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 回
關燈
小
中
大
烈火玄冰慧心驅白鶴
偷天換日秘道循元兇
自從方氏姊弟來碧雲莊後,吳璞最擔心的原是吳璧的想法。
當裴敬亭與孫天夷在洞口等候方氏姊弟時,吳璞已經懇托陶春田歡日去和吳璧把話講明。
果然吳璧第二天聽陶春田一說昨日情形,頓時跌腳大罵吳璞糊塗;但當時方氏姊弟已去,莊上客人又有裴、柳、陳三人負傷,吳璧既不便埋怨别人多事,又來不及和方氏姊弟見面,隻氣得獨自在水閣密室中閉門不出,兩天後竟然病倒。
吳璞曾去找他解說,他也一味不理。
奪命金環吳璞雖是機詐陰鸷,但一向與兄長友愛甚笃;如今弄到這樣田地,也覺得心灰意冷。
前幾日還天天去水閣探病,四五日後見每次吳璧總是不理不睬,自己既覺無趣,又有些傷感,便不再去。
這樣一來碧雲莊上弟子莊丁們知道兩位莊主失和,益發惶惶不安,全靠文武判李揚用盡心思安定人心。
” 馮卧龍去讨藥,尚未回來,陳雲龍在病榻上十分憂急,隻怕師兄又遇上了什麼意外。
那裴敬亭負傷最重,全仗他内功根基尚好,才不至廢命,但真氣大傷,不但功夫一點也施展不出來,日常起坐部艱難萬分;他本來是心高氣傲的人,在這種情境下,真覺得度日如年;好幾次向李揚說願意請哪位朋友送自己回華山,李揚卻明知道他如此重傷不能上長路,一味隻勸他寬心靜養,等候馮卧龍回來,看是否向神手華陀讨得靈藥,再作道理。
裴敬亭雖是不情願,也沒辦法,隻好等着。
柳複傷勢也不輕,本來點蒼相去較近,可以設法送信請點蒼來人,但為了等馮卧龍,也未送信去。
這一天細雨霏霏。
吳璞和李揚用了午飯後,照常到病榻旁看看三位客人傷勢,一面又計算着馮卧龍何時方可歸來。
裴柳二人自己連日調攝,雖然傷勢未見轉輕,但精神稍好,也能掙紮着說幾句話。
陳雲龍本來内髒未傷,談話并不為難,隻是他神色格外抑郁,話反而說得少。
三客二主閑談幾句後,吳李正要走開,忽然外面一個莊丁匆匆走來,向吳璞禀報道: “莊外來了一位道爺,說受朋友之托,帶信給兩位莊主。
讓不讓他進來,請二莊主示下。
” 吳璞一聽來人是個道士,一下就想到武當,連忙吩咐莊丁快請,一面又和李揚一同迎出去。
兩人走到大廳附近,遠遠已看見雷傑陪着一個老年道士徐徐走來。
吳璞李揚兩人都認不得他是誰,當下兩人互望了一眼便由吳璞上前答話。
雷傑見吳李二人出來,忙向道人道:“那就是敞莊二莊主和莊上一位管事的江湖前輩,道長可見過面?” 道人微笑不答,隻望着吳李二人。
奪命金環吳璞搶步過來,拱手道:“在下吳璞,請問道長法号?” 道人稽首道:“貧道山野之人,說起賤名,也無人知道。
今日隻為受人之托,來送一封書柬;得見着碧雲莊主,實是萬幸。
” 吳璞不料他不肯說出道号,倒大感意外,已悟到來人決非自武當遠來相助的,不由起了幾分戒備之意,便笑道:“道長既是真人不露相,在下不敢相強;既然光降敝莊,就請先入内待茶;在下恭候教誨。
” 文武判李揚雙目炯炯,打量着這個道人,一直默不出聲,直到一同進入大廳就坐後,才陡然說道:“在下李揚,寄居在這碧雲莊上,不料今天無意得遇高人。
鬥膽問一句,道長可是由昆侖來嗎?” 那道人長眉一振,徐徐道:“原來是文武判李老師;果然目光如炬;貧過倒不是昆侖派中人,不過此來帶了一封信,卻與昆侖有關。
”說着又向吳璞道:“碧雲莊上聽說有兩位莊主,不知道那一位現在那裡,可否請出來一見。
” 吳璞聽他口氣,竟是為昆侖下書,不由暗暗心驚,聞言便忙答道:“家兄近日染病,不能見客;道長既然攜有書信,便請賜交給在下如何?” 道人微笑道:“貧道隻因為那信上原寫明交給兩位莊主,所以多問一句。
既是吳大莊主卧病,就請二莊主收下。
” 道人探手懷中取出一封柬帖,順手遞給吳璞。
吳璞說了聲:“有勞道長。
”便急急拆讀。
李揚也走過來,看那柬帖,上面隻寫了幾行字。
“昆侖徐霜眉稽曾緻書吳璧吳璞昆仲,方吳舊事,是非宜明。
賢昆仲名重武林,當知所自處。
拟于孟夏朔日率師弟妹方靈潔方龍竹造訪,先以一箋緻左右,望賜複音。
” “徐霜眉”三字入目,奪命金環吳璞和身後的文武判李揚不覺失色;吳璞沉住氣将柬輕輕疊好,雙眸一轉,向道人笑道:“原來昆侖徐仙子要光降敝莊,愚兄弟自當掃徑相迎帖,隻是此事怕要先和家兄略作商議。
道長可否先告知徐仙子現在駐留何處,容愚兄弟日内将複書送上。
” 道人道:“徐仙子雲蹤無定,原說複書交貧道帶回;倘若吳莊主要和令兄商議,貧道就在此恭候如何?” 吳璞原想探探方氏妹榮行蹤,不料道人一絲口風不露,知道人家已有戒備,套不出什麼來;沉思半晌,便道:“家兄本在病中,此時不知道精神怎樣。
且容在下去看看,道長請屈留片刻。
”說了又向李揚道:“煩李二哥代我陪着。
”起身向後面走去。
那水閣密室自從吳璧病後,加派了一個小童在這裡伺候。
這也算是新開之例。
從前這多年,密室中向不許僮仆走進,這次吳璧在此閉門不出,又恰恰在此病倒,所以隻得個派小童來。
吳璞從外走入,小童正在室角打盹兒,吳璧靜卧榻上,室中寂如墟墓。
這原是水閣下面的一間,上面四方有窗,俯瞰蓮池,供着南海島主的遺像,下面原是弟兄倆靜坐之所,本來稍欠明爽。
這時吳璞從隧道暗門走出來,遙望吳璧面色,愈覺得如黃蠟一般;再加上額際白發數莖飄散下來,真有說不出的病憊之狀。
吳璞默立半晌,暗歎了一聲,才走到榻前,喚道:“大哥,有要緊事。
” 吳璧緩緩張開眼睛,見是吳璞站在榻前,面現怒色,隻哼了一聲,一語不發。
吳璞苦笑道:“大哥你連日和我嘔氣,我也不敢多辯;尤其你在病中,我更不想驚擾你;可是現在的事非問你不可。
島主子女的師姊姓徐的剛遣人送了一封信來,說他們定期來莊上找我們,你看怎樣作答?”他口裡說着話,手中柬帖也遞過去,吳璧聽了,兩目大張,身子往起一掙,便坐起來,驚叫道:“什麼?快給我看。
” 吳璧讀着柬帖,那室角小童卻被他一叫驚醒,睡眼惺忪,望見吳璞,趕忙過來行禮,吳璞隻擺了擺手。
吳璞留意吳璧面色,見他隻是匆匆讀信,等到讀完,臉上忽現出一點慘然笑意。
他緩緩向吳璞道:“老二,這不很好嗎?你上次幾乎又鬧成大錯。
現在兩位幼主安然無恙,下書約見,我們自然隻有恭候,還有什麼說的?”他頓了頓,微喘幾聲,又悠悠歎道:“我不想果然在今年發了病,應了神手華陀十八年前所說;這回能不能治好,尚說不定,趁我一息尚存,能面見兩位動主,将當日罪業了清,也了我心事。
你還遲疑什麼?還不快去回複來人?” 吳璧前幾天病初發時,隻是有些暈眩,四肢乏力;吳璞隻道他至多是偶中風寒,加上為了上次對付方氏姊弟的事和自己負氣,所以整天卧床不起。
等到吳璞探病時,吳璧又老是不大理他,所以一直弄不清兄長所患何病;這時聽吳璧說起十八年前神手華陀之語,不覺失驚道:“怎麼大哥是當年傷毒複發嗎?我還……” 吳璧不等他說完,便連連擺手道:“如今先不要多說這些,你先去回複了來人,回頭再進來,我正有許多話要和你詳談。
” 吳璞看兄長連連催他,也不便再停留,便道:“我就口頭答應到時恭候他們好了。
”吳璧點了頭不再出聲。
吳璞走了出來。
到前面大廳向那送信的道人說了;道人含笑起身便向吳李作别。
文武判李揚看這送信道人一直未說出他自己道号,心裡十分疑惑。
适才吳璞入内與吳璧商議,李揚幾度設詞探詢,那道人卻總是輕輕避開,這時道人要走,李揚知道更來不及套問,心中十分懊喪,不料他們二人送道人出來,竟有人揭破了這個啞謎。
原來吳李二人剛送過人到了莊門,門外卻有一人急步走進來;恰好那道人轉身向兩人施禮,那人竟幾乎撞上道人。
李楊眼快,剛待出聲招呼,那道人微一閃身,已和那人面對面望了一眼,那人咦了一聲叫道:“你不是五台靈玑道長?怎會在這裡?” 道人也微微一怔,随即稽首道:“久違久違,馮施主一别十載,還記得貧道。
真是好眼力。
”原來那人正是馮卧龍。
吳李二人見馮卧龍神色慌張,匆匆趕回,已覺驚訝,再看他竟認識這個道人,更出意外;李揚忙道:“馮四爺回來得正好,這位道長原來和你是舊交,快給我們引見引見。
” 馮卧龍愕然道:“怎麼?你們還不認識嗎?” 那道人不待他們再說,便向馮卧龍道:“馮施主看來是有要事待辦,貧道先告辭,改日再相見吧。
”吳李二人未及出語,道人已飄然走去。
馮卧龍本來心中有急事,被道人岔了一下,這時也顧不得再追問道人何以來此,匆匆向吳李說了聲:“我先去看看我們老七”,便向陳雲龍養傷的客房奔去。
馮卧龍遺訪神手華陀,原為了讨傷藥。
到了莊上,神手華陀卻不在家,隻見着他的大弟子沈俊。
沈俊雖然和馮卧龍未見過面,但對泰山八龍倒也是聞名已久,當下款待一番,問明了來意,便說道:“家師雖不在,各種療傷靈藥,莊上倒是現成,盡可說明傷勢輕重,每種自選一二種藥帶走。
”當下便取出十多個藥瓶來。
但馮卧龍一說明陳雲龍是被人震碎肩骨,沈俊便十分吃驚道:“續骨不難,如是骨碎,大半筋脈必定有傷,這就非先當面診斷不能随意用藥。
現在家師不在,隻好先将七寶續命丹帶幾粒去,保住病人一百八十日内傷勢不再加重,再另作道理。
” 馮卧龍原想邀沈俊來碧雲莊一行,沈俊推辭說莊上事無人照料,不奉師命,決不敢離莊;馮卧龍也無法勉強。
沈俊又說,續命丹别具奇效,凡一切内外傷,不論多重,吸了此藥,總可保住一百八十日;但服藥不能過晚,若是在受傷後十二天内能服藥最好,不然也不可晚過十五天,太晚藥便無大效。
馮卧龍計算日期,自己趕回去最快也要到第十三四天,因此一路急奔,隻想快些回到碧雲莊。
到了莊門,他仍是腳下不稍緩,所以幾乎和靈玑道人相撞。
當下吳李與馮卧龍一同看陳雲龍服了七寶續命丹,馮卧龍才心神稍定,和吳李二人略說此行經過,大家都十分惘然。
因為他們原盼望神手華陀本人能來,或者能有徹底治傷的藥帶來,以便将裴柳陳三人的傷一同醫治,如今隻讨了幾粒七寶續命丹,分明無濟于事。
馮卧龍卻看陳雲龍服藥後不久便酣然大睡,正合沈俊所說藥力初見效時的情狀,稍覺安慰。
那七寶續命丹一共帶來七粒,陳雲龍隻服了兩粒,還剩下五粒。
馮卧龍默付沈俊曾說,先服兩粒,如立即酣睡,便不消多服,至多在十二時辰後再服一粒即足以保一百八十日;但若傷重,服兩粒不能入睡,便要加服,直到能睡為止,不過至多隻是六料;六粒無效,便是傷勢延遲太久,過了時限,續命丹卻無用處。
如今陳雲龍服兩粒立即生效,其餘五粒中尚可餘出四粒。
他行前匆過青萍劍客柳複受傷,剛才吳李兩人又匆匆說到裴敬亭傷勢;馮卧龍行前見裴敬亭與方龍竹一同墜入山澗,烈火焚身,隻以為兩敗俱傷,無一人得活;這時聽見裴敬亭也負重傷在鄰室調養,想起自己去訪神手華陀,還是乞裴敬亭繪了圖才不緻迷路,現在讨得藥來,師弟又用不了,理應送給裴敬亭才是。
馮卧龍也是伉爽漢子,想到這裡,便和吳璞說了。
吳璞李揚自然無異議。
于是三人便同到鄰室着裴柳工人。
原先三人病榻放在一處,後來将隔壁小客室打掃了,才将裴柳與陳雲龍分開。
裴柳二人都受了内傷,雖然輕重有殊,卻是一樣見不得風,因此門窗都用厚絨遮住,和陳雲龍這邊不同。
裴柳二人願同在一室養傷,也是為了在這些事上替主人省事。
馮卧龍随着吳璞李揚過來,看見裴敬亭瞑日仰卧,就着卧式,兩膝屈轉,足心互合,雙臂欲直伸上來,掌心在頭頂上交互貼着,知道他滅在運用華山心傳,試調精氣。
那柳複卻仰卧着,眼望屋頂。
原來青萍劍客雖被掌力震傷,卻不似裴敬亭中了六陽手真火,傷勢要輕得多。
吳璞等三人進來,方和柳複打招呼。
外面一陣腳步聲,有人道:“阿彌陀佛,還是孫公好眼力;馮四爺果然回來了。
可讨着了傷藥不成嚴。
” 接着厚絨門簾輕輕掀開,走進三人,正是鐵木僧、火雷王孫天夷,金鈎聖手陶春田。
自從方靈潔方龍竹初探碧雲莊之後,這裡三人受傷,一人讨藥,剩來的這三位客人悶居無聊,又看主人兄弟龃龉不和,也不想讓主人成天陪着,因此每日便一同外出閑步,在附近山頭上看看野景,好在每次外出,都不去遠,時時繞回來,便可以看莊上動靜。
孫天夷原想到敵人也許要再來,預料着三人閑遊,說不定便可早見敵蹤,所以他每次登山
當裴敬亭與孫天夷在洞口等候方氏姊弟時,吳璞已經懇托陶春田歡日去和吳璧把話講明。
果然吳璧第二天聽陶春田一說昨日情形,頓時跌腳大罵吳璞糊塗;但當時方氏姊弟已去,莊上客人又有裴、柳、陳三人負傷,吳璧既不便埋怨别人多事,又來不及和方氏姊弟見面,隻氣得獨自在水閣密室中閉門不出,兩天後竟然病倒。
吳璞曾去找他解說,他也一味不理。
奪命金環吳璞雖是機詐陰鸷,但一向與兄長友愛甚笃;如今弄到這樣田地,也覺得心灰意冷。
前幾日還天天去水閣探病,四五日後見每次吳璧總是不理不睬,自己既覺無趣,又有些傷感,便不再去。
這樣一來碧雲莊上弟子莊丁們知道兩位莊主失和,益發惶惶不安,全靠文武判李揚用盡心思安定人心。
” 馮卧龍去讨藥,尚未回來,陳雲龍在病榻上十分憂急,隻怕師兄又遇上了什麼意外。
那裴敬亭負傷最重,全仗他内功根基尚好,才不至廢命,但真氣大傷,不但功夫一點也施展不出來,日常起坐部艱難萬分;他本來是心高氣傲的人,在這種情境下,真覺得度日如年;好幾次向李揚說願意請哪位朋友送自己回華山,李揚卻明知道他如此重傷不能上長路,一味隻勸他寬心靜養,等候馮卧龍回來,看是否向神手華陀讨得靈藥,再作道理。
裴敬亭雖是不情願,也沒辦法,隻好等着。
柳複傷勢也不輕,本來點蒼相去較近,可以設法送信請點蒼來人,但為了等馮卧龍,也未送信去。
這一天細雨霏霏。
吳璞和李揚用了午飯後,照常到病榻旁看看三位客人傷勢,一面又計算着馮卧龍何時方可歸來。
裴柳二人自己連日調攝,雖然傷勢未見轉輕,但精神稍好,也能掙紮着說幾句話。
陳雲龍本來内髒未傷,談話并不為難,隻是他神色格外抑郁,話反而說得少。
三客二主閑談幾句後,吳李正要走開,忽然外面一個莊丁匆匆走來,向吳璞禀報道: “莊外來了一位道爺,說受朋友之托,帶信給兩位莊主。
讓不讓他進來,請二莊主示下。
” 吳璞一聽來人是個道士,一下就想到武當,連忙吩咐莊丁快請,一面又和李揚一同迎出去。
兩人走到大廳附近,遠遠已看見雷傑陪着一個老年道士徐徐走來。
吳璞李揚兩人都認不得他是誰,當下兩人互望了一眼便由吳璞上前答話。
雷傑見吳李二人出來,忙向道人道:“那就是敞莊二莊主和莊上一位管事的江湖前輩,道長可見過面?” 道人微笑不答,隻望着吳李二人。
奪命金環吳璞搶步過來,拱手道:“在下吳璞,請問道長法号?” 道人稽首道:“貧道山野之人,說起賤名,也無人知道。
今日隻為受人之托,來送一封書柬;得見着碧雲莊主,實是萬幸。
” 吳璞不料他不肯說出道号,倒大感意外,已悟到來人決非自武當遠來相助的,不由起了幾分戒備之意,便笑道:“道長既是真人不露相,在下不敢相強;既然光降敝莊,就請先入内待茶;在下恭候教誨。
” 文武判李揚雙目炯炯,打量着這個道人,一直默不出聲,直到一同進入大廳就坐後,才陡然說道:“在下李揚,寄居在這碧雲莊上,不料今天無意得遇高人。
鬥膽問一句,道長可是由昆侖來嗎?” 那道人長眉一振,徐徐道:“原來是文武判李老師;果然目光如炬;貧過倒不是昆侖派中人,不過此來帶了一封信,卻與昆侖有關。
”說着又向吳璞道:“碧雲莊上聽說有兩位莊主,不知道那一位現在那裡,可否請出來一見。
” 吳璞聽他口氣,竟是為昆侖下書,不由暗暗心驚,聞言便忙答道:“家兄近日染病,不能見客;道長既然攜有書信,便請賜交給在下如何?” 道人微笑道:“貧道隻因為那信上原寫明交給兩位莊主,所以多問一句。
既是吳大莊主卧病,就請二莊主收下。
” 道人探手懷中取出一封柬帖,順手遞給吳璞。
吳璞說了聲:“有勞道長。
”便急急拆讀。
李揚也走過來,看那柬帖,上面隻寫了幾行字。
“昆侖徐霜眉稽曾緻書吳璧吳璞昆仲,方吳舊事,是非宜明。
賢昆仲名重武林,當知所自處。
拟于孟夏朔日率師弟妹方靈潔方龍竹造訪,先以一箋緻左右,望賜複音。
” “徐霜眉”三字入目,奪命金環吳璞和身後的文武判李揚不覺失色;吳璞沉住氣将柬輕輕疊好,雙眸一轉,向道人笑道:“原來昆侖徐仙子要光降敝莊,愚兄弟自當掃徑相迎帖,隻是此事怕要先和家兄略作商議。
道長可否先告知徐仙子現在駐留何處,容愚兄弟日内将複書送上。
” 道人道:“徐仙子雲蹤無定,原說複書交貧道帶回;倘若吳莊主要和令兄商議,貧道就在此恭候如何?” 吳璞原想探探方氏妹榮行蹤,不料道人一絲口風不露,知道人家已有戒備,套不出什麼來;沉思半晌,便道:“家兄本在病中,此時不知道精神怎樣。
且容在下去看看,道長請屈留片刻。
”說了又向李揚道:“煩李二哥代我陪着。
”起身向後面走去。
那水閣密室自從吳璧病後,加派了一個小童在這裡伺候。
這也算是新開之例。
從前這多年,密室中向不許僮仆走進,這次吳璧在此閉門不出,又恰恰在此病倒,所以隻得個派小童來。
吳璞從外走入,小童正在室角打盹兒,吳璧靜卧榻上,室中寂如墟墓。
這原是水閣下面的一間,上面四方有窗,俯瞰蓮池,供着南海島主的遺像,下面原是弟兄倆靜坐之所,本來稍欠明爽。
這時吳璞從隧道暗門走出來,遙望吳璧面色,愈覺得如黃蠟一般;再加上額際白發數莖飄散下來,真有說不出的病憊之狀。
吳璞默立半晌,暗歎了一聲,才走到榻前,喚道:“大哥,有要緊事。
” 吳璧緩緩張開眼睛,見是吳璞站在榻前,面現怒色,隻哼了一聲,一語不發。
吳璞苦笑道:“大哥你連日和我嘔氣,我也不敢多辯;尤其你在病中,我更不想驚擾你;可是現在的事非問你不可。
島主子女的師姊姓徐的剛遣人送了一封信來,說他們定期來莊上找我們,你看怎樣作答?”他口裡說着話,手中柬帖也遞過去,吳璧聽了,兩目大張,身子往起一掙,便坐起來,驚叫道:“什麼?快給我看。
” 吳璧讀着柬帖,那室角小童卻被他一叫驚醒,睡眼惺忪,望見吳璞,趕忙過來行禮,吳璞隻擺了擺手。
吳璞留意吳璧面色,見他隻是匆匆讀信,等到讀完,臉上忽現出一點慘然笑意。
他緩緩向吳璞道:“老二,這不很好嗎?你上次幾乎又鬧成大錯。
現在兩位幼主安然無恙,下書約見,我們自然隻有恭候,還有什麼說的?”他頓了頓,微喘幾聲,又悠悠歎道:“我不想果然在今年發了病,應了神手華陀十八年前所說;這回能不能治好,尚說不定,趁我一息尚存,能面見兩位動主,将當日罪業了清,也了我心事。
你還遲疑什麼?還不快去回複來人?” 吳璧前幾天病初發時,隻是有些暈眩,四肢乏力;吳璞隻道他至多是偶中風寒,加上為了上次對付方氏姊弟的事和自己負氣,所以整天卧床不起。
等到吳璞探病時,吳璧又老是不大理他,所以一直弄不清兄長所患何病;這時聽吳璧說起十八年前神手華陀之語,不覺失驚道:“怎麼大哥是當年傷毒複發嗎?我還……” 吳璧不等他說完,便連連擺手道:“如今先不要多說這些,你先去回複了來人,回頭再進來,我正有許多話要和你詳談。
” 吳璞看兄長連連催他,也不便再停留,便道:“我就口頭答應到時恭候他們好了。
”吳璧點了頭不再出聲。
吳璞走了出來。
到前面大廳向那送信的道人說了;道人含笑起身便向吳李作别。
文武判李揚看這送信道人一直未說出他自己道号,心裡十分疑惑。
适才吳璞入内與吳璧商議,李揚幾度設詞探詢,那道人卻總是輕輕避開,這時道人要走,李揚知道更來不及套問,心中十分懊喪,不料他們二人送道人出來,竟有人揭破了這個啞謎。
原來吳李二人剛送過人到了莊門,門外卻有一人急步走進來;恰好那道人轉身向兩人施禮,那人竟幾乎撞上道人。
李楊眼快,剛待出聲招呼,那道人微一閃身,已和那人面對面望了一眼,那人咦了一聲叫道:“你不是五台靈玑道長?怎會在這裡?” 道人也微微一怔,随即稽首道:“久違久違,馮施主一别十載,還記得貧道。
真是好眼力。
”原來那人正是馮卧龍。
吳李二人見馮卧龍神色慌張,匆匆趕回,已覺驚訝,再看他竟認識這個道人,更出意外;李揚忙道:“馮四爺回來得正好,這位道長原來和你是舊交,快給我們引見引見。
” 馮卧龍愕然道:“怎麼?你們還不認識嗎?” 那道人不待他們再說,便向馮卧龍道:“馮施主看來是有要事待辦,貧道先告辭,改日再相見吧。
”吳李二人未及出語,道人已飄然走去。
馮卧龍本來心中有急事,被道人岔了一下,這時也顧不得再追問道人何以來此,匆匆向吳李說了聲:“我先去看看我們老七”,便向陳雲龍養傷的客房奔去。
馮卧龍遺訪神手華陀,原為了讨傷藥。
到了莊上,神手華陀卻不在家,隻見着他的大弟子沈俊。
沈俊雖然和馮卧龍未見過面,但對泰山八龍倒也是聞名已久,當下款待一番,問明了來意,便說道:“家師雖不在,各種療傷靈藥,莊上倒是現成,盡可說明傷勢輕重,每種自選一二種藥帶走。
”當下便取出十多個藥瓶來。
但馮卧龍一說明陳雲龍是被人震碎肩骨,沈俊便十分吃驚道:“續骨不難,如是骨碎,大半筋脈必定有傷,這就非先當面診斷不能随意用藥。
現在家師不在,隻好先将七寶續命丹帶幾粒去,保住病人一百八十日内傷勢不再加重,再另作道理。
” 馮卧龍原想邀沈俊來碧雲莊一行,沈俊推辭說莊上事無人照料,不奉師命,決不敢離莊;馮卧龍也無法勉強。
沈俊又說,續命丹别具奇效,凡一切内外傷,不論多重,吸了此藥,總可保住一百八十日;但服藥不能過晚,若是在受傷後十二天内能服藥最好,不然也不可晚過十五天,太晚藥便無大效。
馮卧龍計算日期,自己趕回去最快也要到第十三四天,因此一路急奔,隻想快些回到碧雲莊。
到了莊門,他仍是腳下不稍緩,所以幾乎和靈玑道人相撞。
當下吳李與馮卧龍一同看陳雲龍服了七寶續命丹,馮卧龍才心神稍定,和吳李二人略說此行經過,大家都十分惘然。
因為他們原盼望神手華陀本人能來,或者能有徹底治傷的藥帶來,以便将裴柳陳三人的傷一同醫治,如今隻讨了幾粒七寶續命丹,分明無濟于事。
馮卧龍卻看陳雲龍服藥後不久便酣然大睡,正合沈俊所說藥力初見效時的情狀,稍覺安慰。
那七寶續命丹一共帶來七粒,陳雲龍隻服了兩粒,還剩下五粒。
馮卧龍默付沈俊曾說,先服兩粒,如立即酣睡,便不消多服,至多在十二時辰後再服一粒即足以保一百八十日;但若傷重,服兩粒不能入睡,便要加服,直到能睡為止,不過至多隻是六料;六粒無效,便是傷勢延遲太久,過了時限,續命丹卻無用處。
如今陳雲龍服兩粒立即生效,其餘五粒中尚可餘出四粒。
他行前匆過青萍劍客柳複受傷,剛才吳李兩人又匆匆說到裴敬亭傷勢;馮卧龍行前見裴敬亭與方龍竹一同墜入山澗,烈火焚身,隻以為兩敗俱傷,無一人得活;這時聽見裴敬亭也負重傷在鄰室調養,想起自己去訪神手華陀,還是乞裴敬亭繪了圖才不緻迷路,現在讨得藥來,師弟又用不了,理應送給裴敬亭才是。
馮卧龍也是伉爽漢子,想到這裡,便和吳璞說了。
吳璞李揚自然無異議。
于是三人便同到鄰室着裴柳工人。
原先三人病榻放在一處,後來将隔壁小客室打掃了,才将裴柳與陳雲龍分開。
裴柳二人都受了内傷,雖然輕重有殊,卻是一樣見不得風,因此門窗都用厚絨遮住,和陳雲龍這邊不同。
裴柳二人願同在一室養傷,也是為了在這些事上替主人省事。
馮卧龍随着吳璞李揚過來,看見裴敬亭瞑日仰卧,就着卧式,兩膝屈轉,足心互合,雙臂欲直伸上來,掌心在頭頂上交互貼着,知道他滅在運用華山心傳,試調精氣。
那柳複卻仰卧着,眼望屋頂。
原來青萍劍客雖被掌力震傷,卻不似裴敬亭中了六陽手真火,傷勢要輕得多。
吳璞等三人進來,方和柳複打招呼。
外面一陣腳步聲,有人道:“阿彌陀佛,還是孫公好眼力;馮四爺果然回來了。
可讨着了傷藥不成嚴。
” 接着厚絨門簾輕輕掀開,走進三人,正是鐵木僧、火雷王孫天夷,金鈎聖手陶春田。
自從方靈潔方龍竹初探碧雲莊之後,這裡三人受傷,一人讨藥,剩來的這三位客人悶居無聊,又看主人兄弟龃龉不和,也不想讓主人成天陪着,因此每日便一同外出閑步,在附近山頭上看看野景,好在每次外出,都不去遠,時時繞回來,便可以看莊上動靜。
孫天夷原想到敵人也許要再來,預料着三人閑遊,說不定便可早見敵蹤,所以他每次登山