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 回
關燈
小
中
大
,總十分留心向四處路徑察看,居高臨下,常人也何以看出一裡左右的人物,何況孫天夷目力特強。
每天他們站在山頭林中,孫天夷總是目注入莊山道,将過往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卻不想今天望見馮卧龍回莊來。
當時鐵木大師未看明白,還以為孫天夷隻是揣想,那知果然是馮卧龍。
衆人到了裴柳室中,互相寒暄數語,馮卧龍便取出七寶續命丹,說要轉贈給裴敬亭和柳複。
裴敬亭剛勉強行了一周氣,自覺氣海血海都已傷損,十分灰心;聽見馮卧龍說話,便開眼微笑道:“馮四兄盛情可感。
隻是我受傷大半在氣分上;除非有再造靈方,再得本門高手代為推穴,助我逆運精氣,或者可以複原,不然筋骨髒腑之傷縱使治愈,我也将變成廢人。
神手華陀的七寶續命丹,我早就知道,那隻是苟延待援之藥,治我的傷無用,還是留給令師弟服用好了。
” 柳複傷勢雖然較輕,但他失了青萍劍,又被方靈潔擊傷,将多年盛名折在一個女子手中,十分沮喪;他又一向虛驕氣浮,不如裴敬享受挫後尚能分别輕重,自斂心神,他隻是成天生悶氣,一會兒後悔,一會兒咬牙痛恨,覺得顔面喪盡。
這時看馮卧龍要贈藥,盡管明知是好心,卻愈覺得不是意思,也連連推辭。
馮卧龍還要再勸,李揚卻想着此時正有大事商量,不必再在這小事上耗時光,便笑道: “這事也不必推讓,我看馮四哥将這四粒靈丹就放在這裡。
裴大俠和柳大俠忖度着若是有用,便可以吞服,大家朋友都在息難之際,也說不上誰幫誰。
倒是今天那昆侖徐霜眉下書的事,我們可得商議一下。
” 鐵木和尚聽了,首先“呀”了一聲道:“李爺說什麼?徐霜眉今天送了信來嗎?幾時來的?” 孫天夷也詫異道:“我們先前在山峰上,我隻看見一個道人從後山繞來,進入莊門,後來便望見馮兄回來;我還隻道那道人是莊上朋友,難道是徐霜眉遣來下書的昆侖門下嗎?” 馮卧龍卻瞠目向着李揚道:“你們說的是那靈玑道人嗎?他怎麼是昆侖門下?” 吳璞半晌不語,這時才接口道:“我們不要在這兒驚擾他們兩位養傷:還是請到廳上慢慢談。
馮兄認得那個下書的道人,我們正要聽馮兄說說他的來曆。
” 于是大家又都到廳中,仆人照常獻茶,大家那裡有心思品茗閑談,部催着吳璞李揚說徐霜眉下書的事;李揚看看大家神色,笑道:“柬粘在吳大哥那裡,是吳二哥送進去的。
大家要看,等會兒請吳二哥去拿來就是。
現在要緊的是先請馮兄說說那送信道人的來曆,我們由此也許可以猜到他們結了些什麼黨羽。
” 文武判一語點破,大家明白過來,便不再七口八舌追問,都靜靜望着馮卧龍。
馮卧龍皺眉道:“這事真是奇怪,我因為匆匆回來,恰好碰上吳二莊主和李爺送靈玑到莊門口,隻和他打了一個招呼。
我惦着老七的傷,又不知道他竟是來替昆侖下書,所以一句也沒問,真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不過,這靈玑道人的來曆,我倒是知道一點兒。
十年前我和我二師兄向玄龍到五台山去。
為一樣小事和山上道觀裡的道人起了争執。
觀中的觀主自己說俗家是大同神拳卞氏親支,要借七家的面子來勸我們退讓。
向師兄當時本要我走,别和道人吵鬧,可是看邊觀主說什麼神拳卞氏,向師兄的脾氣是服理不服勢,反而冷突一聲,對那觀主說:“本來這是小事。
我和我師弟也無意倚勢淩人。
可是你明是三清弟子,卻偏要連你的俗家祖宗三代都搬出來,你是什麼想頭兒?别說神拳卞氏現在人才凋零,就是五十年前卞家龍鳳雙幡名滿天下的時候,也壓不倒泰山萬竹山莊,你既然要誇你的卞氏神拳,我這萬竹山莊的弟子就得領教領教。
” “向師兄這麼一來,那觀主自然更受不了。
兩下眼看就要動手,可是這時候忽然觀裡又出來兩個道士,都是五十上下,他們把觀主攔住,又問明事由兒,告訴我們說他們願意設法了事,不要争鬥。
” “本來我們和那觀裡的道人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隻因為家師聽說五台後山出了一條赤練蛇,命我們去設法除掉它。
家師給了我們一束紫葉金針,預備着避蛇毒。
我們在這道觀歇歇腿兒,順便打聽一下赤練蛇的事,哪知道那個出來答話的道人聽我們說要找赤練蛇,就連連冷笑,出語輕視;我先忍不住和他口角起來,他一不小心,把桌上茶碗打翻,一碗濃茶就全潑到我放在地面上的布囊上。
紫葉金針不能見茶,我趕忙打開布囊看,果然紫葉金針全變了顔色,明是失效了。
我們這才大吵起來,後來驚動了他們的觀主。
“這時候兩個道人聽我們說明緣由,就笑說,這紫葉金針他們這兒就有,願意賠我們一束;可是說起赤練蛇,他們卻十分懇切向我們說道:泰山夏老要為人間除害,當然是俠骨佛心,不過大概事前不清楚這赤練蛇的年歲。
赤練蛇一過十二歲便能飛翔,再過十二年頭上獨角長出,這時紫葉金針和另幾種藥草都還可以制它,但到了三十六歲,這些藥草便都不能再抵禦它口中毒氣,必須千年鶴涎配上幾種異種藥草,再加制練才能得到邂它毒氣的丹藥。
可是赤練蛇如長到一甲子,便連丹藥也将無用。
現在五台後峰出現的赤練蛇估量年歲已經過了四十,紫葉金針決制不住它。
“那兩個道人如此說了,又告訴我們說他們師兄弟兩人本就是帶了紫葉金針來除蛇的,那如臨時金針無效,害得他們同行的一個弟子中了蛇毒,十分危急,勸我千萬不可枉自犯險,還是回山禀明家師另作打算為是。
“我們先還半信半疑,後來他引我們到後面看了中毒的人,又告訴我們說,我們若是不信,可以用他們賠給我們的紫葉金針試試。
那蛇每到中夜子時,便飛出來食人獸腦子,他讓我們把紫葉金針綁在一隻狗的頭上,将狗栓到後山小澗旁邊,自己藏在山壁上一個小洞裡看。
那個石洞就是他們上次找好的藏身之地,洞内有許多石頭,人進去了可以自己封住洞門。
” “我們照他們說的試了,果然晚上赤練蛇出來,一看見那條狗,使飛撲過來,活生生的狗被它咬開腦蓋吸掉了腦子。
我和向師兄先還打算趁勢除掉它。
那知道蛇在下面隔着十幾丈,那股腥氣就讓人聞着頭暈,我們鼻子裡也塞着紫葉金針,還是沒用。
幸好那蛇吃光了狗腦子就走了。
我們第二天便去找狗屍首,那些蓋在狗頭上的紫葉金針竟然被那蛇咬得七零八碎。
我們才知道這兩個道人的話不假。
” 馮卧龍一氣說到這裡,頓了頓又道:“那兩個道人就是靈璇道人和靈玑道人。
我們後來問家師,才弄明白他們原是兄弟兩個,出了家就成了師兄弟。
家師說他們在三十歲以前闖蕩江湖很有名頭,三十幾歲上兩個人都歸隐了。
但是他們的詳細來曆家師也沒說起過。
不過,無論如何,他們決不是昆侖派。
這回不知怎的會替徐霜眉來下書。
吳二莊主可問過他和徐霜眉是什麼淵源嗎?” 吳璞搖頭道:“這個道人連他自己的道号都不肯說,那會說到别的話?照馮四爺這樣一講,他們原不是昆侖派,那又為什麼肯替人送信來?這真怪了。
” 當馮卧龍叙這一段相事時,大家都隻是靜聽。
這時陶春田才開口道:“三十年前江湖上有沈璇沈玑弟兄。
大概就是他們兩個後來出了家,便改名為靈璇靈玑了。
隻不知道泰山俠隐何以未說破這一層。
” 那火雷王孫天夷卻搖頭冷笑道:“沈璇沈玑本來是大同卞家别傳,我替年曾和沈璇會過一次。
隻是他們藏頭露尾,也不肯說是卞家弟子。
後來不知道怎的他們銷聲匿迹了,卻原來又當了道士。
這次要是他們和昆侖的弟子聯了手,我倒正好再會會他們。
” 鐵木和尚合掌道:“阿彌陀佛。
大同卞家夫婦當年以龍鳳雙幡縱橫江湖。
後來他們夫婦去世,卞衛兩家的子女竟然都沒人能繼承餘緒,近年聽說卞家孫輩都不在大同住,簡直是快絕了。
究竟怎會弄得這樣凄慘,可是誰也不知道。
這沈家弟兄倆換上道裝,應該不再惹江湖是非才是,卻為什麼來淌這次渾水?我和尚真是鬧糊塗。
” 李揚凝神片刻,緩緩說道:“吳二哥還是去把柬帖拿來,給大家看了。
我記得柬帖上好像說他們三個人來,是不是?” 吳璞微微點頭道:“是那樣寫的,不過到時徐霜盾如果多拉些人來,也難說她不合武林規矩,她隻消打一句招呼,點明有朋友來湊熱鬧,我們也沒活可說。
” 李揚卻搖頭道:“我總覺得那靈玑道人多半不會出場幫他們,倘若不然,他何必連姓名都不說。
不願說姓名,就是不真正出面的意思,對不對?” 吳璞未答,卻記起兄長本要自己送走來人後入内談談,于是接着李揚先前的話說道: “我還是先把徐霜盾的信拿來給大家看看吧。
” 吳璞離離座入内,這裡衆人仍是紛紛議論。
但這次大家都和上次想法有異。
上次他見方氏姊弟的功夫,又加上裴柳二人滿口大言,大家氣壯得多。
現在自己這一面有三人受傷,人家那一面卻添了一個徐霜眉,尤其這次事前下書約定日期,明明甚有把握,未免覺得有些主客易勢的味道。
外面衆人議論不止,吳氏兄弟在水閣密室卻在體受人間奇異苦趣。
那奪命金環吳璞先前聽見兄長說他是十八年前傷毒複發,不是尋常的病,早就心頭發冷。
原來十八年前吳璧吳璞随南海島主方繼祖到中土來,被明廷追捕,大内高手多人将南海島主與吳璧吳璞圍住,三人死戰脫身,可是吳璧竟被人打了一斷魂針。
這斷魂針非鋼非鐵,是魚骨所造,平時不用,針放在針筒中用毒液浸着,一入人身,見了血便自行裂碎,随血攻心,端的惡毒無比。
吳璧中了此針,幾乎命喪當場,幸而及時找着神手華陀侯老,由他運用回天妙術,将碎魚骨用藥力逼往傷口,吸出大半,又另服了解毒聖藥,經過多日,才起死回生。
可是侯仲永當時計算骨重,知道尚有一段碎骨未及吸出,而傷口又已長好,雖悅有藥力暫時鎮住,這一點碎魚骨在血中一時不能為害,但是如不用藥預先将毒骨吸往四肢,則日後難免後患。
當時神手華陀給了吳璧四瓶藥汁,告訴吳璧說:“你現在傷已收口,但我計算血中碎魚骨尚有少許未及吸出來。
你要将這四瓶藥汁在百日内分四次塗在左右手足掌心中,再過了百日,不論碎骨原先潛藏何處,必被藥力吸到四肢上。
這些許碎魚骨,雖然有毒,但隻要不使它随血攻心,便不能為患。
可是如果你不用藥汁依我所說将未淨碎骨吸往四肢,那說不定餘毒入心,雖然一時無事,日後發作起來便有性命之憂。
吳璧當時本就未十分在意:“加上侯仲永雖然治好了吳璧的傷,可是和吳璞一夕高談,種下禍根,不久便鬧得南海島主與二吳反目,南海島主身死之日,吳璧吳璞突臨大變,心神亂極,倉皇中不知何時竟然将那四瓶藥汁中未用的兩瓶遺失。
吳璧兄弟接着又遇見南海島主夫人尋仇,在西子湖邊再鑄大錯,兩人從此遁迹邊荒,吳璧尤其心灰意冷,幾乎自裁,那想得起這血中餘毒。
直到一年後,吳璧遇見種手華陀,他問起此事,才知道他并未依言使用那錢骨藥汁,連忙又給吳璧診脈灸穴,竟探測出那點未淨的毒骨,已侵入内髒。
神手華陀嗟歎不已,坦然向吳璧說,毒入内髒,無法拔除,幸而吳璧練武功多年,氣血甚旺,而且原先服用的解毒靈藥,餘力尚在,所以這點餘毒一時不會發作,可是十八年後,大大可慮,那時候發作起來,便十分難治了。
吳璧當時笑道:“我現在已是中年,再過十八年也該到了時限,那時便是死了也不算短命,任它去吧。
” 光陰荏苒,人事桑田,想不到這次吳璧在憂傷憤怒交迫之際,突然頭暈目眩,卧床不起,開頭他自己雖覺得一向未生過這類病,還以為是為風寒所襲,隻是自歎體衰,那知一連幾日,竟自心頭煩惡,身上不時麻痹,才覺得異樣。
自己看看十指,竟看出指甲微微變黑,猛然想起這正是神手華陀所說毒發時征候,自己頓覺不久于人世了。
吳璧一連幾天避不見面,也不知道吳璧已察覺他舊毒複發,今日拿徐霜盾的信進去,方聽吳璧露出口風,頓覺如高樓失足。
這時他走向水閣密室,一路想着兄長病危,仇人将到,十分怆然。
那知走進密室一看,吳璧倒安然坐在床上,面帶微笑。
吳璧見吳璞進來,便和聲喚道:“老二,你怎麼去了這半天?那送信的人可走了嗎?” 吳璞平生心硬如鐵,這時不知怎的望着病中的兄長,竟一陣陣心酸,便低聲答道:“送信的已經走了。
我照大哥的話告訴他,讓他們依時來碧雲莊。
” 吳璧微喘了一下,伸手拍拍榻沿道:“老二,你過來。
” 吳璞默然坐下,挨近了着吳璧神色,隻見他額上,片片烏紫,兩眼微紅,襯上白須白發,直是一個憔悴垂危的老人,那像當日縱橫江湖的武林名手。
吳璧看吳璞面色凄哀,轉微笑道:“老二,你難過什麼?是怕我死嗎?我早說過,人生早晚有一死,何況我罪孽如山,早死早了。
我自己一
每天他們站在山頭林中,孫天夷總是目注入莊山道,将過往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卻不想今天望見馮卧龍回莊來。
當時鐵木大師未看明白,還以為孫天夷隻是揣想,那知果然是馮卧龍。
衆人到了裴柳室中,互相寒暄數語,馮卧龍便取出七寶續命丹,說要轉贈給裴敬亭和柳複。
裴敬亭剛勉強行了一周氣,自覺氣海血海都已傷損,十分灰心;聽見馮卧龍說話,便開眼微笑道:“馮四兄盛情可感。
隻是我受傷大半在氣分上;除非有再造靈方,再得本門高手代為推穴,助我逆運精氣,或者可以複原,不然筋骨髒腑之傷縱使治愈,我也将變成廢人。
神手華陀的七寶續命丹,我早就知道,那隻是苟延待援之藥,治我的傷無用,還是留給令師弟服用好了。
” 柳複傷勢雖然較輕,但他失了青萍劍,又被方靈潔擊傷,将多年盛名折在一個女子手中,十分沮喪;他又一向虛驕氣浮,不如裴敬享受挫後尚能分别輕重,自斂心神,他隻是成天生悶氣,一會兒後悔,一會兒咬牙痛恨,覺得顔面喪盡。
這時看馮卧龍要贈藥,盡管明知是好心,卻愈覺得不是意思,也連連推辭。
馮卧龍還要再勸,李揚卻想着此時正有大事商量,不必再在這小事上耗時光,便笑道: “這事也不必推讓,我看馮四哥将這四粒靈丹就放在這裡。
裴大俠和柳大俠忖度着若是有用,便可以吞服,大家朋友都在息難之際,也說不上誰幫誰。
倒是今天那昆侖徐霜眉下書的事,我們可得商議一下。
” 鐵木和尚聽了,首先“呀”了一聲道:“李爺說什麼?徐霜眉今天送了信來嗎?幾時來的?” 孫天夷也詫異道:“我們先前在山峰上,我隻看見一個道人從後山繞來,進入莊門,後來便望見馮兄回來;我還隻道那道人是莊上朋友,難道是徐霜眉遣來下書的昆侖門下嗎?” 馮卧龍卻瞠目向着李揚道:“你們說的是那靈玑道人嗎?他怎麼是昆侖門下?” 吳璞半晌不語,這時才接口道:“我們不要在這兒驚擾他們兩位養傷:還是請到廳上慢慢談。
馮兄認得那個下書的道人,我們正要聽馮兄說說他的來曆。
” 于是大家又都到廳中,仆人照常獻茶,大家那裡有心思品茗閑談,部催着吳璞李揚說徐霜眉下書的事;李揚看看大家神色,笑道:“柬粘在吳大哥那裡,是吳二哥送進去的。
大家要看,等會兒請吳二哥去拿來就是。
現在要緊的是先請馮兄說說那送信道人的來曆,我們由此也許可以猜到他們結了些什麼黨羽。
” 文武判一語點破,大家明白過來,便不再七口八舌追問,都靜靜望着馮卧龍。
馮卧龍皺眉道:“這事真是奇怪,我因為匆匆回來,恰好碰上吳二莊主和李爺送靈玑到莊門口,隻和他打了一個招呼。
我惦着老七的傷,又不知道他竟是來替昆侖下書,所以一句也沒問,真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不過,這靈玑道人的來曆,我倒是知道一點兒。
十年前我和我二師兄向玄龍到五台山去。
為一樣小事和山上道觀裡的道人起了争執。
觀中的觀主自己說俗家是大同神拳卞氏親支,要借七家的面子來勸我們退讓。
向師兄當時本要我走,别和道人吵鬧,可是看邊觀主說什麼神拳卞氏,向師兄的脾氣是服理不服勢,反而冷突一聲,對那觀主說:“本來這是小事。
我和我師弟也無意倚勢淩人。
可是你明是三清弟子,卻偏要連你的俗家祖宗三代都搬出來,你是什麼想頭兒?别說神拳卞氏現在人才凋零,就是五十年前卞家龍鳳雙幡名滿天下的時候,也壓不倒泰山萬竹山莊,你既然要誇你的卞氏神拳,我這萬竹山莊的弟子就得領教領教。
” “向師兄這麼一來,那觀主自然更受不了。
兩下眼看就要動手,可是這時候忽然觀裡又出來兩個道士,都是五十上下,他們把觀主攔住,又問明事由兒,告訴我們說他們願意設法了事,不要争鬥。
” “本來我們和那觀裡的道人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
隻因為家師聽說五台後山出了一條赤練蛇,命我們去設法除掉它。
家師給了我們一束紫葉金針,預備着避蛇毒。
我們在這道觀歇歇腿兒,順便打聽一下赤練蛇的事,哪知道那個出來答話的道人聽我們說要找赤練蛇,就連連冷笑,出語輕視;我先忍不住和他口角起來,他一不小心,把桌上茶碗打翻,一碗濃茶就全潑到我放在地面上的布囊上。
紫葉金針不能見茶,我趕忙打開布囊看,果然紫葉金針全變了顔色,明是失效了。
我們這才大吵起來,後來驚動了他們的觀主。
“這時候兩個道人聽我們說明緣由,就笑說,這紫葉金針他們這兒就有,願意賠我們一束;可是說起赤練蛇,他們卻十分懇切向我們說道:泰山夏老要為人間除害,當然是俠骨佛心,不過大概事前不清楚這赤練蛇的年歲。
赤練蛇一過十二歲便能飛翔,再過十二年頭上獨角長出,這時紫葉金針和另幾種藥草都還可以制它,但到了三十六歲,這些藥草便都不能再抵禦它口中毒氣,必須千年鶴涎配上幾種異種藥草,再加制練才能得到邂它毒氣的丹藥。
可是赤練蛇如長到一甲子,便連丹藥也将無用。
現在五台後峰出現的赤練蛇估量年歲已經過了四十,紫葉金針決制不住它。
“那兩個道人如此說了,又告訴我們說他們師兄弟兩人本就是帶了紫葉金針來除蛇的,那如臨時金針無效,害得他們同行的一個弟子中了蛇毒,十分危急,勸我千萬不可枉自犯險,還是回山禀明家師另作打算為是。
“我們先還半信半疑,後來他引我們到後面看了中毒的人,又告訴我們說,我們若是不信,可以用他們賠給我們的紫葉金針試試。
那蛇每到中夜子時,便飛出來食人獸腦子,他讓我們把紫葉金針綁在一隻狗的頭上,将狗栓到後山小澗旁邊,自己藏在山壁上一個小洞裡看。
那個石洞就是他們上次找好的藏身之地,洞内有許多石頭,人進去了可以自己封住洞門。
” “我們照他們說的試了,果然晚上赤練蛇出來,一看見那條狗,使飛撲過來,活生生的狗被它咬開腦蓋吸掉了腦子。
我和向師兄先還打算趁勢除掉它。
那知道蛇在下面隔着十幾丈,那股腥氣就讓人聞着頭暈,我們鼻子裡也塞着紫葉金針,還是沒用。
幸好那蛇吃光了狗腦子就走了。
我們第二天便去找狗屍首,那些蓋在狗頭上的紫葉金針竟然被那蛇咬得七零八碎。
我們才知道這兩個道人的話不假。
” 馮卧龍一氣說到這裡,頓了頓又道:“那兩個道人就是靈璇道人和靈玑道人。
我們後來問家師,才弄明白他們原是兄弟兩個,出了家就成了師兄弟。
家師說他們在三十歲以前闖蕩江湖很有名頭,三十幾歲上兩個人都歸隐了。
但是他們的詳細來曆家師也沒說起過。
不過,無論如何,他們決不是昆侖派。
這回不知怎的會替徐霜眉來下書。
吳二莊主可問過他和徐霜眉是什麼淵源嗎?” 吳璞搖頭道:“這個道人連他自己的道号都不肯說,那會說到别的話?照馮四爺這樣一講,他們原不是昆侖派,那又為什麼肯替人送信來?這真怪了。
” 當馮卧龍叙這一段相事時,大家都隻是靜聽。
這時陶春田才開口道:“三十年前江湖上有沈璇沈玑弟兄。
大概就是他們兩個後來出了家,便改名為靈璇靈玑了。
隻不知道泰山俠隐何以未說破這一層。
” 那火雷王孫天夷卻搖頭冷笑道:“沈璇沈玑本來是大同卞家别傳,我替年曾和沈璇會過一次。
隻是他們藏頭露尾,也不肯說是卞家弟子。
後來不知道怎的他們銷聲匿迹了,卻原來又當了道士。
這次要是他們和昆侖的弟子聯了手,我倒正好再會會他們。
” 鐵木和尚合掌道:“阿彌陀佛。
大同卞家夫婦當年以龍鳳雙幡縱橫江湖。
後來他們夫婦去世,卞衛兩家的子女竟然都沒人能繼承餘緒,近年聽說卞家孫輩都不在大同住,簡直是快絕了。
究竟怎會弄得這樣凄慘,可是誰也不知道。
這沈家弟兄倆換上道裝,應該不再惹江湖是非才是,卻為什麼來淌這次渾水?我和尚真是鬧糊塗。
” 李揚凝神片刻,緩緩說道:“吳二哥還是去把柬帖拿來,給大家看了。
我記得柬帖上好像說他們三個人來,是不是?” 吳璞微微點頭道:“是那樣寫的,不過到時徐霜盾如果多拉些人來,也難說她不合武林規矩,她隻消打一句招呼,點明有朋友來湊熱鬧,我們也沒活可說。
” 李揚卻搖頭道:“我總覺得那靈玑道人多半不會出場幫他們,倘若不然,他何必連姓名都不說。
不願說姓名,就是不真正出面的意思,對不對?” 吳璞未答,卻記起兄長本要自己送走來人後入内談談,于是接着李揚先前的話說道: “我還是先把徐霜盾的信拿來給大家看看吧。
” 吳璞離離座入内,這裡衆人仍是紛紛議論。
但這次大家都和上次想法有異。
上次他見方氏姊弟的功夫,又加上裴柳二人滿口大言,大家氣壯得多。
現在自己這一面有三人受傷,人家那一面卻添了一個徐霜眉,尤其這次事前下書約定日期,明明甚有把握,未免覺得有些主客易勢的味道。
外面衆人議論不止,吳氏兄弟在水閣密室卻在體受人間奇異苦趣。
那奪命金環吳璞先前聽見兄長說他是十八年前傷毒複發,不是尋常的病,早就心頭發冷。
原來十八年前吳璧吳璞随南海島主方繼祖到中土來,被明廷追捕,大内高手多人将南海島主與吳璧吳璞圍住,三人死戰脫身,可是吳璧竟被人打了一斷魂針。
這斷魂針非鋼非鐵,是魚骨所造,平時不用,針放在針筒中用毒液浸着,一入人身,見了血便自行裂碎,随血攻心,端的惡毒無比。
吳璧中了此針,幾乎命喪當場,幸而及時找着神手華陀侯老,由他運用回天妙術,将碎魚骨用藥力逼往傷口,吸出大半,又另服了解毒聖藥,經過多日,才起死回生。
可是侯仲永當時計算骨重,知道尚有一段碎骨未及吸出,而傷口又已長好,雖悅有藥力暫時鎮住,這一點碎魚骨在血中一時不能為害,但是如不用藥預先将毒骨吸往四肢,則日後難免後患。
當時神手華陀給了吳璧四瓶藥汁,告訴吳璧說:“你現在傷已收口,但我計算血中碎魚骨尚有少許未及吸出來。
你要将這四瓶藥汁在百日内分四次塗在左右手足掌心中,再過了百日,不論碎骨原先潛藏何處,必被藥力吸到四肢上。
這些許碎魚骨,雖然有毒,但隻要不使它随血攻心,便不能為患。
可是如果你不用藥汁依我所說将未淨碎骨吸往四肢,那說不定餘毒入心,雖然一時無事,日後發作起來便有性命之憂。
吳璧當時本就未十分在意:“加上侯仲永雖然治好了吳璧的傷,可是和吳璞一夕高談,種下禍根,不久便鬧得南海島主與二吳反目,南海島主身死之日,吳璧吳璞突臨大變,心神亂極,倉皇中不知何時竟然将那四瓶藥汁中未用的兩瓶遺失。
吳璧兄弟接着又遇見南海島主夫人尋仇,在西子湖邊再鑄大錯,兩人從此遁迹邊荒,吳璧尤其心灰意冷,幾乎自裁,那想得起這血中餘毒。
直到一年後,吳璧遇見種手華陀,他問起此事,才知道他并未依言使用那錢骨藥汁,連忙又給吳璧診脈灸穴,竟探測出那點未淨的毒骨,已侵入内髒。
神手華陀嗟歎不已,坦然向吳璧說,毒入内髒,無法拔除,幸而吳璧練武功多年,氣血甚旺,而且原先服用的解毒靈藥,餘力尚在,所以這點餘毒一時不會發作,可是十八年後,大大可慮,那時候發作起來,便十分難治了。
吳璧當時笑道:“我現在已是中年,再過十八年也該到了時限,那時便是死了也不算短命,任它去吧。
” 光陰荏苒,人事桑田,想不到這次吳璧在憂傷憤怒交迫之際,突然頭暈目眩,卧床不起,開頭他自己雖覺得一向未生過這類病,還以為是為風寒所襲,隻是自歎體衰,那知一連幾日,竟自心頭煩惡,身上不時麻痹,才覺得異樣。
自己看看十指,竟看出指甲微微變黑,猛然想起這正是神手華陀所說毒發時征候,自己頓覺不久于人世了。
吳璧一連幾天避不見面,也不知道吳璧已察覺他舊毒複發,今日拿徐霜盾的信進去,方聽吳璧露出口風,頓覺如高樓失足。
這時他走向水閣密室,一路想着兄長病危,仇人将到,十分怆然。
那知走進密室一看,吳璧倒安然坐在床上,面帶微笑。
吳璧見吳璞進來,便和聲喚道:“老二,你怎麼去了這半天?那送信的人可走了嗎?” 吳璞平生心硬如鐵,這時不知怎的望着病中的兄長,竟一陣陣心酸,便低聲答道:“送信的已經走了。
我照大哥的話告訴他,讓他們依時來碧雲莊。
” 吳璧微喘了一下,伸手拍拍榻沿道:“老二,你過來。
” 吳璞默然坐下,挨近了着吳璧神色,隻見他額上,片片烏紫,兩眼微紅,襯上白須白發,直是一個憔悴垂危的老人,那像當日縱橫江湖的武林名手。
吳璧看吳璞面色凄哀,轉微笑道:“老二,你難過什麼?是怕我死嗎?我早說過,人生早晚有一死,何況我罪孽如山,早死早了。
我自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