那裡禁得起如此哀愁傷感,早已一俯腰撲在彩鳳背上,便咽道: “靈潔回來了,龍弟也來了。
” 彩鳳正自不勝凄楚,忽聽背後有人出聲,還以為自己哀傷過度,無中生有,卻不料語聲未歇,自己雙肩已被人抱住,當下真是又驚又喜,半悲半樂,趕快擦去淚珠,往後一回首,不覺猛然驚怒道:“你是何方野男子,竟敢在青天白日之下,如此無禮。
” 靈潔已知彩鳳誤會,趕緊一松手,住頭上一抹,除去了文生巾,落下來滿頭青絲,低聲道:“彩鳳姊,我是靈潔,十幾年未見,你就不認識我了麼?” 彩鳳怔怔站起身來,兩隻眼睛緊緊地盯在靈潔與龍竹臉上,最後兩手一抱,把姊弟倆擁在懷内,重又放聲痛哭,嘴上哺哺自語,也聽不清楚說此什麼? 方氏姊弟自動失怙,進入昆侖門下,雖得師傳,師姊愛護,但與親人之情總屬不同,彩鳳在方夫人生前最受寵愛,身份在部屬與管家之間,一向如同親人般地看待,方夫人臨離金山時,又把靈潔托付與她,此時一見到靈潔,更想起方夫人臨走時的言語,一一如在目前,怎叫彩鳳不悲痛呢? 三個人抱頭痛哭了半晌,才稍稍止住了悲哀,各道别後經過。
彩鳳也說起碧雲莊上她也去過,火焚碧雲莊後她還在苗區逗留了一個時期,隻是無緣碰到。
料知方氏姊弟定會來杭州掃墓,這才在西湖邊上等候,那方夫人的墳址,還是吳璞在養傷時親口告知的,隻是吳璞與方家姊弟有父母血仇在身,不便提起,也沒有談到吳璞在她茅屋内養傷一段經過。
靈潔望着彩鳳滿頭白發,止不住說:“彩鳳姊,這十幾年來真把你愁病死了。
” 彩鳳悄然一笑,說道:“當年伍子晉過昭關,一夜頭發如雪,我卻熬了十幾年光陰,總算還能看到你們,也不負我這一番苦心了。
” 三人談談說說,時間早到中午時分,當下三人重新整了衣襟,再向方夫人墳前拜别,一同回到吉安旅店,在路上龍竹提着古筝,忽然想起了問道:“彩鳳姊,那在集賢茶居彈曲的老太太,也彈得一手好筝哩!” 彩鳳微微一笑,并不言語。
靈潔看得事有蹊跷,細細地朝彩鳳臉上打量了一下,才縱聲高笑道:“彩鳳姊,那老太太就是你,你臉上用了‘換容藥’是不是?” 彩鳳在微笑裡輕歎道:“十幾年來我在江湖上東闖西蕩,全賴此藥防身,不然,這偌大風險,單憑我的武學,豈能輕易闖得過去。
” 靈潔撫然道:“十幾年的時間,真把你磨夠了,好在我姊弟身上還帶得一些銀兩。
你還是在西湖邊上找一所房子住下來吧!就近亦好照管先母墳墓。
” 三人回歸吉安旅店,用過中膳,即在西湖邊找尋空房,次日搬了過去,添置了一些家俱,用了一個女仆,倒也布置得井井有序,享受家庭之樂。
日中無事,姊弟二人就向彩鳳讨教彈筝的技藝。
原來筝乃是古樂器的一種,出自秦代蒙恬所造,有弦十三條,沒有三年五載功夫,休想彈得入調。
靈潔龍竹雖然聰明過人,卻也仍然拿它無絲毫辦法。
方氏姊弟西湖邊上一住,時間較輕溜過,早已到了端午節附近。
姊弟二人一商量,準備在端午節掃過母墳後,即行回歸昆侖,向掌教師尊禀告下山複仇經過。
彩鳳雖然不願驟别,卻因他姊弟二人乃是正事,無法攔阻,眼看着端陽佳節已到,三人絕早起身,帶了祭品,就往那鳳凰山而去。
三人剛一行抵山麓,就見樹邊上拴着一匹寶馬,全身毛片作金栗色,閃閃發光,頸上鬣毛和馬尾卻純白如雪,昂首顧盼之間,的确是神駿異常。
方龍竹咦了一聲,一個箭步蹿近馬身,前前後後,細細一瞧,就慌忙低聲道:“姊姊,吳璞這厮就在上面,小心不要放走了他。
” 靈潔以手加額道:“想我母親在天之靈,引他自投羅網,今日不報此仇,異日怎見我父母于地下。
” 當下二人略不遲疑,分作兩路,在樹木叢中,直向山腰蹿去。
原來山腳邊那匹寶馬正是玉鬣金駝,一見生人走近,早已引聲長嘶,寶馬通靈,似乎已在報訊。
靈潔龍竹二人掩至樹木背後,隻聽得有人發話道:“吳二哥,事到如此也不必太傷心了;現在天色大亮,你我不如走吧!” 另一人歎一口長氣道:“丐俠有所不知,想我吳璞平生肝膽照人,忠義貫天,南海島主在日,我兄
少時祭品供好,點上香燭,姊弟二人跪在墓前哀哀痛哭,呆呆望着墓碑,恍若慈母已在眼前。
時間易過,眼看一柱香燒盡,姊弟二人才焚了錫箔,看着火光融融,二人不住低聲默禱。
此時日色偏西,湖上金波萬道,天空落日斜陽,方龍竹正欲把亡母墳前打掃清潔,忽聽得乃姊阻止道:“龍弟,隻要把我們燒的香燭紹灰掃幹淨就得,旁的不要動它。
” 方龍竹詫異道:“這是什麼意思,幹嗎不一下掃幹淨多好?” 靈潔淡淡一笑,說道:“看你老是這樣粗心,這地上這麼許多的箔灰,棒香杆子,你還看本出一個道理來麼?” 龍竹低頭看了半晌,才遲疑地道:“是啊!這麼多香杆子,錫箔灰,好像是不止來過一次,難道我們把墳墓找錯了麼?” 靈潔也不答言,隻是把墳前整理已畢,以前的遺迹還是原樣保持,這才雙雙離去。
次日一早,方龍竹還酣睡未醒,隻聽得乃姊催促道:“龍弟,快起身。
” 龍竹還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當下一躍離床,揉着雙眼問道:“姊姊,什麼事?” 靈潔答道:“快穿好衣服,随我到鳳凰山媽媽墳上去。
” 當下姊弟二個,出了店門,沿着西湖邊上南山路,往鳳凰山陰奔去。
此時旭日初開,湖邊行人稀少,一奔到鳳凰山麓,除了山腳下的田地有農人日出而作以外,其他更無人迹。
姊弟二人在山背後把衣服束緊,腳下更不遲疑,幾個騰身,早已離地數丈,直像兩隻猿猴,翻騰如飛,在樹梢間裡,直向鳳凰山頂撲去。
方靈潔竄在前面開路,方龍竹随後一丈多遠,深恐萬一遇上意外,也好有個救應。
此時正當晨早天氣,鳳凰山陰還是涼森森的一片,清風拂面,尚自有些寒意。
方靈潔剛剛抵達山頂,隻聽得清風過處,山陽那一面傳來一陣铮铮锵锵筝弦之聲。
方靈潔心中一動,早已伏下身軀,閃在樹木背後,朝那弦聲方向望去。
方龍竹也早已掩抵乃姊身後,低聲問道:“姊姊,看到了什麼?” 靈潔也悄聲道:“你聽,這大清早,又在這墳山之上,竟有人發此雅興。
” 龍竹側耳一聽,答道:“這弦聲好熟,莫非是集賢居茶樓那位賣曲的老太太來了麼?” 此時隻聽得筝音袅袅,不絕如縷,伴着林間鳥雀亂鳴,瞅瞅咕咕,此起彼落,直如一曲仙樂,在那春日和風中,令人蕩氣回腸不已。
暮然間一陣輪指過處,萬音齊發,曲調又轉悲壯之聲,方氏姊弟二人方自驚疑不止,猜不透那彈筝的到底是何人物,卻不料那曲調隻彈了半閉,已自打住,一隻聽得一個婦人聲音凄慘長歎道:“南海島上盟猶在,鳳凰山前骨已寒。
”語聲雖細,卻随着清風悄然入耳。
靈潔龍竹姊弟聽在耳内,心中俱不覺蹙然一跳,又驚又喜,正待出聲查詢,忽見方夫人墓前鑽出一個滿頭白發女人,距離雖遠,卻還依稀望得清楚,按照眼色行動,均不像老年人模樣。
方靈潔不由得驚訝道:“要說是來上墳的,除了彩鳳之外,還有何人?可是她不會滿頭白發呀?” 龍竹毫不思索,沖口說道:“那不是前兒在集賢茶居彈筝的老婆婆嗎?她跟我們方家有什麼淵源?” 姊弟二人猜疑不定,隻見墳前那位白發女人已點上香燭,身軀跪俯在地,似乎在默默祈禱。
靈潔龍竹當下更不遲疑,幾次蹿身,早已輕輕在那白發女人身後,那女人兀自未覺,仍然低低地祈禱着。
靈潔龍竹互打一眼色,也不去驚動女人,隻聽得那低沉斷續的禱告聲道:“……夫人啊!你在天之靈,總要保佑小姐,公子……。
” 靈潔龍竹怔怔地望着地上背影,眼前開始一片模糊,淚珠兒也悄然奪眶而出。
禱告聲低沉得再也聽不清楚,歇了半晌,忽然間又歎了一口長氣,語聲又複清晰,隻聽得是:“他們要來看你的,夫人啊!公子,小姐忘不了你,正跟我彩鳳一樣,他們一定要來的,他們……!”說到最後幾個字,地上的女人竟止不住失聲痛哭,掩面啼泣。
靈潔到底是女孩兒家,那裡禁得起如此哀愁傷感,早已一俯腰撲在彩鳳背上,便咽道: “靈潔回來了,龍弟也來了。
” 彩鳳正自不勝凄楚,忽聽背後有人出聲,還以為自己哀傷過度,無中生有,卻不料語聲未歇,自己雙肩已被人抱住,當下真是又驚又喜,半悲半樂,趕快擦去淚珠,往後一回首,不覺猛然驚怒道:“你是何方野男子,竟敢在青天白日之下,如此無禮。
” 靈潔已知彩鳳誤會,趕緊一松手,住頭上一抹,除去了文生巾,落下來滿頭青絲,低聲道:“彩鳳姊,我是靈潔,十幾年未見,你就不認識我了麼?” 彩鳳怔怔站起身來,兩隻眼睛緊緊地盯在靈潔與龍竹臉上,最後兩手一抱,把姊弟倆擁在懷内,重又放聲痛哭,嘴上哺哺自語,也聽不清楚說此什麼? 方氏姊弟自動失怙,進入昆侖門下,雖得師傳,師姊愛護,但與親人之情總屬不同,彩鳳在方夫人生前最受寵愛,身份在部屬與管家之間,一向如同親人般地看待,方夫人臨離金山時,又把靈潔托付與她,此時一見到靈潔,更想起方夫人臨走時的言語,一一如在目前,怎叫彩鳳不悲痛呢? 三個人抱頭痛哭了半晌,才稍稍止住了悲哀,各道别後經過。
彩鳳也說起碧雲莊上她也去過,火焚碧雲莊後她還在苗區逗留了一個時期,隻是無緣碰到。
料知方氏姊弟定會來杭州掃墓,這才在西湖邊上等候,那方夫人的墳址,還是吳璞在養傷時親口告知的,隻是吳璞與方家姊弟有父母血仇在身,不便提起,也沒有談到吳璞在她茅屋内養傷一段經過。
靈潔望着彩鳳滿頭白發,止不住說:“彩鳳姊,這十幾年來真把你愁病死了。
” 彩鳳悄然一笑,說道:“當年伍子晉過昭關,一夜頭發如雪,我卻熬了十幾年光陰,總算還能看到你們,也不負我這一番苦心了。
” 三人談談說說,時間早到中午時分,當下三人重新整了衣襟,再向方夫人墳前拜别,一同回到吉安旅店,在路上龍竹提着古筝,忽然想起了問道:“彩鳳姊,那在集賢茶居彈曲的老太太,也彈得一手好筝哩!” 彩鳳微微一笑,并不言語。
靈潔看得事有蹊跷,細細地朝彩鳳臉上打量了一下,才縱聲高笑道:“彩鳳姊,那老太太就是你,你臉上用了‘換容藥’是不是?” 彩鳳在微笑裡輕歎道:“十幾年來我在江湖上東闖西蕩,全賴此藥防身,不然,這偌大風險,單憑我的武學,豈能輕易闖得過去。
” 靈潔撫然道:“十幾年的時間,真把你磨夠了,好在我姊弟身上還帶得一些銀兩。
你還是在西湖邊上找一所房子住下來吧!就近亦好照管先母墳墓。
” 三人回歸吉安旅店,用過中膳,即在西湖邊找尋空房,次日搬了過去,添置了一些家俱,用了一個女仆,倒也布置得井井有序,享受家庭之樂。
日中無事,姊弟二人就向彩鳳讨教彈筝的技藝。
原來筝乃是古樂器的一種,出自秦代蒙恬所造,有弦十三條,沒有三年五載功夫,休想彈得入調。
靈潔龍竹雖然聰明過人,卻也仍然拿它無絲毫辦法。
方氏姊弟西湖邊上一住,時間較輕溜過,早已到了端午節附近。
姊弟二人一商量,準備在端午節掃過母墳後,即行回歸昆侖,向掌教師尊禀告下山複仇經過。
彩鳳雖然不願驟别,卻因他姊弟二人乃是正事,無法攔阻,眼看着端陽佳節已到,三人絕早起身,帶了祭品,就往那鳳凰山而去。
三人剛一行抵山麓,就見樹邊上拴着一匹寶馬,全身毛片作金栗色,閃閃發光,頸上鬣毛和馬尾卻純白如雪,昂首顧盼之間,的确是神駿異常。
方龍竹咦了一聲,一個箭步蹿近馬身,前前後後,細細一瞧,就慌忙低聲道:“姊姊,吳璞這厮就在上面,小心不要放走了他。
” 靈潔以手加額道:“想我母親在天之靈,引他自投羅網,今日不報此仇,異日怎見我父母于地下。
” 當下二人略不遲疑,分作兩路,在樹木叢中,直向山腰蹿去。
原來山腳邊那匹寶馬正是玉鬣金駝,一見生人走近,早已引聲長嘶,寶馬通靈,似乎已在報訊。
靈潔龍竹二人掩至樹木背後,隻聽得有人發話道:“吳二哥,事到如此也不必太傷心了;現在天色大亮,你我不如走吧!” 另一人歎一口長氣道:“丐俠有所不知,想我吳璞平生肝膽照人,忠義貫天,南海島主在日,我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