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關燈
小
中
大
有一盞茶的時間,靈璇道長早已飛馳而回,後面蹄聲答答,跟着來的好像還有十餘騎。
靈璇道長尚未臨近,即在馬背上大聲道:“徐士奇徐兄弟來了,正好碰上,他是來尋覓衛氏兄妹的。
” 原來衛芝衛蘭離開武館,整個下午不見回去,徐士奇心中大急,這才帶了徒弟等人四出尋覓,想不到衛氏兄妹卻遇上了一場大難,要不是呂曼音及時趕到,恐怕不死也得重傷。
當下兩批人馬彙合,呂曼音與徐士奇草草介紹一畢,随即快馬加鞭,趕回黃岩城内。
這且不說,再說那西藏黃教派的四個弟子,在嶽王廟前自取某辱,敗在呂曼音手裡,好在大弟子嘉邱摩臨機應變,這才脫出身來。
等到黃教派掌門人雷迅大師,以及喀沁巴等人一到,在西湖靈隐寺上會齊之後,嘉邱摩向萬師洋禀經過,以及動手原委。
那雷迅還大師乃是黃教派中一代高僧,對戒律自奉甚嚴,至于金鳳幡來曆他亦不甚知悉,隻聽得乃師伏虎上人圓寂時留有遺言道:“玉印銀劍金鳳幡,乃我教開派傳道三寶,三寶在,我派昌,三寶失,我派亡。
”說畢不再言語,衆門人上前一看,才知伏虎上人已行坐化。
及至上次黃教派六位門人南下,俱又都斃在呂曼音劍底。
雷迅大師唯恐與峨嵋派結上仇怨,這才不顧自己一派之尊,親上峨嵋,拜訪靜因師太,更知這金鳳幡決非本派原有之物,同時峨嵋派教門大昌,本派又常在川邊來往,一下纏上了事非,本派絕對讨不到便宜,所以對三月十五之約特别重視,預先派了四個得力門人先行前往探聽一切,自己再決定對金鳳幡如何處理。
這時聽得嘉邱摩一說,對索取金鳳幡之事早已猶豫不決,正拟乘早退步,将話與呂曼音點明,雖然取不到金鳳幡,卻也落一個退身之地。
西藏黃教喇嘛,雖然也是佛教,卻與内地僧人大異,身披黃緞,赤裸着右臂,這些喇嘛一到靈隐寺,頓時傳遍了整個杭州城。
那螳螂派大弟子追魂煞單虎,奉了乃師沙九公之命,來到杭嘉一帶,專為打聽西藏黃教派動靜而來,這時一如雷迅大師在西湖靈隐寺駐足,即行求谒拜見。
單虎為人機警乖巧,言談之間,即知黃教派懾于峨嵋威勢,竟有棄手不管之意,乃急将敵我形勢分析,并力謂對方僅隻呂曼音一人可慮,然有家師及二位上人在,何怕此一小女子,其餘均為草芥之輩,不足道也。
雷迅大師尚還遲疑不決,他的師弟喀沁巴卻急不及待,大聲道:“師兄身為一代掌門,将我派祖傳三寶輕易失去一件,本派威名掃地,人皆不恥,師兄何以對本派弟子交待?如今沙師父來約,正是天賜良機,此時不取,更待何時,師兄不願去小弟不敢勉強,我是一定要去的,縱然呂曼曾三頭六臂,我亦要會她一會。
” 黃教派跟來了六七個弟子,亦覺雷迅大師太過軟弱,先還不敢出聲,及聽師叔大聲一嚷,這才異口同聲向雷迅大師請命,要與峨嵋派決一個高下。
雷迅大師一見本派門下個個磨拳擦掌,不覺喟然歎道:“貧僧不德,緻乃有此浩劫,三月十五之會不知是禍是福,但願我派佛門大昌,普渡衆生,則貧僧之願了矣!” 追魂煞單虎一見大功告成,遂與雷迅約定了時間,地點,先行歸報與沙九公知悉。
這西藏黃教與螳螂兩派,為了龍鳳雙幡,聯合出手,要與峨嵋門下見個高低,連日在黃岩附近,派出門下高手,偵查呂曼音等一切動靜。
看看三月十五已近,峨嵋門下除了呂曼音以外,并無他人相助,其餘仍是當年卞衛兩家門人,武學如何,沙九公心裡早已有數,不覺狂笑對雷迅大師道:“大師,你看峨嵋靜因老尼也太自傲,憑她門下一個女娃子,就能頂起大梁來了麼?” 雷迅大師按照輩份比沙九公晚了一輩,其師伏虎上人曾與沙九公同時學藝于長白山奇元老人門下,當下合什答道:“師叔所見不差,隻是貧僧門下常在川邊一帶行走,與峨嵋靜因師太為鄰近,仇怨一結,不知要連累到若幹後代,且靜因師太威名遠播,呂曼音又系代表其師而來,故貧僧總覺略有不妥。
” 喀沁巴性如烈火,那日在紫雲庵前受了呂曼音冷嘲熱諷,心中日夕蓄意,圖謀報複,此時見師兄還是猶疑不定,鼠首兩端,早已狂呼道:“師兄懼怕峨嵋門下,把呂曼音交給我好了,我倒不相信一個女娃子有什麼了不起。
”說時恨聲不絕,怒氣沖天。
雷迅大師身為一派掌門,得失之間,影響本派未來至大,不得不沉重告誡道:“我派經恩師苦心創立,多方籌劃,乃有今日地位,在西藏境中已成領袖群他,你我若輕舉妄動,一不小心,招來無窮後果,試問你我誰能擔當得了。
” 喀沁巴被師兄一責,心中雖是不服,嘴上卻不發一聲,沙九公在旁一切看在眼裡,略一沉吟,冷笑道:“你們兄弟倆也别争了,各有各的道理,為貴派今後着想,我看雷大師暫時不必露面,待老夫獨力與那女娃子一鬥,喀大師在旁協助,貴派也好有個回旋餘地。
” 沙九公此語表面上雖句句為黃教派着想,骨子裡卻陰毒異常,要逼着雷迅大師上套。
雷迅大師秉性忠厚,在佛門經典上也下過一番苦功修持,雖尚未到超凡人聖地步,卻也在定力上能堅定不移。
此時一聽沙九公如此一說,不覺點頭贊道:“師叔如此安排,足見有過人智慧,也免去我黃教派一劫。
” 螳螂派與西藏黃教聯合出手,密商大計,這且不說,再說在徐士奇武館内,楊英烈與員玑兄弟等人,也是為三月十五青翠峰頂之約暗暗擔憂。
對那螳螂派與西藏黃教的實力十年前已是不敵,死的死,傷的傷,才落成今日凋零局面,如今雖然多了一位峨嵋的高手,可是到底孤掌難鳴,說不定又會蹈昔日覆轍。
靈玑兄弟日夕盼望徐霜盾及時趕回,那末這一場糾紛可操必勝,想不到日期愈迫愈近,明天就是三月十五,而仙子尚渺無蹤影。
呂曼音卻把三月十五之約,絲毫沒有放心上,日日帶着衛氏兄妹談笑,衛芝衛蘭嘴巴又甜,把姑姑兩個字叫得不離口。
呂曼音幾曾有人如此親熱過,把一雙小兄妹愛得無微不至。
看看三月十四已臨,這天中午時分,楊英烈,徐士奇,靈玑兄弟等特别請呂曼音來客堂小坐,商量今晚對策,原來十五子時,正是十四晚間之事。
呂曼音還是滿不存乎,而楊英烈等人卻是憂形幹色,當下呂曼音忍不住說道:“今晚之事,有我一人承擔下來,況我奉了家師之命。
縱然我有一差二錯,尚有敝家師頂下梁子,各位一切放心好了。
” 楊英烈等人暗想道:“你這一番話雖然不錯,隻是靜因師太遠莅峨嵋,所謂近水不救遠火,萬一出了岔子,一再找靜因師太已經來不及了。
” 靈璇道長也是沉吟半晌,才沉聲道:“我看今晚之事必然有個了斷,呂姑娘當然是獨負艱巨,貧道等人隻能莅陣助威,這龍鳳雙幡,卞衛兩家仇怨,端賴姑娘一人之力了。
” 呂曼音微微一笑,說道:“我既然一手挑上了,當然由我一手去打發,量沙九公那厮還不敢把我怎地。
隻是兩位道長須把起死還魂解毒丹多帶一點,凡一有人中了螳螂七煞爪還能及時救治。
” 靈玑早已點頭應道:“這個不須姑娘囑咐,貧道業已準備妥當。
” 衛氏兄妹在旁吵着一定要跟去,呂曼音童心未滅,也頗有意帶小兄妹倆一瞧熱鬧,還是徐士奇老成持重,力加阻攔,才決定把兩小童留在武館。
徐士奇武館内雖有十幾個門下,怎奈都是富家子弟出身,平時又不肯苦練功夫,所以一概都留在武館,隻帶兩個仆人跟随,可以看守坐騎。
” 當下幾個人商量停當,下午休息養神,傍晚時分,飽餐已畢,跨上坐騎,微一加鞭,早已出了黃岩西門,直奔括蒼山下。
這一行共是八匹快馬,前面以呂曼音為首,以下是徐士奇,楊英烈,靈璇靈玑二位道長,卞家駿,最後是兩個跟随家丁。
馬馳如飛,一路無話,到了亥初時分,早已到達括蒼山邊,此時山道崎岖,馬行不便,一幹人下了坐騎,将馬匹交與從人看管,各人展開了輕身提縱術,向青翠峰頂直竄上去。
半個時辰一過,各人早已離青翠峰隻不過數百丈遙,此時一輪明月,臨空照耀,晚風徐徐,略帶寒意,徐士奇低聲傳與各人道:“時間尚早,我等不如在峰下略作憩息,一會也好厮殺。
” 各人莫不稱善,當即在峰下選了一塊幽僻之地,閉目盤坐,運氣調神,默默用起功來。
俄頃子時已到,呂曼音一躍起身,說道:“約會時辰已到,待我先到峰頂一瞧來敵動态,各位随後趕來。
”說時已雙足輕點,一式“白鶴沖天”,早已平地竄起二三十丈,接連幾個翻身,早在月光下失掉蹤影。
靈璇道長尚未臨近,即在馬背上大聲道:“徐士奇徐兄弟來了,正好碰上,他是來尋覓衛氏兄妹的。
” 原來衛芝衛蘭離開武館,整個下午不見回去,徐士奇心中大急,這才帶了徒弟等人四出尋覓,想不到衛氏兄妹卻遇上了一場大難,要不是呂曼音及時趕到,恐怕不死也得重傷。
當下兩批人馬彙合,呂曼音與徐士奇草草介紹一畢,随即快馬加鞭,趕回黃岩城内。
這且不說,再說那西藏黃教派的四個弟子,在嶽王廟前自取某辱,敗在呂曼音手裡,好在大弟子嘉邱摩臨機應變,這才脫出身來。
等到黃教派掌門人雷迅大師,以及喀沁巴等人一到,在西湖靈隐寺上會齊之後,嘉邱摩向萬師洋禀經過,以及動手原委。
那雷迅還大師乃是黃教派中一代高僧,對戒律自奉甚嚴,至于金鳳幡來曆他亦不甚知悉,隻聽得乃師伏虎上人圓寂時留有遺言道:“玉印銀劍金鳳幡,乃我教開派傳道三寶,三寶在,我派昌,三寶失,我派亡。
”說畢不再言語,衆門人上前一看,才知伏虎上人已行坐化。
及至上次黃教派六位門人南下,俱又都斃在呂曼音劍底。
雷迅大師唯恐與峨嵋派結上仇怨,這才不顧自己一派之尊,親上峨嵋,拜訪靜因師太,更知這金鳳幡決非本派原有之物,同時峨嵋派教門大昌,本派又常在川邊來往,一下纏上了事非,本派絕對讨不到便宜,所以對三月十五之約特别重視,預先派了四個得力門人先行前往探聽一切,自己再決定對金鳳幡如何處理。
這時聽得嘉邱摩一說,對索取金鳳幡之事早已猶豫不決,正拟乘早退步,将話與呂曼音點明,雖然取不到金鳳幡,卻也落一個退身之地。
西藏黃教喇嘛,雖然也是佛教,卻與内地僧人大異,身披黃緞,赤裸着右臂,這些喇嘛一到靈隐寺,頓時傳遍了整個杭州城。
那螳螂派大弟子追魂煞單虎,奉了乃師沙九公之命,來到杭嘉一帶,專為打聽西藏黃教派動靜而來,這時一如雷迅大師在西湖靈隐寺駐足,即行求谒拜見。
單虎為人機警乖巧,言談之間,即知黃教派懾于峨嵋威勢,竟有棄手不管之意,乃急将敵我形勢分析,并力謂對方僅隻呂曼音一人可慮,然有家師及二位上人在,何怕此一小女子,其餘均為草芥之輩,不足道也。
雷迅大師尚還遲疑不決,他的師弟喀沁巴卻急不及待,大聲道:“師兄身為一代掌門,将我派祖傳三寶輕易失去一件,本派威名掃地,人皆不恥,師兄何以對本派弟子交待?如今沙師父來約,正是天賜良機,此時不取,更待何時,師兄不願去小弟不敢勉強,我是一定要去的,縱然呂曼曾三頭六臂,我亦要會她一會。
” 黃教派跟來了六七個弟子,亦覺雷迅大師太過軟弱,先還不敢出聲,及聽師叔大聲一嚷,這才異口同聲向雷迅大師請命,要與峨嵋派決一個高下。
雷迅大師一見本派門下個個磨拳擦掌,不覺喟然歎道:“貧僧不德,緻乃有此浩劫,三月十五之會不知是禍是福,但願我派佛門大昌,普渡衆生,則貧僧之願了矣!” 追魂煞單虎一見大功告成,遂與雷迅約定了時間,地點,先行歸報與沙九公知悉。
這西藏黃教與螳螂兩派,為了龍鳳雙幡,聯合出手,要與峨嵋門下見個高低,連日在黃岩附近,派出門下高手,偵查呂曼音等一切動靜。
看看三月十五已近,峨嵋門下除了呂曼音以外,并無他人相助,其餘仍是當年卞衛兩家門人,武學如何,沙九公心裡早已有數,不覺狂笑對雷迅大師道:“大師,你看峨嵋靜因老尼也太自傲,憑她門下一個女娃子,就能頂起大梁來了麼?” 雷迅大師按照輩份比沙九公晚了一輩,其師伏虎上人曾與沙九公同時學藝于長白山奇元老人門下,當下合什答道:“師叔所見不差,隻是貧僧門下常在川邊一帶行走,與峨嵋靜因師太為鄰近,仇怨一結,不知要連累到若幹後代,且靜因師太威名遠播,呂曼音又系代表其師而來,故貧僧總覺略有不妥。
” 喀沁巴性如烈火,那日在紫雲庵前受了呂曼音冷嘲熱諷,心中日夕蓄意,圖謀報複,此時見師兄還是猶疑不定,鼠首兩端,早已狂呼道:“師兄懼怕峨嵋門下,把呂曼音交給我好了,我倒不相信一個女娃子有什麼了不起。
”說時恨聲不絕,怒氣沖天。
雷迅大師身為一派掌門,得失之間,影響本派未來至大,不得不沉重告誡道:“我派經恩師苦心創立,多方籌劃,乃有今日地位,在西藏境中已成領袖群他,你我若輕舉妄動,一不小心,招來無窮後果,試問你我誰能擔當得了。
” 喀沁巴被師兄一責,心中雖是不服,嘴上卻不發一聲,沙九公在旁一切看在眼裡,略一沉吟,冷笑道:“你們兄弟倆也别争了,各有各的道理,為貴派今後着想,我看雷大師暫時不必露面,待老夫獨力與那女娃子一鬥,喀大師在旁協助,貴派也好有個回旋餘地。
” 沙九公此語表面上雖句句為黃教派着想,骨子裡卻陰毒異常,要逼着雷迅大師上套。
雷迅大師秉性忠厚,在佛門經典上也下過一番苦功修持,雖尚未到超凡人聖地步,卻也在定力上能堅定不移。
此時一聽沙九公如此一說,不覺點頭贊道:“師叔如此安排,足見有過人智慧,也免去我黃教派一劫。
” 螳螂派與西藏黃教聯合出手,密商大計,這且不說,再說在徐士奇武館内,楊英烈與員玑兄弟等人,也是為三月十五青翠峰頂之約暗暗擔憂。
對那螳螂派與西藏黃教的實力十年前已是不敵,死的死,傷的傷,才落成今日凋零局面,如今雖然多了一位峨嵋的高手,可是到底孤掌難鳴,說不定又會蹈昔日覆轍。
靈玑兄弟日夕盼望徐霜盾及時趕回,那末這一場糾紛可操必勝,想不到日期愈迫愈近,明天就是三月十五,而仙子尚渺無蹤影。
呂曼音卻把三月十五之約,絲毫沒有放心上,日日帶着衛氏兄妹談笑,衛芝衛蘭嘴巴又甜,把姑姑兩個字叫得不離口。
呂曼音幾曾有人如此親熱過,把一雙小兄妹愛得無微不至。
看看三月十四已臨,這天中午時分,楊英烈,徐士奇,靈玑兄弟等特别請呂曼音來客堂小坐,商量今晚對策,原來十五子時,正是十四晚間之事。
呂曼音還是滿不存乎,而楊英烈等人卻是憂形幹色,當下呂曼音忍不住說道:“今晚之事,有我一人承擔下來,況我奉了家師之命。
縱然我有一差二錯,尚有敝家師頂下梁子,各位一切放心好了。
” 楊英烈等人暗想道:“你這一番話雖然不錯,隻是靜因師太遠莅峨嵋,所謂近水不救遠火,萬一出了岔子,一再找靜因師太已經來不及了。
” 靈璇道長也是沉吟半晌,才沉聲道:“我看今晚之事必然有個了斷,呂姑娘當然是獨負艱巨,貧道等人隻能莅陣助威,這龍鳳雙幡,卞衛兩家仇怨,端賴姑娘一人之力了。
” 呂曼音微微一笑,說道:“我既然一手挑上了,當然由我一手去打發,量沙九公那厮還不敢把我怎地。
隻是兩位道長須把起死還魂解毒丹多帶一點,凡一有人中了螳螂七煞爪還能及時救治。
” 靈玑早已點頭應道:“這個不須姑娘囑咐,貧道業已準備妥當。
” 衛氏兄妹在旁吵着一定要跟去,呂曼音童心未滅,也頗有意帶小兄妹倆一瞧熱鬧,還是徐士奇老成持重,力加阻攔,才決定把兩小童留在武館。
徐士奇武館内雖有十幾個門下,怎奈都是富家子弟出身,平時又不肯苦練功夫,所以一概都留在武館,隻帶兩個仆人跟随,可以看守坐騎。
” 當下幾個人商量停當,下午休息養神,傍晚時分,飽餐已畢,跨上坐騎,微一加鞭,早已出了黃岩西門,直奔括蒼山下。
這一行共是八匹快馬,前面以呂曼音為首,以下是徐士奇,楊英烈,靈璇靈玑二位道長,卞家駿,最後是兩個跟随家丁。
馬馳如飛,一路無話,到了亥初時分,早已到達括蒼山邊,此時山道崎岖,馬行不便,一幹人下了坐騎,将馬匹交與從人看管,各人展開了輕身提縱術,向青翠峰頂直竄上去。
半個時辰一過,各人早已離青翠峰隻不過數百丈遙,此時一輪明月,臨空照耀,晚風徐徐,略帶寒意,徐士奇低聲傳與各人道:“時間尚早,我等不如在峰下略作憩息,一會也好厮殺。
” 各人莫不稱善,當即在峰下選了一塊幽僻之地,閉目盤坐,運氣調神,默默用起功來。
俄頃子時已到,呂曼音一躍起身,說道:“約會時辰已到,待我先到峰頂一瞧來敵動态,各位随後趕來。
”說時已雙足輕點,一式“白鶴沖天”,早已平地竄起二三十丈,接連幾個翻身,早在月光下失掉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