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關燈
小
中
大
楊英烈等人豈肯落後,也早将身形展開,随在呂曼音之後,魚貫而上。
紫在羅刹呂曼音剛及峰頂,隻見眼前黑影一晃,兩側竄出來兩個漢子,一個是身披黃色喇嘛僧袍,一個是身穿玄色緊身箭衣,當道而迎,一個是合什問訊,一個是抱拳作拱,齊聲道:“呂姑娘真信人也,敝家師早就在前面相候。
” 呂曼音借着月光一望,已瞧見那喇嘛正是雷迅大師首傳弟子嘉邱摩,那黑衣壯漢也是沙九公大弟子追魂煞單虎。
當下見對方以禮相迎,不覺格格一笑,說道:“多謝二位遠迎,請前面帶路。
” 此時楊英烈等人均已随後趕到,一見西藏黃教派與螳螂派各以大弟子道左相迎,已悉兩派早已事先商量妥善,今晚之約恐怕不易應付,莫不小心翼翼。
當下衆人随在嘉邱摩與單虎身後,在茅草齊腰、藤蘿遮道的峰頂上慢慢行去,呂曼音還是安步當車,如履平地,楊、徐以及兩位道長雖然略感吃力,也還能跟随得上,唯有卞家駿功力較差,這苦頭卻吃大了,一會兒趕到前面,一會兒又落後甚遠,弄得狼狽不堪。
原來這是沙九公安排下來的妙計,在峰頂四周讓嘉邱摩與單虎二人熟悉地形,心目中暗記高矮深淺,夜間練習行走,初時步行也有困難,幾次練習之後早已步履輕快。
原來在這阻礙重重的山地中,要用輕身提縱術,竄高登低,倒也容易,遇着落足困難之處可以一越而過,而安步當車卻是不容易了,又要走得從容不迫,恍如白日行路,非要有絕頂輕身功夫實無法辦到。
嘉邱摩和單虎二人走在前面,不時回頭觀看,見呂曼音不但步履如飛,毫不吃力,遇到了地面低凹之處,更能一提直氣,懸空走上幾步,在月光下紫色長袍随風飄揚,閃爍生輝,恍若仙子淩波,姿勢真是美妙已極,把嘉單二人看得目瞪口呆,暗暗稱奇不絕。
不消一盞菜的時間,峰頂平地了然在望,隻見沙九公與喀沁巴二人并列盤坐在地,各人背後站立着五六名弟子,均是垂手恭立,狀極嚴肅。
嘉邱摩與單虎二人向着呂曼音微一欠身,說道:“姑娘緩走幾步,在下先行告退。
”語言一畢,雙雙同時躍起,各奔乃師面前報禀。
場中沙九公與喀沁巴微一擺手,嘉邱摩與單虎立即退歸弟子行中。
沙喀二人亦不怠慢,早從地上起立,大步奔向場外,向呂曼音等人迎來。
呂曼音一切看得清楚,暗忖道:“這沙老兒與西藏番僧到底弄些什麼玄虛,竟弄下這許多禮數,與初見面那種狂妄傲志完全不同,我倒需要更加小心,免得中了道兒,堕了師門威風。
” 此時楊英烈等人均已趕到,沙九公與喀沁巴已迎全前面,沙九公雙拳一抱,說道:“呂姑娘言出随行,信人信語,倒叫沙某佩服。
” 喀沁巴也是合什問訊道:“家師兄略有瑣事纏身,命貧僧先行接待,家師兄随後即至。
” 呂曼音秋波一瞟,又格格作笑道:“你們這些禮數,倒是安排得不錯,隻是我快人快語,我來此目的隻為了龍鳳雙幡,那些繁文俗節都免了吧。
” 沙九公哈哈一笑,高聲道:“姑娘意思,沙某明白,請至場中一談,再作了斷如何?” 說時竟不再讓對方答話,身形一轉,已大踏步向場中而去。
喀沁巴也是微一欠身道:“呂姑娘,各位居士請。
” 呂曼音豈容得沙九公那份氣焰,不禁冷笑連聲,悠然慢步,緩緩至揚中站定。
此時場中陣勢早已列開,東邊廂以沙宗二人為首,後面是兩派門徒;西邊廂是以呂曼音為主,楊、徐、靈玑兄弟等人分列兩旁,此時一輪滿月恰到天心,正交子時,峰頂在風疾勁,觸肌生寒,多人正在生死存亡關頭,也早就顧不得這許多了。
沙九公狂笑數聲,怒道:“剛才呂姑娘所說,是為了龍鳳雙幡而來,老夫倒要領教,呂姑娘對此事如何了斷?” 呂曼音淺淺一笑,毫不在意地說道:“這事容易得很,龍鳳雙幡是卞衛兩家所有,旁人不得強争,我雖然是局外人,但是路見不平,也要拔刀而起。
” 沙九公尚未答言,喀沁巴已亢聲道:“這金鳳幡是敝教祖傳三寶,姑娘怎麼說是卞衛兩家之物,這樣強辭在理,貧僧倒是不服。
” 呂曼音冷聲答道:“你不清楚可以去問你的師兄,你的師兄也不清楚,可以到陰府裡去問你的師父,再不然找個年高懂事的人請教一下,也可以明白一個大概。
” 沙九公心中當然清楚龍鳳雙幡來曆,唯恐言語一多,拆穿他的底細,當下急不及待,搶前一步,指着呂曼音罵道:“好一個不知好歹的踐婢,老夫隻因為看在靜因師太面上,才尊你一聲姑娘,你卻狂妄無知,目中無人,見了長輩不知尊敬,反倒出口傷人。
今天你要了斷龍鳳雙幡之事不難,隻要問問我手中的雙掌一鞭肯也不肯。
” 呂曼音自出娘胎以來,未曾受過如此辱罵,不禁怒形于色,雙足一點,早已躍向場中,左手一按劍鞘,右手烈火劍在握,冷聲道:“有雙掌一鞭,我也有雙掌一劍,咱們幹脆在兵刃上比個上下吧!” 沙九公冷笑連聲,雙手往衣襟下一摸,呼的一響,手中已多了一根軟鞭,鞭頭一伸,宛若一隻螳螂,兩條螳螂爪緊貼頭部,張舞作勢,鞭身卻以純鋼煉成,能曲能直,伸縮自如。
原來這根螳頭軟鞭,是沙九公創立宗派以後,領悟螳螂七煞爪進攻退守之道,才蓄意煉成了這一般怪兵器,螳頭兩爪暗用機關操縱,能向前伸長五寸,内含螳螂七煞爪毒汁,隻要沾上皮肉,對方即無幸存。
沙九公軟鞭一露,迎空一揮,刷的一響,力透中鋒,鞭身微微顫動,螳頭張牙舞爪,顯得他在這根軟鞭上實有過人功力。
目曼音雖然見了這股怪兵器,心中也感驚異,可是她手上烈火寶劍卻是峨嵋三口寶刃之一,吹刃斷發,削鐵如泥,不論什麼怪兵器,隻要碰上了烈火劍,管叫它斷成兩截。
沙九公早已急不及待,暴喝連聲,軟鞭一拖,直往呂曼音下三盤掃去,螳頭高高昂起,宛如一根拐杖,一招“螳臂擋車”,果然力沉勢雄。
呂曼音卻仍是氣安神閑,笑吟吟地站在當地,等到軟鞭近身,這才猛一彎腰,手中烈火劍向下一撩,一招“海底撈月”,想把軟鞭削去半截。
想不到抄九公手腕微震,力透鞭頭,那螳頭竟然婉蜒而上,張開兩隻大爪,“螳螂捕蟬”,猛向呂曼音手背抓去。
呂曼音劍拄下撩,沙九公螳頭軟鞭卻往上蹿,一上一下,去勢均是奇疾,眼看螳爪已觸到手背,卻摹地間一聲清嘯,恍若龍吟鶴唳,在清嘯聲中呂曼音早已淩空飛起,紫色長袍在空中亂舞,手中劍更是長虹萬丈,姿勢美妙已絕。
沙九公一聲暴喝,手中軟鞭如影随形,随着呂曼音身形向上抓去。
呂曼音對那怪兵刃早已暗暗留神,對那軟鞭長度估計得清清楚楚,她這一騰身不高不矮,恰巧軟鞭長度以外,軟鞭起得雖快,卻已奈何呂曼音不得。
這一招,呂曼音雖然避過,卻是落了下風,心中一惱,半空中一個“鹞子翻身”,手中烈火劍一挽,隻見銀花朵朵,耀人眼目,乘着沙九公招式用老,軟鞭直伸空中,一招“橫刀斷臂”,直向鞭身削去。
沙九公想不到呂曼音竟會在半空中翻身換招,反守為攻,趕緊手腕一沉,把軟鞭向懷中拉回,一招“毒蟒纏身”,改進為退。
呂曼音豈容來敵這樣輕易返身,一見軟鞭後撤,手中烈火劍跟着一緊,順着軟鞭勢子,一招“劉邦斬蛇”,乘勢往下疾點。
沙九公軟鞭後撤,不能再放,呂曼音卻已如影随形,迅若電火,眼看這一招無法躲閃,蓦地間隻聽一暴喝,恍如晴天霹靂,就在這暴喝聲中,沙九公身形頓縮,就地一滾。
烈火劍雖然來的快,沙九公身形縮得更快,一式“就地十八滾”,早已滾出丈餘開外。
名家對手,身形資疾,一退一進,不比庸手。
這時兩人相隔丈餘,呂曼音仍是氣安神閑,笑哈哈地站在當地,沙九公卻是暴喝如雷,怒氣沖天。
這兩個對手,算是各遇險招,扯個平手,可是誰也不敢輕視對方,正待二次近身,卻已見喀沁巴大師長劍一指,怒聲道:“今天之會,不是專為較量武技,不分個你死我活,定無結果,咱們也不必再作壁上觀,幹脆來個大決戰吧。
” 原來喀沁巴一瞧沙九公與呂曼音對手,兩招一過,已知道棋逢對手,将遇良材,短時間要分勝負卻是不易,這才按照預定計劃,來個以大吃小,以衆淩寡。
黃教與螳螂兩派門下,早已明白喀沁巴言語用意,不待吩咐,早已連聲怒吼,各自拉出兵刃,一哄而上。
楊英烈等人一瞧呂曼音不能立即取勝,心中已知不妙,這時又見對方不守江湖規矩,竟欲以多取勝,心中亦頓
紫在羅刹呂曼音剛及峰頂,隻見眼前黑影一晃,兩側竄出來兩個漢子,一個是身披黃色喇嘛僧袍,一個是身穿玄色緊身箭衣,當道而迎,一個是合什問訊,一個是抱拳作拱,齊聲道:“呂姑娘真信人也,敝家師早就在前面相候。
” 呂曼音借着月光一望,已瞧見那喇嘛正是雷迅大師首傳弟子嘉邱摩,那黑衣壯漢也是沙九公大弟子追魂煞單虎。
當下見對方以禮相迎,不覺格格一笑,說道:“多謝二位遠迎,請前面帶路。
” 此時楊英烈等人均已随後趕到,一見西藏黃教派與螳螂派各以大弟子道左相迎,已悉兩派早已事先商量妥善,今晚之約恐怕不易應付,莫不小心翼翼。
當下衆人随在嘉邱摩與單虎身後,在茅草齊腰、藤蘿遮道的峰頂上慢慢行去,呂曼音還是安步當車,如履平地,楊、徐以及兩位道長雖然略感吃力,也還能跟随得上,唯有卞家駿功力較差,這苦頭卻吃大了,一會兒趕到前面,一會兒又落後甚遠,弄得狼狽不堪。
原來這是沙九公安排下來的妙計,在峰頂四周讓嘉邱摩與單虎二人熟悉地形,心目中暗記高矮深淺,夜間練習行走,初時步行也有困難,幾次練習之後早已步履輕快。
原來在這阻礙重重的山地中,要用輕身提縱術,竄高登低,倒也容易,遇着落足困難之處可以一越而過,而安步當車卻是不容易了,又要走得從容不迫,恍如白日行路,非要有絕頂輕身功夫實無法辦到。
嘉邱摩和單虎二人走在前面,不時回頭觀看,見呂曼音不但步履如飛,毫不吃力,遇到了地面低凹之處,更能一提直氣,懸空走上幾步,在月光下紫色長袍随風飄揚,閃爍生輝,恍若仙子淩波,姿勢真是美妙已極,把嘉單二人看得目瞪口呆,暗暗稱奇不絕。
不消一盞菜的時間,峰頂平地了然在望,隻見沙九公與喀沁巴二人并列盤坐在地,各人背後站立着五六名弟子,均是垂手恭立,狀極嚴肅。
嘉邱摩與單虎二人向着呂曼音微一欠身,說道:“姑娘緩走幾步,在下先行告退。
”語言一畢,雙雙同時躍起,各奔乃師面前報禀。
場中沙九公與喀沁巴微一擺手,嘉邱摩與單虎立即退歸弟子行中。
沙喀二人亦不怠慢,早從地上起立,大步奔向場外,向呂曼音等人迎來。
呂曼音一切看得清楚,暗忖道:“這沙老兒與西藏番僧到底弄些什麼玄虛,竟弄下這許多禮數,與初見面那種狂妄傲志完全不同,我倒需要更加小心,免得中了道兒,堕了師門威風。
” 此時楊英烈等人均已趕到,沙九公與喀沁巴已迎全前面,沙九公雙拳一抱,說道:“呂姑娘言出随行,信人信語,倒叫沙某佩服。
” 喀沁巴也是合什問訊道:“家師兄略有瑣事纏身,命貧僧先行接待,家師兄随後即至。
” 呂曼音秋波一瞟,又格格作笑道:“你們這些禮數,倒是安排得不錯,隻是我快人快語,我來此目的隻為了龍鳳雙幡,那些繁文俗節都免了吧。
” 沙九公哈哈一笑,高聲道:“姑娘意思,沙某明白,請至場中一談,再作了斷如何?” 說時竟不再讓對方答話,身形一轉,已大踏步向場中而去。
喀沁巴也是微一欠身道:“呂姑娘,各位居士請。
” 呂曼音豈容得沙九公那份氣焰,不禁冷笑連聲,悠然慢步,緩緩至揚中站定。
此時場中陣勢早已列開,東邊廂以沙宗二人為首,後面是兩派門徒;西邊廂是以呂曼音為主,楊、徐、靈玑兄弟等人分列兩旁,此時一輪滿月恰到天心,正交子時,峰頂在風疾勁,觸肌生寒,多人正在生死存亡關頭,也早就顧不得這許多了。
沙九公狂笑數聲,怒道:“剛才呂姑娘所說,是為了龍鳳雙幡而來,老夫倒要領教,呂姑娘對此事如何了斷?” 呂曼音淺淺一笑,毫不在意地說道:“這事容易得很,龍鳳雙幡是卞衛兩家所有,旁人不得強争,我雖然是局外人,但是路見不平,也要拔刀而起。
” 沙九公尚未答言,喀沁巴已亢聲道:“這金鳳幡是敝教祖傳三寶,姑娘怎麼說是卞衛兩家之物,這樣強辭在理,貧僧倒是不服。
” 呂曼音冷聲答道:“你不清楚可以去問你的師兄,你的師兄也不清楚,可以到陰府裡去問你的師父,再不然找個年高懂事的人請教一下,也可以明白一個大概。
” 沙九公心中當然清楚龍鳳雙幡來曆,唯恐言語一多,拆穿他的底細,當下急不及待,搶前一步,指着呂曼音罵道:“好一個不知好歹的踐婢,老夫隻因為看在靜因師太面上,才尊你一聲姑娘,你卻狂妄無知,目中無人,見了長輩不知尊敬,反倒出口傷人。
今天你要了斷龍鳳雙幡之事不難,隻要問問我手中的雙掌一鞭肯也不肯。
” 呂曼音自出娘胎以來,未曾受過如此辱罵,不禁怒形于色,雙足一點,早已躍向場中,左手一按劍鞘,右手烈火劍在握,冷聲道:“有雙掌一鞭,我也有雙掌一劍,咱們幹脆在兵刃上比個上下吧!” 沙九公冷笑連聲,雙手往衣襟下一摸,呼的一響,手中已多了一根軟鞭,鞭頭一伸,宛若一隻螳螂,兩條螳螂爪緊貼頭部,張舞作勢,鞭身卻以純鋼煉成,能曲能直,伸縮自如。
原來這根螳頭軟鞭,是沙九公創立宗派以後,領悟螳螂七煞爪進攻退守之道,才蓄意煉成了這一般怪兵器,螳頭兩爪暗用機關操縱,能向前伸長五寸,内含螳螂七煞爪毒汁,隻要沾上皮肉,對方即無幸存。
沙九公軟鞭一露,迎空一揮,刷的一響,力透中鋒,鞭身微微顫動,螳頭張牙舞爪,顯得他在這根軟鞭上實有過人功力。
目曼音雖然見了這股怪兵器,心中也感驚異,可是她手上烈火寶劍卻是峨嵋三口寶刃之一,吹刃斷發,削鐵如泥,不論什麼怪兵器,隻要碰上了烈火劍,管叫它斷成兩截。
沙九公早已急不及待,暴喝連聲,軟鞭一拖,直往呂曼音下三盤掃去,螳頭高高昂起,宛如一根拐杖,一招“螳臂擋車”,果然力沉勢雄。
呂曼音卻仍是氣安神閑,笑吟吟地站在當地,等到軟鞭近身,這才猛一彎腰,手中烈火劍向下一撩,一招“海底撈月”,想把軟鞭削去半截。
想不到抄九公手腕微震,力透鞭頭,那螳頭竟然婉蜒而上,張開兩隻大爪,“螳螂捕蟬”,猛向呂曼音手背抓去。
呂曼音劍拄下撩,沙九公螳頭軟鞭卻往上蹿,一上一下,去勢均是奇疾,眼看螳爪已觸到手背,卻摹地間一聲清嘯,恍若龍吟鶴唳,在清嘯聲中呂曼音早已淩空飛起,紫色長袍在空中亂舞,手中劍更是長虹萬丈,姿勢美妙已絕。
沙九公一聲暴喝,手中軟鞭如影随形,随着呂曼音身形向上抓去。
呂曼音對那怪兵刃早已暗暗留神,對那軟鞭長度估計得清清楚楚,她這一騰身不高不矮,恰巧軟鞭長度以外,軟鞭起得雖快,卻已奈何呂曼音不得。
這一招,呂曼音雖然避過,卻是落了下風,心中一惱,半空中一個“鹞子翻身”,手中烈火劍一挽,隻見銀花朵朵,耀人眼目,乘着沙九公招式用老,軟鞭直伸空中,一招“橫刀斷臂”,直向鞭身削去。
沙九公想不到呂曼音竟會在半空中翻身換招,反守為攻,趕緊手腕一沉,把軟鞭向懷中拉回,一招“毒蟒纏身”,改進為退。
呂曼音豈容來敵這樣輕易返身,一見軟鞭後撤,手中烈火劍跟着一緊,順着軟鞭勢子,一招“劉邦斬蛇”,乘勢往下疾點。
沙九公軟鞭後撤,不能再放,呂曼音卻已如影随形,迅若電火,眼看這一招無法躲閃,蓦地間隻聽一暴喝,恍如晴天霹靂,就在這暴喝聲中,沙九公身形頓縮,就地一滾。
烈火劍雖然來的快,沙九公身形縮得更快,一式“就地十八滾”,早已滾出丈餘開外。
名家對手,身形資疾,一退一進,不比庸手。
這時兩人相隔丈餘,呂曼音仍是氣安神閑,笑哈哈地站在當地,沙九公卻是暴喝如雷,怒氣沖天。
這兩個對手,算是各遇險招,扯個平手,可是誰也不敢輕視對方,正待二次近身,卻已見喀沁巴大師長劍一指,怒聲道:“今天之會,不是專為較量武技,不分個你死我活,定無結果,咱們也不必再作壁上觀,幹脆來個大決戰吧。
” 原來喀沁巴一瞧沙九公與呂曼音對手,兩招一過,已知道棋逢對手,将遇良材,短時間要分勝負卻是不易,這才按照預定計劃,來個以大吃小,以衆淩寡。
黃教與螳螂兩派門下,早已明白喀沁巴言語用意,不待吩咐,早已連聲怒吼,各自拉出兵刃,一哄而上。
楊英烈等人一瞧呂曼音不能立即取勝,心中已知不妙,這時又見對方不守江湖規矩,竟欲以多取勝,心中亦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